问题

Transformer中的Mask矩阵已经有顺序了,能去掉position embedding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机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角度!确实,Transformer中的Mask矩阵(尤其是用于防止模型“看到”未来信息的自注意力Mask)与位置信息紧密相关。但要不要去掉Position Embedding,这背后涉及模型如何理解序列的“顺序”以及Mask矩阵扮演的角色。

首先,咱们得明确,Mask矩阵的作用是什么?

在Transformer的EncoderDecoder结构中,自注意力机制是处理序列的关键。当模型在计算某个词的表示时,它需要关注序列中的其他词。

Encoder中的Mask(Padding Mask): 这个Mask主要是为了处理序列不等长的情况。比如,我们输入了两个句子,一个长,一个短。为了让它们能一起进入模型进行计算,我们会用特殊的“填充符”(padding token)把短的句子补齐。Encoder中的Mask会告诉模型,这些填充符是无效的,在计算注意力权重时,要把它们的影响“屏蔽”掉,避免学到无意义的信息。这个Mask并不直接编码位置信息,它只是标记哪些位置是无效的。

Decoder中的Mask(LookAhead Mask / Causal Mask): 这个Mask更为关键,它出现在Decoder中,用于生成序列。在生成序列的每一个时间步,模型只能看到当前以及之前生成(或输入)的信息,而不能“偷看”未来的信息。想象一下翻译任务,当翻译到第三个词时,模型不应该知道第四个词是什么。LookAhead Mask就是通过将未来位置的注意力权重设置为一个非常小的负数(或者说,让这些位置的注意力得分在softmax后趋近于零),来阻止模型关注未来的词。这个Mask本质上是在“强制”模型以顺序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那么,Mask矩阵“已经有顺序了”,为什么还要Position Embedding?

这里的“Mask矩阵已经有顺序了”可能指的是LookAhead Mask,因为它确实是根据序列的位置来设置的。例如,对于一个长度为5的序列,LookAhead Mask可能会是这样的(为了便于理解,用0表示允许关注,inf表示禁止关注):

```
[[ 0, inf, inf, inf, inf],
[ 0, 0, inf, inf, inf],
[ 0, 0, 0, inf, inf],
[ 0, 0, 0, 0, inf],
[ 0, 0, 0, 0, 0]]
```

你可以看到,随着行(当前关注词)的增加,允许关注的列(被关注词)也越多,这确实体现了一种“顺序”。

但是,Mask矩阵本身并不“编码”绝对或相对的位置信息,它只是“限制”了信息的流动方向。

打个比方:

Position Embedding 就像是给序列中的每个元素打上一个“门牌号”,明确告诉你“这是第一个,那是第二个,以此类推”。它提供了绝对位置信息,或者通过不同计算方式可以体现相对位置信息。模型通过学习这些“门牌号”对应的向量,能理解“这个词在句子的开头”,“那个词在句子的结尾”这种概念。
Mask矩阵(LookAhead Mask) 就像是在这个“门牌号”的街道上设置了单向通行的交通规则。它告诉你,“从门牌号3只能看到1、2、3,不能看到4、5”。它不直接告诉你3和5之间有多少个街区,只是说从3无法直接到达5。

为什么不能去掉Position Embedding?

1. Mask是“限制”,不是“编码”: LookAhead Mask本身只是一种约束条件,它确保模型在当前时间步不会看到未来的信息。它并不能赋予模型“我处理的是第2个词”这样的内在概念。即使LookAhead Mask确保了信息只能从左往右流动,模型也无法仅凭此知道“这个词是序列的第k个”。

2. 原始SelfAttention是“无序”的: Transformer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就是它的自注意力机制,它可以并行处理序列中的所有词,打破了RNN的顺序依赖。如果完全没有位置信息(比如,你把序列打乱再输入,不加Position Embedding),模型就无法区分“猫追老鼠”和“老鼠追猫”这样的语序差异。虽然LookAhead Mask可以恢复部分顺序性,但它依然是在一个原本无序的计算基础上叠加的限制。

3. Position Embedding提供了更丰富的位置信息: Position Embedding提供的不仅仅是“是第几个”这样的顺序信息,它还能编码相对位置。例如,三角函数构成的Position Embedding可以帮助模型学习到“相隔一个词”或者“相隔两个词”的这种相对关系。这种信息对于理解句子结构、依存关系等非常重要,是Mask矩阵无法提供的。

4. Encoder的Padding Mask与位置无关: 在Encoder中,我们有Padding Mask来处理不等长序列。这个Mask只告诉模型哪些是真实存在的词,哪些是填充符,它完全不涉及绝对或相对的位置信息。如果Encoder的Mask也用来编码位置,那模型就无法处理变长的序列了。

总结一下:

Mask矩阵(尤其是LookAhead Mask)限制了信息流的方向,强制执行了顺序处理的规则。
Position Embedding则直接为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赋予了位置的“身份”,让模型知道“这是谁,它在哪里”。

你可以把Mask想象成一个“时间戳”或者“访问权限”,它控制你什么时候能看到什么。而Position Embedding则像是“坐标”或者“身份ID”,它告诉你“这是第几个,它的具体位置是哪里”。

在一个没有Position Embedding的Transformer里,即使用LookAhead Mask,模型仍然无法区分“我正在处理的是第3个词”还是“我正在处理的是第5个词”,因为它没有收到关于“我”在序列中具体位置的信号。模型通过Position Embedding学习到的位置信号,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在Mask的约束下),才能真正理解序列的结构和含义。

所以,即使LookAhead Mask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顺序的概念,它也不能完全取代Position Embedding的作用,因为它们解决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Position Embedding提供的是“是什么”,Mask提供的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两者协同工作,才能让Transformer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表现出色。

希望我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清楚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乎不知 邀,很好的问题!在Transformer中引入位置表示,正是由于self-attention是一个permutation equivariant的操作。而在decoder端的self-attention并不是permutation equivariant的(参见论文arxiv.org/abs/1908.1177 的Proposition 1)。正如你所说,mask的引入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位置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功能和绝对位置表示是有重叠的。当然能否去掉位置表示,我觉得是任务相关的,我知道有两篇论文有(实验性地)讨论过在语言建模(纯decoder结构)任务上去掉位置编码的情况:

1、这篇论文的实验表明去掉vanilla Transformer的position encoding反而能在语言建模上提升性能。

2、这篇Schmidhuber组的作品,实验部分也表明在语言建模中去掉位置表示效果要更好(见Table 3):

当然,我觉得这种结论还是得辩证地看,因为这两篇似乎都仅仅将位置编码加在输入端,这早已被认为不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因为显然经过几层attention模块以后这种位置表示的内容就会慢慢丢失。因此一些工作是明确将绝对位置表示加在每一层的,例如Al-Rfou et al., 2018,以及Universal Transformers 等等 。欢迎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Transformer模型的核心机制,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角度!确实,Transformer中的Mask矩阵(尤其是用于防止模型“看到”未来信息的自注意力Mask)与位置信息紧密相关。但要不要去掉Position Embedding,这背后涉及模型如何理解序列的“顺序”以及Mask矩阵.............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Transformer 模型里那个最核心、也最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部分:Q、K、V。别看这三个字母简单,它们可是整个 Transformer 乃至很多现代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理解”上下文、抓住重点的关键。如果你把它比作一个老师在给学生上课,Q、K、V 就是老师区分学生、找到真正想问问题的学.............
  • 回答
    在 Vision Transformer (ViT) 的一些实现中,你会发现 QKV(Query, Key, Value)矩阵中的 Key(K)矩阵通常是没有偏置项(bias)的。这背后有一些设计上的考量,虽然在其他模型中或者其他场景下,Key 矩阵加上偏置项也并不少见。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 Tr.............
  • 回答
    Transformer在工业界的“卡脖子”难题:我们如何撕开一道口子Transformer,这个曾经在学术界掀起滔天巨浪的模型,如今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宠儿。它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工业界的各个角落,从智能客服到自动驾驶,从内容生成到蛋白质折叠,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它的力量。然而,伴随着广泛的应用,.............
  • 回答
    Swin Transformer 获得 ICCV 2021 最佳论文奖,这无疑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仅是对 Swin Transformer 本身技术创新的肯定,更代表着 Transformer 模型在视觉领域的统治力正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要深入理解这一荣誉背后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一场盛大而失控的视觉盛宴不得不说,《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是一部极其矛盾的电影。它一方面试图将系列带入一个更加宏大、更具历史深度的叙事,另一方面却又在核心的动作场面上陷入了混乱和重复。如果你是冲着变形金刚系列.............
  • 回答
    微软亚洲研究院提出的 DeepNet 架构,将 Transformer 的深度推到了惊人的 1000 层,这绝对是当前深度学习研究领域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进展,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将 Transformer 堆叠到如此极致的深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过去,我们普遍认.............
  • 回答
    Transformer 模型之所以广泛采用 Layer Normalization(层归一化),而不是 Batch Normalization(批归一化)或其他归一化方法,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与 Transformer 的架构特性以及它们在处理序列数据时的表现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
  • 回答
    Transformer 模型,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核心魅力之一便是能够高效地处理长度不一的输入序列。这与早期很多固定长度处理模型的思路截然不同。那么,Transformer 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理解。1. 嵌入层(Embedding Layer)的.............
  • 回答
    Transformer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毫无疑问是近几年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从最初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掀起革命,到如今大举进军视觉领域,它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也引发了关于它能否最终取代CNN的广泛讨论。要理解Transformer在CV上的前景,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CNN的成功之处以及它的局限.............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Vision Transformer (ViT) 和 Swin Transformer 在不同任务上的区别,争取讲得透彻点,就像跟你老友在咖啡馆里聊技术一样。首先,得明白这两位都是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的,也就是那个在 NLP 领域大杀四方的“注意力”机制。Transform.............
  • 回答
    多模态 Transformer,究竟是昙花一现的黑科技,还是能真正引领多模态AI走向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多模态Transformer”究竟是个啥,它又是凭什么本事来争夺“主流”的宝座的。多模态 Transformer 到底是什么?简单.............
  • 回答
    ConvNeXt 的提出可以被视为深度学习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与 Transformer 的激烈竞争中,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能够匹敌甚至超越当下最先进的 Transformer 模型。要评价 ConvNeXt,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作为一种强大的序列建模架构,Transformer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不断催生出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魔改”版本。这些魔改通常是为了解决原始 Transformer 在效率、表达能力、特定任务适应性或可解释性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以下是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魔改 Transfo.............
  • 回答
    2021年,作为算法工程师,在CV(计算机视觉)业务落地上使用Transformer,绝对是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甚至可以说是主流趋势。这已经不是“会用吗?”的讨论,而是“怎么用得更好?”的阶段了。让我来仔细梳理一下,为什么Transformer在2021年已经成为CV落地的重要技术,以及我们在实际业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计算机视觉领域里,Transformer 和 Nonlocal Attention 之间的本质区别,尽量说得细致一些,去掉那些 AI 痕迹。想象一下,我们看一张照片,比如一张风景照。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理解这张照片的呢?我们不仅仅是看某个像素点,而是会将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比如,我们看到.............
  • 回答
    Transformer模型之所以要使用Layer Normalization(层归一化),是因为它在处理序列数据时面临着一些固有的挑战,而Layer Norm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带来诸多好处。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1. 解决内部协变量偏移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
  • 回答
    Transformer:为何是多模态任务的“万能钥匙”?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总在不断探索如何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绝非仅仅是文字的海洋,它更是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交织。如何让AI像我们一样,能够“看”得见,“听”得清,并且将这些感官信息融会贯通,便是多模态任务.............
  • 回答
    视觉Transformer(ViT)确实在位置编码的处理上展现了一种“优雅”的智慧,它巧妙地避免了传统Transformer中那种必须通过明确的位置信息来“填充”序列的必要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ViT的核心思想,以及它与NLP领域Transformer的根本区别。NLP Trans.............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EndtoEnd Object Detection with Transformers(基于 Transformer 的端到端目标检测)。这是一个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非常重要的进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目标检测的范式。核心思想的颠覆:告别 NMS,迈向简洁高效在 Transform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