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的 Vision Transformer 中的 key 不需要 bias ?

回答
在 Vision Transformer (ViT) 的一些实现中,你会发现 QKV(Query, Key, Value)矩阵中的 Key(K)矩阵通常是没有偏置项(bias)的。这背后有一些设计上的考量,虽然在其他模型中或者其他场景下,Key 矩阵加上偏置项也并不少见。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 Transformer 的核心机制——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说起。

回顾一下自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 的核心是自注意力机制,它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为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计算与其他所有元素的相关性得分。在 ViT 中,这些“元素”就是图像被切分成的小块,也就是 patches。

对于每一个 patch,它会生成三个向量:

Query (Q):代表当前 patch “在寻找”什么信息。
Key (K):代表当前 patch “拥有”什么信息。
Value (V):代表当前 patch “实际包含”的信息内容。

这些 Q, K, V 向量是通过将输入的 patch 嵌入(patch embedding)分别乘以三个独立的权重矩阵($W_Q, W_K, W_V$)得到的:

$Q = X W_Q$
$K = X W_K$
$V = X W_V$

其中,$X$ 是输入 patch 嵌入的矩阵。

然后,注意力分数是通过计算 Q 和 K 的点积来获得的:

$Scores = Q K^T$

这个分数衡量了 Query 和 Key 之间的匹配程度。分数越高,表示对应的 patch 之间关联性越强。

接下来,这些分数会被缩放(通常除以 $sqrt{d_k}$,其中 $d_k$ 是 Key 向量的维度),然后通过 Softmax 函数转换为注意力权重(weights):

$Weights = Softmax(frac{Q K^T}{sqrt{d_k}})$

最后,加权求和 Value 向量,得到输出:

$Output = Weights V$

为什么 Key 可以没有偏置项?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 Key 矩阵($W_K$)常常不加偏置项?

1. 线性变换的本质:
在自注意力机制中,Q, K, V 的计算 $X W$ 是一个纯粹的线性变换。这意味着它只负责将输入空间的向量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并且保持原点不变(即,如果输入是零向量,输出也是零向量)。
偏置项($b$)的引入,即 $X W + b$,会使得这个线性变换成为一个“仿射变换”(affine transformation)。它不仅进行线性映射,还会将原点平移。

2. 与 Q 的交互:
注意力分数的核心是 $Q K^T$ 的点积。如果我们给 K 加上一个偏置项 $b_K$,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Q W_Q) (X W_K + b_K)^T$。
这里的关键在于,Q 是由 $X W_Q$ 得到的。如果 Q 和 K 都加上了各自的偏置项,那么 $Q cdot K^T$ 的计算会变得复杂,而且偏置项会如何影响最终的注意力权重,不如没有偏置项时那么直观。
反过来想,如果 Q 有偏置项 $b_Q$,K 有偏置项 $b_K$,那么 $Q cdot K^T = (X W_Q + b_Q) (X W_K + b_K)^T$。这个 $(X W_Q + b_Q) (X W_K)^T + (X W_Q + b_Q) b_K^T$ 形式,尤其是后面的 $b_Q b_K^T$ 项,可能会引入一些额外的、不是直接由输入数据 $X$ 派生出来的“自由度”。

3. 信息冗余与参数效率:
一个核心的论点是,偏置项引入的平移可能会被其他部分的参数吸收或模拟。
在 Transformer 的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中,有多个并行的注意力头。每个头都有自己独立的 $W_Q, W_K, W_V$ 矩阵。
如果一个注意力头中的 Key 矩阵没有偏置项,它就只能学习输入数据的线性组合。
考虑这种情况: 如果存在某个“理想”的偏置项 $b_K$,它对 Key 向量进行了一次平移,使得 Q 与 K 的点积在某个方向上得分更高。理论上,如果其他头的参数能够学习到一种方式,使得输入数据经过 $W_Q, W_K$ 变换后,即便没有偏置项,也能在 Q 与 K 的点积中产生相似的区分度,那么就没有必要引入这个额外的偏置项。
更进一步的解释: 即使没有 $b_K$,Q 和 K 仍然是通过乘以权重矩阵 $W_Q$ 和 $W_K$ 得到的。这些权重矩阵本身就拥有强大的表达能力,可以将输入投影到复杂的特征空间。如果某个特定位置(或者特定的 patch 组合)需要在计算注意力时“提升”或“抑制”其 Key 的表示,这个信息理论上可以通过调整 $W_K$ 本身来实现。例如,如果希望某个维度上的 Key 值普遍变大,可以直接调整 $W_K$ 对应的行(或者说,对应于那个维度上 Q 向量的某个分量),让它与输入相乘后产生一个更大的值。
参数效率:移除偏置项直接减少了参数量。虽然对于一个 Key 矩阵来说,偏置项的参数量不多(等于 Key 向量的维度),但在整个模型中,尤其是在大型 ViT 中,参数量的节约累积起来也是有意义的。而且,更少的参数也意味着更少的过拟合风险。

4. 研究和实践中的观察:
在许多 Transformer 的经典论文和实现中(包括一些早期的 ViT 工作),人们发现移除 Key 和 Value 矩阵的偏置项,对模型的性能影响不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带来微小的提升。这使得“无偏置 Key”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工程实践。
这是经验主义的体现。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发现,在很多任务上,模型能够通过调整 $W_K$ 来补偿缺少 $b_K$ 的能力。

5. Value 矩阵的偏置: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 Value (V) 矩阵有时也可能被设计成无偏置?
Value 矩阵的偏置与 Key 矩阵的偏置在逻辑上是相似的:它们都是对原始 Value 向量进行一次平移。如果移除 $b_V$,表示 Value 的“基线”信息不会因为偏置项而改变。
不过,在实践中,Value 矩阵是否带偏置,或者 QKV 三者是否有偏置,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实现中,QKV 三个矩阵都可能带偏置,有些则只有 Q 带偏置,或者 QKV 都不带偏置。这取决于具体的模型架构设计、训练目标以及实验效果。

总结一下“为什么 Key 不需要 bias”的几个关键点:

参数学习能力:权重矩阵 $W_K$ 本身就足够强大,能够通过线性变换来调整 Key 的表示,模拟偏置项可能带来的效果。
信息冗余:在多头注意力结构中,不同头的参数可以互相协作,弥补单个头中缺少偏置项造成的“信息损失”。
参数效率:减少参数量,降低过拟合风险。
实践经验:大量的实验表明,在很多场景下,移除 Key 偏置项对模型性能影响甚微,甚至可能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一个绝对的规则。如果你在某个特定的 Vision Transformer 实现或研究中看到了 Key 矩阵带有偏置项,那也是完全可能的。模型的设计往往是权衡(tradeoffs)的结果,而“偏置项的有无”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但理解上面这些原因,可以帮助你把握为什么“无偏置 Key”是一种常见的、有其合理性的设计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和不加从结果上是等价的,BEiT在实现中去掉是为了fp16训练过程中数值稳定。

Both (i.e., with or without key.bias) are equivalent in terms of calculation results. They are canceled by the softmax function.

Softmax(q,k) = exp(q.weight * key.weight + q.bias * key.weight + q.weight * key.bias + q.bias * key.bias) / Z

Because the query is the same over all the keys, so the term (q.weight * key.bias + q.bias * key.bias) remains the same across all the keys, which in turn can be cancell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softmax results.

exp(a)/(exp(a)+ exp(b)) == exp(a+C)/(exp(a+C)+ exp(b+C))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Vision Transformer (ViT) 的一些实现中,你会发现 QKV(Query, Key, Value)矩阵中的 Key(K)矩阵通常是没有偏置项(bias)的。这背后有一些设计上的考量,虽然在其他模型中或者其他场景下,Key 矩阵加上偏置项也并不少见。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 Tr.............
  • 回答
    关于“青千”(即“青年千人计划”)回国后发表的学术文章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一现象确实存在,但其成因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学术环境与资源差异1. 科研资源与合作机会减少 在国外,青千通常能依托国际一流实验室、合作网络和资金支持,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可能面.............
  • 回答
    研究生导师询问学生的家境背景,这一行为可能源于多种动机,既涉及教育管理的现实需求,也包含师生关系中的复杂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经济支持与资源分配的隐性考量1. 奖学金与助学金资格审核 部分高校或科研项目存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资助(如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导师可能需.............
  • 回答
    电源插座插进去困难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可能涉及插座本身的设计、插头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甚至是安装或使用环境。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插头与插座接触点的设计和公差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插孔的尺寸公差: 插孔过小或过窄: 即使是合格的插座,其插孔的尺寸也需要在.............
  • 回答
    “什么都知道”的人在现实中“一事无成”的现象,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归咎于个人能力不足。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一、 信息获取与知识理解的鸿沟: 信息过载与碎片化: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互联网、社交媒体.............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的男性经常嘲笑女博士?”这个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个体层面的原因。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社会文化与刻板印象的根深蒂固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延续: 传统社会对性别的期望往往将男性与理性、事业、智力等联系在一起,而将女性与感性、家庭、照顾.............
  • 回答
    一个地区在殖民化后走向繁荣还是贫困,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它受到殖民者自身的动机、殖民策略、殖民地自身的资源禀赋、社会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没有一个简单的普适性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探讨:一、殖民者的动机和殖民模式:这是影响殖民地命运的最根本因素之一。不.............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社会价值观念、个人经历、以及对“成功”定义的认知偏差。对于为什么一部分高学历者,特别是博士等群体,可能会对家庭主妇产生不屑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社会文化中对“贡献”的定义和价值判断的倾斜: 以经济产出为导向的价值体系: 在许多社会文化中,.............
  • 回答
    很多人在追求成功和自我提升的道路上,会翻阅大量的成功学书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有些人不仅没有从中获得预期的励志效果,反而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成功学书籍本身的局限性与误导 过于简化和片面化: 许多成功学书籍倾向于将复杂的成功过程进行过度简化.............
  • 回答
    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选择孤独一生,不涉足婚姻,这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他们个人性格、生活追求的因素,也有时代背景、哲学思想的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核心驱动力:对真理和精神世界的极致追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将生命中最宝.............
  • 回答
    Galgame(美少女游戏)是否存在“无修版”这个问题,其背后涉及游戏分级制度、内容审查、发行策略以及玩家社群的复杂互动。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核心原因: 游戏分级制度和审查机制: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成人内容(尤其是性描写的尺度)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审查标准。 发行商的策略.............
  • 回答
    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上进心和欲望,躲在舒适区只想安逸地生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社会环境、人生经历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心理层面: 习得性无助 (Learned Helplessness): 这是非常核心的一个原因。当个体在过去反复尝试努力,但.............
  • 回答
    人们羡慕韩国人那种被美国驻军但生活水平高的状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多重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安全的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强大的军事保护伞: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与美国签订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在韩国驻军,提供了一个.............
  • 回答
    “天天混日子还能上985”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而且“混日子”的定义本身也可能存在误解。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一、对“混日子”的理解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混日子”在不同人眼中的含义可能大相径庭。 表面上的“混日子”: 低调.............
  • 回答
    论文放出训练好的模型(pretrained models)和测试脚本(testing scripts)却不公开训练代码(training code)的现象,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并不少见,背后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出于一种复杂的权衡和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核心原因:保护核心技术和研究优.............
  • 回答
    中国人对动物内脏、头部和筋的喜爱和消费,是一个非常独特且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现象,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与文化传承: 节约与物尽其用: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社会(尤其是在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农业和畜牧业是主要经济来源。动物的每个部分都有其价.............
  • 回答
    有些父母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虽然令人费解,但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心理、社会以及家庭动态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心理层面: 掩饰自身的焦虑和不安: 有些父母可能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长发展存在焦虑和不安。通过贬低孩子,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未雨绸.............
  • 回答
    女性认为自己能打过男性,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其根源可能来自多个层面,包括个体经历、社会观念、心理因素,甚至是误解或夸大。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个体经历与技能提升1. 武术与搏击训练的普及: 个人技能的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对女性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视.............
  • 回答
    小学生语文课文中的故事“不是真的”,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简单来说,大部分我们现在接触到的语文课文里的故事,并非是基于历史真实事件的精确记录,而是经过改编、创作,或者本身就是虚构的文学作品。 这背后有多种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的需要小学语文.............
  • 回答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面对抱着孩子的女人,甚至有人提醒都还坐着不让座?”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社会规范、个人处境以及道德判断等多个层面,其背后原因可能非常复杂,并非简单的道德谴责就能解释。下面我将尝试从不同角度详细剖析可能的原因:一、 个人处境与身体状况的考量: 身体不适或疲劳: 隐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