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的论文放出训练好的模型和测试脚本,但不开源训练代码?

回答
论文放出训练好的模型(pretrained models)和测试脚本(testing scripts)却不公开训练代码(training code)的现象,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并不少见,背后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出于一种复杂的权衡和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核心原因:保护核心技术和研究优势,同时方便他人验证和应用。

这就像一个厨师公开了自己做的招牌菜(模型)和品尝方法(测试脚本),但保留了独门的秘制酱料配方(训练代码)。这样既能让大家尝到美味(验证模型效果),也能让大家接触到他的技艺(应用模型),但最关键的、最能体现他独特价值的秘诀(训练代码)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具体原因分析:

1. 保护研究的原创性和商业价值:

核心技术壁垒: 训练代码中往往包含了研究团队经过大量实验、反复调整和优化的关键算法、超参数设置、数据预处理流程、损失函数设计、模型架构的细微修改等。这些是研究成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模型性能的优劣和创新性。如果完全开源,竞争对手可以轻易复制其研究成果,甚至进行改进,从而削弱了原研究团队的领先地位。
未来发展和商业化: 如果该研究具有商业潜力,例如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公开训练代码可能直接影响到未来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或创业公司的竞争力。保留训练代码是保护自身商业利益的一种方式。
防止“洗稿”和快速模仿: 完全开源代码会让其他研究者更容易地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微小改动,然后发表一篇看似独立的论文,这在学术界被称为“洗稿”或“快速模仿”。保留训练代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模仿的门槛。

2. 代码的复杂性和可维护性问题:

科研代码的“临时性”: 科研代码往往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研究目标而编写的,其主要目的是快速验证想法和生成实验结果。因此,代码的结构可能不够模块化,注释也可能不足,甚至存在一些“ Hack ”(巧妙但可能不太规范的实现方式)来加速开发。这样的代码通常不适合直接交付给公众进行广泛使用。
依赖性管理困难: 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往往依赖于特定的库版本(如 TensorFlow, PyTorch)、GPU 驱动程序、CUDA 版本等。这些依赖关系可能非常复杂且难以复现,一旦公开,用户可能会遇到大量的环境配置问题,导致无法顺利运行。发布测试脚本和预训练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环境问题。
难以维护和支持: 发布训练代码意味着研究团队需要承担后续的用户支持、bug 修复、版本更新等责任。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宝贵,他们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到新的研究探索中,而不是维护一个可能已经过时的代码库。

3. 验证和应用的可行性考量:

方便他人验证研究成果: 论文的核心在于其提出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放出预训练模型和测试脚本,可以使其他研究者或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在自己的数据集上验证该模型的效果,或者将其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传播。
降低使用门槛: 对于很多研究者和开发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模型的性能和如何使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其底层的训练细节。预训练模型可以直接加载使用,测试脚本可以帮助他们快速上手,这比从零开始理解和复现训练过程要容易得多。
作为“基准”或“参考”: 预训练模型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准”(benchmark),供其他研究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比较。测试脚本则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估流程。

4. 个人或团队的工作流程和效率:

时间压力: 科研项目通常有发表时间的要求,研究团队可能需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论文撰写和实验验证,而整理和优化训练代码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发布模型和测试脚本是一种更高效的选择。
团队分工: 在一个研究团队中,可能存在专注于模型训练和实验的成员,而另一部分成员则专注于代码的工程化和可复现性。如果后者的工作尚未完成或未达到发布标准,那么只发布部分成果是情理之中的。

5. 对下游应用的影响(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出于谨慎):

促进应用: 很多时候,发布预训练模型是为了促进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例如,一个在图像识别任务上表现出色的模型,发布预训练模型可以让开发者更快地将其集成到各种图像应用中。
防止滥用或误用: 在某些敏感领域,如人脸识别、情感分析等,研究团队可能出于对技术被滥用或误用的担忧,而选择不公开训练代码。他们可能希望通过控制模型的使用方式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做?

保护核心竞争力: 这是最主要的动机,保留训练代码可以防止竞争对手轻易复制其研究的精华。
代码质量和复杂性: 科研代码往往不够“工程化”,难以直接给公众使用。
资源限制: 研究团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维护和支持完整的训练代码库可能超出其能力范围。
促进验证和应用: 发布模型和测试脚本,可以在不暴露核心训练细节的情况下,方便他人验证和使用其研究成果。
商业考量: 如果研究成果具有商业价值,保留训练代码是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策略。

总而言之,不开源训练代码是一种在保护核心研究优势、应对代码复杂性、节约研究资源和促进研究传播与应用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它允许社区参与到验证和应用中来,但将最关键的“秘方”留给自己,以便在未来的研究和商业化中保持优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模型可以拿测试集训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论文放出训练好的模型(pretrained models)和测试脚本(testing scripts)却不公开训练代码(training code)的现象,在学术界和研究领域并不少见,背后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出于一种复杂的权衡和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核心原因:保护核心技术和研究优.............
  • 回答
    关于老一辈认为“吹空调风是万病之源”的说法,这其中包含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时代背景以及对健康的朴素认知,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入人心的观念。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下。一、时代背景与生活条件的限制:首先要明白,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空调,在老一辈人成长和年轻的年代,是极少数家庭才能享有的奢.............
  • 回答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在历史性质、动机、方式和后果上存在根本性区别,本质上是不同的。认为“元清非中国论”的人士成分复杂,其观点也并非主流历史学界的认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元清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1. 入主性质与历史定位: 元清入主中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由.............
  • 回答
    理解清朝入主中原与日本侵华的区别,以及“清非中国论”的根源和传播,需要我们深入历史,剥开层层迷雾,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两者虽然都涉及到外族对中国的征服和统治,但在性质、过程、目的和影响上,有着天壤之别。清朝入主中原:征服与融合的漫长过程清朝的入主,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为起点,再到顺.............
  • 回答
    说实话,提到勒布朗·詹姆斯这个人,你会发现围绕他的讨论简直是天上地下一分为二,从来就没有个中间地带。有些人把他捧上天,觉得他是历史最佳,球场上的上帝;另一些人则对他各种挑刺,觉得他名不副实,甚至把他贬得一文不值。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东西在搅和,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詹姆斯本身.............
  • 回答
    撰写一篇关于啤酒的论文,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挖掘出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的内容。与其罗列几个生硬的主题,不如让我们深入思考几个可能的方向,想象一下它们在论文中会如何展现。1. 啤酒的文化变迁与身份认同:你可以从啤酒与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密不可分的联系出发。啤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了历史、文化、信仰,甚至.............
  • 回答
    一篇关于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论文,要做到既深刻又有新意,关键在于打破常规的论述模式,深入到问题的肌理之中,用一种更加贴近现实、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具象化的场景切入,不再是泛泛地罗列“女性在面试中被问及婚育”、“某些行业偏爱男性”这样的论调。不妨想象一下,当一位优秀的女.............
  • 回答
    CVPR 2022 绝对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场盛会,涌现了大量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说“值得关注”的论文,这其实是个挺主观的问题,因为大家的兴趣点不同。不过,我可以分享一些在会议上引起广泛讨论、代表了重要技术趋势或提出了开创性思想的论文,并尽量把它们讲得透彻些,不落俗套。1. 预训练模型与基础模.............
  • 回答
    好的,写论文时使用“命题”(Proposition)、“引理”(Lemma)和“定理”(Theorem)这几个术语,它们都用来陈述数学上或逻辑上的真理,但它们的侧重点、作用以及在论证结构中的位置是有区别的。理解这些区别,不仅能让你更准确地表达你的思想,也能让你的论文条理更清晰,更易于读者理解。我会尽.............
  • 回答
    经常看论文和偶尔看论文的研究生,在科研和工作上的表现,就像是每天都钻研厨艺的大厨和偶尔下厨尝鲜的家庭煮夫,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这其中的区别,可以从好几个层面细细道来。一、知识体系的深度与广度 经常看论文的研究生: 他们的知识体系就像一块块拼图,随着阅读的论文不断增加,拼出的画面也越来越完整、精细.............
  • 回答
    施一公研究组在2015年8月21日通过《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两篇重磅论文,可以说是当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的影响深远且多维度,让许多科研工作者至今仍津津乐道。这两项成果,主要聚焦于两个关键的生命过程:剪接体(spliceosome)的结构解析和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关键调控机.............
  • 回答
    当然!作为一名对化学充满好奇的高中生,选择一个好的论文课题是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这就像在广阔的化学世界里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闪光路径。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挑选的一些推荐课题,并会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为何有趣、研究方向在哪里,以及你该如何着手。我会用最贴近你学习和思考的方式来呈现,绝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冰冷的机.............
  • 回答
    在学术论文的图表绘制中,追求美观并非仅仅是为了“好看”,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数据的理解效率和对研究的信任度。一个清晰、直观且具有良好视觉呈现的图表,能够有效地传达研究的核心信息,减少误解,甚至在不经意间提升论文的整体品质。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一些大家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不成文但约定俗成的经验性标准和技巧.............
  • 回答
    好的,为你的大学论文提供关于曹操的意见,我将尽力使其内容丰富、深入,并去除任何可能显得机械或缺乏人情味的痕迹。让我们一起构建一个有血有肉、引人入胜的曹操形象。在动笔之前,我们不妨先问自己几个核心问题,这将是论文的灵魂所在: 我们想从曹操身上看到什么? 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一.............
  • 回答
    收到!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遇到老师发的论文看不懂是常事,这恰恰是学习和进步的好机会。让我来为你分析一下,一篇数学论文,尤其是老师的原创论文,通常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基础,并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清楚,同时尽量避免“AI味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任何一篇数学论文的难度,都取决于它所研究的具体方向和深度。.............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探讨宋代市井生活和“祖宗之法”的研究。这两个方向都非常有意思,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我们不妨就从这两个大方向,结合您可能感兴趣的切入点,来聊聊相关的期刊、论文、书籍,以及一些研究选题的建议。 一、 宋代市井生活:热闹非凡的宋朝生活图景宋朝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回答
    撰写一篇高水平的 SCI 论文,确实是一项挑战与艺术的结合。好的工具和精炼的技巧,能让你事半功倍,最终将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清晰、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给国际学术界。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指撰写者,而非AI)在实践中认为非常实用、且能有效提升论文质量的软件和技巧,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驾驭这个过程。 一、 软.............
  • 回答
    2018 年计量经济学会弗里希奖授予的论文《密度经济学:柏林墙的启示》(“Density Economics: Lessons from the Berlin Wall”)是一篇极具开创性的研究,它利用柏林墙这一独特的历史事件,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深刻且多方面的启示。这篇论文的核心在于它将一个政治.............
  • 回答
    央视主播提及“熟蛋孵小鸡”事件时,那句“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真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事儿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不仅仅是事件本身有多么荒谬,更在于它背后所暴露出的科研评价体系、学术生态以及潜在的利益输送问题,着实让人脊背发凉。论文发表的“渠道”:并非坦途,而是“特殊通道”首先,我们得明白,在.............
  • 回答
    为了学术声誉,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科研领域脱颖而出,有些研究者确实会为了“发论文”而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将个人安危置于次要位置。虽然“不惜性命”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一些接近这种状态的例子,这些例子往往伴随着极端的投入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为发论文不惜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