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撰写 SCI 论文时,有什么好用的软件或者技巧吗?

回答
撰写一篇高水平的 SCI 论文,确实是一项挑战与艺术的结合。好的工具和精炼的技巧,能让你事半功倍,最终将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清晰、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给国际学术界。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指撰写者,而非AI)在实践中认为非常实用、且能有效提升论文质量的软件和技巧,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驾驭这个过程。

一、 软件利器:让你的写作流程更顺畅、更专业

选择合适的软件,就像拥有了一套趁手的工具,能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1. 文献管理软件:告别混乱,拥抱有序

这是撰写 SCI 论文的基石,没有好的文献管理,你就如同在没有索引的图书馆里找书。

推荐软件:EndNote / Zotero / Mendeley
功能亮点:
文献导入与组织: 可以直接从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 PubMed, Google Scholar)导入文献信息和PDF文件,并进行分类、打标签等操作。
插入引文与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这是最核心的功能。在写作过程中,你可以直接在Word等编辑器中插入引文,软件会自动根据你选择的期刊风格生成参考文献列表,并且可以随时切换风格。这能避免手动插入和格式错误,节省大量时间。
查找全文: 很多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尝试自动查找你导入文献的全文PDF,并将其关联起来。
协作与同步: 部分软件支持云同步和多人协作,方便团队共同完成论文。
使用技巧:
建立清晰的文件夹结构: 按项目、按章节、按主题等方式组织你的文献库。
填写完整而准确的文献信息: 导入文献后,务必检查作者、年份、标题、期刊名、卷号、页码等信息是否完整准确,这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参考文献列表。
学会使用关键词和标签: 为每篇文献添加相关关键词和标签,方便日后检索和回顾。
定期备份: 虽然这些软件通常有同步功能,但定期手动备份你的文献库仍然是明智之举。

2. 写作与编辑工具:让你的文字更精准、更专业

一款好的写作编辑器能让你专注于内容,而不是被格式或语法问题所困扰。

推荐软件:Microsoft Word / LaTeX
Microsoft Word:
功能亮点: 易于上手,兼容性强,拥有强大的格式编辑和审阅功能(如修订模式、批注)。
使用技巧:
掌握样式(Styles): 统一标题、正文、图注等的格式,使用“标题1”、“标题2”等样式可以方便地生成目录和导航。
充分利用审阅功能: 如果是团队写作,审阅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修改痕迹。
使用交叉引用: 对图表、公式进行交叉引用时,使用Word的“交叉引用”功能,当图表编号改变时,引用会自动更新。
保存为PDF: 在提交前,务必将最终稿保存为PDF格式,以避免格式错乱。
LaTeX:
功能亮点: 是学术界,尤其是理工科和数学领域公认的排版神器。它通过代码来控制文档的结构和格式,能够生成非常专业、精美的排版效果,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的公式、表格和图表。
推荐编辑器:TeXstudio / Overleaf (在线版)
使用技巧:
学习基本语法: 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学习其基本语法,但一旦掌握,效率会飞速提升。
利用模板: 大部分期刊都会提供LaTeX模板,直接使用模板可以事半功倍。
分文件管理: 对于长篇论文,可以将不同的章节、参考文献等放在不同的.tex文件中,然后用一个主文件来编译,这样更便于管理和协作。
Overleaf的协作优势: 对于在线协作,Overleaf是极好的选择,多人可以实时编辑,并有版本历史记录。

3. 图表绘制与编辑工具:让你的数据“说话”

清晰、专业的图表是 SCI 论文的灵魂,能直观地传达你的研究结果。

推荐软件:OriginPro / GraphPad Prism / MATLAB / Python (Matplotlib, Seaborn) / Adobe Illustrator
OriginPro / GraphPad Prism:
功能亮点: 专为科学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设计,提供丰富的数据处理功能和专业美观的图表模板,易于操作。
使用技巧:
选择最适合的图表类型: 根据你的数据和要表达的重点,选择散点图、柱状图、折线图等最合适的图表类型。
精细调整图表元素: 包括坐标轴标签、刻度、图例、标题、线条粗细、颜色等,务必做到清晰、准确、美观。
添加误差棒: 如果适用,务必正确添加误差棒,并说明其含义(如标准差、标准误)。
导出高分辨率图像: 导出时选择足够高的分辨率(如 300 dpi 或更高),以满足期刊要求。
MATLAB / Python (Matplotlib, Seaborn):
功能亮点: 适合需要编程实现的复杂图表,尤其是动态图表或需要批处理生成大量图表的情况。
使用技巧:
脚本化绘图: 将绘图代码保存为脚本,方便重复使用和修改。
定制化程度高: 可以通过代码精确控制图表的每一个细节。
Adobe Illustrator:
功能亮点: 用于对已导出的图表进行最后的精修和整合,比如将多个图合并成一个Figure,或者进行一些细致的排版调整,使其更符合期刊的整体要求。
使用技巧:
矢量格式导入: 尽量将图表导入为矢量格式(如EPS),这样可以无损缩放。
统一风格: 如果论文包含多个Figure,使用 Illustrator 统一字体、线条风格、颜色方案,保持整体视觉一致性。

4. 语法与润色工具: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

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也体现在语言的准确性上。

推荐软件:Grammarly / ProWritingAid / DeepL (翻译及润色)
Grammarly / ProWritingAid:
功能亮点: 强大的语法检查和风格建议工具,可以帮助你发现拼写错误、语法问题、标点错误,并提供用词、句式结构的改进建议。
使用技巧:
不要完全依赖: 这些工具的建议有时并不完全符合学术语境,需要你根据专业知识和期刊要求进行判断和取舍。
专注于清晰性和简洁性: 工具会建议一些更清晰、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了解其局限性: 对于专业术语、特定的学术表达方式,它们可能识别不准确。
DeepL / Google Translate (慎用):
功能亮点: 对于非母语作者,可以用于初步翻译或理解外文文献。DeepL 在翻译质量上通常优于Google Translate,而且有些用户发现它在“润色”方面也能提供一些帮助。
使用技巧:
绝不能直接机器翻译后提交: 科学写作的准确性要求极高,机器翻译可能引入细微但致命的语义错误。
用于辅助理解或寻求替代表达: 可以尝试将自己的句子翻译成英文,看看机器翻译的风格,从中获取灵感,但最终表达仍需自己确认。

5. 效率工具:管理你的项目与时间

项目管理工具:Trello / Asana / Notion
功能亮点: 帮助你分解任务,设置截止日期,跟踪进度,尤其是多人协作时。
笔记与知识管理:Evernote / Obsidian / Notion
功能亮点: 记录灵感、文献要点、实验记录等,方便搜索和整理。

二、 写作技巧:让你的论文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

软件是辅助,最终的成果取决于你的思路、表达和研究质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

1. 理解期刊要求,做到“知己知彼”

深入研究目标期刊的“Guide for Authors”: 这是你论文写作的“圣经”。仔细阅读其关于论文结构、字数限制、图表格式、参考文献格式、语言风格等所有要求。
阅读近期发表在该期刊上的相关论文: 模仿其结构、语言风格、图表呈现方式,这能帮助你更快地把握期刊的“调性”。

2. 构建清晰的逻辑与叙事线索

SCI 论文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一个逻辑严谨的故事。

“金字塔”原则: 在写作时,先写结论(或者研究的“大意义”),然后再深入细节。在每个部分(如摘要、引言、结论)也是如此。
“IMRAD”结构: Introduction (引言), Methods (方法), Results (结果), and Discussion (讨论)。这是大多数科学论文的标准结构。
引言: 设定背景,提出问题,回顾现有研究,明确你的研究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你的研究目标/假设。要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方法: 详细描述你的实验设计、材料、设备和分析方法,要足够清晰,以便他人能够重复你的实验。
结果: 客观、清晰地呈现你的研究发现,重点突出重要的结果,并配合图表进行说明。避免在结果部分进行过多的解释和讨论。
讨论: 对你的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将其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讨论其意义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保持段落的连贯性: 每个段落应有一个中心思想,段落之间通过过渡词或句子连接,形成流畅的叙事。

3. 精炼语言,追求“少即是多”

科学写作追求的是准确、客观和简洁。

使用主动语态(在可能的情况下): 例如,“We investigated…” 比 “It was investigated by us…” 更直接有力。但也要注意,在描述方法时,被动语态“The sample was heated…” 也非常常用且合适。
避免冗余和模糊的表达: 删除不必要的副词、形容词和套话。例如,“very important” 可以换成 “critical” 或 “essential”。“Due to the fact that” 可以简化为 “Because”。
准确使用专业术语: 确保你对使用的每一个专业术语都有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定义。
量词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严格按照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使用量词和单位,并确保它们与数据正确匹配。
检查主谓一致、时态一致等基础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会极大地损害你的专业形象。

4. 图表是语言的延伸,而非替代

图表是核心: 精心设计的图表能比文字更直观、更有效地传达信息。确保你的图表信息量足够,且易于理解。
图表的“自解释性”: 每个图表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图题(caption),解释图中的内容、符号、缩写等,即使读者只看图表也能大致理解其含义。
图表与文字的协同: 文字是对图表的补充和解释,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图表内容。例如,在文字中引用图表时,要强调图表中的关键发现或趋势,而不是仅仅说“Figure 1 shows…”。

5. 严谨对待引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全面且准确引用: 凡是借鉴了他人的观点、方法、数据或结果,都必须正确引用。避免漏引或错引。
避免“抄袭”: 即便改写了句子,如果核心思想未改变,也需要引用。理解“引用”的真正含义。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 这是避免引用错误的最佳途径。

6. 反复修改与校对,精益求精

初稿只是起点: 完成初稿后,要进行至少数次的修改和打磨。
从整体到细节: 先检查逻辑结构、论证是否充分,然后关注段落、句子表达,最后才是标点符号、拼写错误。
请同行审阅(Peer Review): 如果可能,请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导师,甚至领域内的其他专家帮助审阅你的论文。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发现你忽略的问题。
“朗读”你的论文: 大声朗读可以帮助你发现一些不流畅的句子或别扭的表达。
休息后再审阅: 隔一段时间再回头看,你会更容易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7. 有效管理时间与心态

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 将整个写作过程分解成小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设定截止日期。
保持积极心态: 写作是一个漫长且可能充满挫折的过程,保持耐心和信心非常重要。
适当休息与放松: 持续的压力不利于高质量的产出。

撰写 SCI 论文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熟练运用好上述软件和技巧,再加上你严谨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学术论文!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上干货。

分享7个免费的在线写作编辑工具,可以在写作时给你一些提示,也能帮助你纠正论文中存在的一些语法问题!

一、 Grammarly

Grammarly是一款国外厂商开发的基于AI的在线语法纠正和校对工具,支持的平台有Windows、Mac、iOS、Android。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也是我读研期间导师推荐的一个工具。用户可以上传英文文档或者直接在应用内编辑,它能够做语法检查,标点符号纠正,上下文的拼写检查,校对用词以及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防剽窃等。此外,它还具有个性化设置,及时跟踪犯了多少语法错误以及犯错的类型。它比其他语法和拼写检查器更容易发现错误,基本版功能是免费的。

二、Google Docs with Video Conferencing Software (Google Hangouts, Skype, or Zoom)

有了谷歌文档,你可以和其他人实时在线编辑。将视频会议添加到谷歌文档中,你将获得一个强大的修改和编辑资源,因为共同编辑的人可以看到你的写作过程,并参与讨论。同时,你和其他人一起编辑的方式,也是最有趣的。谷歌文档本身就非常适合修改和编辑,因为你可以和任何有共享链接的人分享你的文章,所以在写作、修改和编辑方面很容易进行合作。

如果你的导师愿意给你润色论文,使用它绝对没错。及时反馈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共享谷歌文档的过程:

1.单击蓝色共享按钮。

2.选择通过电子邮件共享或复制可共享链接。当然,单击获取共享链接更快一些。

3.复制链接,然后选择以下选项:“拥有链接的任何人都可编辑”。但是,如果只希望人们写评论而不对作品进行任何更改,请选择“拥有链接的任何人都可以评论”。

4.现在,当与其他人共享用谷歌文档撰写的论文时,就有了一个虚拟的修订伙伴或小组。从他人那里获得想法、评论和修订帮助是提高写作技能的最佳方法。

将谷歌文档与视频会议配合使用过程:

1.打开所选视频会议软件(Google Hangouts,Skype或Zoom)。

2.打开聊天功能,然后粘贴链接。 现在,视频通话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单击它并同时打开文档。

3.选择“共享屏幕”,然后阅读,评论并共同修改作品。

Google Hangouts,Skype和Zoom都略有不同,但是所有选项均可用。 Skype和Google Hangouts提供免费的群组通话。Zoom提供了一个免费版本,该免费版本允许最多40分钟的免费人与人通话和群组通话。付费版本有无限制的群组通话。谷歌文档和 Zoom连通性和声音很好,带有标记和注释工具的白板功能也很不错。

三、 Hemingway Editor

Hemingway Editor(海明威编辑器)能够评价作品的可读性,它突出显示了你论文中可以更改的内容,以使文字更加清晰。可读性得分在右边,文本用不同的颜色高亮显示。

蓝色-副词

绿色-被动语态

紫色-措辞过于简单

黄色-难懂的句子

红色(粉红色)-非常难懂的句子

Hemingway Editor在你的作品中会标记这些,然后你可以在那里编辑文字。有免费的在线工具,也可以购买桌面应用。

四、Cliché Finder

Cliché Finder 查看文章时会查找出一些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是人们过度使用的常见表达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句子或者词语烂大街了,没有新意。当陈词滥调以书面形式出现时,会让你的文章显得不够专业,需要用更加准确地表达来描述你的想法,但是,自己很难发现自己下意识的用了一些陈词滥调。Cliché Finder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将文本复制并粘贴到框中,就可以实施查找。

五、Wordcounter

Wordcounter 能够帮助检查论文中的词汇,并就你使用词汇的频率给出报告,这有助于你确定是否要改词或删词。但是,如果你的学术论文中一些学科领域的专业词汇不可替代,当然就不用强行修改了。总之,Wordcounter对你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用词指南,能够帮助判断什么时候该换词。

六、After the Deadline

它会分析你的文章,查找在写作风格、拼写和语法方面的问题。它会告诉你哪里有拼写和语法错误,也会对改变写作风格提出相应建议。After the Deadline的一大特色是,它会向你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改。

以下是After the Deadline的运作方式:

1.访问该网站,并点击菜单选择

2.将文本复制并粘贴到框中。

3.点击“检查写作。”

4.仔细检查After the Deadline的下划线和更正错误之处,查看语法和风格更改的建议。

5.进行修改,然后将文本复制粘贴到文档中。

七、Slick Write

Slick Write 是一个很棒的在线编辑工具。也是检查语法,写作风格,句子结构和所使用的词汇,强调并突出了文本中的不同问题。

运作方式如下:

1.访问网站主页,然后单击显示“开始写作”的按钮

2.复制文字并将其粘贴到文本框中。单击检查。

3.在菜单栏顶部看到功能、结构、词汇的选择。

4.单击一个按钮,然后查看并进行更改。对每个类别执行此操作。

5.现在,可以保存文本并将其下载到文本文件中,或者将其复制并粘贴到文档中。

6.此外,还可以将文档上传到Slick Write中。只需单击左侧菜单上的“打开”选项。 然后选择文件。一旦上传,其余过程是相同的。


这些免费的在线编辑工具各有侧重,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论文质量有所提高,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工具。但是要记住,仅仅依赖工具是很鸡肋的,它们可以检查你的语言错误,但语句表达的含义没有变,上下文衔接的逻辑没有变。所以,工具使辅助你锦上添花,不过真正想要提高论文核心质量,还是需要多读文献、多练写作,或向人请教、请人指导力求提升文章水平。


EditSprings(艾德思),专业论文润色,科研之路为你助力!

精彩内容推荐:

user avatar

相信每个科研人士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惨痛经历:辛苦做实验,空有一手数据不知如何绘图;科研实力在线,却因为图表杂乱被审稿人拒绝;市面上绘图教程繁杂,收藏了1个G还是无从下手;无数次想象自己能做出高大上的绘图,但每次做出来的图都low爆了,怎么看都有一种小学生即视感……



有时候,还会翻车....



有这些遭遇的同学,确实不在少数。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来解释问题背后的原因。

其实,无论是科研小白写毕业论文,还是科研硬核们投稿/发SCI论文,审稿人/导师在评判文章质量时,有三个要素最为关键:分别是排版、内容(标题、摘要、文献综述)、图表。

画不好论文的图表,就相当于Paper失去了引入瞩目的颜值。无法写出一篇优秀论文,或频频被审稿人拒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归结于此。

因此,在论文创作中,你必须对图表绘制打起12万分的精神,火力全开绘制实力、颜值双在线的图表!

于是,小编今天就将从绘图的实际需求入手,为大家带来SCI科研绘图常用软件。



动态图绘制:Sigmaplot

▌什么是Sigmaplot?

SigmaPlot是由SYSTAT 科技推出的一款专业的科学绘图软件,可用于绘制准确、高质量的图形和曲线,支持一百多种2D、3D科学图形的绘制。

▌Sigmaplot可绘制什么图?

从简单的2D散点图到引人注目的等高线图,Sigmaplot提供给你满足研究所需的确切的技术图表类型。



▌优点1:工具齐全

Sigmaplot提供了从基本统计数据到高级数学计算分析数据所需的所有基本工具。

▌优点2:数据管理自动化

在处理复杂数据时,Sigmaplot的巨集指令可以让数据管理自动化,并即时将资料化成图形。

仿真图绘制:Matlab

▌什么是Matlab?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是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

用一句话来总结:Matlab是为科研、仿生技术而生的,也是数学建模的必备利器!

▌Matlab可绘制什么图?

下面一起来欣赏Matlab仿真模型的抗打属性。



甚至,还有学霸用Matlab绘制爱心进行表白....追女神,都快把Matlab给我用起来!



那我们再来盘点一下它强大的优点。

▌优点1:编程效率高

它允许使用数学形式的编程语言,比C语言接近我们写计算公式的思维,是最接近通用语言的科学计算语言,写爬虫、gui时效率非常高!

▌优点2:简单方便易上手

灵活方便,调试程序的速度非常快,学习理解成本低,容易上手!

▌优点3:资源丰富

自带强大的二维、三维函数库,以及各类强大的工具箱,可以让你轻松绘制出立体生动的图像。

流程图绘制:Lucidchart

如果你没有绘画基础,想画流程图又担心不能画好,那么Lucidchart会是你的绝佳选择。



为什么说Lucidchart是绘制流程图的最佳选择呢?一起来看看它的优点。

▌优点1:无需绘画基础,上手快

要想在Lucidchart中绘制精美流程图,不需要任何绘画基础,仅用鼠标拖拽图表即可完成绘图,可以让零基础的你快速上手哦~

▌优点2:实时共享,方便快捷

它可以实现与他人实时共享流程图,还可以与他人同时绘制与修改,大大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效率。华为、微软和星巴克等知名企业,都是Lucidchart的用户哦~

▌优点3:百种模板任你选

Lucidchart有几百种模板和范例,包括流程图、UML、ERD、业务流程模型、组织结构图、思维导图以及网站地图等。

平面图绘制:Adobe Illustrator

Adobe作为图像处理软件方面的大佬,推出的illustrator(缩写为AI)就以其简洁明了的矢量呈像风格,在图像处理时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首选。



(用AI绘制的大陆热量概念图)

为什么说AI是图像处理的最佳选择呢,看下面的优点你就知道了。

▌优点1:应用学科广泛

illustrator可以应用绘图的学科十分广泛,从医学到工业,只要你敢想,就可以画出脑海中的图像。

▌优点2:图像质量高

由于AI输出的图像都为矢量图,所以不用担心图像像素的问题。

论文图像绘制:Gnuplot

▌什么是gnuplot?

gnuplot是R语言的一个包,最擅长统计数据可视化,其核心理念是将绘图与数据分离。gnuplot既支持命令行交互模式,也支持脚本,可以在多个平台下使用。

▌gnuplot可绘制什么图?

gnuplot支持许多类型的2D、3D绘图,可用于绘制点、线、框、轮廓、矢量场以及曲面。



那我们再来看看它有哪些强大的优点~

▌优点1:专业绘图、类型多样

gnuplot绘图软件是集线、点、箱、等高线、矢量场等类型的专业绘图软件。

▌优点2:支持多类型输出

gnuplot绘图软件支持多种不同类型输出以及支持多种文件格式。

SCI论文插图绘制:PRISM



▌什么是Prism?

GraphPad Prism集生物统计、曲线拟合和科技绘图于一体,其所具有的功能实用精炼,包括ROC曲线分析、Bland-Altman分析等。同时其绘图功能只需输入资料,图表自动生成。

▌Prism可绘制什么图?

Prism可以轻松创建所需的图形,同时可以自定义数据的排列方式、数据点的样式、标签等。



Prism还新增加了小提琴图,是一种箱线图与核密度图的结合,因其形态类似小提琴而得名,可以展示任意位置的基因丰度。



我们再来看看它强大的优点。

▌优点1:功能强大、满足多种需求

Prism绘图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几乎可以满足所有医学研究所需的统计与绘图需求。

▌优点2:支持组合导出

Prism绘图软件可以把不同的图组合之后导出,但形式比较单一。

user avatar

写SCI论文,软件和方法都是次要的,找到好的idea,并implement,取得一些benchmark的提升,然后有一个好的writing style,还是能发出来的。

如果真的要说什么软件要用的话,那就是LaTex,参考文献软件啊什么的都没必要用。

学会如何写论文,才是最关键的。

我在博士的时候,老板给我的是三步走策略:

Think-->Read-->Write

什么意思呢?Think是你去想idea,Read是你去验证你想的idea是否被实现了,有没有更好的问题可以研究。然后再Think,再Read,不断的Think和Read,当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idea,接下来就是要实际实现这个方法(对于理工学生,就是做实验,做算法;对于文科生就是去论证某一个课题),最后才是Write,写出论文。

-----------------

贴一个以前我回答过的计算机方向如何写论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发了不少论文,也审了不少论文,我从四个角度来说下这个问题。

  1. 首先,说下论文的分类:

我当年念的是计算机领域的博士,所以也牵扯到发conference论文和journal论文两种情况

对于conference而言,最重要的是快,准,狠。因为普遍计算机领域的conference时效性非常强,好多会议每年一次,IJCAI,AAAI,CIKM,EMNLP等等,从idea到投稿到得到录用通知也就几个月的时间,所以速度要快,亮点要强,投不中,继续改投下一个会。

对于journal,尤其是SCI而言,最重要的是细,稳,全。因为期刊的审稿周期会很久,一年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从conference扩充到SCI期刊,那就需要做出很大的更新,把每一个公式都描述清楚,给出细致的证明,实验部分要论证充分,尽可能多的列举证据来说明算法的创新点和贡献度,文字要清楚,英文表达流畅,无语法错误和标点错误。

所以,conference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存在,但SCI期刊基本不存在运气成本,是硬实力的体现。

另,计算机领域一般参考CCF的等级分类,网上可以直接下载到CCF的目录表。

2. 然后,谈一下如何“看论文”。

我博士刚入学的时候,老板要求就是先把他所做的方向的所有论文都读完,然后将所有论文的reference也全都读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读完之后,就会有一些对这个方向的概括性的了解,也会发现这个方向上还没有做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以成为一个潜在的研究点。

遇到读不懂的公式和定义,不要混过去,去Google上查原始论文,查reference,或者查wiki的释义,直到自己理解为止。否则你会发现,碰到一个不懂的东西跳过去,后面的越来越不懂了。

3. 第三,谈一下如何写论文。

读完论文以后(非常大的量),就会有一些对这个方向的概括性的了解,也会发现这个方向上还没有做好的问题,idea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写论文,无非是四个层面:

1)新问题,新方法;

2)新问题,老方法;

3)老问题,新方法;

4)老问题,老方法。

例如在预训练无监督语言模型兴起的今天,如果你用一个新的XLnet算法,解决以前的NER问题,那就是属于第3)种,如果你创造了一个比XLnet、Bert都要好的算法,并且解决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那就是属于第1)种,但这种情况很少。

所以,大部分现在的同学还是在解决第2)和3)中方法,而4)没什么太大的意义,1)属于那些积累深厚、能力特别优秀的人。

4. 最后,谈一下如何发论文

投稿的时候,如果你有很好的introduction,实验比较充分,公式推理得当,一定会有合适的期刊或者论文发表。但需要注意细节的问题。一些很好的论文由于英文写的不好、存在语法错误被拒稿很常见。

希望论文发表顺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撰写一篇高水平的 SCI 论文,确实是一项挑战与艺术的结合。好的工具和精炼的技巧,能让你事半功倍,最终将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清晰、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给国际学术界。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指撰写者,而非AI)在实践中认为非常实用、且能有效提升论文质量的软件和技巧,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驾驭这个过程。 一、 软.............
  • 回答
    撰写一份严谨的专利申请书,确实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结构,并且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开的专利申请书范本可供参考。但要说有统一的“万能模板”,那倒不尽然。专利申请的书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细致化的过程,它需要精准地描述发明内容,同时又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的专利保护。为什么说没有绝对的“万能模板”?原.............
  • 回答
    写留学申请的个人陈述(PS)啊,这玩意儿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我见过太多哥们儿姐们儿绞尽脑汁,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平淡无奇,要么用力过猛,总之就是差点意思。这里头有很多坑,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争取让你的PS脱颖而出,而不是变成一堆“机器味儿”的陈词滥调。首先,我得强调一下,PS不是简历的流.............
  • 回答
    您的这个问题触及了专利法中关于“可专利性”的核心概念,特别是“新颖性”(Novelty)和“创造性”(Inventive Step 或 Nonobviousness)。关于您提到的“损害了主要功能(但还能用)而提升鸡肋功能”的设计,能否获得授权,以及您举例的“因为烧水慢才不易烧干的水壶”,我将为您详.............
  • 回答
    如何精确描绘一个由多个物件组成的整体?专利撰写权力要求书的关键与实操在专利的权力要求书中,要精确且周延地描述一个由多个物件构成的整体或系统,是一项需要细致斟酌的艺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要阐明这些要素之间的 关系、协同作用以及整体的功能。一个好的权利要求,能够清晰地划定保护范围,.............
  • 回答
    撰写专利申请书是一项严谨且专业的工作,需要清晰的逻辑、准确的语言和对法律法规的深刻理解。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指南,旨在帮助你更好地准备专利申请文件,并且力求使其更具人情味,而非机械的AI生成文本。核心理念:保护你的发明,让别人读懂并认可。想象一下,你要向一位对你的发明一无所知的专家解释你的想法,并且要说.............
  • 回答
    古人之所以能写出《易经》、《鬼谷子》、《道德经》这样深邃的著作,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哲学、社会以及个人禀赋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探究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地剥开历史的面纱。首先,得说这背后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悠久,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政治动荡,但却是思想极其.............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知乎撰写高质量回答的经验。记住,一篇好的回答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和用户体验的营造。以下是我认为构成一篇高质量知乎回答的关键要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尽量用自然、贴近人类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一、 理解问题本质,找准切入点: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剖析.............
  • 回答
    好的,让我来聊聊,如果我来操刀《星球大战》的这最后三部曲,会怎么个玩法。抛开那些“AI痕迹”,我更想从一个老粉丝的角度,讲点有血有肉的故事,勾勒出那个我们熟悉的银河系,又为它注入新的活力。核心理念:承上启下,回归与创新并存我明白,重塑经典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满足那些对旧三部曲、新希望有着.............
  • 回答
    “历史是强者书写的”,这句话如同投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它触及了我们对历史认知的根基,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追问:如果历史的叙述权被少数人掌握,那么我们普通人去阅读、去理解、去研究这些“强者书写”的历史,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回溯过往,从王侯将相的史官记录,到近代以来占据主流的话语权,历史.............
  • 回答
    让老师在 LaTeX 论文上方便地评注和修改,关键在于 清晰的标记、良好的沟通以及利用 LaTeX 的优势。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涉及到与导师的协作方式。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顺畅地完成这个过程:核心思路: 变被动反馈为主动沟通: 不要等到论文“写完”才发给老师,而是分阶段、.............
  • 回答
    这事儿啊,一听就挺让人无语的,甚至有点荒谬。一个网友写了点段子,内容带着点讽刺意味,结果就被一个互联网巨头给盯上了,还张嘴就要五百万。这事儿放在哪儿,都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先说说这个“网友”。通常咱们想到的网友,都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有点小幽默感,写点东西分享在网上,纯属个人表达。他们不太可能具备什.............
  • 回答
    说实话,让我挑出“最优秀”的那一份,真的有点难,毕竟需求文档这玩意儿,就像装修公司的设计图,看着越朴实无华,越可能把事情办得妥帖。我脑子里最清晰的,是一份关于一个在线学习平台的PRD,它不是那种堆砌了无数图表和术语的,反而带着一股子“笨拙”的可爱。当时接手这个项目,大家伙儿手里拿到的,就是这么一份文.............
  • 回答
    嘿,各位职场小伙伴们!年底了,是不是感觉脑袋里塞满了大大小小的项目、会议、还有那些数不清的邮件?没错,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大战又要打响了!对于咱们职场新人来说,年终总结可不只是简单地把这一年的工作罗列一遍,它更是展示你成长、能力以及对公司贡献的绝佳机会。写得好,不仅能让你在领导那里留下好印象,还能为来.............
  • 回答
    做专利诉讼,“特别精通专利撰写”并非是绝对的硬性要求,但如果能够做到,无疑会大大提升胜诉的几率和诉讼策略的有效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理解和把握案件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和联系: 为什么说“特别精通专利撰写”不是绝对必需,但很重要?不是绝对必需的原因:1. .............
  • 回答
    袁隆平院士的离去,无疑是中国农业界乃至全世界的一大损失。他的贡献,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滋养了无数生命,也承载了我们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理解。为这样一位伟人撰写挽联,需要我们怀着最真挚的敬意,去提炼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核心价值,并将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化为凝练的文字。在构思挽联时,我脑海中.............
  • 回答
    张佳玮为中国平安署名撰写广告文案,这无疑是一个颇具讨论价值的事件。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都能挖掘出不少信息和解读。首先,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平安一次非常“精明”且“高举高打”的营销动作。 借势头部IP,收割信任与影响力: 张佳玮,作为当今中国互联网上少有的、能跨越多个领域(篮球、文学、历史.............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找到和阅读杨安泽(Andrew Yang)在《华盛顿邮报》上撰写的文章。我会尽量详细地告诉你具体步骤,并且确保语言自然、有生活气息,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完全没有机器生成的刻板印象。首先,我们要明白,像杨安泽这样的公众人物,他们在知名媒体上发表观点是非常常见的。而《华盛顿邮报》又是美.............
  • 回答
    评价一本由曾参与“3721”项目、与周鸿祎共事过的产品经理撰写的《首席产品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样的背景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和话题性,对于任何对互联网产品、创业经历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极具吸引力。首先,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视角来看,这位产品经理的背景无疑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3721”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