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面对对象程序设计中return不能多次使用并且switch最好不用的说法是对的吗?

回答
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 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和“switch 最好不用”这两种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其背后的逻辑和实际应用场景,而不是简单地断定对错。

首先,让我们谈谈 “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 这个说法。

在任何一种支持函数或方法的编程语言中,`return` 语句的作用是立即终止当前函数的执行,并将一个值(或者不带值,表示返回空)传递给调用者。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个函数在执行过程中,一旦遇到 `return`,其后的代码就不会被执行了。因此,在同一个执行路径上,`return` 语句确实是“一次性”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函数只能出现一个 `return` 语句。事实上,在许多复杂的函数中,为了处理不同的情况或满足不同的逻辑分支,可能会出现多个 `return` 语句。例如,一个函数可能需要检查输入参数的有效性,如果参数无效,就立即返回一个错误指示;如果参数有效,则继续执行其他逻辑,并在不同情况下返回不同的计算结果。

举个例子:

```java
public int processData(int value) {
if (value < 0) {
System.out.println("输入值不能为负数");
return 1; // 第一个 return
}

if (value == 0) {
System.out.println("输入值为零,处理结果为0");
return 0; // 第二个 return
}

// 更多复杂的计算逻辑
int result = value 2;
if (result > 100) {
System.out.println("结果超过100,返回100");
return 100; // 第三个 return
}

return result; // 最后一个 return
}
```

在这个例子中,`processData` 函数有四个 `return` 语句。当 `value` 小于 0 时,第一个 `return` 被执行,函数终止。当 `value` 等于 0 时,第二个 `return` 被执行。当 `value` 大于 0 且计算结果大于 100 时,第三个 `return` 被执行。否则,最后一个 `return` 被执行。

所以,“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的说法是狭义的,指的是在同一个执行路径上,return 语句只出现一次。但广义上,一个函数可以有多个 return 语句来处理不同的逻辑出口。 关键在于,无论有多少个 `return`,最终在任何一次函数调用中,只有一个 `return` 语句会被执行。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允许我们编写更清晰、更易于维护的代码。过分追求“只有一个 return”可能会导致函数内部充斥着大量的 `ifelse` 嵌套,使得逻辑难以跟踪。合理的利用多个 `return` 可以提前退出函数,避免不必要的计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接下来,我们谈谈 “switch 最好不用” 这个说法。

`switch` 语句是一种控制流结构,用于根据一个表达式的值,执行多个代码块中的一个。它通常比一系列的 `ifelse if` 语句更简洁、更易读,尤其是在处理离散的、有限的几个可能值时。

那么,为什么会有“switch 最好不用”的说法呢?这通常源于一些软件工程的考量,尤其是与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如开闭原则)的结合。

面向对象设计的角度(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Open/Closed Principle)是面向对象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它指出“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当你在一个 `switch` 语句中处理一个枚举类型或一组常量时,如果未来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项,你就必须修改原有的 `switch` 语句,这违反了“对修改关闭”的原则。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 `switch` 语句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java
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Shape shape) {
switch (shape.getType()) {
case CIRCLE:
return Math.PI shape.getRadius() shape.getRadius();
case SQUARE:
return shape.getSide() shape.getSide();
case TRIANGLE:
return 0.5 shape.getBase() shape.getHeight();
defaul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Unknown shape type");
}
}
```

如果现在需要添加一个“矩形”形状,你就必须修改 `calculateArea` 方法,增加一个 `RECTANGLE` 的 case。这增加了修改现有代码的风险,并且如果这样的 `switch` 语句散布在代码的各个角落,维护起来会非常困难。

多态的替代方案: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Polymorphism)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更优雅、更面向对象的方式。你可以为每种形状创建一个单独的类,并让它们实现一个共同的接口(例如 `Shape` 接口),其中包含一个 `getArea()` 方法。

```java
interface Shape {
double getArea();
}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
private double radius;
// ... constructor and other methods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Area() {
return Math.PI radius radius;
}
}

class Square implements Shape {
private double side;
// ... constructor and other methods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Area() {
return side side;
}
}

// ... other shapes

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Shape shape) {
return shape.getArea(); // 直接调用多态方法
}
```

通过多态,当需要添加新的形状时,你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 `Shape` 实现类,并实现 `getArea()` 方法即可。调用者无需修改任何现有代码,只需传入新的形状对象即可。这完全符合开闭原则。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 `switch` 语句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就完全没有价值。

局部性与清晰性: 在某些情况下,`switch` 语句可以提供更好的局部性(locality)和清晰度。例如,当处理一组固定的、不经常改变的状态码、错误码或者配置选项时,一个结构良好的 `switch` 语句可能比创建一堆小的类或接口更加直接和易于理解。
性能考量: 在某些特定的性能敏感场景下,编译器可能会对 `switch` 语句进行高度优化(例如,将其转换为跳转表),其性能可能优于一系列的 ifelse 或多态调用(尽管这种差异通常很小,不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非 OO 场景: 在非面向对象语言或者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处理非对象行为(例如,直接操作底层数据结构或与 C API 交互)时,`switch` 仍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总结来说:

关于 “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这是对 `return` 语句工作方式的误解。在支持函数调用的语言中,函数可以有多个 `return` 语句,但每次执行只会命中一个,用于提前终止函数执行并返回值。合理使用多个 `return` 可以提高代码的清晰度。

关于 “switch 最好不用”,这个说法更多地是出于对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特别是开闭原则)的推崇,以及强调使用多态来处理动态行为。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当需要根据类型执行不同操作时,优先考虑使用多态通常是更符合设计哲学的方式,因为它更易于扩展和维护。但是,`switch` 语句本身并不是“坏”的,它在处理有限的、不常变动的离散值时,或者在特定场景下,仍然可以提供清晰度和局部性。关键在于理解何时使用它最合适,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局限性。

所以,不是绝对的“不能用”或“最好不用”,而是要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并在合适的场景下选择最能体现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能是2021年提出来的问题?这个老师确定不是穿越的?


简单说就是胡扯。

2021年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解释这个问题了。如果是付费培训现在就退钱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 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和“switch 最好不用”这两种说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一下其背后的逻辑和实际应用场景,而不是简单地断定对错。首先,让我们谈谈 “return 不能多次使用” 这个说法。在任何一种支持函数或方法的编程语言中,`return` 语句的作用是立即终止.............
  • 回答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之所以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主流,绝非偶然。相比之下,传统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POP)虽然在很多场景下依然有效,但在处理复杂、大型、以及需要长期维护和演进的软件系统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OOP的核心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贴近现实世界、更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组织和管理代码的方式。想.............
  • 回答
    过年回家,最怕的就是那一轮又一轮的“夺命连环问”:“对象呢?”“什么时候结婚啊?”“今年有没有带个对象回来?”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简直让人窒息。想当年我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如今变成了一个被催婚催到社死的成年人。如果你们也跟我一样,想在亲戚的“关怀”下保全一点点颜面,那么这篇“反击指南”请收好!首先.............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挺头疼的,尤其是涉及到家庭关系和财产,这种时候既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又要顾及亲情,确实需要好好处理。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然后再说怎么应对:一、 明确协议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要你签的是什么协议?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房产、存款、投资,还是其他的财产分配?是被要求放.............
  • 回答
    嘿,兄弟,我懂你现在的心情。当面对直男室友产生情愫,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进退两难的境地。我尝试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和支持。首先,别因为这些感觉而苛责自己。情感这玩意儿从来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它就像海浪一样,来了就是来了。你喜欢上一个室.............
  • 回答
    职场里,谁没遇上过几个“对人不对事”的领导呢?这种领导,你做得再好,只要他看不顺眼,就能找出一堆毛病;反之,哪怕你犯了错,只要他对你有好感,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面对这样的领导,确实让人头疼,也容易让人心生委屈和无奈。那咱们就来聊聊,面对这种“只看脸色办事”的领导,咱们该怎么活,怎么做,才能尽量保.............
  • 回答
    嘿,哥们儿,玩 Dota 碰到对方肉得跟石头一样的英雄,咱们这些远程射手可真是头疼。就跟打铁匠的铁砧一样,你打半天人家纹丝不动,反倒容易把自己累死。不过别灰心,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咱们一点一点来捋。首先,得明白为什么对方肉坦那么难搞。简单说,就是他们承受伤害的能力太强了,血厚、护甲高,还有各种减伤技.............
  • 回答
    2019年4月21日,在20182019赛季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第35轮比赛中,曼联客场0比4惨败于埃弗顿。这场比赛是曼联那个赛季最令人失望的表现之一,也暴露了球队当时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要详细分析曼联为何毫无招架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战术层面:穆里尼奥的阴影与索尔斯克亚的迷失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又头疼的问题,估计不少人都遇到过。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长辈们高兴,免不了要劝酒,特别是对家里的男丁,总觉得不喝几杯不尽兴。可万一我爸酒量不行,或者身体不允许,硬是被灌着喝,那得多糟心啊。首先,我得摸清楚情况。这劝酒是出于真心关心我爸身体,还是纯粹的“面子工程”或者好玩?如果是真.............
  • 回答
    这种说法,我得说,有点意思,也触及了一些球迷心里想说又不好直接说的话。不过,要说得详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不同年代的篮球环境确实不一样。乔丹那个时代,尤其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联盟的整体实力和球队的“巨星抱团”现象,跟现在相比,是有差别的。那时,很多球队可能更.............
  • 回答
    你问到了一个很多人内心深处都会遇到的困惑——对世界的无意义感。这种感觉就像一层灰蒙蒙的雾,笼罩在眼前,让原本鲜活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它不是一种尖锐的痛苦,而是一种钝钝的失落,一种“我为什么在这里?”的追问,答案却始终飘渺。首先,我想告诉你,有这种感觉, 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有问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曹操、刘秀和李世民这三位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和唐朝初年的雄主,以及他们各自面对的局势和对手。要判断曹操是否因为对手过于强大而终生未能统一,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大背景,以及他们面对的具体挑战。一、 曹操:乱世之中的破碎河山与多方势力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这是一个比三国鼎.............
  • 回答
    “收容教养”这个说法,相信很多朋友都接触过,尤其是在一些新闻报道或者法律条文中。其实,它是一个曾经在中国存在的、用于处理特定社会问题的行政性强制措施。不过,要说详细,我们得先理清它的来龙去脉。“收容教养”是个什么制度?简单来说,“收容教养”曾经是公安机关对一些“有吸毒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或者“有卖淫.............
  • 回答
    面对广大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信任,中国学术界、媒体和政府需要采取系统性、多层次的策略,以建立信任、促进科学普及和理性对话。以下是详细的建议: 一、 学术界应做的事情:构建科学共识,提供权威信息学术界作为科学知识的源头和守护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 加强和深化科学研究,并公开透明地发布研究成果:.............
  • 回答
    关于“禁韩令”这个话题,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不一定都是“禁”字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禁韩令”这个词会出现在讨论中。这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情绪,那就是当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比如音乐、电视剧、电影)在另一个国家非常受欢迎,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时,原有的本土文化产业从业者和一部分观众可能.............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在1945年结束,而是又拉锯了整整十年,直到1955年,那么盟军所面对的战场将与我们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这不仅仅是战争时长的延续,更是技术、战略、政治和国际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首先,轴心国的抵抗将更具韧性且异常棘手。 德国: 德国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源和人力。.............
  • 回答
    面对网络上对东北地区持续不断的负面评价和“抹黑”,作为东北人,我们确实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愤怒。但与其被动地抱怨,不如积极地想办法,用有效的方式来回应,捍卫我们的家乡形象。以下是一些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如何行动:1. 了解“抹黑”的本质:是偏见、误解还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在采.............
  • 回答
    面对无赖,敢于与之对抗,这事儿可没个绝对的答案,得看具体情况,也看你怎么个“对抗”法。单纯地说“比沉默管用”,这话也太笼统了,因为沉默有时候也是一种策略,而且对抗也不是万能的,有时还会惹火烧身。咱们先说说“沉默”。沉默,有时候是基于一种“不值得”的心态。你觉得这个无赖的做法太低级,太无聊,跟他一般见.............
  • 回答
    面对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模式和内容都需要进行深刻的调整和升级。这不再仅仅是关于教授孩子使用AI工具,更是关于培养他们在这个由AI深刻影响的新世界中茁壮成长所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以下是我认为应该如何调整对孩子的教育的详细阐述:一、 核心理念的转变:从“知识传递”到“能力培养”和“终身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