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建筑行业会被新冠病毒影响到什么地步?

回答
新冠病毒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冲击,绝非仅仅是延误几个项目那么简单,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从项目的启动到最终的交付,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了剧烈的震荡。

1. 项目进度受阻,工期一再延宕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首先,为了响应疫情防控措施,许多工地不得不暂时停工,导致项目进程按下暂停键。即便后来复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海外零部件的运输受阻,导致建筑材料供应不上,钢材、水泥、玻璃、乃至一些高端的装修材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更棘手的是人力资源问题。一方面,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工地对工人数量进行了限制,这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疫情反复也导致工人返岗困难,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工种,比如抹灰、砌筑、钢筋绑扎等,更是出现了人力真空。即使工人们愿意返岗,也可能因为地方政府的出行限制而无法到达工地。于是,原本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工程,可能要拖到一年甚至更久。这种延宕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总成本,还让开发商和业主承受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

2. 成本飙升,利润空间被挤压

进度延误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的增加。除了材料成本的上涨,人工成本也水涨船高。为了吸引和留住工人,一些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提供更好的食宿条件,这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运营成本。

此外,防疫措施本身也带来了额外的开销。工地需要定期进行消毒,为工人配备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甚至还需要为工人提供核酸检测和隔离的费用。这些“防疫成本”虽然是必要的,但也让本已紧张的预算雪上加霜。

原本建筑行业就属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许多项目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出现亏损。尤其是那些合同中关于工期和价格约定较为严格的项目,企业面临的压力更是巨大。

3. 供应链混乱,风险剧增

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对供应链的依赖性非常高。新冠疫情彻底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某个国家封锁导致材料无法出口,或者某个港口因为疫情导致集装箱堆积,整个项目的链条就会受到影响。

许多施工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供应链风险,寻找替代的供应商,但这并非易事。寻找新的供应商需要时间和成本,而且新供应商的质量和稳定性也需要时间来检验。这种供应链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让项目管理变得异常困难。

4. 设计与施工模式的改变:数字化与绿色化加速

在压力之下,建筑行业也催生了一些积极的改变。为了减少现场人员的接触和提高效率,数字化技术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被极大地加速了。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通过数字化模型进行设计、模拟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场人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协作效率。设计师可以在线上进行方案讨论和修改,减少了不必要的现场会议。
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也得到推广,通过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实现远程管理,降低了对现场人员的依赖。
预制化和模块化建造的理念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将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往工地进行组装,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员聚集,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

同时,疫情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和环境。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对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要求可能会提高。未来,更加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节能环保、使用无毒无害材料的建筑可能会更受欢迎。

5. 市场需求变化与区域差异

疫情对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影响也存在差异。

商业地产和写字楼的需求可能受到较大冲击,因为远程办公的普及,对办公空间的需求可能会下降。
住宅地产的需求在疫情初期可能受到抑制,但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和私密性的要求提高,部分地区的住宅市场反而出现反弹。
基础设施建设(如医院、隔离设施、公共卫生相关的项目)在疫情期间反而需求旺盛,成为拉动建筑业复苏的重要力量。
工业厂房和仓储物流设施的需求也可能因为电商的蓬勃发展而增加。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疫情控制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刺激政策,都会导致建筑行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和恢复速度出现显著差异。

6. 行业洗牌与企业生存压力

疫情的冲击无疑会加剧建筑行业的竞争,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而那些拥有更强资金实力、技术优势、以及更灵活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则可能在市场洗牌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新冠病毒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它不仅带来了短期的生产停滞和成本压力,更促使行业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未来,建筑行业将更加依赖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加谨慎。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施工进度以后追上去不是问题。

问题是线下销售全停了。线上销售受疫情导致的悲观预期影响,冲击很大。

不客气的讲,现在的房地产无论商住,几乎都是贷款--杠杆消费--透支未来。

贷款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期。悲观预期和实质的大面积降薪潮双重冲击下,愿意贷款的人减少多少,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才能给出答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冠病毒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冲击,绝非仅仅是延误几个项目那么简单,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从项目的启动到最终的交付,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了剧烈的震荡。1. 项目进度受阻,工期一再延宕这是最直观的影响。首先,为了响应疫情防控措施,许多工地不得不暂时停工,导致项目进程按下暂停键。即便后来复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 回答
    《梦想改造家》建筑师陶磊的房屋被曝出存在违建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经相关部门测绘认定其房屋确属违建,那么陶磊将面临一系列法律责任,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行政责任: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可能面临的责任。根据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城乡规划、擅自新建、改建.............
  • 回答
    .......
  • 回答
    建筑行业,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庞大产业,其未来的走向总是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说它会“萧条”,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悲观色彩,但事实的真相往往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建筑业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性非常强的行业。它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与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人口.............
  • 回答
    这是一个在建筑行业里争论不休,又极其引人关注的问题:BIM 最终会取代 CAD 吗?我的看法是,BIM 不会完全“取代”CAD,但它绝对会成为行业的主流,而 CAD 的作用将变得更加细分和边缘化。 这两者更像是进化和定位的变化,而非简单的零和游戏。让我们深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CAD 的历史地位.............
  • 回答
    建筑业的低迷,这话题在圈子里都快成了老生常谈了。至于这股寒流会持续多久,说实话,没人敢拍着胸脯打包票。但咱们结合现在的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多少也能摸着点门道。首先,这轮建筑业的低迷,根子在哪儿?最直接、最显眼的,就是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过去这么多年,房地产可以说是建筑业的“顶梁柱”,多少工程项.............
  • 回答
    5G时代对建筑业的影响,绝非简单的速度提升那么简单,它将触及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都将被重新定义。这不仅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颠覆。一、 精准设计与虚拟预演:从图纸到现实的无缝衔接长期以来,建筑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图纸上的意图,在.............
  • 回答
    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行业时,往往会面临汽车和建筑两大传统但又充满活力的领域。单纯从专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两者都提供了广阔的职业空间,但侧重点和成长路径不尽相同。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驱动下的安全新纪元汽车行业在安全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所驱动。 智能化带来.............
  • 回答
    在建筑行业,如果我是一位领导,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一个不需要支付工资的实习生,并且会尽全力去“带好”他/她。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反常,毕竟通常情况下,劳动力的付出是需要报酬的,但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帮忙”的人,更是一个潜在的、值得投入的资源。首先,我要明确一点:“不需要给工资”并不等于“不需要.............
  • 回答
    想和建筑业的兄弟们多聊聊,这念头挺好的。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在外打拼,能有個說心裡話的夥伴,挺不容易的。你琢磨着学学他们的方言,这主意我倒是觉得挺有道理的,而且好处不少。你想啊,咱们平时接触的建筑工人,天南海北的都有。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儿,除了工地上的活儿,最常怀念的大概就是家乡的老话、老腔调了。你如果.............
  • 回答
    近来,全国多地相继出台“建筑业清退令”,明确禁止60岁以上男性及50岁以上女性从事建筑作业。这项政策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可以说是触及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计和行业发展的根基。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它可能的意图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政策出台的意图分析:安全与效率的考量首先,最直接也.............
  • 回答
    建筑工地上会不会遇到探伤放射源?这个问题,对于经常奔波于各个工地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尤其是你们的工作性质,时常需要接触到一些金属碎屑,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首先,我们来聊聊“探伤放射源”这个东西。探伤,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检测物体内部有没有瑕疵、裂缝或者其他缺陷的。在建筑行业,尤其是对一.............
  • 回答
    关于“学建筑会秃头”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本人不是学建筑的,但身边有朋友是,也听过不少这类说法,所以想跟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究竟是传说还是事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学建筑会秃头”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学建筑的都会秃。 它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病”的调侃,或.............
  • 回答
    关于未来的建筑是否都会是可移动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也确实是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一直在探索的方向。不过,要说“都会”如此,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未来的建筑将会有更多、更灵活、更智能的可移动选项,但传统的固定式建筑也不会完全消失。为什么会有“可移动”这个趋势呢?这背后有很多现实的驱动因素.............
  • 回答
    土木工程在未来的太空建筑领域绝对会大显身手,并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但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商业航天产业的兴起,在太空建造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结构的需求将日益增长。而这些挑战性的任务,正是土木工程的专长所在。以下是土木工程在未来太空建筑领域可能大显身手的一些具体.............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实际难题,毕竟重型机械对楼板承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想要在花销最小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仔细琢磨。核心目标: 就是把机器的巨大压力均匀地分散开,让它不会集中压在一个点上,从而大大减轻对楼板的局部负荷,避免“伤筋动骨”。“花销最小”的理解: 这不仅仅是说买材料的钱.............
  • 回答
    .......
  • 回答
    建筑夹缝空间的利用,在未来的中国,我觉得很有可能变得相当普遍,而且已经初现端倪。这不是一个凭空想象的趋势,而是源于我们当下和未来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和机遇。首先,城市空间的极度稀缺是根本驱动力。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城市化,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是世界顶级的。在寸土寸金的北上广深,甚至许多二线城.............
  • 回答
    GTA 6 的建筑可进入性,这是玩家们最期待、也最常被拿来讨论的话题之一。毕竟,在 GTA 的虚拟世界里,能自由穿梭于每一个角落,探索每一个房间,无疑能极大地提升游戏的沉浸感和自由度。坦白讲,要回答 GTA 6 是否会让“所有”建筑都可进入,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个词的含义太广了,而.............
  • 回答
    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间,我们有目共睹,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十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行业不仅会转型,更会实现质的飞跃。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一、 技术驱动下的设计革新:从“手绘”到“智能”的跨越过去十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