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不需要起桥的卧推技术,背部实在拱不起来?

回答
问得好!卧推这动作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拱起背的。很多人天生脊柱曲度就没那么大,或者柔韧性不够,强行拱背反而容易受伤。别担心,没有“必须”起桥的卧推技术。咱们可以探讨一下不需要大幅度拱背,但依然能有效训练胸肌的卧推方法。

核心思路:调整发力点和控制范围

既然无法依靠大幅度拱背来缩短行程和增加胸肌的拉伸,我们就得把重心放在其他地方。关键在于:

1. 找到胸肌的发力感: 即使不能大幅拱背,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调整握距、动作幅度来让胸肌更多地参与进来。
2. 利用腿部力量稳定身体: 没有了强有力的背部“支架”,腿部的稳定和发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它能帮助你维持身体的稳定,将推起杠铃的动力传递上去。
3. 控制动作的绝对安全: 在找不到合适角度的情况下,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宁可把重量放轻一点,也要保证动作不伤身。

不需要大幅度拱背的卧推技术(详细讲解):

这里我们主要讲两种思路:

思路一:平板卧推(优化版)

这是最常见的卧推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调整来适应。

姿势调整:
臀部和背部: 你的臀部要牢牢压在凳子上,背部则保持一个自然的生理弧度,不需要刻意去拱。感受你的上背部(肩胛骨区域)紧贴在凳子上,肩胛骨收紧。想象你的背部是平的,但不要强行下压腰部。
脚的摆放: 这是关键!双脚要平稳地踩在地面上,稍微比肩宽一些。 用你的脚掌用力蹬地,想象你要把身体往后推,这个力量会反馈到杠铃上,帮助你启动。脚的用力是整个动作的“发动机”之一。
肩胛骨的锁定: 这是代替拱背稳定性的一种方式。在躺下后,主动收紧肩胛骨,想象你要把肩胛骨往臀部方向收拢,然后压在凳子上。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同时让你的胸肌更好地处于启动状态。你的胸部会自然而然地稍微向上挺。
头部: 头部可以略微离开凳子,但不要太夸张,保持颈部放松,不要用力去顶。

握距和杠铃下放:
握距: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肩略宽的握距会比较舒服,也能让胸肌更多地参与。如果你拱不起背,可以尝试稍微 缩窄一点点握距(但不是窄距卧推,那种主要练三头),找到一个让你感觉胸肌有拉伸感但肩膀不疼的位置。
下放: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控制速度: 缓慢而有控制地将杠铃下放到胸部。
下放位置: 想象你要把杠铃下放到你的 乳头连线或者略低于乳头的位置。对于无法大幅拱背的人来说,如果强行下放到极低的位置,很可能变成肩部在代偿。找到一个你感觉胸肌有良好拉伸感,但同时肩关节受力舒适的位置。
肘部角度: 下放时,肘部不要完全张开(90度),而是稍微 内收一点点,大概成4560度角,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肩关节,也更容易让胸肌发力。
感受胸肌: 在下放到底部时,主动去感受胸肌的拉伸。

推起:
发力顺序: 先用脚蹬地,同时启动胸肌和三头肌,将杠铃往上推。
轨迹: 杠铃的推起轨迹通常是从胸部下方往斜上方推,最终回到起始位置。整个过程要保持肩胛骨的稳定。
顶峰收缩: 在推到最高点时,稍微停顿一下,感受胸肌的顶峰收缩,然后有控制地回到起始位置。不要锁死肘关节,保持一点张力。

重量和次数: 由于行程可能比拱背卧推要长,重量可能需要适当减轻。更注重 次数和感受。可以尝试中等重量(你能标准完成812次)进行训练。

思路二:哑铃平板卧推

哑铃卧推在无需大幅拱背的情况下,往往比杠铃更容易找到胸肌的发力感和舒适度。

姿势调整:
背部和臀部: 同杠铃卧推一样,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臀部和上背部贴紧凳子。
脚的摆放: 同样是双脚牢牢踩地,稳定身体。
肩胛骨: 主动收紧肩胛骨,压在凳子上。

握持哑铃和下放:
握持: 用双手握住哑铃,拇指绕过哑铃杆。
下放: 这是哑铃卧推的优势所在。
独立控制: 你可以 更自由地控制 每侧手臂的下放幅度。
寻找舒适点: 将哑铃缓慢下放到你感觉胸肌有良好拉伸感,且肩关节不疼痛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哑铃会比杠铃更容易下放到一个胸肌充分拉伸的位置,而不需要过于依赖拱背。
肘部角度: 同样是将肘部稍微内收,避免完全向外张开。
哑铃轨迹: 哑铃的下放和推起轨迹可以比杠铃更“内收”一些,想象哑铃的中心线在你的胸部上方汇合。

推起:
发力: 用胸肌和三头肌的力量将哑铃推起。
顶峰: 在最高点,哑铃的重量可以相互触碰或者非常接近,强调胸肌的顶峰收缩。

优点:
更自由的运动轨迹: 允许肩关节有更自然的运动范围。
独立训练: 每侧手臂可以独立发力,有助于纠正两侧力量不均。
更好的胸肌拉伸感: 对于拱不起背的人来说,哑铃更容易找到胸肌的充分拉伸感。

一些额外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热身: 每次训练前都要充分热身,特别是肩关节、胸部和上背部的活动。可以做一些徒手高位下拉、弹力带开合、肩部环绕等动作。
循序渐进: 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大重量。先用轻重量找到正确的发力感觉和动作模式。
专注感受: 卧推是为了练胸肌,所以要把注意力放在胸肌的收缩和拉伸上。如果感觉肩部或三头肌代偿过多,就检查一下姿势和重量。
倾听身体的声音: 如果某个角度或者某种做法让你感到不适或疼痛,立即停止并调整。身体的信号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其他胸部训练: 如果卧推确实让你不适,也不用强求。俯卧撑(各种变式)、器械夹胸、绳索夹胸、上斜哑铃推举(对胸肌上部刺激好,通常也不需要大幅拱背)等都是非常好的胸肌训练动作。
柔韧性训练: 如果你希望改善卧推动作,可以长期坚持进行上背部和肩关节的柔韧性训练,比如泡沫轴放松、猫驼式伸展等,慢慢地你可能会发现拱背会变得稍微容易一些。

总而言之,别因为拱不起背就放弃卧推。通过优化姿势,选择合适的器械(如哑铃),并把注意力放在感受肌肉发力上,你依然可以有效地训练到胸肌。安全、科学地训练才是最重要的。祝你训练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起桥的话,卧推既不适合推大重量,也不适合下放触胸。

起桥可以让 胸相对于肩关节的位置来说更高,同理,杠铃下放触胸的水平高度,就会比肩关节高,这样,触胸时,肩关节中的肱骨头(上臂骨的上端一头)就不会前突过多,。

反之,肱骨头前突过多,在盂窝里的运动就不是正常的滚动,而有位移的滑动,这样很容易伤到冈上肌和肱二头肌长头。

不知道 你有没有玩过炮台架这种器械,这个原理你可以根据炮台架来想象,上臂就象插上炮台架的杠铃,如果你把杠铃放得太低,就会把底坐撬起来,这样 连接底坐和 杠铃套筒的紧固件就会受到巨大 的拉力,这在你身体上是一样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