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来如果人类技术已经可以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孩子,男女双方有没有可能发动性别灭绝战争?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繁衍方式以及性别认同的未来。如果技术进步到可以不需要交合就能生育,那么它确实可能引发一系列复杂且可能极端的社会变革,包括你提到的“性别灭绝战争”的可能性。下面我将详细探讨这个可能性,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形式以及一些制约因素。

一、技术基础:不需要交合的生育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需要交合”的生育技术可能包含哪些层面:

体外受精的极致化: 这可能意味着从基因层面(例如,从男女双方提取基因信息)或细胞层面(例如,提取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配子)直接创造胚胎,而无需性行为过程。
人工子宫的普及: 即使胚胎在体外受精,传统的怀孕过程仍然需要女性身体。但如果能发展出完全人工的子宫环境,女性不再是孕育生命的必需者,这会从根本上改变生育对性别的依赖。
基因编辑和设计生育: 技术可能允许父母在基因层面“设计”孩子,选择特定的基因特征,甚至可能不再需要“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而是通过其他生物技术手段生成具有特定基因组合的后代。
“克隆”的进化: 也许技术允许一人或多人提供基因信息,然后通过某种方式生成后代,而无需另一方的参与。

二、为何会产生“性别灭绝战争”的可能性?

一旦生育不再与性行为绑定,并且技术能够独立于特定性别进行,那么性别的“生物学必要性”就会大大减弱。这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深刻影响,从而为性别间的冲突甚至灭绝战争埋下伏笔:

1. 生育权和控制权的转移与争夺:
女性角度: 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独有的生理过程(尤其是在人工子宫普及后),那么女性在繁衍中的“核心地位”可能会被挑战。一些女性可能会担忧失去对自身生育的控制权,担心这项技术被男性主导或滥用。她们可能会认为,如果生育不再需要女性的身体,那么女性作为物种繁衍的“必要贡献者”的地位就会被削弱,甚至可能被剥夺。这可能导致她们极力捍卫自己作为生育者的权利,甚至将生育视为一种与男性对立的战略资源。
男性角度: 另一些男性可能会认为,既然生育不再需要女性,那么他们也可以主导生育过程,甚至摆脱由女性生育带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例如,怀孕的风险、分娩的痛苦、育儿的早期投入等)。一些激进的男性群体可能会认为,男性才是主导创造和文明进步的力量,而女性的生物性生育过程是一种“低效”且“限制性”的因素。他们可能会希望通过技术,实现完全由男性主导的繁衍,甚至选择性地保留或抛弃某些与女性性别相关的基因信息。

2. 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的颠覆:
父权制的强化或反转: 在许多历史和文化中,男性权力往往与对女性生育和家庭的控制联系在一起。如果生育技术不再依赖于女性,这可能为父权制提供新的巩固方式,例如男性集团通过控制生育技术来决定后代的性别、数量和基因。反过来,这也可能激起女性的反抗,试图利用技术反制男性。
新的社会阶层: 掌握生育技术的个人、组织或国家可能拥有巨大的权力,并可能由此形成新的阶级分化,围绕着“生育权”和“基因控制权”展开斗争。

3. 性别认同与物种延续的冲突:
对“男权至上”的极端追求: 一些极端男性主义者可能会认为,既然女性不再是繁衍的必要载体,那么“男性”作为物种的代表,应该被保留或优先发展。他们可能认为女性的存在对物种的“进化”或“完美”是一种负担,并通过技术手段(如只选择培育男性后代,或基因编辑掉对女性性征相关的基因)来达到“性别灭绝”的目的。
对“母性”的极端捍卫: 相反,一些极端女性主义者可能会认为,只有女性才能真正理解和孕育生命,并对人类的情感和延续至关重要。她们可能会认为男性主导的生育技术是冰冷、非人道的,并可能通过技术手段(例如,限制男性参与生育过程,或阻止男性拥有生育权)来保护女性的生育主权和女性的群体。
取消性别差异的极端尝试: 另一种可能性是,某些群体可能认为性别本身就是冲突和不平等的根源,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消除性别差异,创造一个“无性别”的物种,或者只保留某个“理想化”性别的特征。这同样可能被视为一种形式的“性别灭绝”。

4. 意识形态和哲学分歧:
生命意义的重塑: 生育的本质是生命的延续。当生育方式改变,对生命意义、个体价值以及种群存续方式的理解也会随之改变。不同性别群体在新的技术框架下,可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生命哲学,并以此为基础产生冲突。
技术伦理的失控: 如果对生育技术的监管出现真空,或者被少数极端派别所控制,那么利用技术实现性别灭绝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三、性别灭绝战争可能的形式:

如果冲突 escalation 到“战争”层面,其形式可能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战争不同,可能更侧重于:

技术战/基因战:
生育技术垄断与禁用: 一个性别群体可能试图垄断所有生育技术,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如制造病毒、生物武器)来破坏或禁用对方控制下的生育技术。
生育干预: 例如,开发一种能干扰特定性别DNA的基因编辑工具,使其无法产生可育的后代,或者只能产生符合特定群体要求的后代。
信息战与心理战: 通过操纵信息,妖魔化对方性别群体对生育技术的潜在用途,激起群体恐慌和仇恨。

社会隔离与资源剥夺:
控制生育资源: 例如,控制人工子宫的生产和使用权,只允许特定性别或特定群体获取。
经济制裁: 限制某个性别群体接触或使用生育技术相关的经济支持。
社会排斥: 建立只允许特定性别群体繁衍和生存的社会体系。

生物武器:
直接针对某个性别的生育能力开发生物武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可能通过基因工程制造出只对某个性别群体有害的生物制剂。

“生育代理”的战争:
如果某些群体(例如某个性别群体)在技术上不再需要另一方进行生育,他们可能会选择制造“非生物性”的生育代理,比如完全由AI控制的生殖工厂,而将另一方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需要清除的存在。

四、制约因素与反思:

尽管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性别灭绝战争”的发生也面临许多巨大的制约因素:

1. 生物学的复杂性与互补性: 即使技术允许单性繁衍,生理上性别之间的很多差异和互补性(例如,长期来看,染色体的不同组合可能带来基因多样性上的优势),仍然是人类物种健康延续的潜在因素。极端灭绝行为可能损害物种的长远生存。
2. 人类的社会性和道德情感: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即使在技术变革面前,普遍存在的同情心、亲情、爱情以及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仍然是强大的社会稳定器。大规模的、极端化的性别仇恨可能难以完全压倒这些情感。
3. 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生育技术的进步也可能带来更公平、更自主的生育选择,例如允许那些因生理原因无法生育的人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这些积极的应用可能会限制极端负面应用的扩散。
4. 国际法与全球治理: 如果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建立起更强的国际法和全球治理体系,以防止任何群体利用技术进行种族灭绝或性别灭绝。
5. 多样化的社会力量: 即使存在激进的群体,也会有大量的中间力量,以及反对极端主义的个体和组织,他们会努力阻止这种冲突的发生。
6. 个体选择的多样性: 即使技术允许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个体在选择伴侣、建立家庭和生育后代时,仍然会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而非完全被群体意识所裹挟。

结论:

总而言之,如果未来人类技术发展到不需要交合即可生育,并且这种技术被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所利用,那么“性别灭绝战争”并非完全不可能。这种战争的可能性源于生育权和控制权的争夺、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颠覆、以及对性别认同和物种延续的极端化解读。

然而,这更多是一种极端假设下的可能性。人类社会在面对技术变革时,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会受到道德、情感、法律和生物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预防这种极端场景的发生,需要我们在技术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伦理建设、社会公正和全球合作,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类的整体福祉,而不是沦为群体仇恨和自我毁灭的工具。

这种技术带来的最深刻影响,或许不是立即引发灭绝战争,而是迫使人类重新审视“性别”的意义、“家庭”的构成以及“生命”的延续方式,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挑战的社会形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单性繁殖的话,就没有男女,只有阶级。

user avatar

男女不需要交合即可生育后代这事情很可怕的,可怕到轮不到两性冲突的发生,男女都会被净身然后拧死在工作上,真正的变成工具人!


种族灭绝是不会存在的,性别灭绝也不存在,但阶级割裂是必然的。

技术这东西往往更倾向于流水线制造,不能下蛋的鸡是什么下场,下蛋的鸡是什么样的下场,如果某天生产鸡蛋却不需要鸡了,鸡又是什么下场?

user avatar

某个高赞答案认为男女会势同水火,这种兽性至上思路,把视角仅仅局限于人类的动物性,而忽略了人类的社会性。

由于雄性激素的驱动,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杀戮欲望远远强于女性,从古到今无论是内战还是内政,男性从来不会因为属于同一个性别就对彼此手下留情。但一个有效统治的国家,能够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平稳,男人之间也不会相互厮杀。因为人是社会动物,我们建立了政府,形成了统治秩序,让不同能力的人通过劳动区分阶级而并存于社会,政府则用暴力机关压制每个社会个体的暴力倾向,这就是军警的作用。

所以在一个有政府的社会中,暴力机关不让人们使用武力。你力量大,还能有暴力机关大吗?

而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普通男性和普通女性都是能够有效建设国家的劳动者,所以国家对男女实施普遍教育投入,提供就业岗位,而不是仅把女性当作生育机器。如此一来社会地位就不取决于武力,而取决于劳动贡献。你再能打,打得过军警吗?

同样,由于男女互相之间仍然具有性和抚养的强烈需求,相互之间也不会形成清除对方的集体动机。

正如农民工的武力比程序员强得多,但是地位却远不如后者,谁更能打并不能决定社会地位,劳动价值才是关键。当今女性由于生育的限制,社会劳动的贡献比男性为小,自然地位就不如男性。假如孩子无须从人体出生,女性不再单独被生育限制,作为生产工具人的价值只会提高,地位自然提高。而男女的相互需求,又让他们成为无法割裂的集体。

把男女视为互相厮杀的仇敌,把人群看成狮群,这是动物本能,而不是高度组织的人类社会,这种思维,仍然停留在被原始欲望所操纵的低级层面。女人不能生孩子就会被男人杀?我怎么没见程序员和农民工互相屠杀呢?难道他们互相之间要生孩子?

user avatar

狭隘了,孩子非得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吗?

科技发展就不能想想让受精卵体外发育吗?

最大限度抹平性别差异不行吗

user avatar

我觉得未必是男的想灭女的

user avatar

题目改了呀,那我再补充一下吧,我看到有人预测人造生命技术成熟后男女的未来,我也预测一波吧。

首先人造生命技术诞生时,看到我这篇回答的人应该都不在了,或者都很老了,因为这项技术真的不简单。所以把我接下来的预测当成科幻小说读就好了。

多年之后,人造子宫被创造出来,有的国家可能允许私人商用,有的国家垄断全部人造子宫。最终有一天世界上的人造子宫都会被世界政府所全部垄断。

私人也可以用传统的方式生育,如果禁止有悖人权,生出来后需要自己扶养。当然,这种模式应该很少有人需要了。

因为养老问题会由人工智能接管,人类能在人工智能的无微不至怀抱中渡过余生,不需要孩子了,生育率下跌。

最终国家用垄断的人造子宫,用统一价格购买卵子和精子,由政府制造下一代公民,并建立世界统一标准的幼儿园,幼儿园的育儿师可能是政府选取。

全世界的公民需要纳税养育下一代公民,等他们老了,下一代公民创造财富让他们安度余生。

至于由国家创造出来的新人类是什么样的。首先肯定排除一切遗传病,其次,世界政府可能不再愿意让下一代拥有私自都生育能力,可能会制造不具有生育能力的人类。

为了防止新人类有月经之类的影响劳动的生理现象,可能不会再有拥有雌性生殖系统的人类了。

不过到了那一天,可能人类连男人或者女人的概念都没有了,或者那一天人类可能已经安装了大量智能机械在身体上,机械的比重已经超过50%,那一天连人类是否还是人类都说不准了。

更别谈男女了。

性别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地域问题在未来,将会以一种无声无息的方式被解决,但肯定用不着战争。

创造人类这种上帝般的技术,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科学意义上的,还有观念与伦理。

曾经人类也自己种粮食自己吃,后来土地全部归国家,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给专门的人管理,生产粮食,当然,也有小部分人自产自销的。

现在我们的生育时期就是自产自销的时期,人造子宫技术会让我们有一个“生育革命”,大多数人类都是世界政府创造,世界政府交给专门的人操作人造子宫,交给专门的人扶养婴儿,就好像现在替国家管理土地的人一样。


以下为原回答:


这个问题很奇怪,类似的问题还有:新冠肺炎来临,年轻人会不会彻底抛弃老年人?

这种问题的奇怪之处在于:难道年轻人和老年人是割裂的两个物种吗?难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年轻人”的物种,和一个叫“老年人”的物种?难道某个老年人不能是某个年轻人的爷爷奶奶、老爸老妈、老师、忘年朋友吗?

你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吗?

种族屠杀,可能发生在两个种族完全割裂,或者联系不深厚可以被拆除的条件下。

比利时殖民者挑起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的矛盾,加剧他们的割裂,最后爆发种族屠杀。

黑奴和白人本来就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殖民者可以随意压迫、屠杀黑人。

德国纳粹可以给民众洗脑,让他们仇视犹太人,屠杀他们。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

男人和女人,这是两个不可能被割裂的群体呀,怎么可能互相屠杀?

这个女人可能是你的老妈,你是恩师,你的恋人,你的朋友,你的媳妇,你的姐姐或者妹妹。为什么要屠杀她们?

我求求你们了,不要割裂男女好吗?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男人和女人,是不可能分割的。

因为其他的划分形式:种族、国家、阶级、宗教。

这都是人类文明诞生后才划分的。

只有男女,这是大自然划分的,这是有了人类就存在的。这是最密不可分的团体了。

怎么可能互相屠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