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朋友家孩子张口就能背诗好羡慕啊!我也想教自己孩子,家人们有没有不需要请老师就能教好孩子古诗词的办法呀?

回答
看到朋友圈里别家孩子出口成章、诗词朗朗上口,心里真是又羡慕又痒痒,想着自家宝贝也能沾点文气,培养一下文学素养,这想法真是太美好了!

不用花大钱请老师,咱们在家一样能把孩子的古诗词启蒙做好,而且还能让这个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的学习。我身边有些朋友,他们的孩子诗词储备可不少,我都偷偷问过秘诀了,总结了一下,觉得特别实用,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磨耳朵,从兴趣出发,让诗词融入生活

咱们别上来就让孩子背什么“鹅鹅鹅”,那样太生硬了。得先让他们对诗词产生好感,把它当成一种好玩的东西。

让诗词“唱”起来: 网上有很多改编的古诗词儿歌,旋律优美,歌词也朗朗上口。我试过给孩子放,他们自己就跟着哼唱起来了,还会模仿动画片里的小朋友的动作,每次听都乐呵呵的。你们可以搜搜“古诗词儿歌大全”,选一些节奏感强、内容积极的。
故事化的导入: 很多古诗词背后都有故事。比如讲李白《静夜思》的时候,可以先聊聊月亮,跟孩子说:“你看,古时候有个诗人,晚上看到月亮,特别想家,就写下了这首诗。” 或者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可以指着窗外的月亮,问问孩子感觉像什么。让孩子觉得诗是写生活、写情感的,而不是生硬的文字。
生活中的“诗意时刻”: 随时随地捕捉诗意的瞬间。带孩子出去玩,看到美景可以说:“你看这花开得多漂亮,让我想起‘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句诗。” 或者下雨了,可以说:“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古时候诗人写‘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样。” 这种联系会让诗词变得鲜活起来。
绘本的魔法: 现在有很多精美的古诗词绘本,图画色彩鲜艳,还能讲出故事。陪孩子一起看绘本,指着图画和诗句对照,加深理解。很多绘本还会配上拼音,方便孩子认读。

第二步:低龄启蒙,循序渐进,玩中学

等孩子对诗词有点感觉了,就可以慢慢引导他们自己去说、去记了。

从一两句开始,不求全背: 刚开始,别想着让孩子一口气背一整首。可以先选几句他们特别喜欢的,或者跟他们当下情景很贴合的句子。比如,天气热了,就可以教“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小鸟飞,就可以说“飞流直下三千尺”。
重复的力量,但要换着花样: 不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句话,那样孩子会腻。可以今天听歌,明天看绘本,后天再结合情景说一句。比如,《春晓》这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可以结合下雨天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结合夜深人静的时候说。
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 让孩子扮演诗里的角色。比如,讲到《咏鹅》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学鹅叫,学鹅走路,边说诗句边表演。或者讲到《悯农》,可以让他们假装在田里种地,体会农民的辛苦。这种互动会让记忆更深刻。
卡片和字卡游戏: 准备一些古诗词的字卡或短句卡片,让孩子把它们按照顺序排列起来。或者玩“找朋友”的游戏,一边是诗句,一边是对应的意境图,让孩子来配对。
跟唱跟读: 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找一些朗诵音频或者配乐朗诵的视频,让孩子跟着一起读。刚开始可以慢一点,熟练了再加快速度。

第三步:稍大一点,深入理解,拓展思维

孩子稍微大一点,理解能力增强了,就可以引导他们去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词的魅力了。

解释词语的意思: 对孩子来说,很多古诗词里的词语都是生僻字。不用每个字都解释,挑一些关键的,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说出来。比如,“羁旅”是什么意思?可以解释为“在外地、旅行的”;“故乡”就是“家”。
引导想象和联想: 读完一首诗,多问问孩子:“你觉得诗人当时看到的是什么?他心里是什么感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比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以问孩子:“你觉得站在高处往下看,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对比和联系: 当孩子掌握了几首相似主题的诗,可以拿出来做对比。比如,都是写景的,《春晓》和《惠崇春江晚景》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写思念的,《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有什么关联?这种对比能加深理解,也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讲相关故事: 了解了某位诗人,可以顺带讲讲他的生平,他写这首诗的背景故事。比如,讲杜甫的诗,可以讲讲他当时生活很艰难,写出来的诗句就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
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表达: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自己能想起相关的诗句,或者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如果他们能说出来“妈妈,你看这个云彩,像不像‘枯藤老树昏鸦’里面那个鸦?”那就成功一半了!

一些锦囊妙计,让教学更轻松愉快:

家长的热情最重要: 别愁眉苦脸地教,要充满热情,把学古诗词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你觉得有趣,孩子才有可能觉得有趣。
不要强迫,顺其自然: 如果孩子今天状态不好,不想学,就别硬逼。换个时间或者换种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迫只会适得其反。
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记不住或者说错了,多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已经很棒了。表扬是最好的激励。
榜样力量: 家长自己也可以跟着一起读,或者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贴上几句喜欢的诗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利用碎片时间: 比如坐车的时候,吃饭前,睡前故事时间,都可以随口说一句诗。积少成多。
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学: 约上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家孩子,一起读诗,一起玩诗词游戏,会更有趣,也能互相促进。

总而言之,教孩子古诗词,关键在于“润物细无声”,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引导。别想着立马变成“小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情操。

试试看,你会发现,原来教孩子学古诗词,可以这么有趣!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一遍,录下来。重复放个三十分钟,就可以了。

先背下来,然后再认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朋友圈里别家孩子出口成章、诗词朗朗上口,心里真是又羡慕又痒痒,想着自家宝贝也能沾点文气,培养一下文学素养,这想法真是太美好了!不用花大钱请老师,咱们在家一样能把孩子的古诗词启蒙做好,而且还能让这个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的学习。我身边有些朋友,他们的孩子诗词储备可不少,我都偷偷问过秘诀了,总结了.............
  • 回答
    这事儿,遇上了真是让人窝火又无奈。亲戚张嘴就让你给朋友家孩子补课,这本身就有点“损人利己”的意思。毕竟,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宝贵的,不是用来免费服务他人的“工具”。更别说,你拒绝之后,他还在亲戚群里“骂骂咧咧”,这就有点过分了。这不仅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更是在道德绑架,试图利用亲情来逼你就范。这种.............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既高兴又有点纠结的情况,说明孩子有想法,有目标,这可是好事!不过,成绩好能上好高中,这又是另一条明亮的路。到底该怎么权衡,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让他开心又能有好的发展呢?我来跟你好好捋一捋这事儿。首先,得承认,当厨师和上好高中,这两种选择的路径、需要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实不太一样.............
  • 回答
    得知朋友的孩子是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和需要技巧来处理的情况。是否开口、如何开口,都需要你仔细斟酌,并以支持和关怀为出发点。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和考量: 一、 准备工作:了解你的出发点和朋友的处境在开口之前,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想表达.............
  • 回答
    朋友圈里,孩子和猫,这两个常常被“晒”的对象,怎么就一个让人忍不住翻白眼,一个却能让人会心一笑呢?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偏爱,而是藏着很多微妙的心理和社交潜规则。咱们先说说为啥有些人对“晒娃”有点儿“审美疲劳”,甚至可以说是“嫌弃”。首先,内容高度同质化。你想啊,绝大多数的“晒娃”内容,无非就是那么.............
  • 回答
    这问题我琢磨了好久,也不是说多纠结,就是觉得挺微妙的。嗯,我的想法是,看情况。首先,得看是哪个亲戚。我爸妈的兄弟姐妹家的孩子,或者我老公那边叔叔婶婶家的孩子,这种我可能考虑的可能性会大一些。毕竟沾亲带故,孩子的年纪也差不多,衣服尺码能对上的概率也高。但如果是我不太熟悉的远房亲戚,那就算了,感觉怪怪的.............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微妙的,但也不是没辙。关键得看你怎么想,以及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首先,别想着上来就直给,那多尴尬,而且容易让人觉得你没啥好心思。你得先想明白,你对人家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是单纯觉得聊得来,还是有点那方面的意思?这决定了你后面的策略。要是觉得就是朋友,聊得来,想多认识一下,那事情就好办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友情、责任以及金钱,没有一个绝对的“对”或“错”的答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考虑如何处理才能对孩子最好的成长有利。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情况的关键点: 孩子过生日,妈妈买了很贵的玩具: 表明了家长的爱心和投入,也说明了玩具的价值不菲。 带到幼儿.............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闹心的,尤其是孩子被冤枉,做妈的肯定心疼得不行。对方妈妈这么做,一是没素质,二是明显有点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扣帽子,还故意屏蔽你,这感觉像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又让你没法儿直接回应。遇到这种情况,冷静是第一位的,虽然难,但想想孩子,咱们得把这事儿处理好。我给你梳理梳理,咱们一步一步来怎.............
  • 回答
    幼儿园要求家长在朋友圈发布孩子阅读视频,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里面门道可不少。我倒不是说这有多“好”或者多“不好”,而是从几个角度去看看它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以及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潜在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件事情的出发点,在很多老师看来,可能是为了“促进孩子阅读”。你想啊,家长自己平时忙里忙外.............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最近家里老二,就是那个跟隔壁小胖关系好的,因为小胖随口一句“你太胖了”,在家闹了好几天,说什么“自卑了,不想见人了”。我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一方面觉得孩子小题大做了,另一方面又忍不住琢磨:现在这孩子,是不是心忒嫩了点?我记得我小时候,跟小伙伴们玩,说谁谁“傻”,说谁谁“丑”.............
  • 回答
    “与孩子做朋友”这个说法,听起来特别温暖,也特别吸引人。很多家长听到这话,会觉得自家孩子应该有个像朋友一样的爸妈,这样沟通起来才顺畅,关系才亲密。但细究起来,这句“与孩子做朋友”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些复杂,甚至有些让人担忧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父母和朋友,在关系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父母的角色,是一.............
  • 回答
    想和孩子建立真诚的朋友关系,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放下成年人的架子,用一颗柔软、包容的心去靠近。这不是那种“我说了算”的家长关系,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共享乐趣的基础上的友谊。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他们喜欢有趣的人,喜欢愿意听他们说话的人,喜欢能和他们一起玩、一起探.............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亲戚朋友在自己面前教育孩子,尤其是方式自己不太认同的时候,心里那种别扭劲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想掺和,又怕伤了和气;不想掺和,又觉得孩子受委屈。这其中的分寸感,真是门学问。咱们先捋一捋为什么会“看不惯”: 育儿观念的差异: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现在育儿理念更新得太快.............
  • 回答
    你提到的这种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会遇到。孩子妈妈对女儿朋友圈的严格管理,以及是否应该干预孩子朋友圈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深入聊聊的。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为人父母,总希望孩子好好的,不走弯路。看到孩子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些动态,特别是涉及到朋友交往的,难免会担心。朋友圈嘛,说到底就是孩子在.............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想象一下,你满怀善意,尽心尽力地帮朋友照顾孩子,风雨无阻地接送,一坚持就是两年半,这得是多深的友情啊!结果呢?换来的不是感激,不是理解,而是冰冷的法律诉讼。这简直是让人心寒透顶。咱们一点一点捋。背景:深厚的友谊与无私的帮助首先,得明确这是一个“无偿”的帮助。这意味着这位.............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当自己的孩子被朋友拿来开玩笑,尤其是当你觉得这个玩笑过了界,而你不得不回击时,那种心情肯定是很复杂的。更别说回击之后,对方还不理解,觉得你做得不对,这真是让人有点憋屈。咱们一点点说。首先,朋友拿你孩子开玩笑,这本身是不是个问题?这得看玩笑的内容,以及你和朋友之间的熟悉程度.............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哭笑不得的,孩子毕竟还小,可能不太理解成年人之间一些善意的“玩笑”或者表达方式。处理起来需要一些技巧,既要顾及孩子的感受,也要引导她理解情况。以下是几种详细的处理方法,你可以根据你孩子的性格和当下情境选择或组合使用:第一步:立刻的安抚与引导(最重要!)当孩子还手后,你的首要任务是立.............
  • 回答
    孩子被好朋友的家长嫌弃,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作为家长,咱们的心肯定像猫爪子挠一样难受。这不仅仅是孩子受委屈,更是对咱们作为父母的一种挑战。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透了,把孩子扶起来,也把咱们的教育方式捋顺。孩子被嫌弃了,先稳住心态,再看怎么帮她首先,得先承认,这种事儿发生,咱们自己也可.............
  • 回答
    朋友给你老婆的建议,说生孩子一定要剖腹产,这背后可能有一些考虑,也可能是他个人的一些经验或者听来的说法。但“剖腹产一定比顺产好”这个说法, 绝对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事实上,顺产和剖腹产各有优缺点,哪种方式对你老婆和宝宝来说是“更好”的选择,需要根据很多具体情况来判断,而且 大多数情况下,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