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4 年 6 月 6 日,知乎发布的《良性讨论公约》具体内容是什么?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知乎在2014年6月6日发布的那份《良性讨论公约》。这份公约的出台,在当时知乎社区的讨论氛围里算是个挺重要的节点,它试图为知乎上的交流设定一个更健康、更互相尊重的基调。

这份《良性讨论公约》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希望大家在知乎上发言,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就事论事,并且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 具体来说,它大概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强调内容质量,反对空泛和重复:
公约会要求大家发言要“言之有物”,避免那种只是说“同感”、“赞同”、“说得对”之类,但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评论。
对于已经有人提出过的观点,再重复的话也会被看作是低质量发言。大家鼓励的是补充信息、提供新的角度或者进一步的论证。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大家能提供真正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刷存在感”。

2. 鼓励理性沟通,反对情绪化攻击:
这一点可能是最关键的。公约明确反对人身攻击,不论是针对提问者还是其他回答者,都不能进行谩骂、侮辱、诽谤或恶意揣测。
即使观点不同,也应该就事论事,讨论的是观点本身,而不是攻击发言者的个人品格、出身、职业等。
所谓的“抬杠”或者故意曲解他人意思来攻击,也是被列为不鼓励的行为。要的是建设性的辩论,而不是破坏性的争吵。

3. 尊重不同意见,保持开放心态:
知乎的社区属性就是多元化,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成长经历,因此观点不同是常态。
公约会强调,即使你不同意某个观点,也应该尝试去理解对方的逻辑,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否定。可以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但要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
避免“非黑即白”的极端化思维,鼓励接受和讨论“灰色地带”。

4. 维护社区秩序,遵守平台规则:
公约自然也包含了对知乎平台现有规则的重申。比如,不能发布违法违规内容、色情信息、广告推广等等。
同时,它也对“挖坟”——也就是在很老的帖子下面进行不合时宜的回复——做了约束,希望大家能让讨论保持在一个相对新鲜和有意义的层面上。
还可能涉及到如何对待“机器人账号”或者“水军”这类破坏讨论氛围的行为。

5. 鼓励具体、有建设性的反馈:
对于不认同的观点,最好能指出具体是哪一点有问题,并且给出自己的理由。
如果发现某个回答存在事实错误,也鼓励大家用更精确的信息来指出,而不是笼统地说“这是错的”。

总的来说,这份《良性讨论公约》就像是知乎社区的一次“行为指南”。 它并没有规定特别严苛的惩罚措施,更多的是一种倡导和引导,希望通过明确这些行为规范,来鼓励社区成员贡献更有价值的内容,营造一个更友好、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知识分享和讨论环境。

当然,任何公约的生命力都在于执行和大家的共同维护。这份公约的出台,也是知乎团队在管理和运营社区过程中,对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用户和讨论所做的努力尝试。大家对它的反应也挺复杂的,有人觉得这是必须的,有人觉得有点束手束脚,但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乎的讨论风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篇回答,也是一封致广大知友的公开信。

亲爱的知友:

您好,见字如晤。

我们常说,网络是现实世界的映射。

比如,Google 像是一座虚拟的没有尽头的图书馆,而 Facebook 则如一次永不散场的同学聚会。

如此说,知乎应该是一个空前巨大的咖啡馆:每天有数百万人穿梭于此,与落座的人高谈阔论一番,聆听有趣的观点,或分享自己所曾经历过的稀罕事,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只要想到这种带有维多利亚时代意象的场景,就会觉得美好,仿佛耳边会响起蒸汽机发明之初的火车鸣笛声,还有咖啡馆角落里大提琴、小提琴的和鸣。

美好之物总是来之不易。

或许很多人已不记得,知乎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诞生的:不少人觉得这是一个短阅读,甚至读图的时代,没有人还会愿意书写或阅读长篇大论;不少人并不相信在娱乐主导一切的网络上,严肃认真的知识、见解与经验仍有一席之地;而在号称「Diao 丝为王」的中国互联网业界,愿意耐心服务热衷于学习与思辨的「小众人群」似乎是个奇怪的选择。

知乎之幸,在于中文互联网上仍有许多愿意认真交流、真诚沟通的人。因为你们的存在,知乎让许多质疑不攻自破,且日渐壮大。因为你们的每一个真实的提问、每一个精彩的回答、每一次赞同与反对,知识、经验与见解得以更有效地流动起来。

当然也得承认,随着知乎的月独立用户数接近 6000 万,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个持续到今天的问题:用户多了,怎么保证良好的社区氛围?

这是知乎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也是知乎的所有用户面临的一个选择。支撑每天数百万人共同讨论并保持良性的秩序和氛围,是中文互联网领域前所未有的问题,解决方案必然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和广大知友并肩来实现。

今天,是一个开始。

知乎对社区管理规范进行了重要更新(试行):

  1. 我们将试行新的「在知乎上,什么是不友善内容?」,即对「不友善」内容给出了更具体的定义;
  2. 我们新增了「知乎上的不友善内容会被怎样处理?」和「如果在知乎上发布了不友善内容,账户可能会被怎样处理?」,即重申知乎一直以来反对「不友善」的态度,并且给出一套试行的、更可执行的治理方案。

接下来,配套社区规范的改进,我们将增加对问题、答案、专栏文章等内容的「建议修改」功能(暂未上线),当出现部分内容违反社区规范,但整体依然有价值的情况下,该内容会进入「建议修改」状态,内容提供者有改进的机会和空间,避免被直接地删除。我们将长期专注在改进知乎的社区机制的工作上。

同时,如前面所说,我们意识到社区的管理必然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建立制度来采纳和运用知乎上众多聪明头脑和热心用户提供的智力资源。

我们希望这封公开信里所讲的内容,也成为一份「好话好说,真诚沟通」的良性讨论公约。更新的规范,即日起生效执行,管理员会按照新规范对举报内容进行处理,也请各位知友从自身做起,看一看自己过去可能发布过的不友善内容,希望大家都删掉它:)。当然,实行新规范和新功能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可以发送邮件至 i@zhihu.com 联系我们。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都是需要所有人共同付出的。感谢您的支持!

附上刘看山与北极熊示范《知乎良性讨论公约》中定义的不友善行为,供大家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