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拉美独立战争中种植园奴隶主是哪一方?

回答
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种植园奴隶主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的立场和行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着地区、时间以及他们所处的具体政治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他们是“哪一方”,因为他们的选择充满了复杂的考量和利益权衡。

总体而言,大多数种植园奴隶主,尤其是在那些奴隶制根深蒂固、依赖大量奴隶劳动力来维持经济运转的地区,对独立运动抱持着谨慎甚至抵触的态度。他们的财富和生活方式与奴隶制紧密相连。一旦殖民统治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未知的新政权,他们最担心的是新政权是否会干预奴隶制,甚至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煽动奴隶起义,从而威胁到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例如,在古巴,虽然古巴也笼罩在独立战争的阴影之下,但当地的种植园主,尤其是甘蔗种植园主,对独立的支持相对冷淡。他们更害怕西班牙殖民政府的瓦解会引发国内的社会动荡,特别是奴隶起义。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宁愿继续接受西班牙的统治,以换取一份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护他们的奴隶财产。

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当殖民宗主国的政策对种植园主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时,一些种植园主也可能选择支持独立。殖民宗主国为了获取更多财政收入,常常会提高税赋,限制贸易自由,甚至强制推行某些经济政策,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种植园主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就可能成为摆脱殖民压迫、争取经济自主的途径。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种植园主,特别是那些受到启蒙思想影响,或者在经济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的种植园主,他们可能看到了独立带来的新机遇。他们或许认为,在一个独立的国家里,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进行贸易,与世界各地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并且在新的政治体系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

此外,独立运动本身的性质也影响着种植园主的态度。如果独立运动主要由精英阶层领导,并承诺维护现有的社会经济秩序,那么种植园主的支持率可能会更高。反之,如果独立运动带有更激进的社会改革色彩,或者公开呼吁解放奴隶,那么种植园主则会强烈反对。

所以,要理解种植园奴隶主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的立场,需要细致地考察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区域差异。他们不是简单的“支持”或“反对”,而是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社会地位以及对未来政治走向的预判之间,进行着一场场复杂的博弈。有些人在独立初期出于顾虑而保持观望,有些则在后期因为利益受损或看到新机会而加入,也有些一直坚定地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上,抗拒着时代的洪流。他们的选择,折射出那个时代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深刻矛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定义种植园奴隶主,拉美独立战争前,种植园奴隶主主要分布在西属拉美的新格拉纳达(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秘鲁,以及葡属巴西,当然也算上加勒比的英、法殖民地。

这些地区,种植园是私有财产或公司财产,使用被视为财产的黑人奴隶强制劳动,种植那些甘蔗、可可、咖啡、棉花、靛蓝等经济作物。主要是因为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需要引进黑人奴隶,而且黑人奴隶比起印第安人更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殖民时期拉丁美洲最典型的种植园区域主要是今委内瑞拉的沿海地区、秘鲁沿海地区、巴西的巴伊亚和南部地区、加勒比的古巴、海地、巴巴多斯、牙买加、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等地。

当然题主这样问,我认为广泛分布于西属拉美和葡属拉美的庄园主(hacendado)、牧场主(ranchero)应该也算上,这些人使用债务奴或雇工工作,也有使用黑人奴隶的。不过西属拉美最广泛的应该是大庄园制而不是种植园奴隶制,拉美独立战争以及独立后拉美大庄园主也长期占领导地位。

可以说独立战争时期,这些种植园主(以下如此简称)的选择,是不确定的。

1.坚定地站在独立革命这边:

这些主要是土生白人中的富裕阶级,在波旁改革时期因为自由贸易和新通商口岸的开放而经济上富裕,并且受过启蒙主义的教育。但是他们政治上反对波旁王朝派遣半岛人官员对土生白人自治权利的削弱,以及经济上的苛捐杂税和重商主义下西班牙商人对贸易的垄断。独立革命开始后,土生白人种植园主在民兵的地位,以及对手下奴隶、债务奴们的控制,又使其能够取得军事地位,有人力财力领导独立革命。

比如著名的委内瑞拉独立领袖,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就是种植园主出身,因为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的设立以及加拉加斯的贸易开发,他的家族通过黑人奴隶在种植园种植和出口可可变得富裕。但是非常反对西班牙通过公司对贸易进行垄断,这样的贸易特权经常使得种植者血本无归,甚至还发生过反对公司的起义。

玻利瓦尔支持独立,很大程度是为了摆脱重商主义体系,与英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为可可等资源出口找到销路。

独立战争时期,西蒙.玻利瓦尔跟随米兰达起义,后来多次与西班牙军队交战,一度流亡海地和牙买加。吸取教训的他从牙买加归来后,宣布废除奴隶制,笼络黑人奴隶和曾经是保王派的草原牧人骑兵,最终取得独立革命的胜利。

2.顽固地支持殖民统治,压制独立革命:

从头到尾都支持殖民统治,压制独立革命的,主要是殖民时期属于来自欧洲的人,在西属拉美就是叫做半岛人的群体。卡洛斯三世等波旁君主,鼓励西班牙向拉美移民,并且派遣官员、商人加强控制,试图巩固殖民统治。

那些经济上拥有特权的官员、商人们也借此机会购买土地,如果是在适合发展种植园的地区,就发展种植园经济,购买奴隶。

前面提到土生白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受到半岛人的压制,所以他们独立革命就是反对半岛人的特权,半岛人也竭尽全力维护这种特权,反对独立。

独立战争期间,不仅是富裕的土生白人参加,那些印第安人、混血人、黑人等中下层的种族和阶级也参加了,并且要求激进的社会革命,比如废除奴隶制、债务奴制、印第安人的贡赋与劳役,要求土地改革,保障村社自治,举行议会选举等。

早在独立战争前,像图帕克.阿马鲁起义等民众运动就高涨起来,西班牙国王默许下,土生白人组建民兵,也就是应对这样的社会革命。所以独立战争时期,那些来自欧洲的半岛人,既受到土生白人,又受到中下层各种族的反对,是最坚定站在保王派维护殖民统治的。

这样的例子,有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半岛人官员、地主、商人,还有法属圣多明戈(海地)的白人种植园主(法国大革命初期曾短暂要求权利平等,但在黑奴起义后开始变得保守),以及英属加勒比像牙买加、巴巴多斯等地的种植园主们,一直反对民众运动对他们财产和特权构成的威胁。

3.一开始维护殖民统治,后来支持独立革命:

土生白人并不都支持独立革命,许多人一开始是维护殖民统治的,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较为保守而且土生白人精英与中下层各种族矛盾较为深重的地区,从独立战争开始后,土生白人精英的财产与特权也是中下层革命的对象,这迫使他们与殖民当局联合起来,组建民兵压制起义。

但是随着中下层起义威胁的消退,他们发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而且殖民统治不能再维护他们的利益,就会选择独立,但是保持殖民时期的特权与社会地位,这样的人被称为保守派。

比如在新西班牙,18世纪城乡中下层由于土地、水源、物价的原因,反对那些富裕的地主占据更多的庄园土地,侵吞村社土地。从伊达尔戈的多洛雷斯呼声开始,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许多土生白人种植园主联合殖民地总督卡列哈,组建民兵打击独立派。比如后来在1821年制定伊瓜拉计划,宣布墨西哥独立的庄园主和军官:伊图维德,就在独立战争中先是与伊达尔戈、莫洛雷斯、格雷罗等中下层领袖作战,对起义者进行清缴。

后来西班牙1820年自由派革命,实行自由主义改革后,担心这会威胁保守主义占优势的新西班牙,伊图维德转为支持独立,宣布伊瓜拉计划,主张墨西哥独立并保持天主教的国教地位、维护教会、贵族特权等,后来他也当上了短暂的墨西哥第一帝国的皇帝。

葡属巴西也是典型的例子,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导致葡萄牙王室集体迁移巴西后,葡萄牙宣布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是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王国的首都所在地。曾经在各方面被限制的殖民地巴西,在许多方面为了王室需要,放松了限制,并重视发展。尤其是结束垄断,实行自由贸易,能够直接与英国进行自由贸易,这对种植园主们找到蔗糖、咖啡等资源的销路非常有用。

加上王室长期的存在,巴西的种植园主们长期是保王派,与那些受自由主义影响的城市资产阶级不同,巴西的种植园主们也压制那些黑奴们的起义,

后来1820年葡萄牙自由派革命后,若昂六世回国,发现葡萄牙议会要将巴西重新降为殖民地后,佩德罗王子发布伊皮兰加呼声,种植园主们是重要的支持者,因为他们不希望重新沦为被葡萄牙垄断和限制的殖民地,佩德罗也加冕称帝,成为佩德罗一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维护自身特权与利益的需要,使得拉美独立战争时期不同身份的种植园主们,在不同时期,对独立革命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种植园奴隶主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的立场和行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随着地区、时间以及他们所处的具体政治和社会环境而有所不同。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他们是“哪一方”,因为他们的选择充满了复杂的考量和利益权衡。总体而言,大多数种植园奴隶主,尤其是在那些奴隶制根深蒂.............
  • 回答
    拉美民主制度未能像美国一样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涉及深远的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虽然许多拉美国家在独立后都尝试建立共和制,但其民主化进程却饱受挑战,与北美殖民地发展出的相对稳固的民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殖民历史与遗产的深.............
  • 回答
    同为曾经的欧洲殖民地,为何美国独立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而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至今仍面临发展瓶颈?这个问题,说来话长,需要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一、殖民母国的不同政策与理念:奠定不同的发展基石首先,我们要区分开美国和拉美地区殖民的主要宗主国。 北美(美国)的殖民.............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说“拉低生活水平”这个说法有点太功利了。一个女生选择一个她觉得不错的伴侣,绝对不单单是看对方在物质层面上是否能“配得上”自己,或者说能“拉平”什么。生活水平这个东西,每个人理解得都不太一样,而且很多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的幸福感,跟钱啊物质啊的关系,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认.............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就像夹在两块石头中间,一不小心就被碾碎。你还不能单干,那就得小心翼翼地走钢丝了。首先,要认清楚自己的位置。你是夹心层,上有领导,下有领导的领导。你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本职工作,不让任何一方抓到让你“不称职”的把柄。无论他们关系如何,你的业绩才是硬道理。然后,对于他们试图拉你站队.............
  • 回答
    拉美作为一个多元且复杂的地区,其政治和经济格局呈现出诸多阵营特点。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变化以及拉美左翼的兴起,更是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走向。 拉美阵营的特点: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多种相互交织、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阵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其主要特点:1. 意识形态分化:左翼与右翼.............
  • 回答
    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自殖民时期以来,尽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却未能像亚洲的东亚、南亚等地区那样发展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强国。这一现象是多重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殖民遗产与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1. 殖民地经济模式固化 拉美国家在1.............
  • 回答
    关于“拉美女人喜欢东亚男人”的说法,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察,但并非绝对的真理,也并非所有拉美女性都有这样的偏好。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试图理解这种跨文化吸引力的产生原因,并尽量避免生硬的归因,让描述更贴近人情味。首先,让我们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说起。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影视.............
  • 回答
    你好!非常理解你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在拉丁美洲学习西班牙语和在西班牙本土学习,虽然都是学习同一门语言,但其中的体验和侧重点会有一些微妙而显著的差异。我尽量从几个方面详细说说,让你感觉就像是听一位在两个地方都有过深入了解的朋友在分享。1. 口音与发音 (El acento y la pronunciac.............
  • 回答
    关于拉丁美洲,我们要辨别哪些说法是真,哪些是假,这确实需要我们拨开迷雾,深入了解这个广阔而多元的地区。拉丁美洲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它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状况千差万别,因此很多笼统的说法往往容易以偏概全。1. "拉丁美洲都是西班牙语国家。"部分真实,但有重要遗漏。详细解释: 确实,拉丁美洲大部.............
  • 回答
    一些观点认为,美国的“拉美化”和“黑化”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人口结构、文化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格局等多个维度。以下是一些观察和讨论,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关于“拉美化”“拉美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争议性,它并非一个客观的科学术语,更多的是一.............
  • 回答
    中国的未来是走向“拉美化”还是“台湾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这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内部和外部的挑战、中国社会内部的张力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这两种可能性: 一、 理解“拉美化”和“台湾化”的含义在探讨中国的.............
  • 回答
    关于美国发生的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一位拉美裔同性恋少年刺死一位黑人反同少年——这个事件的复杂性和悲剧性是显而易见的。要理解这样一起事件,需要剥离情感的宣泄,深入探究可能存在的各个层面,并尽量避免陷入简单化的标签化。事件本身的多重维度:首先,这是一起个体生命的消逝,无论施害者和受害者有着怎样的身份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拉美右翼军政府在历史和经济政策上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军头与经济思潮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皮诺切特在经济自由派中“独树一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与其他几位军政府领导人(斯特罗斯纳、魏地拉、特鲁希略、加尔铁里)在几个关键维度上的差异。1. 经济政策的“彻底性”与“芝加哥.............
  • 回答
    在探讨中国是否存在“拉美化”特征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拉美化”这个概念本身。它并非一个严格的学术定义,而更多地是对拉丁美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结构性问题的概括性描述。这些问题往往包括但不限于: 高度依赖原材料出口、初级产品出口: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附加值不高,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
  • 回答
    要预测哪个族裔群体将在美国未来占据“上风”,这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难以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上风”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是经济上的主导?政治上的影响力?文化上的渗透?还是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且,这两个群体内部都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不能简单地将所有印度裔和拉美裔归为一类进行比较。不过,我们可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吃中餐是南方的好还是北方的好一样,没有绝对的“更好”,只有“更适合”。学习西班牙语,拉美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本土西班牙语,各有千秋,关键看你的学习目标和个人喜好。先说说西班牙本土西班牙语(Castellano de España)我们一般说的“西班牙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很多人脑海里.............
  • 回答
    我为什么会爱上拉美文学?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共鸣,一种难以言喻却又无比真切的情感连接。它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喜欢”,更像是一场循序渐进的、充满惊喜的探索,随着我对这片土地及其故事的了解越发深入,这种喜爱也愈发醇厚,像陈年的朗姆酒,越品越有滋味。首先,我会被拉美文学中那种 raw, unv.............
  • 回答
    中国政府向拉美各国提供巨额贷款,这一举动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背后蕴含着多重考量和长远意义。首先,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巨额贷款是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拥有充裕的资金和产能,但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投资渠道。拉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 回答
    啊,说到经典的拉美电视剧,那可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宝藏!我脑子里立马就跳出了好几部,每一部都勾勒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情,让人回味无穷。首先,不得不提的绝对是 《 semplicemente María》(单单是玛丽亚)。这部剧在拉美的影响力简直可以用“现象级”来形容。我记得我小时候,晚饭后大家就会围坐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