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独立的美洲殖民地 为什么美国强大 拉美不强大?

回答
同为曾经的欧洲殖民地,为何美国独立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而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至今仍面临发展瓶颈?这个问题,说来话长,需要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

一、殖民母国的不同政策与理念:奠定不同的发展基石

首先,我们要区分开美国和拉美地区殖民的主要宗主国。

北美(美国)的殖民者: 英国在北美实行的是相对“放任自流”的殖民政策。尽管有国家层面的管理,但早期来到北美的殖民者,很多是出于宗教迫害、追求自由、寻求经济机会等原因,他们自带了一定的自治精神和实践能力。英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殖民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为北美殖民地日后独立后的自治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英国鼓励了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商业活动,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拉美地区的殖民者: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实行的是高度集权、掠夺式的殖民。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搜刮贵金属(黄金、白银),并将殖民地视为宗主国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了严密的官僚体系,权力高度集中于国王和总督手中,殖民地内部缺乏自治机构。土地和资源被少数精英垄断,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农业和矿业出口,缺乏多元化发展。此外,殖民者对当地原住民和后来的非洲奴隶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这也在社会层面埋下了不平等的种子。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机遇与挑战并存

地理因素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北美: 北美东海岸拥有丰富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口,便于与欧洲进行贸易。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更重要的是,北美殖民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没有像南美那样受到复杂地形(如安第斯山脉)的严重阻隔。这使得商业、交通和信息交流更为便利。

拉美: 拉美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着独特的地理挑战。广袤的热带雨林、崎岖的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巨大的河流系统(如亚马逊河),这些都使得内部交通和交流变得困难,增加了区域发展的成本。同时,一些地区过于依赖单一的自然资源,例如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系于少数几种农产品或矿产,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三、政治制度与独立历程:稳定与动荡的分水岭

独立后的政治发展是造成两国地区差异的又一关键因素。

美国的独立与制度建设: 美国独立战争相对而言是一场更为“一体化”的革命,摆脱了宗主国统治后,美国迅速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固的联邦共和制国家。虽然建国初期也经历了一些内部矛盾,但国家机构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更重要的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法治、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公民权利,这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拉美的独立与内乱: 拉美地区的独立战争往往是分散的、零散的,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独立后,各国面临着巨大的政治挑战:
军事强人的崛起: 许多拉美国家独立后,军事强人(Caudillos)轮流掌权,政治不稳定,内战频发,阻碍了长期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 许多国家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摇摆不定,政权更迭频繁,缺乏稳定的治理。
缺乏共同的民族认同: 长期的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使得拉美各国在独立后面临着如何构建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的难题,这加剧了社会分裂。
民主制度的脆弱性: 拉美国家在独立后尝试建立民主制度,但由于缺乏长期的民主实践和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往往难以巩固,容易受到威权主义的侵蚀。

四、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多元化与单一化的分野

殖民时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以及独立后采取的发展模式,也拉开了差距。

美国的经济多元化: 美国在独立后,凭借其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相对自由的经济政策,迅速发展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虽然早期也存在对外依赖,但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自主、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南北战争后,工业化进程加速,美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拉美的经济单一化与依赖性: 拉美地区在独立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殖民时期的经济模式,即出口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这种经济结构使得拉美国家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此外,许多国家未能有效实现工业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制造业不发达,也限制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五、人口结构与社会资本:教育、移民与阶层固化

人口结构和后天的社会资本积累,同样是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移民红利与教育普及: 美国长期以来是全球移民的重要目的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劳动力,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美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流动性相对较高,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拉美的社会不平等与精英垄断: 拉美地区在社会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殖民时期形成的少数精英阶层,在独立后往往继续掌握着土地、财富和政治权力,阻碍了更广泛的社会进步。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和社会歧视,也限制了大部分人口的发展潜力。

六、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务实与理想的碰撞

当然,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视,尽管这一点比较微妙。

美国的“美国梦”与实用主义: 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奋斗、机会均等、创新和实用主义,这种“美国梦”的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去努力拼搏。

拉美文化中的一些特点: 拉美文化虽然充满热情和艺术气息,但有时也存在着对权威的过度依赖、集体主义倾向过强以及对短期享乐的追求,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长期规划和个人责任的承担。当然,这并非绝对,拉美各国文化丰富多彩,不能一概而论,但与美国文化中的某些侧重点相比,可能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方面显现出不同的影响。

总结来说,美国独立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是因为其殖民母国政策相对开明,独立后政治制度稳定,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重视教育和移民,社会流动性相对较高,同时地理环境也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

而拉美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在殖民时期就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独立后的政治动荡、经济结构的单一化、社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和制度的不足,使得大多数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

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美国和拉美地区在发展道路上的分岔,以及为何一个走向强大,而另一个仍在探索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要详尽地解答的话,大概可以写出一份学位论文来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思想观念、文化风俗、懒惰或勤奋之类的,绝对不是导致美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观念或性格等因素虽然常常用来赞颂强者、贬低弱者,但若要仔细认真地去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虚的因素根本不是原因。

比如说墨西哥常被中国人误认为是懒惰之国,只想躺着贩毒赚大钱,但实际上墨西哥和希腊这些国内著名的“懒国”却位列世界各国之中工作时长最长的国家当中,这就打破了许多人的刻板印象。

除去观念与性格,造成美国与拉美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拉美有十几二十个国家,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实际上很难一概而论。算作半个拉美国家的巴西的独立过程就与西语国家完全不同,并且确实曾在很长时间里确实有着大国雄心;而当前拉美有同样有巴拿马、哥斯达黎加、智利、乌拉圭等经济数据不错的国家,他们各自有着自己成功的因素;而被视为“穷国”的玻利维亚与委内瑞拉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

当然,拉美,尤其是西语美洲国家在独立之后普遍走上了相当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与西班牙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脱不开干系,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路线矛盾,都使得西语美洲国家在刚刚独立的半个世纪里接连不断地遭受政治动荡,整个国家难以稳定下来发展。这些矛盾若要展开,则包括了土生白人、混血人与原住民(印第安人)之间的矛盾,包括了大庄园制经济与工商业之间的矛盾,包括了拥有地产的教会与工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改革之间的矛盾。

若要梳理拉美诸国独立的过程与独立之后半个世纪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内因只是他们难以发展壮大的其中一部分原因,一系列外因也同样是造成拉美国家困局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要把这些外因展开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历史是充满了偶然性的。

第一个外因,是拉美独立战争的无比艰辛,大多数西语美洲国家从1810年决定为独立而战开始,与西班牙保王军不断战斗了十余年的时间,其中墨西哥在1821年因保王军将领伊图尔韦德的反水,才得以建立第一帝国,而秘鲁更是晚至1824年著名的阿亚库乔战役以后才基本实现独立,也就是说西语美洲国家基本上在独立战争当中就耗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若要再仔细去看拉美独立战争的具体过程,我们还会发现像墨西哥独立战争当中,独立军一直都难以取得优势,甚至革命领袖接连死去,使得革命领导权不得不多次易手,若不是伊图尔韦德跳反,战争很可能还要继续下去。

对比美国,从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开始算起,至1782年美英两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持续了七年多的时间,虽然持续时间也不短,但一来战争的烈度并不算非常大,二来多个英国的对手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都主动支持美国并对英国宣战,其中路易十六更是被戏称为“卖头援美”“美国国父”,这便使得美国独立战争的压力相对小一些,也比拉美各国更早地结束战争、取得独立。

战争过程的长度与难易对比还带来一个影响,那便是人才的保存率,上面说过墨西哥独立战争中领袖地位不断地转移,伊达尔戈、马塔莫罗斯、莫雷洛斯这类有思想的文化人出身的领袖都在战争过程中死去,1815年后独立运动不得不转向山区打游击,由格雷罗领导,伊图尔韦德先是与格雷罗对抗,随后两人结为同盟,伊图尔韦德取得独立的领导权,并在成功独立之后建立第一帝国,使得革命领导权最后一次转移。伊图尔韦德原本是保王军的将领,他与原本的敌人结盟并逼迫西班牙承认独立,与袁世凯的作为有一定相似性,而这种过程就注定权威与声望不足的他取得权力甚至称帝以后,必然会面临着内部的分歧乃至于持续不断的内战。

美国独立战争则不同,被称为“开国三杰”的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没有在战争当中死去,并且这一派有理想的人士对刚刚建立的美国有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他们确保了美国不会在刚刚独立之初就陷入内乱和政治动荡。否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华盛顿在独立之后决定称帝,建立美利坚帝国,而联邦党人强烈反对,引发内战,那么美国接下来的发展还会那么顺利吗?即使在现实当中美国的确还是在独立后的大半个世纪之后爆发南北战争,但从独立至南北战争之间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扩张,已经使美国在美洲拥有绝对的、难以挑战的实力。而一独立就陷入内乱无法发展,却是西语美洲各国在独立之后的长期困境,一来一回,便使得美国对西语美洲国家的实力差距拉得足够大。

第二个外因,则是独立时间早晚带来的影响。我们知道美国在1776年宣告独立、1783年得到英国承认,而拉美则是在1810年才开始打独立战争,1826年才基本结束独立战争,比美国晚了约有四五十年的时间。独立得晚以及独立时机的问题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先前美国的独立给拉美带来了新的路线分歧,联邦路线与中央集权路线从独立战争开始就困扰着西语美洲各国,大哥伦比亚甚至因此而四分五裂,有意实行中央集权的玻利瓦尔最终在路线斗争当中败北。

如果不是先有美国的独立,可以设想,独立后的西语美洲诸国很大程度上会模仿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兰西第一帝国这样的革命国家,果断地、坚定地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虽然给了统治者更大的权力未必是一件好事,但避免了政治动荡也意味独立后的国家能够拥有有效建立政治制度、实行改革、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像玻利瓦尔这种有理想的人或者桑坦德、莫拉桑或者再晚一些的华雷斯等有能力的实干派可以更好地规划国家的发展,尽管这掩盖了诸多社会问题,但早期的稳定与发展能够使西语美洲各国先发展起足以抵御分裂与外敌入侵的国力,直至资本主义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社会矛盾的愈发尖锐,再像美国南北战争那样爆发一场结束一切内战的内战——在现实历史中的墨西哥,这种内战则是20世纪上叶才爆发的墨西哥革命。在这样一场内战过后,西语美洲国家便有机会扫除社会积弊,继续解放生产力并发展出大国野心。

第三个重大的外因,则是一句著名的话: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虽然新大陆在美国与拉美纷纷独立之后依然算是地广人稀之地,人口密度还不算大,但要实现大国野心、取得战略要地,则必然要与邻国爆发战争,而在近现代这样的战争基本上是国力之战——若要罔顾国力发动战争,其结果便是巴拉圭那样被群殴至几近灭国。拉美若要发展出自己的强国大国,与美国的竞争甚至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历史当中美墨战争(1846-1848)便是明证。而美国不断壮大的同时,依照着门罗主义的路线用上百年的时间强迫拉美沦为自己的后花园,使拉美再也不会有发展出能威胁美国地位的大国的可能。

美墨战争让拥有绝佳地理条件的墨西哥沦丧一半领土,再也无法抗衡美国,美西战争(1898)与巴拿马独立(1903)则是美国建立后花园的标志性节点,在此之后,唯一能与美国竞争的“大国”便唯有巴西,至于巴西在现代发展当中遇到的困局,则是另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了,这里不作展开。(巴西问题我看过不少资料和许多人的解读,但看完之后依然感到很困惑,所以这里就不妄想我能解答清楚这个难题……)

最后简单地总结,拉美之所以没有在独立以后出现像美国那样的强大国家,有其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问题,内因即是不少人说过的殖民残留与社会矛盾问题,因不少人讲到过,我这里没有展开细谈;而外因则是独立战争过程的过分艰难带来独立后的问题、独立时间晚带来的路线斗争问题以及美国对于拉美的打压这三大因素。

user avatar

因为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而拉丁美洲没有完成工业化

为什么美国能够率先完成工业化?

是因为优越的地理和农业条件,足以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殖民母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英国采取措施防止技术流向美国,但是同样的英语有利于美国引入技术)

不断涌入的欧洲移民充实了美国的人力资源 尤其是 英国移民带来了欧洲的新技术新观念 中欧和东欧的移民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 1860年代的3000万人口总量,比肩英法的人口,足以俯视拉美其他国家。

长期稳定的政局(从1815-1860年)没有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频发的内乱,战争。有利于工业经济增长。

拉丁美洲诸国在十九世纪 政局动荡, 人口不足,大庄园制盛行,而且他们的母国西班牙也不是一个工业国家。


等到188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将自己的整个势力范围向整个 拉丁美洲扩展,这时美国就利用这种先发优势不断盘剥和压迫拉丁美洲。更拉大了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差距。连一度独善其身的阿根廷等都无法摆脱困境了。

user avatar

因为殖民拉美的国家不一样,殖民的时代不一样,造成了美国和拉美的实力差距。

拉丁美洲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这两个国家殖民拉美的时候是一个封建国家,有一套完善的封建庄园制度和贵族制度。而且因为是十字军圣战立国(十字军除中东十字军外,也包括对西班牙阿拉伯人的十字军,对波罗的海多神教徒的十字军)西班牙葡萄牙还保留着浓厚的宗教神权色彩,很长时间保留着宗教裁判所。

而西班牙葡萄牙这个特点,被原封不动的带到了拉美。拉丁美洲一开始就有完善的大庄园制度,浓厚的宗教氛围。完整的宗教裁判所制度。如果说美国一开始就是个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殖民美国的是光荣革命后走向资本主义的英国。那么拉美一开始就是个中世纪封建国家。它一开始就具有近代资本主义之前的许多特点。

哥伦比亚宗教裁判所遗址

而昂撒殖民者和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西班牙葡萄牙采用的是种姓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卡斯特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白人是一等人,黄白混血的梅斯蒂索人是二等人,白黑混血的克里奥尔人是三等人,印第安人和黑人是四等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虽然有过杀戮,但并不主张消灭印第安人,而是将其贬为奴隶贱民。而昂撒殖民者主张灭绝印第安人,对待北美印第安人是毫不留情的屠杀消灭驱赶。因此拉丁美洲保留了很多印第安人以及混血的梅斯蒂索人。这些人自西班牙殖民时代以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而美国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更狠毒,把原住民基本消灭了。

梅斯蒂索人 拉美民族主要是是混血民族。保留了很多印第安文化元素

因此拉丁美洲的国情一开始就和美国不一样。拉美更类似于中国某些西部地区比如新疆,有历史文化的底蕴,有古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以及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罗马—日耳曼文明的传承,但一直被前现代的因素束缚着困扰着。而美国则类似于中国深圳或者新加坡,是一个全新的国家,没有文明底蕴没有历史,也没有负担。

但我认为拉美有拉美的优势,也许美国军事经济秒杀拉美。但拉美有美国没有的东西,拉美的民族文化构建是成功的。至少墨西哥人生活在墨西哥的理由是“我祖祖辈辈在这里,我是几百年前西班牙贵族后代,我有阿兹特克人的血统”。而不是美国人的理由“美国是最强大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强大终会消散,横强不过一时,霸业往往一梦。美国不再强大之时,它也许还没有拉美国家稳固。毕竟拉美国家存在的理由不是什么“美国梦”,有什么发财梦。而是拉美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是一个真正的国家。

因此思想旧一点还是比较好,刚者易折,反而旧的不那么新的东西,不那么包容多元的文化能保存更久。八百年前前地球上最强大最开放包容多元的国家是大乌鲁斯也就是蒙古帝国,六百年前世界第二强大的国家是古列干(驸马)国也就是帖木儿帝国。但是他们今天又怎么样呢?反倒是被蒙古帝国征服玩弄,而且又小又穷的朝鲜人,被帖木儿帝国征服蹂蹫的波斯人。他们的文化还保留到了今天,还兴旺繁荣。

user avatar

说明,地理位置优越论,根本就不成立。---- 关键还是看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