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邻国日本已经给了答案了。
日本的高考制度就是所谓的“全国一张卷,统一标准统一录取,压根没有户口这一说”。
结果怎么样呢?
谷歌一下“东大 学生出身分布”可以找到:
(我不清楚怎么加引用,图是引用的,下面的链接是出处)
http:// tmaita77.blogspot.jp/20 12/01/blog-post_31.html
最后那个“辈出率”是一个“录取概率指数”,“1”代表全国平均值,东京市是“2.63”,代表东京人考上东大的概率是全国的2.63倍。
我国的现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看一下清华的录取情况,
上图中的“机会指数”和前图中的“辈出率”是一个意思,“1”代表全国平均概率,北京大约是“16”,也就是说,北京人考上清华的概率大约是全国平均的16倍。
所以我做出推测,如果中国突然采用了类似于日本的高考制度,那么由于北京考生比较有钱,能买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录取率依旧会比其他省份的高,但是会比现在大幅降低。(如果参照日本的情况,录取概率会降到现在的五分之一以下)。
所以这个回答下面很多答主说什么“统一录取以后北京还是把全国按在地上摩擦”,此话不假,但是摩擦的力度会比现在大幅下降。
这个结论也是符合一般认知的,毕竟中国有钱的省市还是挺多的,但是现在录取率高的就这么一个。
=============我是分割线吼吼吼=========
评论区各位大佬表示单一个清华说明不了问题,在此我想解释几句。
1、本文的核心逻辑在于中/日对比,我们有985,日本没有985啊,这个数据我没法比啊。
2、各位大佬说清华是北京的在地高校,可能导致有偏差。但是东大也是东京的在地高校。同样是在地高校,他们怎么没搞出这么高的比例来。
3、我是来补数据的:
1)这个数据是绝对比例,不是相对比例。
2)对比对象是日本【旧帝大】录取率对比我们的985录取率。(旧帝大的地位应该比985高,但这是我想到的最接近985的东西了)
帝國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打不开请自行百度)
旧帝大在日本各地的录取情况:
箭头所指的红点所在位置是东京
Vol.157 首都圏ああ無常、学力低く東大合格者は西に偏重 ~実は東京に ...
如上图所示,如果考虑全部旧帝大的录取率,那么东京相对于地方的优势十分薄弱。
接下来是985录取情况:
把上表画成图,我们可以看到:
近三年各省市985大学平均录取率(转)_2017安徽高考-合肥家长帮社区
这个我不解释了,大家自己看吧。
基本上档次降的越低,分布越不明显。如果我们把对比对象换成“大专及以上”,那全国各省应该几乎没有差别(没查,我猜的)。说到底,本答案想讨论的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求各位大佬别再让我找一本的数据了。
=============我是分割线吼吼吼=========
应评论@何不智 的建议,追加一段数据。
需要注意,这个数据和前面的不一样,后面的数字不是“相对录取率”而是“绝对录取率”。
http:// tmaita77.blogspot.jp/20 13/05/blog-post_16.html?m=1
评论区有个大哥非嚷嚷着我数据没来源。你墙内打不开我不说你啥,你懒得架梯子我也不说啥,我说我私信发给你你都懒的收。
数据就是这篇文章里
当年就是全国一张卷,你猜为什么要分卷?
无非是大城市的人,认为全国卷难度太大,所以要求自主命题,减轻难度。
1978年,正式开始全国统一命题,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的模式。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两年后,英语被列入高考科目,至此形成了后来一直延续的高考制度。在21世纪进入分省命题的高考模式前,中国多数城市的高考生都采用一张试卷,只有一个城市例外:上海。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招生委员会反映本市高中毕业生大幅减少,建议高考命题不再采用难度较大的选拔性考试。同时,上海普通教育开始试行课程改革,采用自编教材,客观上为自主命题提供了内容上的依据。
1984年,上海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向教育部学生司请示实行单独命题,并于1985年获得批准,同年成立上海市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考试中心,负责高考命题工作。
但上海市自主命题后,仍然保留“国家卷”,学生可自行选择考试种类
全国一张卷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那些大城市分数倾斜越来越不满意
2000年前后,中国媒体开始关注“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指出高考录取分数线向某些城市尤其是京、津、沪几个主要城市倾斜。以北京市和山东省的第一批录取院校分数为例,2000年,北京市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是454分和488分,山东省则是580分和607分,相差百余分
所以果断的效法上海,改成自主命题,这样可以说试卷难度不一样,以此来堵住人民群众嘴。
朱重八统一中国当了皇帝之后的一次会试,考完发榜当日,北方大老爷们儿们就满街哭成一团,录了50多个人啊,全是南蛮子,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再联想到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南方人,操,有猫腻啊,勾结啊,舞弊啊,地域歧视啊。
北方大老爷们们开始游行,上访,告状。
朱重八知道了,操,还有这等事?地域偏袒就算了,50多个人,竟然一个北方人都没有,吃相竟敢难看到这种地步,严查,必须严查。
一轮严查下来回来汇报,没舞弊,也没地域歧视。
朱重八怒了,你他妈当我是傻子吗?难道北方人全是文盲?
不怪北方人,真是南蛮子考试太他妈厉害了。
朱重八心里琢磨琢磨拿捏拿捏,这事就算是事实,能拿出去说?难道能昭告天下,北方的智力底下?所以考不过南蛮子?
我好不容易刚统一天下,坐了龙椅,这种地图炮,这还不搞出分裂势力?这他妈能行?
不行,你这次查得不行,必须再次严查,你懂的。
后主考官一干人被追究成蓝玉党,凌迟的凌迟,流放的流放
再后,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60余人全是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这就是洪武年著名的南北榜案。从此后来都当政者都明白了全国统考是个坑,搞不好就要弄出游行上街地方分裂。
其实国家很多普通民众看起来很弱智很不公平的政策都有深层次的原因,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大家以史为鉴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