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岛内已经被“凤梨”刷屏了,台湾下一被刷屏的产业会是哪个?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台湾产业周期性地被一种农产品“刷屏”,然后又归于平静,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社会经济现象。上次凤梨事件算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咱们就来聊聊,台湾下一个可能被“刷屏”的产业,会是啥?

要预测下一个,得先明白为啥凤梨会“刷屏”。简单来说,有几个关键因素:

1. 政治意图与外部压力: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某邻国对台湾凤梨的禁令。这一下子就把一个普通的农产品上升到了“政治议题”,成为了一个“保卫战”的象征。
2. 媒体放大与社会动员: 禁令一出,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各种“支持台湾”、“拒吃XX”、“台湾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很容易点燃民众的爱乡情结,形成一种集体情绪。
3. 消费者响应与“尝鲜”心理: 面对外部打压,很多人出于同情、声援或仅仅是“支持国货”的心态,会主动去购买,甚至囤积。这是一种情感消费,带有一定的周期性。
4. 产业自身特性: 凤梨的产季相对集中,而且口味独特,易于加工(果酱、果汁),也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市场热度。

那么,跳出凤梨这个具体例子,我们往后看,哪个产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刷屏”主角呢?

我认为,下一个被“刷屏”的产业,很可能会继续围绕着“农产品”这个大类展开,但具体会是哪个,有几个方向可以推测:

方向一: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且产能相对集中的水果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水果)

原因分析:
政治敏感性: 和凤梨类似,许多台湾特色水果(如释迦、芒果、莲雾、芭乐、荔枝、龙眼等)同样可能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或对象。如果再次出现类似外部禁令的情况,这些水果很容易被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季节性与稀缺性: 这些水果的产季往往集中在几个月,一旦发生外销受阻,短期内大量库存积压带来的压力会非常大。这种紧迫感更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和消费动员。
易于传播与认同: 水果的鲜艳色泽、独特口感,加上背后“台湾农民辛劳”的故事,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便于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病毒式传播。
加工潜力: 很多水果可以制成果干、果酱、果汁、冰品等,加工品能够延长消费期并拓展内需市场。
具体候选者:
释迦(番荔枝): 释迦之前就经历过一次出口受限的考验,其产地集中(尤其是台东),一旦再次受阻,民众出于“保护地方特色产业”的心理,很可能再次出现抢购潮。
芒果: 台湾的芒果品质享誉国际,每年夏天都是消费旺季。如果外销出现问题,庞大的产量和消费热情很容易被点燃。
莲雾: 莲雾价格相对较高,产量也比较有代表性,一旦受阻,其价值感和“高品质象征”更容易引发关注。

方向二:具有高度“文化符号”属性的加工食品或饮品

原因分析:
品牌忠诚度与情感连接: 一些拥有悠久历史、深入人心的台湾品牌或特色加工品(如茶叶、糕点、酱料、特色饮品等),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文化符号意义。
日常消费与易得性: 相比于生鲜水果的季节性,这些加工品可能全年都有销售,更容易融入日常消费,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成为人们表达支持的载体。
加工链条的韧性: 加工食品的产业链相对更完整,也更容易通过创新产品包装、营销方式来应对外部冲击,从而延长“被刷屏”的时间。
具体候选者:
台湾茶叶(特别是高山茶、东方美人茶等): 台湾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文化交流、送礼的重要载体。茶叶的品牌效应和历史积淀,一旦被卷入特定议题,很容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购买行为。
凤梨酥/其他地方特色糕点: 虽然凤梨本身被刷屏过,但以凤梨为原料的糕点,或者其他地域特色的伴手礼(如太阳饼、牛轧糖、凤眼糕等),如果与特定事件(如“国货之光”的推广)相结合,也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热捧的对象。
特色调味品或酱料(如豆瓣酱、酱油、辣椒酱): 这些是台湾家庭厨房里的常客,一旦被赋予“守护家乡风味”的意义,也可能引发一波购买热潮。

方向三:新兴的、具有“台湾制造”代表性的科技或文创产品(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不能排除)

原因分析:
科技与创新优势: 台湾在某些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材料、精密仪器、特定电子零组件)拥有世界级优势。如果这些领域的产品因政治因素遭遇限制,并被媒体放大,可能也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文创产业的活力: 台湾的文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融入了在地文化、历史元素,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这类产品与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等议题挂钩时,也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关注。
具体候选者:
特定台湾品牌的小家电或电子产品: 如果某个本土品牌的小家电或电子产品因为某种原因遭到打压,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加上“支持本土品牌”的呼声,可能会引发一轮抢购。
具有独特文化故事的文创产品: 比如某个设计品牌推出的带有台湾意象的系列产品,如果其背后有“打压台湾文化创意”的故事,也可能获得大量支持。

总结一下,下一个被“刷屏”的产业,最有可能继续出现在农产品领域,特别是那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产季集中且易于引发情感共鸣的水果。 其次是那些已经深入人心的、带有“台湾味道”的加工食品和饮品,它们的品牌效应和日常消费属性更容易让“刷屏”行为持续。科技和文创产品虽然也有可能性,但相比农产品,它们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较低,引发“刷屏”效应的门槛会更高一些,除非有非常特殊的事件催化。

关键在于,每次的“刷屏”并非纯粹的市场行为,而是与外部压力、政治议题、媒体放大和大众情绪深度绑定的结果。下一个会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缘政治局势的走向以及媒体的叙事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自行把凤梨换成下一种水果。

自律的蛙蛙有多可怕:

0:00-1:00:吃1公斤凤梨

1:00-2:00:吃1公斤凤梨

2:00-3:00:吃1公斤凤梨

3:00-4:00:吃1公斤凤梨

4:00-5:00:吃1公斤凤梨

5:00-6:00:吃1公斤凤梨

6:00-7:00:吃1公斤凤梨

7:00-8:00:吃1公斤凤梨

8:00-9:00:吃1公斤凤梨

9:00-10:00:串稀

11:00-12:00:串稀

12:00-13:00:串稀

13:00-14:00:吃1公斤凤梨

14:00-15:00:吃1公斤凤梨

15:00-16:00:吃1公斤凤梨

15:00-16:00:吃1公斤凤梨

16:00-17:00:吃1公斤凤梨

17:00-18:00:吃1公斤凤梨

18:00-19:00:吃1公斤凤梨

19:00-20:00:吃1公斤凤梨

20:00-21:00:吃1公斤凤梨

21:00-22:00:串稀

22:00-23:00:串稀

23:00-0:00:串稀​

user avatar

2021年台湾会出一个英文名叫Free pinapple rice 的菜,中文名叫民进菜或免费菜的网红菜,其使用的原料是美国的莱克多巴胺猪肉粒搭配南台湾的“绿色食品”绿到出汁的凤梨,以及日本福岛出产的大米。据台湾卫福部说南台湾产的“绿色”凤梨可以同时解莱克多巴胺的毒,以及福岛的核辐射。此三者搭配在一起,绝对以独攻毒!口感妙不可言! 以后咱们大陆一定要跟党打配合,我党只需打个样,剩下的由自媒体,带路党,采购商们开始禁。还有台湾莲雾,释迦等又贵又难吃还绿到出汁的东西要进来!就问我们大陆连茶叶蛋,榨菜都吃不起的人民要不要买?我从2021年起这种独果以后能不买就不买!他台湾没有的苹果等全部从民进狗党的美国爸爸那买,大陆一粒他都不要。我们要对着干才行! 现在台湾蓝媒自爆(帮我们出招,属于国共再次合作),他说台湾的释迦4个里有3个得销往大陆,凤梨其实不算什么,凤梨销往大陆的才10/1不到,释迦却占4/3,几乎是为了大陆而种。所以接下来就要看大陆人民啦。别买南台湾绿党票仓出产的独果!!!别让他们收了钱继续搞台独!想台独?抓紧时间慢慢等吧!

user avatar

感觉大家对于台湾水果的各种问题都蛮感兴趣的明天给大家更新一下最新的情况吧顺便再加几个笑话



最新消息:莲雾因为国内收购方单方面停止收购了。


普天同庆,不过这收购方蛮机智的



开启追更,主要更新台湾凤梨的问题!


以下为了我的15个赞更新!

台湾凤梨:一年半才收成一次,而且凤梨有两种特性:水果、食材

在台湾从二月份开始从南道北逐渐开始收成,直到9月才慢慢结束

所以并不是只有光光是3月份一个月是有凤梨的出产是涵盖了半年多的一个时间,所以政府让民众吃2个星期我可能还接受,但是让我吃半年这比坐牢还痛苦吧。。

再说说凤梨的销售渠道:大陆毫无疑问的占了大大大头

6700多条的货柜!一共50000000kg的凤梨

就光光这些水果的基础出货成本就要15y

其他费用还有【农民时间成本、施肥成本、管理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

所以整个基础成本在21y以上,所以老蔡说是补偿10y还远远不够哦

虽然凤梨在台湾的出口里面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大头的电子商品】但是这个都是农民的吃饭钱,一旦失去就是伤筋动骨了。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老蔡说让居民吃掉凤梨是不太科学的,因为:出口的凤梨和在内地销售的凤梨是不一样的【其实这点很好理解,你看一下香蕉就知道了,出口的香蕉是半生不熟的,同理】

所以现在大陆暂时性停止进口之后,在台湾的凤梨价格会在半年左右有一个非常大的波动!【手动狗头】

现在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就是在现在采摘的不熟凤梨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不能直接吃的,而且卖不出去【之后解释为什么不好卖给其他国家】

下面来解释为什么说政府给了台湾非常大的便利,以及便利在哪里?

先说说先从台湾出口到日本需要什么条件!

条件一:包装厂需要HACCP的认证【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或者GMP的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of Medical Products,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条件二:产品溯源认证【农产品溯源是指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追溯。】

条件三:如果需要出口一个农产品需要进口国派相关的检疫人员去出口国当地进行检疫,如果没有的话需要第三方检疫人员进行认证。

第四点:出口对进口质量比较高的地方去需要进行消杀、蒸熏的过程【这个就是防止各种害虫进入本地的一个方式,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有这个过程也不会查出有虫子】

以上的四点我们政府都不需要,就是我们的惠台政策

看累了,先做个俯卧撑休息一下(连续点击做俯卧撑)

现在台湾果农想要把凤梨卖给大陆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第三方中介

结论一: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结论二:每天给一个人一瓶牛奶直到有一天又不给了,那个人会不会气得直跳脚?

结论三:别问我为什么不出口到其他国家,第一个台湾的产品走的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竞争不过东南亚的其他国家比如泰国,更何况很多热带国家自己就大量生产这个根本没必要进口。

结论四:为什么不出口发达国家?第一个没有认证,第二竞争不过其他东南亚国家,为什么?因为没有他们近啊,还有人工便宜啊。

结论五:这件事情对台湾的民进党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后果,最直接的就是:做出口的农民,以及做出口这条流水线上的蚂蚱投选票的时候会犹豫一下,哦不!很多下!


所以就是这么简单既然你想走,那就平等对待所有。


我们的要求就是平等!



明天我发5条有关于台湾凤梨的政客或者媒体笑话,给大家乐呵乐呵。


笑话一

3月1日,台湾某个主持人就此凤梨之事连线大陆网友,提问称“暂停进口台湾凤梨是否会对大陆造成影响?”【听到这里我就满头问号????您可真是一个小机灵鬼】这名山东网友表示,广东湛江市的徐闻县每年生产菠萝70万吨,大陆一年生产200万吨,不进口台湾凤梨反而有好处。主持人几次难以置信:你们自己就有凤梨啊!【对!不仅是有还很多!】

笑话二

台南市长黄xx,希望用凤梨换澳洲红酒,之前你被大陆抵制的时候,我们就买过红酒,帮助你们扩大消费【据说当时台湾立法院的院长在澳洲红酒难以出售的时候直接购买了200瓶!对200瓶,如果我是澳洲应该购买400kg菠萝,意思意思就行了】

在此,我这边给出几个可行性的建议

1、用凤梨换澳洲海滩上的小龙虾

2、用凤梨换日本某些地方的蔬果(猜猜是什么地方,提示一下11.03.12)

3、用凤梨换美国爸爸的lai猪

【虾仁猪心啊,我是不是太坏了,阿弥陀佛】"

笑话三

黄创夏提议台湾2300w人每人吃18kg,连说我们每人吃十八公斤很难吗???【然后有个女主播真的买了18kg的菠萝回来吃,最后直接吃吐了,直接怼他你去吃十八公斤啊,你全家都去吃十八公斤啊!】

大家要考虑一点老人怎么一直吃凤梨啊,不要牙齿了啊,小孩子怎么吃啊万一吃坏了怎么办?

笑话四

台湾某媒体:凤梨茎部萃取酵素研究之后发现,可以降低感染新冠【怎么有一种懂王的味道】

笑话五

台湾某程医师:传说多吃台湾凤梨可以让jy变甜!【你的意思是吃起来会更有味道???希望台湾的小姐姐多让老公吃一点,到时候也会好吃一点,皮】



谢谢各位观众姥爷鼎力支持,这边会跟进更多的笑话给各位姥爷开开眼界

笑话六

有些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小孩送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头壳坏掉!你怎么会把小孩送到这种很落后的地方去呢?要对自己有信心!政大绝对是华人社会在人文科学的第一名!!!————台湾政治大学校长【真不知道怎么吐槽了,各位看看QS世界大学排名】

笑话七

美国在台协会就凤梨事件宣传大力支持台湾果农!然后就有以下两张图片~~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召唤什么神龙呢!

回应第二条

据报道澳大利亚终于下了台湾凤梨的订单购买量要将近6吨的大单【据说罗志祥当时购买了3吨的菠萝,我说嘛意思意思就行了】



补充一下老蔡对于农业的骚操作

蔡英文去年3月3号说:澳洲市场已经打通了!凤梨有新市场了!结果卖了56公斤的凤梨干。生鲜凤梨难以进入,老蔡的理由是:货柜短缺,运费贵的离谱等等【这我就奇怪了难道来中国的凤梨都是农民抱着游过来的吗?其实每公斤进入澳洲的凤梨光要补贴就需要125XTB,我靠!这波血亏!】

其实原因,补贴只是其一,但是最重要的是凤梨需要一道工序:熏蒸!【这时候就有好奇宝宝跳出来了:不就是熏蒸吗那就搞呗!但是只要是熏蒸过的凤梨存储时间缩短为7天,这减去运过去的时间还卖什么?一上架就坏了】

而今年老蔡的目标是将5000公吨的凤梨出口到日本,上年是2000公吨【但是!问题一:日本人不喜欢金钻凤梨喜欢芒果凤梨,问题二:日本人不喜欢整颗果子买,喜欢盘装的水果】不知道这笔生意是能赚多少钱,要补贴多少钱,但是这笔生意绝对是赚了对老蔡宣传费!



2021年3月3日

台湾终于突然拿到了第一批来自韩国的AZ疫苗,不是COVAX的疫苗是台湾自己采购的1000w支疫苗,数量是11.7w支占全部数量的1.17%

用时好几个月,陈时忠说这一批疫苗需要给11.7w的人接种!然后台湾人民就灵魂质问,那第二剂到时候接种可以继续吗 ?【众所周知,疫苗需要在第一剂(反应)打完之后8周接种第二剂(着床)】

陈时忠回复:希望在八周之内拿到第二剂!

不会有政治人物带头施打【然而印度、印尼等国家总统全部带头施打疫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