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综艺《密室逃脱·暗夜古宅》?

回答
《密室逃脱·暗夜古宅》这个节目,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古宅”两个字。我一直对这种带有年代感、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特感兴趣,总觉得里面藏着不少故事,也更容易激发探险的欲望。而“密室逃脱”这个概念本身就足够刺激,把两者结合起来,听上去就很有搞头。

整体观感:惊险与烧脑并存,但整体调性偏向“吓人”

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节目整体上还是挺成功的,达到了它想要达到的效果。它把“古宅”的阴森、破败感营造得非常到位,灯光、音效、场景布置,包括时不时冒出来吓人的NPC,都非常有代入感。那种突然从背后拍你一下,或者在你耳边低语的声音,确实能让人心跳漏一拍。

当然,作为一个密室逃脱节目,解谜是核心。这部分的表现也还算可以。很多机关和线索的设计都比较巧妙,需要玩家们动脑筋去思考,去联想。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具,经过一番研究,就能发现隐藏的玄机。看到他们通过逻辑推理,一步步打开下一个关卡,确实能感受到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

不过,我个人觉得,相比于纯粹的解谜类密室,这个节目在“惊吓”元素上投入的比例要大得多。这有好有坏。好的地方在于,它能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节目更具观赏性。那些突然出现的“鬼”,瞬间就能把气氛推到高潮。但坏的地方也在于,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是不是为了吓人而吓人,反而冲淡了一些解谜的乐趣。有时候,被吓得魂不附体,可能大脑就有点宕机,没法好好思考了。

玩家表现:有人是真·玩家,有人是“气氛组”

来看参与的嘉宾,那可真是各有各的精彩。有些玩家,一看就是玩过不少密室的,思路清晰,观察力惊人,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有效的建议,带领大家前进。他们那种冷静分析、快速破局的能力,真的是让人佩服。

当然,也有一些玩家,他们的主要作用更像是“气氛组”。他们可能不擅长解谜,但他们的尖叫、他们的惊慌失措,反而为节目增添了不少笑料和紧张感。特别是那种一开始信誓旦旦说自己不怕,结果第一个被吓到的,反差感十足,特别有意思。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位,比如那位总是能发现别人忽略线索的,感觉他就是那种天生的侦探。还有那位,虽然被吓得够呛,但关键时刻总能稳住,找到核心道具的,也特别让人刮目相看。反观有些,可能就一直处于一种“啊啊啊”的状态,虽然也很有趣,但感觉在解谜方面贡献不是特别大。

场景与设计:细节感人,但有时也“过犹不及”

说到场景,那真是没得说。剧组在营造“暗夜古宅”的氛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那些陈旧的家具,斑驳的墙壁,昏暗的灯光,再加上若隐若现的音乐,还有时不时传来的奇怪声音,都让人感觉真的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地方。

有一些机关的设计也很有巧思。比如,可能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柜子,但通过特定的操作才能打开;或者是一个需要多个人协作才能完成的谜题。这些设计都体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

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我感觉“过犹不及”。有时候,为了增加恐怖感,会设置一些突然出现的“惊吓点”,比如突然拉开的门、掉落的假人等等。这些虽然能瞬间抓住人的注意力,但如果过于频繁,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预判”感,反而降低了真实性和惊吓效果。而且,有时候声效也稍微有点过了,可能本来是个挺正常的线索,但因为配乐太紧张,反而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总结来说:

《密室逃脱·暗夜古宅》是一个制作精良、氛围感十足的综艺节目。它成功地将恐怖与解谜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惊险刺激的观影体验。如果你喜欢这类题材,享受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并且对古宅的神秘感充满好奇,那么这个节目绝对值得一看。

它在场景搭建、NPC表演、谜题设计等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能够让观众跟随玩家一起感受那种紧张与惊喜。不过,如果你是纯粹的解谜爱好者,可能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期待值,因为它在“吓人”方面的权重确实不小。

总的来说,它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为类似的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考。在我看来,它更多的是在“制造体验”,而不仅仅是“展示智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问题我回答过类似的因此直接复制粘贴了

十期全部更完,为方便大家阅读,分期评价顺序如下 6月25日 长风镖局&青炉染坊&时光城&梨园情炽 | 5月23日 百蛊城&听风城&幻境浮屠 | 5月3日-四号工厂 | 4月21日-谎言村 | 4月17日-昆仑墓 |

首播周五十二点,我是周六看的。看完感觉肯定会有人问这个问题,所以跑过来答一波。

感觉最近芒果台打造了不少以智商、推理为卖点的真人秀节目,质量也都不错。鉴于明侦、我侦对线下剧本游戏市场的推动,因此看了预告片之后,我对这档网综其实是怀有很大期待的。毕竟密室逃脱行业发展到今天,虽然形式、技术越发先进,但这项娱乐游戏的热度却跟潮汐一样起起落落。而这个档口出现了这么一档节目,如果火了,对密室行业肯定会有推动作用

至于国内标榜的推理综艺秀,大多数都更倾向将密室作为一个元素,或者说噱头,很少有真正将密室逃脱这个游戏本身本身简单粗暴的改成综艺节目(72层奇楼、星星的密室效果都不太好,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密室游戏的受众比较小,而综艺还是要靠明星拉流量)。

因此这档网综可以说是国内目前与现实中的密室游戏比较接近的网综了(国外也有一档探索频道的RACE TO ESCAPE,比较接近解谜类密室,感兴趣可以看一下),当然这也跟节目组真的去找了当地密室团队合作有一定关系。

分期评价如下(明星名字以姓代称)——

-------------------------- 6月25日 长风镖局&青炉染坊&时光城&梨园情炽-----------------

第一季共十期的内容结束了,我的更新也终于能告一段落。由于长期没更,就统一把欠的四期都说一下好了。

长风镖局

一个古风对抗主题,当然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谜,其实如果一期不拉的追下来,单从唐有些异常的表现不用看到最后就能猜出一点端倪了,而且就游戏平衡性来说,2V2也是比较公平的阵容。另外换镖队的做法基本就与现实游戏中的做法相符——明卧底吸引视线,暗卧底暗度陈仓,换我估计也是这么干。

这期的NPC有了交互的性质,不再是摆设了。然后我个人觉得有一点做的很好,那就是谜题设置不出戏,毕竟一个古风主题突然蹦出来一个钢铁五位阿拉伯数字锁这点想想就尴尬。琴棋书画啥的典型元素都有用,总体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古风作品了。

青炉染坊

这期应该是NPC最多的一期了吧?看到开头那一幕,就让我想起了曾经评测过的消逝的光芒,感觉有点像丧尸类主题换皮作(有人说像重返地球,但是我没看过)。不过一个恐怖主题节目组设置的谜题量竟然这么大这点我有点惊讶,毕竟恐怖的氛围特别容易影响智商(想想唐这种领了大神剧本的人开锁时都开始手抖了),但单就里面的谜题而言,难度并不能算太低,我估计如果是没有剧本的综艺,还是节目组那个人数,可能大概率玩不完……

其实从幻境浮屠开始, 能感觉到谜题的质量在上升,染坊这期有几个谜题确实是惊艳到我了,另外贴题性也做得越来越好,染坊+丧尸的结合很有记忆点,这期的题材结合对从业者也是一个启示,一般说丧尸什么的,大家想到的都是诸如行尸走肉啊等偏欧美风的,但同样的点只要用的好,打破一下固有思路也是能有不同的效果的。
另外游戏机制也很有意思,放入指甲变帮凶这点也比一抹杀好多了,不过最后的pk吗……综艺果然还是综艺啊。

时光城

感觉……没走心……这期看下来我啥内容都没记住。个人感觉最大的参考价值就是“被激光射到后电池生命减弱”这个机制,提供了一个消费性游戏同样可以实现且算是创新的激光阵思路。以及听说里面还有个玩家被全程打了马赛克?我真以为是工作人员呢……

时光城的概念是时间静止,但我看下来感觉这个静止……换句话说作为对比的时间的流动性没有体现出来,然后一个古城里绑电池其实也是有点出戏,再加上插入了很多煽情桥段,因此感觉有点鸡肋,不过脑洞大开的四字题倒是挺有笑果的,这期少见的没有狗道。

梨园情炽

不愧为收官之作,这期无论是概念、场景、还是机关都有让我惊艳的地方,而且参考价值也是比较多,因此重点说说。

首先这次启用了四名全新的玩家,但性质还是偏传统的解谜逃脱,NPC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互动。这期用了个戏冢的概念,有戏曲文化,同时也结合了惊悚的部分,有一定剧情,题量也比较适中,虽然从表现上来说玩家算新手,但总体很是不错的。

先说说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1、四角游戏

这个著名的游戏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但如果四角游戏如果是在一个完全明亮的情况下,恐怖效果几乎是没有,因此进行游戏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强制分组,虽然强行掳走玩家分组这点在消费性游戏中不太好实现,但半路多出来个手拍肩吓人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2、红白妆房

这期最令我惊艳的场景设计,一红一白,镜面相应,红妆房房间动,白妆房房间便会作出对应的反应,另外还结合了换装以及分组配合,可以说这波操作真的是很6了。不过有一点不好就是,两边在沟通上没有经验,很难意识到镜面的关系。以及中途柜子的电磁锁可能是劲太大直接把柜子弹倒了……

3、首尾呼应

开头的微缩模型和结尾的大棺材对上了,暗示着最后需要一个人躺进去,这点还是挺有意思的。以及从房檐上放水灭火的这个机关效果很震撼。

4、狗道调整

这期我终于没跳过狗道,因为节目组用跑狗道的方式换取提示,以及营救队友,也算是做了一点小小的革新吧。

然后有点遗憾是剧情没有深挖,就体现了一点,感觉主要也是时长在那没有太多发挥空间,以及白妆房画那里没有特别明显的提示,当然这个也跟两边在沟通上不到位有点关系。

写在后面

十期内容结束了,每期片尾我都会别留意一下,确实会请当地的密室做一部分内容上的设计(比如时光银行、久幽等等),因此我觉得节目组在打造“密室逃脱”的诚意还是有的,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嘉宾咖位的原因,亦或这类游戏本身受众就小,这档网综没有如明侦那样大红大紫,很多弹幕也是不知所云。

我看过很多对这档节目的负面评价及吐槽,基本都集中在“剧本假”,“人设感强”等等,但还是得承认这档节目的场景、机关以及游戏机制、效果等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而节目本身对没接触过密室的玩家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科普途径。

如果这档综艺还会继续拍,希望在素材的使用方面以及对突发情况注意一下,不要犯工厂那期国外艺人p成遗照,以及暴力大宝剑的错误,以免给他人落下口实。

--------------------------- 5月23日 百蛊城&听风城&幻境浮屠-----------------------------

前段时间有点忙过头了,一直没来及更,今天下午连第六期一起看了,索兴就统一说说。不过总共十期的节目,目前为之播了60%,很多套路都是通用的。因此在评价这三期时我将不会在强调这档节目场景好、氛围好、惊吓效果好等优点以及重复部分,重点聊聊三期不一样的地方,另外三期我个人的喜爱度排序为:幻境浮屠>听风城>百蛊城

第五期《百蛊城》

第二期的预告片里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因此百蛊城很可能原本排期是第三期,但估计可能有人觉得部分内容尺度太大,所以返回重修(比如打马赛克之类的)。

跟谎言村不同,这期是真·内奸模式,不过机关水平感觉跟昆仑墓差不多,没太多的亮点,模式也都和之前放的差不多。不过感觉有个问题,即「蛊」这个核心题材或元素没有发挥出来。虽然杀手用的毒药可能是想跟蛊强行搭边,但是,蛊不等于毒,蛊的点在于传染和控制别人,结果到这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一抹杀」,还莫名奇妙地加入了棺材、人彘等恐怖元素一起了,偏题偏的有点严重。不知是为了过审还是早期作品,感觉没太走心。

不过仔细思考一下,单就蛊这个东西而言,还是很多可以挖掘的点的(比如不一定非要走淘汰路线,可以让被抹毒药的人成为帮凶)。当然这次偏题对从业者也是个启示,说明做什么都得有个「中心思想」。

第四期《听风城》

终于开始涉足谍战了,谍战、盗墓、越狱在密室行业一直是当红题材,而谍战的最有意思的点就在于「谍」和「斗」,并且各方面都有很多现成的示范可以参考。因此选谍战可以说是个不容易出错的选择(当然缺点也有,就是不容易做出新意)。

听风城可以说是一个很标准的谍战作品,最终呈现效果也不错,首先谍战元素比较到位,像电报机、人肉发电机、电话亭、电椅等虽然都是常见的套路,但与背景符合而且扣题,再加上用了著名谍战电影《风声》的梗,降低了带入门槛,同时也能给观众一种亲切的感觉。

个人觉得,这期最有意思的点在于真假老鬼的设定,真老鬼出局,游戏失败。假老鬼身份暴露,游戏同样失败,但事实上老鬼从来都是只有一个,并没有真假之说,只不过老鬼和队友得到的信息是不同。这样的设定跟为明星们增加了演绎空间,跟第二期的谎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觉得【斗】的部分稍微体现的有点逊色,看了看光巡逻那块,这次明显有不少NPC啊,但NPC除了抓人和巡逻还有唱歌那一段,感觉没啥太多互动。估计是时长限制了。其实有条件的话,这种题材加上这个NPC配置,可以多做点跟NPC互相battle的设计,视觉代入会更有趣。

第六期《幻境浮屠》

常胜将军唐禹哲终于输了一回hhhhhhhhh(不知道为啥还是有种内定的感觉)

说正事,三期里最喜欢的就是这期了,同样是想表达人性,但就剧情表现而言,感觉幻境浮屠比4号工厂自然(很惭愧,要不是因为看了这期,都有点不想继续更新这个答案了)。

惯例先说优点(重复的就不再提了)——

1、这次把场地换进了一座塔里,一层一个试炼主题,但却是从高处往下逃脱,场地概念很吸引人,这点对从业者也是很有启发,因为塔这个场地其实特别适合一些妖魔鬼怪、古风佛教、神话之流的题材,而且自带传说加成,以后可以考虑和景点进行类似的合作,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引流增值还是不错的。

2、同样是生存淘汰,不过这期的人性方面表现的比4号工厂更明显了。5进4后到第二层后第一层被淘汰的女生还来了个逆袭,这波操作很6,并且在消费性的实景游戏中同样可以实现,值得借鉴。

3、扣题,每层的试炼主题与谜题、场景搭配以及嘉宾表现都是比较符合的,并且一直围绕着试炼这个中心思想展开,这点很不错。

然后是有点尴尬的地方——

我知道唐受伤很痛苦,但是……但是……但是后期能不能不要那么皮,不停在后期文字加入类似感动中国般的形容,这样有点出戏,综艺效果有点过了。

以及这期唐黄俩人的抱团简直就是两个大神和三个小白一起玩密室的真实写照,结果一不小心被萌新“程咬金”了。老玩家由于玩的多,确实容易有惯性思维,而且也确实容易比萌新玩家更快的占领游戏资源。因此一般别人找我推荐的密室的时候,我个人不会建议萌新一上来就和大神一起玩,双方体验都容易不好,而是跟水平相当的人一起玩最舒服,这点对玩家也是个启示了。

------------------------------------5月3日-第三期《4号工厂》-----------------------------

我不知道这期节目组有没有请密室团队参与设计,但整体看下来,感觉跟密室的套路挺相似的。网综播到第三期,基本进入了过渡阶段。对于观众来说,初看的新鲜感消失后,如何继续培养粉丝就要看节目的自身发挥。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审美疲劳,感觉这期没怎么惊艳到我,即便恐怖效果更好了。另外第二期最后的预告片不是锦衣卫古墓嘛?突然换成这个有点懵

还是按照惯例先说我觉得好的地方——

1、PVP淘汰制,与第二期不同的是,这期加入了生存淘汰,也就是最后只能活一人,因此在这个机制下,基本就是前期合作,后期对抗。场景机关效果维持了一贯水准,打马赛克这点有点意外(我本来还挺期待到底能恶心到什么地步)。但私以为这个游戏机制只适合综艺,放到消费性的真人游戏里未必行得通。当然这综艺的游戏机制我一直很欣赏。

2、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这期解的比较快的题开始阐述解法的部分,而不是直接跳过了。而且最后唐和周两人互怼的时候,唐特意提醒了周不要破坏道具,就算是剧本写好的,能有这个提醒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室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1、败者惩罚的方式一成不变。第一次看狗追人觉得很新鲜,第二次觉得还好,但连续看到第三次就觉得有些无聊了,甚至腻了。因此我觉得暗夜极道的功能可以在开发一下,或者换个更刺激的方式。

2、突然插入明侦的BGM有点出戏。这期剪娃娃那里,插入了明侦的恐怖童谣,导致本来还沉浸在剧情中的我,瞬间就出戏了,脑子里全是恐怖童谣的剧情。但这档节目的定位本身与明侦和我侦又不太一样。所以这个举动除了能让明侦粉小小的感动一下外,真的没啥用。

3、节目的剧情缺乏一点连贯性。本来我以为十个主题会成为一个系列,或者类似单元剧一样互相独立,但又有点联系。不过三期看下来,实在难以在彼此间找到什么太多的联系,这点可以和隔壁的明侦学学。

最后补充点其他的——

关于周抢道具这点,我觉得还算在接受范围内。因为以前跟别人对抗主题的时候我也被抢过道具,游戏结束后照样嘻嘻哈哈的。因此不管室剧本也好,还是真事也好,只能说这样的行为算是特定情景下的表现。然后唐的表现基本就是玩密室时的大神人设,这边题还没看懂,那边锁已经开了。从某种角度来说,算是真人密室逃脱游戏的一个缩影了。

------------------------------------4月21日-第二期《谎言村》-----------------------------

没播之前听说这期湖南S-time(片尾俩特别支持的密室品牌之一)跟节目组有合作,看预告应该是融入了狼人杀的元素,考虑到对S-time的了解,因此这期还是一样心怀期待。

看完之后必须得说有点惊艳,《谎言村》剧情是加分项,虽然看得时候还是有一种「在演戏」的感觉,但是胜在切题,最后还来了个小升华。从而也从侧面证明合理而有灵魂的剧情对密室逃脱有多么的重要,这点值得从业者注意。

同时也庆幸这期4位嘉宾没做啥特别出格的错误示范

还是老样子,说说第二期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方(含一定剧透)——

1、剧情反转-团体内奸模式其实还挺常见的,但结局反转成「其实没有内鬼」引出「人和人之间需要信任」顺带扣了下题就是件有意思的事了。而且细心的人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游戏本身含有很多误导指向线索(参见唐独自跑假面小巷),这样的设定也让后续的剧情发展变得更为合乎情理。

2、感官刺激-其实比起常见的真人密室逃脱,这个节目更像是户外解谜与室内解谜的结合版,场景好这点之前我已经说过了,不过不得不说综艺还是会玩,天降蟑螂,真蛇水牢啊都是敢用,当然毕竟是秀,参与者都是演员,也比较容易控制。不过红衣服(记不住名字)妹子看样子吓得不轻……

然后还是那句话,节目效果看看就好,真人游戏不推荐用,另外我个人也不认为令人产生恶心的感觉是让人感受到恐惧的唯一途径。

再说说不太好的地方——

1、两位妹子的淘汰前的表现太刻意了。从游戏的角度来说,唐、黄两人被怀疑是卧底很正常,因为但凡有内奸设定的游戏、太突出跟太不突出的玩家都是最容易首先被怀疑的,因此黄前半部分怀疑唐以及后面水牢担心对方是卧底互相怀疑还这样的反应还是比较真实的但是两个妹子的游戏中的行为(参见拼字记不住和转动棍子的方式和华容道那关反复去碰铃铛)简直就像是把「我是内奸快淘汰我」八个大字写在脸上一样,因此就会更容易让观众觉得,他们在演,不自然。

2、有些细节交待的不够清楚,不知道是不是被剪了,比如开头村长问点子还是相家的时候我有点懵,后来一查是江湖黑话(点子=敌人),再比如4个人是以什么身份进村的(感觉莫名奇妙就被抓,莫名其妙就要逃)。然后NPC跟两个妹子说身份时用的是玩家,而渔夫跟黄说身份用的是四人狼,这里有种强行狼人杀的感觉,稍微不太协调。

再然后谜题同样不做讨论,不过华容道、铃铛激光阵这些都算是密室游戏较为常见的套路,因此没有感到太多惊艳。总体还是动手大于动脑,体验大于解谜的。

------------------------------------4月17日-第一期《昆仑墓》-----------------------------

接下来回归节目本身,先说说这节目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方(仅第一集而论)——

首先毕竟是网综,受限少,什么女鬼啊,狗追人啊这种看似危险实际安全的手段可以随便上。盗墓对抗这个游戏机制我比较欣赏,这点对从业者其实也是很好的一个启示,毕竟盗墓题材对抗类的还真不太多,一边盗一边守值得借鉴,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同款了。至于贴符定身,看着很爽,实际游戏中其实并不好控制,看看就好。

其次是败者惩罚,狗追人其实是个心理战,狗是训过的,只会咬背包,这点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追起来就算明知道没事跑起来刺激感还是有的(至少视觉上看着很爽)。很多对抗类主题其实是不太会对失败方的玩家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因此虽然不推荐在密室中也这么搞,但类似的思想我觉得还是可以借鉴。

第三是硬件过关,场景、气氛、机关在我看来都是不错的,虽然实在是不知道他们的机关是人控还是监控,但至少密室感有了,不是随便糊弄一下解个题而是真的要破机关才能进行下一步(还有类似后期加的进度提示,不知道参与者进行游戏的时候反馈是不是即时的)。我看了看预告片,后面还有什么蛇从天降啊balabala的,氛围估计不错,当然这也可能是不太敢请大咖的原因。

夸完了该说不好了——

第一、剧本人设论——综艺的通病。看了第一期的人应该发现了,有种力捧唐的感觉。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唐在第一期明星里面名气是最高的。在加上剪辑的操纵,很容易让人对里面的XXX粉转黑或者路转粉。但是真的全请素人又可能没流量,所以勉强可以理解。

第二、暴力破关——必须得说,这是我看完了第一集最担心的地方。我不知道用大宝剑砸箱子是安排好的还是参与者的真实反应,但是这样的做法带来的后果远非简单的对XXX粉赚黑路转黑那么简单的。

从业者都知道,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玩家,所以道具损坏总是存在的。但是综艺里的明星,本身就容易让人产生模仿的冲动,在加上当暴力破关后,节目组并没有告诉观众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因此如果有看了这档综艺的人去玩密室,当解不开谜题时,很有可能会做出类似的举动(想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实验)导致道具损坏率增高。

因此也声明一点,当进行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时,如果长时间卡关,最快、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提示,而不是破坏道具,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并且还非常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综艺效果不能模仿。

综上所述,这是一档对不了解密室的人有一定科普作用的综艺,前提是摒弃那些错误示范,而且如果口碑做的好,很有可能带动全民密室的热潮(没准打算入坑的人也会变多……)从而扩大真人密室游戏的受众。至于什么谜题性弱、棋盘那题没逻辑不是唯一解这种的,我就不讨论了,毕竟是个综艺,还是第一集,后续发展很难定性,想到什么我再补充。

----------------------------------------------------------------------------------------------------

对真人密室感兴趣的,可以看看知乎专栏「“实景游戏”的边界」里面的其他文章,都是一些密室从业者与玩家见解。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密室逃脱·暗夜古宅》这个节目,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古宅”两个字。我一直对这种带有年代感、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特感兴趣,总觉得里面藏着不少故事,也更容易激发探险的欲望。而“密室逃脱”这个概念本身就足够刺激,把两者结合起来,听上去就很有搞头。整体观感:惊险与烧脑并存,但整体调性偏向“吓人”看.............
  • 回答
    《11 点睡吧》是一档很有意思的综艺,它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探讨了“睡眠”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却又常常被忽视的重要议题。关于《11 点睡吧》的评价:总的来说,我认为《11 点睡吧》是一档非常有价值且值得推荐的综艺。以下是我对它的详细评价:优点: 话题的普适性和重要性: 睡眠是每个人都会经.............
  • 回答
    综艺《天赐的声音》作为一档音乐竞技类节目,每季的音乐合伙人和选手阵容都备受关注。在本季节目中,孟美岐作为音乐合伙人,周传雄作为参赛选手这样的组合,确实会引发不少讨论和评价。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这一组合的亮点、槽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孟美岐作为音乐合伙人作为曾经的唱跳偶像,孟美岐转型担任.............
  • 回答
    《平行时空遇见你》第五期,可以说是让我最为触动的一期。之前的几期,我更多的是被嘉宾们之间新奇的互动模式所吸引,那种仿佛闯入恋爱游戏的感觉很新鲜。但第五期,尤其是在看完了李斯丹妮和付辛博这对组合的表现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个节目核心想要传达的那份“遗憾”与“错过”的重量。新意与“遗憾”的碰撞:李斯丹妮.............
  • 回答
    《奇葩说》第六季第四期,这一期给我留下的印象挺深的。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聊聊。首先是选题,这一期辩题是“是不是越‘作’越吸引人?”。这个辩题可以说相当有普适性,也触及了很多人在感情中,或者在社交关系中的一些模糊地带。它不像一些辩题那么宏大,而是更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接着是辩手们的表.............
  • 回答
    话说那《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舞台。看完之后,脑子里仿佛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画面,有惊艳的,有搞笑的,也有让人忍不住槽一句的。首先,舞台呈现这块,依然是那个“砸钱”的姐姐们系列。 舞美灯光没话说,绝对是国内顶尖水准。能看到那么多成熟的女性,在这么华丽的舞台上挥洒汗水,这本身就很有.............
  • 回答
    《毛雪汪》第四期,嗯,怎么说呢,就像你平时参加一帮哥们儿姐们儿的聚会,有笑有闹,偶尔也有点小冷场,但总体来说,还是让人挺舒服的。这一期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它那种“什么都没发生”的真实感。不像有些综艺,恨不得把每分每秒都塞满“爆点”,《毛雪汪》的真实反而成了它的卖点。看他们几个(毛不易、李雪琴、汪苏泷.............
  • 回答
    要说《野生厨房》,这档综艺可真是各有千秋,有人爱得不行,有人看得一头雾水。我zelf看过几季,感受也挺复杂的。首先,它最抓人眼球的点,绝对是那个“野生”的概念。把一群平时生活在光鲜亮丽环境下的明星,丢到野外,让他们自己动手生火、找食材、做饭。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戏剧性,充满了未知数,观众就像看着一群“.............
  • 回答
    《初入职场的我们 法医季》第一期:一场关于专业、成长与真实的碰撞第一期节目给我的整体感受,就像一场在宁静又带着一丝肃穆的法医实验室里,突然被注入了青春活力和现实压力。它不是那种让你哈哈大笑的娱乐综艺,但绝对能让你在观看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别样的紧张、好奇和思考。专业的震撼与人性的触动:节目开场就直击法.............
  • 回答
    《中餐厅3》里黄晓明的表现,说实话,确实是让人挺五味杂陈的。要说评价,那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他在这档节目里,承包了太多话题和争议。先说他最突出的几个标签吧——霸道总裁和“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大概是他整个第三季的核心人设了。一开始,大家对晓明哥的期望值挺高的,毕竟他有经营企业的经验,也算是见.............
  • 回答
    《见字如面》第二季停播:一声叹息,一场未竟的告别《见字如面》第二季的突然停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引发了无数观众的讨论与不解。作为一档以“读信”为核心,用文字连接古今、触碰人心的文化类综艺,《见字如面》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核,俘获了一众忠实粉丝。第二季的停播,无.............
  • 回答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是《offer》系列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季,也是我近几年看得最投入的职场观察类综艺之一。看完之后,那种被真实的情感触动、对职场规则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成长路径的探寻,都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要说评价,《offer》第二季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把“真实”做到了极致。不像有些职场.............
  • 回答
    《拳力以赴的我们》第九期,可以说是把“燃”和“虐”两种情绪拿捏得死死的,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又忍不住心疼。节目亮点: “五彩斑斓的黑”式对决,高燃! 这一期的赛制设计,尤其是那个“命运抽签”环节,简直是把悬念感拉满了。你知道他们会打,但不知道会以怎样的方式、遇到怎样的对手。当那些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
  • 回答
    《拳力以赴的我们》第七期:冰火两重天,笑泪齐飞的真实碰撞《拳力以赴的我们》第七期,绝对是节目播出至今,最能让人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一期。前一秒还在为嘉宾们的超凡体能和拼搏精神拍手叫绝,后一秒又被他们之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和偶尔的狼狈失态逗得前仰后合。这期节目,不仅仅是一场拳击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于坚持.............
  • 回答
    《拳力以赴的我们》第三期:热血之下,是策略还是运气?《拳力以赴的我们》第三期,依旧延续了节目一贯的强对抗、高燃的基调,但也显露出了更多值得探讨的维度。如果说前两期更像是一场纯粹的体能和意志力大比拼,那么第三期则开始在“拳击”这个项目的背后,注入了更多关于“策略”、“团队协作”以及“个人发挥”的思考。.............
  • 回答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第五期,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又憋屈又振奋的一期。先说说这期节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何旻哲和詹帅的导师评价,真的把观众的胃给揪紧了。 尤其是何旻哲,从第一期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一直都是稳稳的C位,结果这一期导师的评价,上来就给他打了个“不是我心中最理.............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七期,嗯,这一期给我的感觉挺复杂的,有惊喜也有点小遗憾。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公演舞台的亮点和槽点:首先,舞台呈现上,还是得承认制作组挺花心思的。几个舞台都挺有记忆点,选曲也都挺大胆的。 惊喜之处: 歌曲改编和舞台创意: 有几组的选曲真的挺让人眼前一亮的,特别是.............
  • 回答
    《创造营 2021》成团夜,这真是一场让人情绪跌宕起伏的告别盛宴。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真的充满了太多回忆,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舞台呈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狂欢从一开始的开场舞台,就奠定了整晚的基调。学员们倾巢而出,用精心编排的歌舞点燃了全场的气氛。那些平日里在训练室挥洒汗水、在舞台上不断磨砺的表演,在这一.............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期,就像那个夏天突然炸开的礼花,一下子就点燃了大众的讨论热潮。如果要评价,我觉得它成功地抓住了几个关键点,让人眼前一亮,也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看下去。惊喜与期待的碰撞:首先,节目组在选角上就做足了功课。当看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活跃在各种影视作品和舞台上的姐姐们,如今齐聚一堂,为同.............
  • 回答
    要评价《仅三天可见》第五期姜思达对话火箭少女101,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首先,节目组的选择无疑是精准且充满话题性的。火箭少女101,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偶像团体之一,其成员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她们的生活、成长轨迹、以及成团后的种种挑战,本身就具备了极强的吸引力。而姜思达,以其犀利、坦诚、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