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懂红楼梦?

回答
想要透彻地领悟《红楼梦》的深意,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像品一杯陈年佳酿,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你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别把它当成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它里面藏着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人性的复杂,更是作者曹雪芹一生心血与情感的倾注。

第一步:耐心阅读,别急着下结论。

初读《红楼梦》,你可能会被它庞大的人物关系、繁琐的礼仪、错综的故事线弄得眼花缭乱。别怕!这是正常的。就像刚开始学一门外语,刚开始都是生词和语法难题。

选一个好的版本: 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建议你选择有详细注释的版本,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20回通行本,或者一些学术研究版本。注释可以帮你理解很多古语词汇、典故以及背景知识。
慢下来,细细品: 不要为了“读完”而读。看到有趣的情节,或者打动你的描写,停下来想一想,感受一下。作者的语言非常考究,一个词、一个句子都可能蕴含深意。
熟悉主要人物: 最初的重点是认识黛玉、宝钗、宝玉这三个核心人物,以及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这些长辈,还有王熙凤、袭人、晴雯等丫鬟们。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

第二步:理解作者的“用心”,感受人情世故。

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仅仅是在讲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是在描绘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家族兴衰与时代变迁: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主线,折射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命运。你需要留意书中描写的官场规则、家族制度、礼仪习俗,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比如,为什么贾家能如此显赫?又为何会逐渐败落?
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书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行为动机也往往是多重的。黛玉的敏感多疑,宝钗的圆滑世故,宝玉的叛逆不羁,王熙凤的精明泼辣……这些人物之所以鲜活,就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人性的真实。你去揣摩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处境,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情感的细腻描写: 宝黛爱情是《红楼梦》最动人的篇章。作者极其细腻地描绘了他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从初见的惊艳到心灵的契合,再到最终的悲剧收场。这种情感的描写,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言语试探、以及内心的波澜。

第三步:关注细节,洞察“潜台词”。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匠心。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暗含深意,是理解故事和人物的关键。

语言的妙处: 留意人物的对话。说话的语气、用词,甚至沉默,都可能透露出他们的性格、心思和立场。比如,宝钗说话总是滴水不漏,而黛玉则率真直接,往往一语中的,也容易得罪人。
器物、服饰、饮食: 书中对人物所用的器物、穿着的服饰、吃的饮食都有详细的描写。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往往能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喜好,甚至预示着他们的命运。比如,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和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虽然都是园林中的居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映照着两个女孩不同的心境。
意象与象征: 许多事物在《红楼梦》中具有象征意义。例如,花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和命运,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坎坷。对这些意象的理解,能帮助你更深入地把握故事的主题。

第四步:带着问题去阅读,多思考。

当你读完一遍,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带着一些问题去思考,这会让你更有收获。

为什么黛玉和宝钗都很爱宝玉,但结局却截然不同? 她们的爱情观、人生观有什么不同?
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她是如何管理贾府的?她的“能力”是如何成就她,又如何毁了她?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哪个更具生命力? 这背后反映了作者对爱情和婚姻怎样的思考?
除了宝黛钗,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们的故事又说明了什么?
贾府的衰败是必然的吗? 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人对贾府的衰败有责任?

第五步:参考书评、研究资料,但要保持独立思考。

当你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后,可以去参考一些专业的书评和研究资料。

开阔你的视野: 不同的学者对《红楼梦》有不同的解读,参考这些观点可以让你看到自己可能忽略的层面,理解一些更深层次的寓意。
但切忌盲从: 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书评和研究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但你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同样重要。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出发的理解,才是你自己的收获。

一些“小诀窍”可以让你看得更明白:

人物关系图: 刚开始可以找一张《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图放在手边,时不时对照一下,帮助你梳理人物关系。
关注判词和曲子: 书中很多人物的判词和《红楼梦曲》是非常重要的谶语,预示着他们未来的命运,仔细体会一下,你会发现很多惊人的巧合和预示。
读出“悲”和“美”: 《红楼梦》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但同时又有着极致的美。试着去感受那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意境,以及在那个时代下人物所展现的生命力和闪光点。
多读几遍: 没错,好书就应该多读几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你的人生阅历不同了,再读《红楼梦》,体会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

总而言之,《红楼梦》就像一座深邃的宝藏,你需要耐心去挖掘,去品味。不要怕它复杂,它包容万象;也不要怕它沉重,它也有着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动人的美。当你真正用心去感受它,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你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人性的一个绝佳窗口。祝你在这趟阅读旅程中,收获满满的惊喜和感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它当成一本书读,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我读了将近十遍了,只是对文本感冒,其他所谓的解读,只是会妨碍你对这本书的理解。

一边读一边去想一个人物前后的关系,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场景都是那么动人的。

很多人讲红楼梦有很多权谋,很多斗争,很多人性,很多巴拉巴拉,但最根本的,它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我们就应该把它放在文学的本位上进行看待,文学及人学,它关注的是人性,如果涉及太多,反而会影响读红楼梦本身的意义。

很多看红楼梦的人过度解读这本书,甚至冠上了恐怖之说。说实话,有的章节确实让人读着脊背发凉,但这就是文学的意义啊,但如果把这种恐怖感扩展到整部小说,就不太对了。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读《红楼梦》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必和别人比你读懂了多少,读一页有一页的收获就够了。毕竟,书是读给自己的。

user avatar

很简单,把它当做小说看,而不是神神叨叨的这里反清复明,那里九龙夺嫡,这里曹家旧事,那里崇祯遗作。

红楼梦作者伟大吗?太伟大了,竟能写出红楼这一旷世奇著。但他再伟大,红楼也是小说,而不是什么史书。

如果看懂红楼指的是非得看出个明亡清兴六十载或者顺康雍乾家计事,那建议题主先等等,等众多索隐派打完了,你再看,准能看懂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