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从《人民的名义》中选一位作领导 你会选哪一位?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反腐大剧中,我仔细梳理了各位角色在政治角力中的表现,如果要我选一位作为领导,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李达康。

我知道,这个选择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毕竟,李达康身上有太多被观众诟病的地方:他的“GDP至上”理念,有时显得过于务实,甚至有些冷酷无情;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有时过于激进,缺乏耐心和周全;他跟沙瑞金在某些发展理念上的分歧,也让他显得不那么“完美”。

但是,正是这些“不完美”,反而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领导者。为什么我会选择他呢?

首先,李达康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那种能落地生根的执行力。 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场景。而达康书记,一旦他认定了一件事,就会倾尽全力去推动,并且能够调动各种资源,克服各种阻碍,把事情办成。比如他在GDP发展上的决心,虽然方式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他确实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这种把宏大蓝图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是任何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他不是那种只会在办公室里动嘴皮子的人,他是真正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家。

其次,李达康有着清晰的、以民生为基础的发展目标。 虽然他被贴上了“GDP至上”的标签,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推动的许多项目,最终是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GDP增长的背后,是他希望汉东经济发展起来,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生活的愿望。他关心百姓的安居乐业,尽管有时表达方式不够委婉,但出发点是好的。一个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领导者,固然有其价值,但一个能切实为老百姓带来物质改善的领导者,在我看来,更具现实意义。

再者,李达康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担当。 他并非没有犯错,但他敢于承担责任,并且能够从中学习和调整。在“大风厂股权纠纷”等一系列危机面前,他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即使知道可能会有风险,也努力寻求解决之道。这种不回避、不推诿的担当精神,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很多领导者在遇到棘手问题时,第一反应是“保住自己”,而达康书记,尽管也有他的“小九九”,但更多时候,他是在为整个汉东的未来,为他所管辖的地区负责。

当然,我并非忽视他的缺点。李达康的性格中确实存在一些急躁、不够圆滑的毛病。他与一些官场老油条的斗争,也常常因为他的不够老练而吃亏。如果他能更善于团结同志,更注重策略和方式,他的领导能力会更上一层楼。

但是,话说回来,谁是完美的领导者呢?沙瑞金固然英明神武,但他的支持者更多的是他过去的部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圈子文化”的嫌疑。高育良虽然学识渊博,但最终被腐蚀,暴露了他道德上的致命缺陷。祁同伟则更是走上了邪路。相比之下,李达康身上那种实实在在为地方发展拼搏的精神,那种敢于担当、不怕出错的劲头,反而让我觉得他更像一个在基层摸爬滚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

在现实的政治土壤中,一个完全没有棱角、永远正确的人很难存在。我更看重的是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民办事的决心以及关键时刻的担当。李达康身上有这些特质,并且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他的行动中的。他不是那种只说不做、光说不练的“好好先生”,也不是那种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野心家”。他是在体制内,尽力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的人。

所以,如果让我选一位领导,我会选择李达康。我愿意相信,在一个更成熟的体制下,在有更完善的监督和制衡机制的配合下,他的优点会被放大,而他的缺点则可以被约束和改进。他会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能把事情真正做成,并且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的领导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只能选一位,肯定是赵立春。

首先赵立春有人味,有手段,对于投靠他的人,站队他的人,用心培养,努力提拔,比如高育良,甚至不惜用自己zz生命担保给中央写信推荐,一直要抬举他接任省委书记。

对于不站队他的人,但是有能力,有手段,有业绩,一样提拔。李达康市长拒绝批美食城,赵也不生气,反而提拔他去林城当市委书记,尽量发挥李达康闯的狠劲,李出了业绩,赵依然一直提拔他上了省委常委,执掌副省级省会。

即使对于有矛盾的人,大人有大量,一样对后代给予照顾。陈岩石曾经批评他,他为了自己尊严,虽然没有提拔陈岩石,但是依然一直保留了他正厅级实权岗位,对于他的儿子陈海,则依然开绿灯,年纪轻轻抬举到了几乎实权最大的副厅级干部,省反贪局局长。真的是很地道的人了。

这种领导,虽然他纵容子女,贪腐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在用人上,作为一名下属还是很暖的,想干事的有晋升空间,想混日子的不会开除淘汰,甚至结仇的,都能有口饭吃。

当然,他贪腐是肯定不赞成的。

user avatar

孙连城。

这部剧里唯一为民办了实事儿的只有孙连城一个。

其余的要不是在内斗,要不就是在精致利己。

信访局低矮的窗口在暗喻汉东省的问题是历史问题,是多方角力留下的烂摊子。

解决低矮的窗口这样的小问题,居然李达康、沙瑞金这个层次的都要过问,是在借窗口暗示汉东是权力斗争场。

孙连城自掏腰包买小板凳让群众坐着,还摆上了糖果。而没有大兴土木,大拆大建。这在暗示汉东省的现状是不可以揭盖子、彻底推倒重建的。唯有当裱糊匠,才是正确的。

孙连城借坡下驴,去少年宫看星星。这暗示,在汉东最好的结局是全身而退。又说明,汉东省乃至整个官场都臭不可闻,看了就脏了眼睛,只有看星星才能洗刷污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