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一点都不觉得克苏鲁神话恐怖呢?

回答
有很多原因可能导致你对克苏鲁神话感到不恐怖,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克苏鲁神话的恐怖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特定的心理机制和文化语境之上,如果这些因素与你的个人体验或认知方式不匹配,那么它就很难引起你所谓的“恐怖”反应。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可能的原因,并尽量展开说明:

一、 克苏鲁神话恐怖的核心来源与你的感知不匹配

克苏鲁神话的恐怖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如果这些方面未能触及你的心理或认知,那么自然就不会感到恐怖:

宇宙主义的渺小感 (Cosmicism / Insignificance):
核心理念: 克苏鲁神话的核心恐怖在于,人类在浩瀚无垠、冷漠无情的宇宙中微不足道,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情感,在那些古老、强大到无法想象的异次元存在面前,如同尘埃般毫无意义。这些存在不一定是邪恶的,它们仅仅是“在那里”,它们的活动和存在本身就足以摧毁人类的理智和文明。
为什么你可能不觉得恐怖:
你已经内化了这种渺小感: 很多人在接触到现代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后,就已经对宇宙的浩瀚和人类在其中的渺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渺小感”可能已经成为你世界观的一部分,不再具有压倒性的恐怖力量。你可能觉得“是的,我们很小,那又如何?”
你对“意义”的定义不同: 克苏鲁神话认为人类寻找的意义是虚幻的。但如果你的意义感更多地来源于个人生活、人际关系、艺术创造等内在体验,而非宏大的宇宙叙事,那么宇宙的冷漠对你来说就无关紧要。
你相信人类的独特性或价值: 即使在宇宙中渺小,你可能仍然相信人类在情感、智慧、道德、艺术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价值,这种价值感足以支撑你对抗宇宙的冷漠。
你更关注具象的威胁: 渺小的感觉是一种抽象的哲学命题,相比于一个具体可见的怪物,它更能触及人的存在焦虑,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抽象的哲学思考不如直接的感官刺激来得恐怖。

理智的崩溃与不可知 (Loss of Sanity / The Unknown):
核心理念: 接触到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事物,或是看见那些扭曲、违反物理定律的景象,会直接导致人类的理智崩溃,变成疯子。恐怖在于,我们引以为傲的理性是如此脆弱,一触即溃。而那些“未知”是如此广阔和恐怖,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它们。
为什么你可能不觉得恐怖:
你对“理智”的定义不同: 你可能认为“理智”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能力,或者不至于因为看到奇怪的东西就完全失控。或者你本身就对一些“非主流”的观点和事物持开放态度,不觉得挑战传统认知的概念就是洪水猛兽。
你认为“未知”并不可怕,反而有趣: 很多人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将“未知”视为探索和发现的动力,而不是恐惧的根源。克苏鲁神话的“未知”确实是可怕的,但如果你的好奇心战胜了潜在的恐惧,那么它就变成了智力游戏。
你区分了“虚构”和“现实”: 你清楚地知道克苏鲁神话是虚构的文学作品,其中描绘的理智崩溃只是故事的设定,无法在你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种明确的界限消除了潜在的心理威胁。
你习惯了信息爆炸和超现实的图像: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接触到大量信息,包括各种奇幻、科幻、惊悚的图像和故事。克苏鲁神话中的一些描述可能在你的“惊吓阈值”之上,或者被你视为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没有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深度恐惧。
你对“疯狂”的理解不深刻: 也许你低估了人类在面对无法理解和无法抗拒的力量时,精神上可能产生的崩溃程度。克苏鲁神话中的疯狂是一种彻底的、无药可救的精神毁灭,而你可能更倾向于将“疯狂”理解为行为的怪异。

无能为力与绝望 (Helplessness / Despair):
核心理念: 人类无法反抗这些古老的存在,无法与之交流,也无法理解它们的目的。所有英雄主义的努力都显得微不足道,最终只会带来更深的绝望。恐怖在于,无论你怎么努力,结局都是注定的失败和毁灭。
为什么你可能不觉得恐怖:
你更注重过程而非结局: 你可能更享受探索、研究、尝试的过程,即使知道最终可能无法改变什么。你从解决谜题、揭示秘密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不是从“胜利”中获得。
你相信个体力量或小范围的胜利: 即使面对不可抗拒的宏大力量,你可能仍然相信个体的抗争、团队的合作,或在局部范围内取得的微小胜利是有意义的。这让你不至于陷入完全的绝望。
你的人生哲学更积极乐观: 如果你是一个本身就比较乐观、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人,那么克苏鲁神话所描绘的终极绝望可能与你的核心价值观相悖,反而无法引起共鸣。
你将这种无力感视为一种“戏剧性”: 在文学或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主角面对无法战胜的敌人。你可能将其视为一种常见的戏剧冲突设置,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情感压迫。

身体的怪异与禁忌 (Body Horror / Taboo):
核心理念: 克苏鲁神话中常常描绘触手、粘液、非欧几里得几何形体、半人半怪物的形象,以及身体的变形、融合等。这些都触及了人类对身体完整性、清洁感和自身形态的根深蒂固的恐惧。
为什么你可能不觉得恐怖:
你对身体恐怖的接受度高: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变异、血腥、怪诞的视觉元素,你可能已经对此产生了“免疫力”。
你更关注“概念”而非“具体形象”: 克苏鲁神话的恐怖更多在于其概念上的压迫,而非具体的怪物形象。例如,理解“宇宙冷漠”比看到一个长着无数眼睛的章鱼更核心。如果你更关注后者,而后者又没有达到你的恐怖阈值,那么整体感受就会减弱。
你的审美偏好不同: 有些人反而对怪诞、扭曲的形象有特殊的“艺术”欣赏,认为它们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而不是纯粹的恐怖。
你的想象力不够活跃(相对而言): 克苏鲁神话的某些恐怖需要观者或读者主动去填充和想象,尤其是一些描述不清的、模糊的、暗示性的恐怖。如果你的想象力在这方面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那么恐怖感自然就无法形成。

二、 个人经历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缺乏“童年阴影”或相关经历: 许多恐怖作品的体验与我们早期的负面经历有关。例如,对黑暗的恐惧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独自睡在黑暗房间的经历。克苏鲁神话的恐怖并非直接与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如对蛇、蜘蛛、高处的恐惧)挂钩,而是更抽象、更具哲学性的恐惧。
文化浸染不足: 你可能没有在接触克苏鲁神话之前,对西方恐怖文学、哥特文化、哲学存在主义等有足够的了解和心理铺垫。当这些元素不熟悉时,它们就很难在你身上引发共鸣或恐惧。
阈值较高或类型偏好: 你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感到害怕的人,或者你对恐怖的定义与克苏鲁神话的风格不同。例如,你可能更喜欢Jump Scare(惊吓跳),或是更喜欢鬼魂、丧尸这类直接、具象的恐怖。

三、 克苏鲁神话传播形式的局限性

文字的局限: 克苏鲁神话的“精髓”很多是通过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细腻而压抑的文字来传达的。但如果阅读的是二次创作、游戏、影视作品,这些形式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原作的氛围和深度。例如,某些游戏可能更侧重于战斗或解谜,而削弱了“渺小感”和“绝望感”。
信息碎片化: 如果你接触克苏鲁神话是通过网络上的零散信息、梗图、流行文化引用,而没有系统地阅读原作或深入了解其核心思想,那么你很难真正理解其恐怖的根源。
“过度解读”与“梗化”: 有时,克苏鲁神话因为太过流行,反而被过度解读,或者被“梗化”,变成了一种带有戏谑成分的文化符号。例如,“克苏鲁知道我”之类的说法,可能削弱了其原本应有的敬畏和恐惧。

如何尝试去感受其恐怖(如果你想的话):

1. 阅读原作或高品质的改编作品: 尝试阅读洛夫克拉夫特的原著,尤其是《克苏鲁的呼唤》、《疯狂山脉》、《墙中鼠》等。感受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营造的压抑氛围。
2. 理解其哲学核心: 花时间去理解“宇宙主义”的概念,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知识的局限性。
3. 专注于“不可知”和“渺小感”: 试着去想象那些无法理解、无法描述的景象和存在,以及它们对人类心智的摧残。
4. 避免“梗化”和“戏谑化”: 在接触作品时,尽量保持一种严肃的态度,尝试沉浸其中。
5. 多接触同人作品中的优秀范例: 有些同人作品在氛围营造和主题深化上做得很好,可以帮助你更深层次地理解克苏鲁神话的恐怖。

总而言之,你觉得克苏鲁神话不恐怖,很可能不是因为你“有问题”,而是因为它的恐怖机制没有触及你的特定心理感受点,或者你已经拥有了能够抵御这种恐怖的认知框架和文化背景。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本来就不恐怖,都说克苏鲁的恐怖在于未知,可是当今的克苏鲁,99%以上都不未知,通常就是长着触须脸的蓝皮怪或者破烂黄袍的怪蜀黍,还有什么星空什么大树什么翅膀人鱼人什么的,通通不恐怖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任何试图依靠外形来营造恐怖氛围的,全都是垃圾,任何恐怖因素一旦具备了具体的形体和描述,那段位和B格立马就是断崖式下跌,我看恐怖片,最扫兴的就是魔鬼露出真身的那一刻,因为我总是忍不住会想,要是主角是自己,我给它一个右勾拳这怪物还能不能扛得住

现在的社会,火箭上天核弹灭世,任何具有物理形体的家伙,都有被消灭的可能,只要有了被消灭的可能,那就也没资格吹自己是什么古神外神这神那神的了,神这个封号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建议克苏鲁向一神教学一学什么叫神

还有什么精神攻击的,看到就会疯什么的,这个说法太自大,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自命不凡的,你说人会被克苏鲁引导直到变成疯子,但观众心里想的其实是:就这?我才不会这么轻易就疯掉呢!老子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想把我吓疯?

真正的恐怖只来源于两点,一个是未知引发的想象,一个是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前者重点在于引出人自己的想象,因为未知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人类的不安全感会引发自己脑补出自己内心害怕的种种事物,但偏偏这些可怕是事物是纯粹自己想象从而脱离了实体,因此具有了让人感觉脱离掌控无法约束的恐惧感。后一种恐怖在于让人感到安全的环境和事物突然具备了危险性,从而让人恐惧,核心在于联想,典型的案例就是死神来了电影,让人把一些寻常的事物和死亡危险联想到了一起,熟悉的安全环境不再安全,进而营造出了恐怖感

克苏鲁里,只有一点可以谈得上恐怖,就是深邃幽暗某物若隐若现的深海,不过这并不是克苏鲁的专利,大部分的克苏鲁对恐惧元素的挖掘完全错了方向,热衷于创造各种怪物,补全各种设定,殊不知,神秘的世界里,描述的越详细越丧失神秘性和恐怖感,其实完全不需要描述过细,真正的克苏鲁式恐怖,应该着重去描写各种异常现象,然后稍留蛛丝马迹,让读者自己去脑补联想,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些现象

那些动辄直呼古神名号,一群神经病对着雕像磕头的,一点都不恐怖好不好

user avatar

说明你很有信基督教的潜力。

克苏鲁玩的,都是基督教玩剩下来了。

比如说天使就是克苏鲁。天使为什么是克苏鲁?

你说未知的恐惧,天使还不够未知么?

克苏鲁反科学反逻辑,你和宗教谈科学么?宗教还不够反科学么?

什么反人性,天使什么时候有人性了?人家是神性。

什么开创纪元,什么宇宙神,什么末日,包括克苏鲁种种神话,拿去和圣经对应一下。

当然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天使一般印象是这样的

和克苏鲁区别好像比较大。

其实这种人型天使当然是存在的,只是等级比较低

高等天使长的都是这个样子


看到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一世帽子上的那个标志了么?

那就是炽天使。

为什么天使长这样?因为以赛亚书说了: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启示录说了: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大牧首这个帽子其实做的不是那么符合圣经说法,但是如果严格按照圣经的说法去做,那就是克苏鲁了。自己想一个生物长六个翅膀,2个翅膀遮脸,2个遮脚,2个飞翔,也就是你只能看到翅膀扑通了, 然后翅膀上到处都有眼睛……这还不够克苏鲁的么?

炽天使的样子如果你觉得还不够猎奇,再看这个

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轮的形状和颜色,好象水苍玉;四轮都是一个样式,形状和作法,好象轮中套轮。轮行走的时候,向四方都能直行,并不掉转。至于轮辋,高而可畏;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活物行走轮也在旁边行走;活物从地上升,轮也都上升。灵往哪里去,活物就往哪里去;活物上升,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那些行走,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这些也站住,那些从地上升,轮也在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

很显然,这别说是人形生物了,连动物植物都不是。

画出来大概长这样:

user avatar

克苏鲁吓不到你很正常,因为你是个现代人,而且很大的概率是个自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爱手艺死于30年代 ,那个时候的一些“共识”一些共同的,一小段文字就能传递的感受,当代人无法识别是很正常的。 而且中国因为人口密度问题,比当代美国人还难感受这玩意儿。 我小时候生活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边缘,所以我能理解其中一部分,当代估计只有做地质勘探,野外露营的人才有机会去体验这些个感受。 很多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再唤起“荒野危险的气息”这种生理本能上的惊悚感了。这种是生理上的,估计爱手艺意识不到几十年后的地球会变成了个 钢筋水泥的村子吧, 但是现在你去 所谓“空心化”的农村住几天,要找西南偏远点的,找村边靠山的房子,就住 个三四天,我估计你能体验到一部分。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就是“孤岛感”,说白了就是 黑暗如海洋,光明如孤岛。神秘如海洋,理性如孤岛。 城市化把这种孤岛感压的支离破碎,而网络信息通路则把这种感觉一扫而光了。

只有你在那种环境下,没有警察叔叔保护,外面就是冷漠的大自然,你基因里南方古猿的远古记忆会被唤醒,你会害怕黑暗中找不到回家的路,更会害怕黑暗中隐藏的刃齿恐猫在盯着你。 这样子你才会感受到,自己原来这么小,就象一座孤岛,而黑暗未知的力量,象海洋一样,不时涌起巨浪,它会不会吞没你,你根本都不知道。

有了这些起个生理体验,你才能好好感受这种恐怖感,这是一个基础。而现代的少量作品 也可以传递这种感受,只是我怀疑,这种作品会越来越少,因为随着上一代老去,在高 度信息化社会出生的新生代,本身就没体验过,也很难创作出这种感觉的作品来。 怎么说呢,暗黑破坏神1 和2,这种感觉很明显,大概能表现出六七成来。

为啥要这种体验呢?因为你生活在理性主义主导的地球村时代,理性主义这东西是科学探索的利器,却是毁灭幻想文学的大杀器,你看看知乎 的 哈利 波特话题 和 僵尸,丧尸片一类的话题,那些回答者是多么的煞风景,各种用当代科学理论去解构 神秘的魔法,怪物,僵尸一类的东西,你自己说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的,可是这些作品的气氛 全让你毁了知道不知道。

人类因为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才能有艺术的审美愉悦,所以 审美的本质即“学习”所以人会本能的排斥 艺术作品中 明显不真实的东西,比如,知乎上经常说的 水浒文学价值远比 武侠小说高,为啥,因为特么的真实啊。说白了就是你得把它们当真的,才能体验到美和震撼。

但是不光是理性主义,还有一些其它的文学艺术作品,把古代神话中的神秘感,全部解构的支离破碎 比如 希腊神话中的牛头怪,哦,你现在一提起来,就是 魔兽世界中的的种族,呆萌呆萌的,或者英雄无敌中的五级兵种。但它实际上应该给人的感受就是 在个乌漆玛黑的地牢迷宫通道中,你隐隐约约的听到鼻息,然后在昏暗的烛光下看到露出个一个脸有你半个身子长的那么大个野牛头。 还特么的想吃了你。

就是因为这些传统的神秘,恐怖元素都被解构,重塑给玩坏了。阅读体验太差,爱手艺才会重新用 现代人(不是当代)熟悉的东西 来重构这种感觉和体验。用接近科学这种现代人认知为真实的方式来诠释神秘,试图重塑那种人类弱小,外面还有很大的世界那种感觉。 但他可能还是无法预料,信息社会连人这点生理体验都给消灭了吧。所以不能感同身受他描述的感觉了。

user avatar

我曾经在十二月份的时间去过一次雾凇岛。

这个小岛位于吉林省,在松花江边,一艘摆渡船就可以把人运到岛上,站在岸边也可以看到岛上的景色,因为长有很多树木,冬季起雾以后雾气在树枝与松针上凝结成霜花,十分的美丽。

我是跟着剧组上岛踩点勘景,彼时已经接近下午四点,在极北地区的冬季,这个点已经是黄昏,再过一个钟头太阳就要下山了。

等阳光一落,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湿气就会变成浓雾。

我们一行人踏足岛上的时候,雾就模模糊糊的起来了,地上的雪已经接近埋膝,我们只能排成纵队跌跌撞撞的往林子深处走去。

等快到预定地点时,雾气已经非常浓了,我甚至快无法看清身前的人。

我们为了不走散,都打开了手机电筒,此时太阳也开始西下,阳光马上就要消失了,手机的光线在浓雾中显得支离破碎,所有人都保持不停的讲话,方便让其他人定位自己,但即使这样,我也得集中注意力才能分辨出人在哪个方向。

我顿时有了一种惊悚的感觉,浓重的雾气就像勾芡一样把你包裹住,声音在浓雾里变得十分的散乱,不注意甚至无法听清来自何方,光线根本无法穿透雾气。

事后我才知道,我们每个人间隔都没超过两米,但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被隔离了,就好像身处异界,你除了脚下的雪,分不清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走的正确,你只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喘息和心脏的跳动声,其他人好像在你旁边又似乎在远处。跌跌撞撞中我还撞到了同事,他就好像瞬移到你身边碰了你一下,转眼又从你的视野里消失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从未体会过这种感觉,我的视觉听觉统统被屏蔽了,心里涌出一股无助,恐惧,本能的对于未知的恐惧,如同我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迷雾,完全百分百的场景重现。

直到后来我接触了克苏鲁,才明白了当时那种感受,也明白了克苏鲁恐怖的核心意义,在未知的神秘面前,人脱离了文明和社会,赤手空拳如同裸体一般面对自然的那种恐怖,经历一次就会无比明白了。

user avatar

就跟中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人害怕小丑这东西,还因此出现那么多和小丑有关的影视作品。

同样是吸血,为什么僵尸让中国人感到害怕,而吸血鬼在中国人看来简直酷炫吊炸,巴不得自己也能变成吸血鬼,永生不死,容颜永驻。

这些题材都可以归类为文化模因,既然是文化模因,自然和每个民族各自的文化有关系,不同文化的人看别人的文化,感受自然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泰国恐怖片这么受中国人欢迎,里面出现的各种元素例如佛像、神婆、禁忌等等都是中国人很了解的东西。

克苏鲁神话的恐怖主要元素就是:深海恐惧、巨物恐惧、触手恐惧。

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是陆地民族,而西方人是海洋民族。你们有听过和大海有关的恐怖民间传说吗?反正我从小到大都没听过,我只听说谁谁上山撞到了狐仙、妖精之类的故事。而在西方则是谁谁出海遇到了大章鱼或者水鬼、鲛人之类的故事。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代入感啊!


我这几天又研究了一下克苏鲁。有人说我讲得太片面,说克苏鲁的体系其实是很丰富的,不仅仅局限于大章鱼,这我当然知道,b站有个up主叫努力的lorrey专门讲克苏鲁漫画,我老早就开始看了。

我认为克苏鲁体系恐惧的内核主要体现在氛围的营造之上,所以经常有句话叫san值掉了。

东方恐怖作品的内核则是更偏向对场景的塑造。比如三更半夜来到一座破庙,庙里有几个坏掉的神像,里面屋子里还放着一口棺材。恐惧感立刻就拉满了。

但是想让人产生克苏鲁那种恐怖氛围,必须建立在文化共鸣上,都不懂在说啥我又怎么会被吓到呢?

当然也有很优秀的东方克苏鲁作品,例如香港的早期有一部《大头怪婴》就是很经典的克苏鲁式作品。

user avatar

克苏鲁这个玩意是有时代局限的。

时代局限性体现在两点。

第一点是科技,这类故事出现的时代往往是1900年前后,科技还不发达,一战还未打响,就算是那年代较为先进的西方,信息传递的速度也非常差。

封闭,信息传递困难,落后愚昧,才是克苏鲁故事合理存在的基础。

而这一点在这个时代是完全感觉不到的。一根网线通天下,军队能在几小时内部署到位的时代里,克苏鲁原本最可怕的点已经消失了。

古神?古神顶得住几颗导弹?影响人的心智,这难道还能比切尔诺贝利核辐射杀人于无形更可怕?

邪教徒?劣化丧尸罢了,扛得住自动步枪和步坦协同?

调查员一个人调查?我手机呼一声,几个小时内警察就会封锁现场了。

所以你会发现就算是现在的克苏鲁游戏,电影,依然大量采取1900前后的年代作为背景,本质上是因为克苏鲁在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可怕了。

第二个是种族主义,这类故事出现的年代里,人类还对于种族远比今天看的重。同时代的东方,满蒙汉的矛盾依旧存在,西方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一神教直接否定其他民族算人类。

这种情况下,“混血”,“混种”本身就是非常恐怖的概念,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克苏鲁里的居民往往都是接受了“古神”的馈赠,变成了别的东西,这在当时的西方文化环境里基本等同于“渎神”了。

所以深潜者,半章鱼人为什么不可接受,为什么恐怖,本质上就是这种时代文化带来的。

但是现在,这一点也不成立了,现代文化不再讲究那些虚的,更倾向于“只要有用,那就拿来”。

深潜者水底呼吸?那不是天生蛙人?优良性状!

小说里描绘着狼人与人类的爱情故事,超英漫画里有长出利爪,翅膀的“异形”战士,大荧幕上的英雄可能是一个半人半蜘蛛的杂种,也有可能是一个生气就会变绿变大的怪胎,一群现实中的人类高呼为了兽人部落而战,还有人喜欢兽耳娘。

而且很多人身上长出了名为手机的器官,一天天只看手机。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被网络信息左右。

要是按照克苏鲁故事里调查员的道德理念,2021年的人类早就全员接受古神馈赠,彻底堕落为他们的信徒了。

至于那个高大的,不可名状的本地“古神”,他能带来的恐惧感,也早就被这些来自遥远外太空的唯物真神冲的七零八落了。


(UFO:发现巨大生物,生物学+3,疑似其有范围精神污染,危险三级,建议中子灭杀)

熟知现代武器对生物具备的杀伤力带来的绝对自信,犹如一个巨人,横在了我们和克苏鲁神话之间,使得原本恐怖的巨兽变成了寻常的灾难故事。

人类虚构的故事里早就出现大批大批能够把地球烧成玻璃的存在了,克苏鲁算老几呢。吓不到人了。

user avatar

时代原因,洛老是1890年出生的人,相当于清朝末年,他是种族主义者,作品里很多角色发现自己是异类混血便精神崩溃,不是种族主义者的我们当然不懂其中的恐怖。

至于对未知的恐怖,我们都深知自己有太多未知,永远也探索不完,真感觉不到恐怖了。

但是这不妨碍洛老的作品很美。不妨碍我喜欢他!

——————————————

太喜欢伊斯 “它们修建的雄伟图书馆里藏着浩如烟海的书卷与图画,上面记录了完整的地球编年史——其中描述了曾经存在,或者将会出现的每一个物种,同时也叙述了这些物种的历史,并且完整记录了它们的艺术、成就、语言与心理特点。掌握了包含无穷岁月的知识后,伟大种族会从每一个纪元与每一种生命形式中挑选出那些思想、艺术及进程与自己的秉性和情况最为相宜的研究对象。在获取过去知识的时候,它们需要使用某种不同于已知感官的精神投射方法,这比收集未来知识要困难得多。”

处处透露出真善美的伊斯 “神话说,它们是所有远古居民中最为伟大的一员;因为只有它们征服了时间的秘密。它们种群里那些心智较为敏锐的成员能够将自己的精神透射向过去与未来,甚至穿越数百万年的鸿沟,学习每个时代的信息,因此,它们学习了地球上所有已经知晓与将会被知晓的知识。这个种族的技艺衍生出了所有关于先知的传说,包括那些出现在人类神话体系里的先知故事。

伟大种族们似乎组建了一个松散的国家或者联邦,虽然被明确地划分成四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却共用主要的政府机构。所有行政区域都采取某种法西斯式的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政治制度。主要的资源被合理的分配给每个个体。所有有能力通过某类教育与心理测试的个体通过投票推选出一部分个体组建小型的管理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虽然年轻一代通常由家长抚养长大,而且它们也承认同一世系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确存在有感情纽带,但伟大种族不会过分注重家庭组织的作用。”

洛老仿佛比较偏爱伊斯,连外表也是非常萌! 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彩虹色锥体,约十英尺高,底部的直径也有十英尺。整个锥体由一类凹凸不平、略带弹性的物质构成,上面覆盖着鳞片。锥体顶端延伸出四条一尺厚的圆柱形柔软触肢。与锥体基座一样,这些触肢也是由那种粗糙不平的物质组成的。有时候,那些触肢会收缩起来,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另一些时候,它们会伸展得很长——最长的时候大约有十英尺。有两条触肢的末端生长着巨大的爪子或钳螯;另一条触肢的末端则生长着四个喇叭状的红色器官;最后一条触肢的末端则生长着一个不规则的淡黄色球体——球体的直径大约有两英尺,并且在它的赤道环上分布着三只大号的黑色眼睛。这个“头部”的顶端生长着四条纤细的灰色肉芽,而肉芽的顶端生长出花朵一样的器官;而在球体下段则挂着八条浅绿色的触须或触角。圆锥形躯体的边缘环绕着一层橡胶般有弹性的灰色物质,通过这层物质伸展和收缩,整个锥体就可以蠕动着行进。

————————————

昆扬则透露出黑暗衰败的美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我虚化当作一种娱乐活动;于是撒托城内的公寓与圆形竞技场里便开始举行一场场真正的魔法狂欢盛宴——人们在这场盛宴里自由的变形、调整年龄、展开濒死实验与精神投射。

家庭之类的社会纽带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消亡了,社会文明意义上的性别差异也已消失。日常生活也变得模式化了:他们一天的主要事情就是游戏,醉酒,折磨奴隶,白日做梦,盛宴与情绪化的纵酒狂欢,宗教仪式,怪异的实验,艺术与哲学上的探讨,以及其他一些喜好

他们越来越狂热地沉迷于单调乏味的角斗表演,越来越疯狂地追寻更加的新奇事物,而这一切也在快速地将他们领向崩溃与极度恐怖的悬崖

(跟我们的现代甚至未来很像吧)

撒托的政治体系像是共产主义,甚至有些像是无政府状态;习俗而非法律决定着日常事务的秩序。这个种族那古老而漫长的阅历以及他们令人惊诧的厌倦情绪让这一切变得非常可行。现如今他们的欲望已只剩下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与追求新的感官刺激了。。。。。。

——————————————————

还有处处透露出让人沉迷的凄美,神秘,压得你喘不过气。

《直至诸海》描写了一个文明的衰落,悲壮又绝美

“随着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万物在经年累月的炎热与严酷无情的阳光中逐渐枯萎死亡。这种改变并不是立刻显现的;早在人们能察觉到些许变化之前,千万年的漫长时光已经悄悄流逝了。在最初的年月里,人类那具备适应能力的身体一直紧紧跟随着这种缓慢的变化,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以应对越来越炎热的气候。直到有一天,人类无法再健康地继续忍受着他们炙热的城市,纷纷患上了疾病,于是衰退渐渐开始了——虽然缓慢,但却从容不迫地开始了。当然,最早衰落的还是那些靠近赤道的城市与定居点,但到了后来,其他地方也渐渐陷入了萧条。精疲力尽、软弱无能的人类无法再应对无情攀升的温度。炎热炙烤着他们,而进化的历程却太过缓慢,不能再从他们的身体组织起新的抵抗能力。 。。”

《穿越时间之影》、《丘》与《直至诸海》是我最喜欢的三部作品,简直不能太美。至于恐怖,《直至诸海》稍微恐怖一点,毕竟人类一步一步走向灭绝,无能为力,孤独一人面对荒凉星球。

克苏鲁的召唤那一挂更多的是神秘与压抑,诡异的美感,慢慢体会无能为力的绝望。其实你觉得不恐怖,很可能只是插画太好看...

user avatar

我觉得吧,克苏鲁神话本就不以恐怖见长,别人承载的是对不可知宇宙的想象。

克苏鲁的世界,是一个文字描述上略带晦涩,但内核实为灿烂辉煌的幻想世界。

神秘的秘境,未知的神灵,天空中低语的暗影…在克苏鲁的世界中,处处都充盈着奇迹,正是这些未知的奇迹,彰显了这个世界独特的魅力。

只是这些奇迹,大部分都是人类的梦魇,由人类口述出来,当然会显得有些幽暗吓人,但也仅仅是有些而已。相比专门吓唬人的鬼故事,克苏鲁故事中的恐怖不过是赠品而已。

廷达罗斯猎犬,精髓是那些穿越时间空间的纠错者。

光之彩,让人感叹,世界上还有专以颜色为食的生物。

天空中的庞大暗影,竟然是掌握宇宙奥秘的神祇。

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并不重要,人类只不过是引出故事的工具。作者从来不想吓唬谁,不过只是如实的描述那个世界人类悲惨的命运而已。


而我喜欢克苏鲁世界,是因为我喜欢那个包容无限奇迹的世界。

user avatar

别听吹嘘。

作者确实才华洋溢,想象力丰富,并有一点哲学修养。

但当初克苏鲁文学的本质就是为了猎奇而存在,发表在怪奇类杂志上。很多表述矛盾,几乎所有神和仆从都注重外形恶心,难以发现,使得核心爱好者也都是猎奇者。

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对小说界真正的创新,是对已知倦怠症的突破,但后世作家过分沉迷猎奇写实,对未知世界想象和描写都不足,还经常扣帽子,什么克苏鲁就该不可描述和难以理解,简直歧途。

我认为洛夫克拉夫特有已知倦怠症,非常讨厌人类自以为熟知完全探索和完全规则化的世界,他想突破出无数种完全未知的世界,构思了4个外神作原理,写了各类世界入门的方法,以为别人能续写那些世界,可他万万没想到后世照套入门小说来了场造神运动!

今天的众多克苏鲁文化只是神神叨叨的鬼故事,造神运动特别贴合游戏电影需要boss而已。

有些文学功底不难发现,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写的几个神都些原理,比如4外神,科斯塔,奈亚。

后世造神都是恶心,难以发现。干嘛的,有什么世界,能力特点,不写。

我对除了他本人写的作品都没有兴趣,也不认可后世那些规矩。即便他总说看过的人会发疯,不代表就不用写看到什么。

总之洛夫克拉夫特本人作品值得看,有兴趣可以续写,后世作品多数是鬼故事,比较地摊。

user avatar

我给你讲个恐怖故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故事了……


所以说,有些事,是受限于理解能力和知识面的

user avatar

因为本来就不恐怖。

提到克苏鲁就有人想到洛夫克拉夫特,但事实上,他手中的克苏鲁神话体系虽然在当时红极一时。但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是差点泯灭。

原因很简单,他提出。旧日支配者们实际上是一种远超我们的存在,他们不存在恶意,但只是他们日常的举动就足以毁灭人类,只是见到他们的面孔就会发疯。以此来创造一种无力感,这一恐惧来自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

但是!!!敲重点!!!

虽然人类确实对未知无法理解的事物会本能的产生恐惧,但人类永远无法想象一种不存在的事物或者根本没见过的事物。

这是人类本身构造所限制,你可能会反驳。人们没见过龙,但是想象过龙,狮身人面像、凤凰、穷奇等等。这就是说人类可以根据一些特定的元素来拼凑处一种想象中存在,但不能“创造”一种存在。

所以,使人们感到恐惧如果单靠人类的想象力是不行的。其中所依靠的重点依然是文字本身,这既是克苏鲁在后来发展中得以壮大的根本。

为什么在后续的很多相关作品中,引用克苏鲁神话体系会大范围的使用:巨物、深海、触手、节肢、低语。因为通过这些元素才能够联动出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比如深海,人类对深海的未知与恐惧是写进dna里的,海洋不是我们生存场所,对那里的生物我们保持着陌生。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克苏鲁神话不是“未知”的恐怖,而是“知道”的恐怖。

准确来说,是知道足够多,多到在自己的认知崩塌时能够产生足够的伤害那种知道。毕竟如果不知道,就意识不到有什么可以恐惧的。



设想这样一个故事:


你12岁那年,一个人站在夜空下抬头看月亮。

你突发奇想,觉得月亮像是一颗眼球。

就在你产生这个想法的同时,月亮好像也意识到了你的想法,它转动了,死死盯住了你。

然后它眨了下眼睛。

你吓坏了,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

于是你继续看月亮,试图证明是自己看错了。

过了很久,月亮也没有变化。

在你认定刚才是幻觉,松了口气时,月亮又眨了一下眼睛。


你尖叫着跑回了家,喊你的家人去看眨眼的月亮。

你父母不相信你,他们觉得你还处于喜欢幻想的年龄。

但你自己知道,你已经不是分不清幻想和现实的年龄了。

只有你7岁的弟弟相信你说的话,就像他相信圣诞老人存在一样。

你的父母继续看电视,不愿意出去和你胡闹。

只有你的弟弟出去了,但是你们站了很久,也没有看到月亮眨眼。

他仍然相信你说的话,月亮以后还会眨眼睛的,就像相信圣诞老人在下个圣诞节还会再次送来礼物一样。


之后,你这辈子也没再次目睹月亮向你眨眼。


你讲给同学,他们说你是吹牛的傻子,编故事都编不出有意思的情节。

你讲给老师,他很不耐烦,说你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没人真正相信你,但你知道那不是幻觉。

于是你只有一个人琢磨,逐渐你对天体以及怪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4岁时的你,已经看过了无数天文科普与各种奇闻怪谈杂志,你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记载。

这时的你没有再和任何人讲起这件事了,你怕他们都会嘲笑你。


18岁时的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的天文物理学专业,业余时间你还自学生物学。但学的越多越无法理解你当年看到的东西。

你也没有再和别人讲起这件事,你觉得没有人会相信。


26岁的你在博士生中也是佼佼者了,但却觉得自己学的越深就离真相越远。

你也没和别人再说起那件事,包括你的导师,你觉得他们无法理解。


50岁的你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你著作等身,获得过诺贝尔奖。但这些只是你研究童年所见的副产物罢了,你根本不关心这些研究结果,因为你知道它们可能一文不值。

你已经用机器人几乎钻到了月球中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你仍然没有和任何人说过那件事,你知道现在的你说出这个将会引起全世界的恐慌。


70岁的你在网上看到有宗教人士称你一生都在怀疑科学,追寻上帝。你懒得解释,虽然你很想问问他们上帝会有那样一只冰冷可怕的眼睛吗?

你仍然没有再次讲过那件事,因为你很害怕。


在你弥留之际,到处都是关于你重病的消息,有些媒体已经在追溯你的生平了。你被誉为世界上最了解宇宙和星体的人,以及为人类带来关于未来宇宙时代希望的人。

你知道不是这样。如果小时候你看到的是真的,那么说明你对宇宙的所学所知都会是错误的,甚至人类一切的知识基础都可能是假的。你和一个农民对宇宙真实的真理所知没什么差别,都是零。

你越来越恐惧,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自己的一生,甚至人类的存在都毫无意义。

你最后的愿望是在夜空下死去。你想再次看到眨眼的月亮。

但是月亮并没有眨眼。

逐渐,你开始觉得那真的是你童年的幻想了,你安心了。

这时,月亮对你眨了一下眼。

而且只有你能看见。

你带着可能全人类都无法了解的恐惧和欣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个故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理论上有可能它不是个故事。



————————————
最近又写了个类似风格的小故事:

user avatar

克苏鲁适合吓唬上世纪初的人,不太适合吓唬现代人。

曾经的读者,无非就是跟着凡尔纳的笔触去潜潜水,飞飞天,绕月球转一圈什么的,顶多见识几个外星人。所以一看什么“异教徒”“巫术”,想想那些狼人僵尸吸血鬼的传说,一下子就尿了。


现在的读者呢?

天堂那边我熟,地狱提我名字好使,深渊牛头人之王是我铁哥们。

原始部落巫术就是粗糙,如果他们优化一下流程,召唤先祖邪灵的速度还可以提高。

区区异教徒的亵渎仪式?最多召唤出一个深渊领主的位面投影而已,见多了。

我跟你讲你这个祭品不对,处女和婴儿的比例太低了,宰杀的时机也没控制好。

……


读者现在看克苏鲁(包括规则怪谈),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读者看一段,古神的建模就完整一些,等一本书看完,古神的力量等级、技能、弱点都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谁能克制这个神也了解的有了初步想法,那这古神还吓唬谁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