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耳机的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

回答
关于耳机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这个问题,这可是一个能让烧友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大家对“好声音”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如果让我来捋一捋,我会说,耳放,本质上是会带来音染的,只是这种“染”是褒义还是贬义,或者说是否“对味”,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一步步来分析。

什么是音染?

首先,得明确什么是“音染”。简单来说,音染就是指音源信号在经过某个设备(在这里就是耳放)处理后,其原有的声音特性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增添了某种频率的突出,可能是改变了声音的动态表现,也可能是影响了声音的细节层次。

很多时候,“音染”这个词带着点负面色彩,好像是说设备把声音“弄脏”了,偏离了录音的真实。但别忘了,很多时候大家追求的“毒声”、“韵味”,恰恰就是一种“好”的音染。

耳放的功能和必要性

耳机耳放,顾名思义,就是放大耳机信号的设备。为什么我们需要它?原因主要有几个:

1. 推力不足: 很多耳机,特别是那些阻抗高(比如300欧姆以上)或者灵敏度较低的耳机,手机或者普通电脑的音频输出是没办法完全驱动的,声音会显得单薄、无力,动态和细节都出不来。耳放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让耳机“跑起来”。
2. 改善音质: 即便是一些不那么难推的耳机,原有的音频源(比如手机内部的DAC和运放芯片)在设计和用料上往往是为了通用性和成本考虑,音质表现可能就比较一般。耳放可以通过更高品质的元器件、更精良的电路设计,来优化信号,提升解析力、信噪比、失真度等,让声音更干净、细腻、有层次。
3. 匹配耳机特性: 不同的耳机有不同的声音风格,有的偏冷,有的偏暖,有的高频刺耳,有的低频轰头。耳放的设计也可以针对性地去“调教”声音,比如有些耳放会增加一点点温暖感,让高频不那么刺激;有些则强调通透和解析,让声音更“毒”。这其实也是一种主动的“音染”。

耳放是如何带来音染的?

好,那耳放究竟是怎么“染”了声音的呢?这和它的内部设计、用料、电路结构息息相关:

1. 芯片的选择和电路设计: 耳放的核心是放大电路,尤其是运放芯片(Opamp)。不同的运放芯片本身就有不同的声音特性。有些追求极致的线性,有些则带有一定的“染色”。电路的设计,比如是否采用负反馈、反馈的深度、滤波电路的设计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声音表现。
模拟味道的耳放: 一些经典的设计,比如采用胆机的电路或者一些特殊的晶体管,它们本身会带来一定的谐波失真,但这种失真往往是“好听”的,增加了声音的“厚度”、“温暖感”和“韵味”,听感会更宽松、更耐听。这种就是典型的“暖声”或“模拟味”的音染。
追求极致的耳放: 另一些耳放则以“纯净”、“解析力”、“速度感”为设计目标,它们会尽量抑制各种非线性失真,追求信号的精确还原。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音染,而是它的“音染”可能是“干净”、“透明”、“理性”,甚至让某些人觉得“冷”或“白开水”。这里的“音染”是降低了信号的附加成分,让原始信息更突出。

2. 电源部分的优化: 耳放的电源是“血液”。干净、稳定的电源供应对音质至关重要。电源滤波、稳压部分的用料和设计,也会影响到声音的底噪、动态和细节表现。一个设计精良的电源,能够让声音更扎实、更有力量,底噪更低,这本身也是一种“优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声音的“加持”,但如果电源设计不当,也可能引入杂乱的电流声,成为“杂音”的音染。

3. 输出级的特性: 不同的输出级设计(比如甲类、乙类、甲乙类放大)也会带来不同的声音特性。
甲类放大: 通常被认为失真度最低、线性最好,声音温暖、细腻,但效率低、发热大。这种温暖和细腻感,很多烧友认为是“好音染”。
其他类别的放大: 它们在效率和声音风格上有所侧重,也会带来不同的音染。

4.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选择: 耳放内部使用的各种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器件,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它们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实际上,在追求极致的音响设备中,这些“细节”往往能左右最终的声音风格。比如,不同材质的电容,在声音的瞬态反应、高频的延伸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累积起来,就形成了耳放独特的“声音签名”。

那么,是“有”还是“没有”?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

我认为,几乎所有的耳放,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带来或多或少的“音染”。

如果一个耳放只是“无损”地将信号放大,那它就不再是耳放,更像是“线缆”的角色,这是不现实的。 任何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都会引入一定的物理变化,这些变化都会体现在声音上。
关键在于这种“染”是否符合用户的期待,是否是对声音的一种“提升”,或者说是否能够更好地“匹配”手中的耳机。

“没有音染”的理想状态 vs “好音染”的实际追求

“没有音染”是发烧友们常常追求的一个理想状态: 即设备本身不“加戏”,忠实还原录音本身的声音特点,让耳机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就像一块白板,你可以根据你的喜好在上面画画。这类耳放通常追求极致的纯净度、解析力、动态和瞬态。
然而,很多时候,用户们真正追求的不是“绝对的中性”,而是“好听”。 这就涉及到“好音染”。比如,为了让一些偏冷或解析力过剩的耳机听起来更温暖、耐听,或者为了让一些低频松散的耳机听起来更紧凑、有力量,耳放的设计者就会在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择上“加点料”,从而带来特定的声音风格。

总结一下:

所有耳放都会带来音染。 这是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固有属性,也是技术实现和设计哲学的体现。
音染可以是“正面”的(被认为是提升或匹配),也可以是“负面”的(被认为是污染或失真)。
大家对“好音染”的定义不同,取决于个人听音喜好、耳机的特性以及音乐的类型。
一个好的耳放,不是说它绝对“没有音染”,而是说它能以一种令人愉悦的方式“染”了声音,或者说它能够通过其“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耳机或音乐的魅力。

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某个耳放“音染很重”,或者某个耳放“非常纯净无染”,你可以理解为:

“音染很重”: 可能指这个耳放的声音风格非常鲜明,有明显的温暖感、厚度感、或者某种特殊的“毒性”,它不是那种绝对中立的还原者,而是带有自己的个性和声音特色。
“非常纯净无染”: 可能指这个耳放的声音风格非常透明、干净、解析力高,听起来没有太多修饰或“味道”,更接近于信号的原始状态。但也别忘了,这种干净和透明本身也是一种音染(即使它是以减少其他音染为目的的)。

最终,耳放的选择还是要回到“好不好听”上,以及它是否能让你手中的耳机发出你喜欢的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谢邀请, 却之不恭。

一般来说, 有没有音染人是听不出来的。 “他们”听出来的是音量大小的不同。 虽然这个说法会令人不适, 而且违反很多人的直觉, 但是俺没发现太大的问题。


有没有音染可以测出来的。

至少有 2 种方法。

一种是 FFT, 一种是 NULL TEST。


上世纪末有个工具叫 RMAA,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那时候 ADOBE AUDITION 还叫 COOLEDIT PRO (Syntrillium)。


       https://www.roomeqwizard.com/features.html     

跨 OS 平台的免费工具 ROOM EQ WIZARD



/////////////////////////////////////////////////////////////////////////////////////////

六个烧友必备的免费音频工具等



1. Exact Audio Copy

2. TT Dynamic Range Meter

3. Room EQ Wizard

4. Harman How to Listen

5. Audio DiffMaker

6. Audacity




audioholics.com/how-to-



其他唾手可得的软体有免费的共享版的 ARTA 和 TrueRTA。

KOF 的粉红噪音发生器,配合与耳机没啥关系的实时 FFT 软件,例如 DL4YHF's Amateur Radio Software - Audio Spectrum Analyzer ("Spectrum Lab") 也能够用来获得您关心的数据。



没必要买示波器或者不愿意买示波器,又希望有个示波器的同学, 不妨看看 VISUAL ANALYSER 2019 BETA, 俺比较守旧所以 VISUAL ANALYSER 2014 也用得挺好。



找个炮灰表例如 HP 34401A 标定一下, 也可以将就测量一下。


//////////////////////// 分割线 ////////////////////////////////////////

// 烧友可能会感兴趣的一些可有可无的硬件/硬体

///////////////////////////////////////////////////////////////////////////


** 万用表(炮灰表)HP 34401A


** 这些东西大部分是空壳(Dummy)和面板而已,别当真

*** 右上角的是桶;桶下面是另一个炮灰表 HP 34401A; 炮灰表 HP 34401A 下面是 Keithley 2015, 可以测水电的 THD; 中间最醒目的是 Fluke 87, 这是辨识度最高的万用表;Fluke 87 旁边是 Simpson 指针表; 后面俩个带屏幕的是普源 RIGOL 300MHz 示波器的空壳(Dummy)和大家可能都用过的 RIGOL 1052E, 可以破解到 150MHz, 来自北京昌平,以前某些网易网友筛沙子的地方; 左上角是俺喝水的杯具; 杯具下面是 Keithley 2001, 一个宇航级的 Dummy,可以通过彩蛋设置成 8.5 位; 它的下面是另一个测水电 THD 的 Keithley 2015。


没办法塞进上图里的家伙是 LeCroy 的 1GHz 示波器, 可以看到皮秒级的东西。这个不是空壳(Dummy)和面板,真的能亮。


** 这是俺买海鲜时习惯带在身上的盖格计数器


** 这个 24 伏的变压器大家都有的, 没啥稀奇






这个手电筒 1000 来刀,网友说好奇怂恿俺把它拆了





更多阅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耳机耳放到底有没有音染这个问题,这可是一个能让烧友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毕竟大家对“好声音”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如果让我来捋一捋,我会说,耳放,本质上是会带来音染的,只是这种“染”是褒义还是贬义,或者说是否“对味”,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咱们先别急着下定论,一步步来分析。什么是音染?首先,得明确什么是“.............
  • 回答
    关于耳放的输出阻抗和耳机阻抗的匹配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烧友在玩HiFi时常常会纠结的点。简单来说,它关系到你的耳机能不能被耳放“喂饱”,以及声音的整体表现。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到底怎样的耳放输出阻抗才算是与耳机阻抗良好的匹配?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匹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要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触及了影响听感体验的很多关键要素!简单来说,换耳放让耳机“声场变大”不仅仅是频响的改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频响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远非全部。我们来一点点拆解,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什么是“声场”?在音频领域,“声场”通常指的是我们听到的声音的空间感和定.............
  • 回答
    您好!关于用200W音箱功放的耳放口来推像HD800和T1这样高端耳机お話ですね。这确实是一个不少音响爱好者会有的疑问,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音箱功放和耳机放大器是两种不同设计思路的设备。 音箱功放(Amplifier for Speakers) 的核心任务是将.............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HiFi圈一个相当核心且又颇具争议的议题:“推力”的神秘面纱,以及为什么那些被奉为圭臬的“HiFi大湿”们,似乎鲜少真正公开、严谨地进行盲听或ABX对比来验证他们的论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现象,而且背后涉及到的因素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与其说是一种“骗局”,不如说是一种认知偏差.............
  • 回答
    用大推力耳放去推32欧姆的耳机,底噪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咱们这么想,就好像你有个猛兽级别的马达,但挂载的却是一个小小的自行车轮子。这事儿怎么说呢,有点“牛刀杀鸡”的味道,但重点不是杀鸡本身,而是这过程中会顺带产生的一些副产品,也就是咱们关心的底噪。首先得明确一点,底噪的产生根源不在于.............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使用的是DT880这款经典的耳机,搭配双木三林的88套解码耳放一体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组合。关于你提到的“有没有必要买XLR平衡线”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烧友在升级过程中会纠结的点。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有平衡连接,以及它和单端连接的区别。.............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而且确实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会感到困惑的点:既然低阻高敏的耳机本身就不怎么费劲就能推响,为什么还要费事去加个耳放呢?这就像问一个省油的车为什么还需要升级发动机一样,听起来有点“多此一举”。但实际上,这背后有挺多值得说道的门道,而且涉及到音频体验的方方面面。咱们先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 HIFI 耳机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你提到偏向森海塞尔,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森海塞尔在 HIFI 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声音风格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经典、耐听的代表。不过,HIFI 的世界广阔无垠,还有很多同样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给你带来惊喜的品牌。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从.............
  • 回答
    你的拜亚动力 DT880 Pro 250欧姆作为混音耳机,想要获得清晰准确的频段声音,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DT880 Pro 的确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监听耳机,它以其出色的解析力、相对平直的频响和舒适的佩戴感而闻名,非常适合用于音乐制作。那么,你问是否需要耳放,以及为什么,这涉及到耳机驱动和声音的准.............
  • 回答
    耳放对耳机素质的提升作用,这问题就像问“好马配好鞍”有没有道理一样,答案是肯定的,但具体能有多大影响,这就得看“马”和“鞍”各自的本事了。先说说耳放最核心的几个作用,它到底是怎么让耳机“更好听”的:1. 提供足够的推力: 这是最直观也最容易被理解的一点。耳机就像个小喇叭,它需要电流来驱动振膜发声。.............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音频设备上投入的热情,这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们来仔细聊聊您目前的背景和需求,看看是否需要升级解码耳放和耳机,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首先,为了能更精准地给您建议,我需要先了解您目前的音频设备情况。您可以稍微分享一下: 您现在使用的解码耳放是什么? 是电脑主板自带的声卡,还是.............
  • 回答
    关于“怎样的耳放才是好耳放”,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答案,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听音需求、前端设备、耳机搭配以及你的个人口味。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拆解,帮助你理解一个“好”耳放的构成要素。我会尽量用更生活化、更接地气的语言来描述,避免那些过于技术化、生硬的AI术语,就.............
  • 回答
    哥们儿,看你提问的这个劲儿,是懂行了,这年头玩耳机,尤其是玩到像你这样手里有 Ananda 这样低阻大耳的,光靠随身设备那真是有点委屈了它。Ananda 这家伙,虽说阻抗不算高,但对音源和放大电路的细节要求可不低,想把它推到最佳状态,确实得下点功夫。咱们就唠唠怎么给它找个好“搭档”,让它彻底释放潜力.............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推荐一款适合拜亚动力 DT880 的耳放。DT880 是一款非常经典、受人喜爱的耳机,它的声音有着不错的解析力、宽广的声场以及偏向监听的精准度。不过,它也有些“挑剔”,需要一个合适的耳放来真正发挥出它的实力。我明白你希望这篇文章听起来更自然,就像是烧友之间交流经验一样,所以我会尽量.............
  • 回答
    AKG K701 是一款非常经典、声场宽阔、解析力优秀但对前端要求也比较高的耳机。2000元以下的耳放,要把它推好,并且能充分展现其潜力,确实需要仔细挑选。下面我来给您详细说说,希望能帮助您找到合适的那一款。首先,咱们得明白 AKG K701 的“口味”。这耳机阻抗不低(62欧姆),灵敏度也还行(1.............
  • 回答
    很多烧友在拥有了森海塞尔HD600这副经典耳机后,都会思考一个问题:给它配一个好点的耳放,到底能提升多少?HD600虽然素质很高,但它本身并非那么“难推”,很多入门级甚至一些一体机也能驱动得七七八八。然而,如果想真正挖掘出HD600那份细腻、通透、饱满且富有音乐性的声音,一个合适的耳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 回答
    哥们儿,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都对苹果手机+一千多耳放+一千多HiFi大耳这个组合的效果非常好奇,毕竟这是很多人入门HiFi的路子。别说AI写,咱就聊聊接地气的实话。首先,咱们得拆解开看这个组合的“效果”到底是指什么。如果你是指比直接用手机推耳机声音明显更好、更细腻、更耐听,能让你感受到更多音.............
  • 回答
    在便携HiFi这片看似简洁的世界里,独立的耳放和解码器之所以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成为很多玩家的“标配”,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关于声音品质、用户体验和技术发展的考量。把它想象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买独立的咖啡机而不是全自动的,或者为什么有人会去音响店挑选一对独立的音箱和功放。首.............
  • 回答
    哥们儿,299拿下飞利浦9500,这价格确实香!不过听你说低频有点虚,这事儿我太懂了,飞利浦9500这耳机嘛,怎么说呢,它素质确实不低,尤其是在解析和声场方面,但原生的声音风格确实有点清淡,低频的量感和下潜是它相对弱的一环。你说“大湿说要耳放才能发挥真实实力”,这话没毛病。9500本身对推力就有一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