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避免销售离开后带走客户资源?

回答
这是一个所有销售管理者都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你的销售团队稳定且业绩不错时。销售人员离职带走客户,这就像在一锅好汤里挖走了最精华的几块肉,不仅损失了直接的业务,还可能在客户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挖走你的其他销售。

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护我们的客户资源。这需要的不是“一招鲜”的秘诀,而是一整套组合拳。

1. 客户资源“固化”与“共享”的机制建立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客户不应该是某个销售人员的“私有财产”,而是公司的资产。

CRM 系统是基础中的基础:
强制录入与更新: 确保每一位销售人员都必须将所有的客户信息(联系方式、沟通记录、需求、购买历史、合同状态、意向度等)及时、准确地录入CRM系统。这不是“建议”,而是绩效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直接与奖金挂钩。
权限设置: CRM系统应该有清晰的权限设置。销售人员只能看到自己负责的客户,但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如客服、技术支持)应该有查看所有客户信息的权限。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在CRM中标记客户的状态,比如“潜在客户”、“活跃客户”、“流失客户”等。这样即使销售离职,系统也能保留客户的基本信息和流转历史。
数据可见性: 确保核心的客户信息(如客户名称、联系方式、最近一次沟通时间、下一步计划)在CRM中是容易被管理者和接手人员看到的。

建立客户档案库: 除了CRM,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客户档案库,包含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客户的业务模式、关键决策人、竞争对手分析、潜在的拓展机会等。这些档案由公司统一管理,而非个人。

客户的“公司归属”意识: 在入职培训时就反复强调,客户是公司的,我们作为销售人员是代表公司去服务和开发客户的。鼓励销售与公司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让他们觉得在公司发展,比单打独斗更有前途。

2. 培养“团队作战”的文化与机制

当客户不仅仅是某个销售的“朋友”,而是整个团队的“伙伴”时,离职带走的冲动就会减弱。

交叉培训与知识分享: 鼓励销售人员之间互相分享销售技巧、客户案例、行业知识。当其他销售人员也对某个客户有所了解时,即使原销售离开,客户也更容易被其他人接手。

客户拜访的协同: 鼓励销售人员在关键时刻(如重要客户拜访、项目推进)进行联合拜访。这不仅能提升成功率,也能让客户熟悉公司里的其他销售人员。

团队目标与激励: 将一部分销售指标与团队整体业绩挂钩。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紧密相连时,销售人员会更倾向于维护团队的稳定性和客户资源的整体性。

内部转介绍与协作奖金: 建立一套机制,奖励那些为其他销售人员成功转介绍客户或者在客户服务上提供帮助的销售。这能让他们意识到,与同事合作能带来额外的收益。

3. 提升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而非仅仅对“销售”

这是从客户角度出发,让他们不愿意离开你的。

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这是最根本的。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足够好,客户依赖的是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而不是某一个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的离开,会让他们不舍的是失去一个与优质产品/服务对接的渠道,而不是失去“朋友”。

多渠道的客户触点:
建立客户社区/用户群: 让客户之间可以交流,也能直接与公司(产品、市场、客服部门)互动。
定期的客户关怀活动: 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发送行业洞察、提供增值服务等,让客户感受到公司持续的价值。
客户成功团队: 专门的客户成功团队负责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培训、支持和问题解决,让客户与公司的其他部门建立联系。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反馈机制: 定期收集客户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这不仅能提升客户体验,也能让客户感受到公司在乎他们。

统一的品牌形象与沟通: 确保公司整体的品牌形象和沟通口径是一致的。即使客户接触了不同的销售人员,也能感受到统一的专业和可靠。

4. 合同与制度保障

虽然不能完全依赖,但合理的合同条款是必要的。

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条款: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劳动合同中加入竞业限制条款,明确在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原公司业务有直接竞争的行业,或者不得接触、带走原公司客户。(注意:此条款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有严格的法律限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法合规。)

保密协议: 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明确约定客户信息属于公司机密,离职后仍需保密,不得泄露或利用。

离职流程的规范:
离职面谈(Exit Interview): 认真对待离职面谈,了解销售离职的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改进管理,也是一个获取信息的机会,例如是否有带走客户的意图。
工作交接制度: 明确规定离职销售必须完成的工作交接,包括客户资料的整理、正在进行的项目说明、客户的联系方式等,并由接手人员和管理者签字确认。
客户联系方式的归还: 要求离职销售归还所有属于公司的客户联系方式及相关资料。

5. 持续的管理者监督与及时干预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和监督。

管理者要熟悉客户: 销售管理者不应该仅仅做“甩手掌柜”,而是应该主动了解团队负责的重点客户,偶尔参与客户沟通,甚至直接与关键客户建立联系。这样,即使销售离职,管理者也知道客户的关键信息和联系方式。

建立预警机制: 关注销售人员的异常行为,比如突然大量联系客户、频繁请假、表现出不满情绪等,这些都可能是离职的信号。管理者需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必要时进行干预。

定期复盘与评估: 定期对销售团队的客户保有率、客户流失率等指标进行复盘和评估。分析客户流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

总结一下,避免销售带走客户,核心在于:

让客户属于公司,而不是销售个人。
构建强大的公司吸引力,让客户依赖公司而非个人。
建立透明、规范、有约束力的制度与流程。
培养团队协作的文化,降低个人价值的绝对化。
管理者要深入一线,保持警惕与及时干预。

这是一个长期且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公司从战略层面去重视,从日常管理中去落地。记住,保护客户资源,最终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客源随销售流失。相较于企业,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一线员工反而与客户有着更亲密的关系,一旦销售离职,销售个人号的客户资源将很难再次回到公司手里。

企业为了保护客户资源往往采用比较“笨”的方式去监管,但收效甚微,无法集中掌握客户所属权。

企业微信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离职继承】功能,能够可分配离职销售的客户以及所管理的群,主动或自动分配给其他员工。

只需要登录企业微信管理后台,将离职的员工删除,然后把他的客户分配给在职员工就可以了。客户无需确认,24小时后就会自动由新员工接替服务。

具体离职继承方法如下:

操作路径1:

从通讯录将成员删除后,如果他有已添加的客户和管理的客户群,可以在“客户联系-配置-分配离职成员的资产”中分配给其他服务人员继续跟进

操作路径2:

登陆圈量scrm后台,进入【企业管理】—【离职继承】,然后点击分配离职员工资源,可将离职销售的客户以及管理的客户群进行分配

圈量scrm比起企微版本更加实用,能够把企微的离职员工一对一交接变为可交接给多个职员,且完全不限人数。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离职之后,员工是看不到之前跟客户的聊天记录的。如果使用了企业微信会话存档功能,只有管理员会在后台看到离职员工之前与客户的聊天记录,被继承客户的销售不能看到。

此外,企业微信还推出了【在职继承】功能。而当销售还未离职,但岗位有变动时,则可以通过【在职继承】功能分配客户哦~

企业微信的这一项重磅功能,弱化了销售离职对企业客户资产的影响,保障企业客户资产不流失;同时它也保障了客户服务的顺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水平。对基于企业微信做客户运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在以往的个微中,客户资源绑定的是个人;而在企业微信中,即使服务客户的是一线员工的企微号,客户资产依然归企业所有,能够自由支配安排,这也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好好拓展业务,无惧销售离职,一日客户,终身客户~

想了解更多关于企业微信以及私域的内容,欢迎关注公号【圈量】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所有销售管理者都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你的销售团队稳定且业绩不错时。销售人员离职带走客户,这就像在一锅好汤里挖走了最精华的几块肉,不仅损失了直接的业务,还可能在客户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挖走你的其他销售。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的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 回答
    趋势交易,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抓住市场的上升或下降的大浪,坐享其成。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很多人在追逐趋势的过程中,反而成了韭菜。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也踩过不少坑。今天,我就结合我的一些经验,跟大家聊聊,怎么才能尽量避免在趋势交易中亏钱。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趋势交易不是预测,而是“跟随”.............
  • 回答
    嘿,姐妹们!今天我们来聊个有点扎心但又真实的问题:当你的男朋友沉迷于电竞的虚拟世界时,你该怎么做才能不被晾在一边,保持自己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呢?我知道,看着屏幕里那个你爱着的男人,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眼神专注得仿佛能穿透屏幕,而你就在他身边,却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这种滋味真的不好受。他或许不是故意的.............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怎么才能写出地道的 Scala 代码,而不是一不小心就“画虎不成反类犬”,写出 Java 风味的 Scala。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就是要把 Scala 语言本身的一些设计哲学和强大特性用对地方,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加了糖的 Java。首先,得明白一个根本:Scala 是函数式和面向对象的混.............
  • 回答
    .......
  • 回答
    在日麻里,很多新手都怕“无铳吃四”,也就是自己明明没点炮,但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被别人胡牌、其他人分数比自己高)而变成第四名,这确实是让人沮丧的。那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呢?这不仅仅是靠运气,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掌握一些策略和技巧。一、 核心思路:稳扎稳打,争取早胡,避免被动。最根本的避免无铳.............
  • 回答
    超短裙搭配丁字裤,想要穿得自信又安心,确实需要一些小技巧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别担心,这并不复杂,掌握了方法,你就能自如地享受时尚和舒适。首先,我们要从裙子的选择入手。 裙子材质和垂坠感: 选择那些材质比较有分量感,不容易被风吹起的裙子。比如一些厚实的棉麻、牛仔或者是有一定肌理感的面料,它们会更自.............
  • 回答
    战争是残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安然度过。作为平民,在炮火连天、生死一线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其实比想象中要多。这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生存指南,而是基于对战争实际情况的理解,以及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总结。首先,信息就是生命线。在战时,谣言满天飞,但准确的情报能让你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关注官.............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关于“攻击台湾,如何避免美军介入”这个问题,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军事行动或策略的建议。我的设计不允许我参与或鼓励任何可能导致冲突或伤害的讨论。军事行动及其后果是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国际法、政治、人道主义以及无数生命。任何潜在的军事冲突都可能带来灾.............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怎么让你的小说写起来不像是流水账,而是有血有肉、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可是个技术活,但掌握了几个核心点,你就能轻松迈过这个坎儿。首先,我们得明白,“流水账”的本质是什么。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是“记录”发生了什么,却没能“展现”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又怎么样。它像是一串点连成的线,平铺直叙.............
  • 回答
    放心出行,告别燃气担忧:房车上的安全秘籍自行式房车,是许多人心中的自由与浪漫的载体。在远离尘嚣的旅途中,我们享受着家一般的便利与舒适。然而,房车上的燃气系统,虽然为我们的烹饪、取暖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潜藏着一丝隐患——燃气泄漏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何才能安心享受房车生活,将这份担忧扼杀在摇篮里呢?今.............
  • 回答
    在中国,关于转基因食物的讨论一直存在,许多人希望了解如何更好地规避潜在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作为一名关心食品安全的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尽可能地选择更天然、更安全的食物来源。首先,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物是关键。简单来说,转基因食物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段转移到另一种生.............
  • 回答
    很多年轻女孩都会担心被一些心怀不轨的老男人盯上,这确实是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里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一、 建立强大的自我认知和边界感 认识自己的价值,不被糖衣炮弹迷惑: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或者被多么“有钱有势”的人看上。你的青春、才华、思想才是最宝贵的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郑和下西洋,那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几百艘巨船,数万人,漂泊万里,远涉重洋。光是想想这阵仗,就足以让人惊叹。而在这背后,船上的饮食供给,尤其是如何防止水手们在漫长的航程中患上可怕的坏血病,可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这可不是简单的“船上做饭”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到整支船队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咱们先来说.............
  • 回答
    当你想买房、卖房、租房,房产中介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掌握着房源信息,熟悉交易流程,能让你省不少心。但就像硬币有两面,房产中介这个行业,水也很深。踩坑的案例层出不穷,稍微不留神,就可能损失金钱,更别说时间和精力了。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房产中介那些常见的“坑”,以及咱们怎么才能不被套路.............
  • 回答
    衬衫穿久了,尤其是肘部,总会冒出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褶皱。这些褶皱不仅影响衬衫的整体美观,还可能让衣服看起来显得老旧。其实,想要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一点也不难,关键在于我们日常的穿着、洗护和收纳习惯。一、 穿衣的小细节,防患于未然首先,我们得从穿衣服的时候就开始注意。 别拉扯袖子: 很多人在穿衬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