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11 日晚北京夜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光圈?是什么物理现象吗?

回答
3月11日晚北京夜空出现的光圈,很可能是由于一种叫做“日晕”或“月晕”的自然现象。虽然你说的是“夜空”,但如果是晚上的话,最有可能的还是“月晕”。

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晕”?

“晕”这种现象,其实是阳光或月光被空气中的小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你看到的那个光圈,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而是光线经过空气中特定条件下的冰晶时发生的一种光学效果。

为什么是冰晶?

在高空中,尤其是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空气的温度会非常低,低到可以形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通常呈六边形,它们在空中飘浮时,形状和排列方式会非常规则。

光线是怎么被折射的?

当阳光或月光照射到这些规则排列的六边形冰晶时,就像我们用三棱镜分解阳光一样,光线会被冰晶折射。因为不同颜色的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彩虹的颜色)在通过冰晶时折射的角度略有不同,所以光线就会被分散开来,形成彩色的光环。

为什么会形成一个“圈”?

这就要说到冰晶的排列和光的传播原理了。想象一下,在你的正上方有一层薄薄的冰晶云。当月光或者阳光穿过这层云时,无论光线是从哪个方向射过来,只要它遇到了形状规则的冰晶,并且是以特定的角度进入冰晶,就会被折射成一个固定的角度。

你可以把冰晶想象成一个微小的棱镜。当光线以某个角度射入这个棱镜时,它会以另一个特定的角度射出。而这些六边形冰晶,当它们在空中自由飘浮时,它们的晶面朝向是随机的。但是,总会有一些冰晶的特定晶面朝向月亮(或太阳),并且以恰当的角度去接收月光(或阳光)。

从你的角度来看,所有那些能够将光线折射到你眼睛里的冰晶,它们所处的空间位置,恰好都位于你和月亮(或太阳)之间一个以月亮(或太阳)为中心、固定半径的圆锥面上。你看到的那个光圈,就是这个圆锥面在你视野里的投影。

为什么会有颜色?

就像前面提到的,白色的阳光或月光包含了各种颜色的光。当这些光通过冰晶时,不同颜色的光被折射的角度略有不同。红光折射的角度最小,紫光折射的角度最大。所以,在光圈的内侧,我们更容易看到红色的光,而在光圈的外侧,则更容易看到紫色的光。当然,这些颜色可能是混合在一起的,有时候看起来是白色的光圈,有时候则能看到明显的彩色环。

为什么是“月晕”而不是“日晕”?

你提到的是“晚间”的夜空,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月晕”。“日晕”是发生在白天,由太阳光引起的;“月晕”是发生在夜晚,由月光引起的。它们形成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光源不同。

形成月晕的条件

要看到月晕,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 高空有卷层云或卷层高积云: 这种云由细小的冰晶组成,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冰晶幕布”。
2. 月光(或阳光)的强度足够: 月亮必须够亮,才能被空气中的冰晶反射和折射出可见的光圈。
3. 冰晶的形状和排列: 冰晶需要是六边形,并且在空中以特定的角度排列,才能有效地折射光线形成规则的圆圈。

其他可能性(虽然概率较小)

虽然月晕是最普遍的解释,但也有一些极小的可能性是其他现象:

探照灯或飞机灯光引起的光衍射/反射: 如果地面上有非常强大的光源,比如探照灯,或者有飞机在空中,它们的灯光也可能被空中的微小颗粒(比如水滴、灰尘)反射或衍射,形成类似的光圈。但这种现象通常范围较小,或者形状不太规则,而且通常是在特定光源的照射方向上才能看到。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晚上有各种灯光,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但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否则月晕的可能性更大。

总结一下,你看到的那个在北京3月11日晚上的光圈,大概率是月晕。这是月光经过高空卷层云中的微小冰晶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一种光学现象,原理和日晕是一样的,只是光源变成了月亮。

这种景象非常美丽,也是大自然给我们展示的奇妙光学效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来我们学校和鸟巢在一条直线上

user avatar

要相信光!!!!

user avatar

一张图搞清楚为什么!

丁达尔效应大家应该都学过

user avatar

拜登脑门上面的那个光环自己飞到中国来了,预示着拜登的好运气已经通通用光了。

user avatar

我朋友说,这是他老板给他画的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月11日晚北京夜空出现的光圈,很可能是由于一种叫做“日晕”或“月晕”的自然现象。虽然你说的是“夜空”,但如果是晚上的话,最有可能的还是“月晕”。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是“晕”?“晕”这种现象,其实是阳光或月光被空气中的小冰晶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你看到的那个光圈,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 回答
    关于3月11日晚网传的上海“封城”消息,官方已经明确予以否认,表示此为不实信息。那么,目前上海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这确实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当前上海的防疫态势概览:总体来说,上海目前正处于一个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但并非官方所指的“封城”状态。这意味着城市的日常运转仍在继续,但各项防控措施正在根据疫.............
  • 回答
    3月11日晚9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了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演讲。这次演讲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次演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演讲的背景和目的: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美国国内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公众的担忧情绪日益高涨。此前,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收到了一.............
  • 回答
    11 月 3 日晚,不少玩家在网上反映网易旗下的几款热门游戏出现了登录困难、服务器不稳定等问题,其中《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和《阴阳师》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这导致许多玩家在准备享受游戏乐趣的夜晚,却只能面对无法进入的焦急等待。现象回顾:据玩家反馈,当晚大约从傍晚时分开始,陆续有玩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法.............
  • 回答
    11 月 2 日晚,江苏常州传来消息,新增 3 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这一消息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些许紧张的气氛,许多市民开始关注当地的最新情况以及后续的防控措施。新增病例情况梳理:根据官方通报,这 3 例阳性人员均为在常州进行的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且均与此前已经公布的病例没有直接的流行病学关.............
  • 回答
    郑州新增三例阳性:现状梳理与关注点聚焦11月2日晚间,河南省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意外发现了3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这无疑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警惕。消息一出,公众的目光立即聚焦于此,希望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当前情况梳理:这3例阳性感染者,据初步披露,目前已被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 回答
    2023年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此次记者会是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围绕经济、民生、疫情防控、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李克强总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就政府工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进行了深入回应。以下为值得关注的主要信息和要点: 一、经济政策与稳增长重点.............
  • 回答
    3月11日广州美博会被“封锁”的消息,当时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担忧。特别是对于参展商、观众以及所有为这次盛会付出努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突然的变故。当时的情况,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广州美博会因为在展馆内发现有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为了严防疫情蔓延,相关部门采取了临时性的管控措施,也就是您说的“不.............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2020年3月11日,也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时,全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致情况。 当时的情况确实是风起云涌,很多信息都在快速变化中,让人感觉非常不确定。在3月11日这一天,美国已经确诊了超过一千例新冠肺炎病例,具体的数字当时已经攀升到1162例。这个数字虽然比起.............
  • 回答
    3月11日(以下数据均为截至当日24时),全国范围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76例,其中含1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48例。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当前国内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具体来看各地防疫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进行梳理:1. 高风险地区变动与管控升级根据国.............
  • 回答
    好的,关于3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病例的情况,我来详细说一下。根据3月11日公布的数据,上海当天新增了 5例本土确诊病例 和 7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数字,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相对较高,这也反映了疫情传播的隐匿性。我们来具体拆解一下:确诊病例方面,这5例有什么特点?通常情况.............
  • 回答
    3月11日陕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0例,西安占13例:疫情形势与应对进展3月11日,陕西省报告了30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3例来自省会西安市。这一数字虽然较前几日有所波动,但整体上仍处于一个相对平稳但仍需警惕的阶段。当前,疫情的防控工作正有序进行,各项应对措施也在持续优化中。疫情概况与重点地区分析.............
  • 回答
    香港的疫情形势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3月11日援港专家们的判断,香港疫情的上升势头已经得到了明显遏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但要了解香港目前的疫情前况,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去看待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感染人数上看:在专家们发表意见之前的那段时间,香港经历了非常严峻的一波疫情,确诊数字曾一度.............
  • 回答
    3月11日A股市场确实迎来了一波不小的上涨,很多朋友看到这个情况,不禁会问:这次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真的触底企稳了?接下来是不是就能放心地发动反攻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光看眼前这一点涨幅就下定论。说实话,市场企稳反攻这种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背后因素太多了,不是一蹴而就的。首.............
  • 回答
    国家烟草总局于2024年3月11日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指导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的重要法规。这份办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子烟市场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严谨的监管时代。解读这份办法,并分析其对电子烟行业的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电子烟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解读这份办.............
  • 回答
    检察日报 3 月 11 日发布的这篇文章《评判肖战事件的两个维度》,无疑触及了一个在中国当下社会语境下,颇具争议和复杂性的话题。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剖析。首先,文章提出的“两个维度”,是理解其核心论点的基础。从标题来看,文章试图提供一个更具结构性、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肖战事.............
  • 回答
    纽约时报于2024年3月1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倒英国君主制”(Let's Abolish the British Monarchy)的评论文章,作者是历史学家、作家以及共和主义运动的支持者。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核心观点是认为英国君主制已经过时,应该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民.............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3 月 11 日发布的 OPPO Find X3 系列产品。OPPO Find X3 系列可以说是OPPO在2021年上半年的旗舰代表作,集成了OPPO在屏幕、影像、设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目标是冲击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传统旗舰竞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Find X3系列.............
  • 回答
    您提到的“郑州 3 月 11 日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曾刻意隐瞒境外行程”,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涉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和个人责任的事件。为了能够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关键点(假设您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并基于一般疫情管理原则进行推测): 时间: 3 月 11.............
  • 回答
    3月11日,热门中概股市场再次遭遇重挫,仿佛一股寒流席卷了这片曾经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这次的集体下跌,绝非偶然,它背后交织着多重复杂因素,深刻反映了当前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新评估。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政策监管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