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作为使用了几个月的人,在同步使用中已经将此机作为主机,为啥?三台手机,一台X2,一台P50Pro限量版,一台P50Pocket,开会看文件交给X2,拍照交给那依然是Dxo第一寂寞很久的大P,这一台就是负责日常:合起来小,拿着轻便,颜值担当,随时嘚瑟,足够了。
女生看到这机器没有不喜欢的,就是问什么时候可以买的到,能不能不加钱,有没有优购码,好不好定限量版之类的...至于直男拿着有没有问题?我觉得没有问题,我个人是蝴蝶机的粉,特别喜欢合上盖子那啪滴一声,就是帅。
讲真,我厂玩设计结合子系列定位的水准还是领先很多滴,同时驾驭mate的沉稳霸气, P系列的秀外慧中,nova滴轻巧靓丽,从设计到结构,从配色到材质...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实力
假装有图,回头再发
mate v被夺舍了(bushi)
供应链也没啥消息。
也就是京东方提了一句明年折叠屏预计出货量是今年几倍。
这款手机相对来说是更符合p系列的定位,就是好看时尚。
华为确实是一直在用国内厂商来做铰链这些部件,也确实是缺这么一个好看的东西。
三星那边flip z也卖的挺好。
蹲一个新交互和价格。
没人邀,但还是要来尬聊。
大致的形态应该就是之前网上爆料的那样,只是大家的翻车点在于猜错了名字,不是“Mate V”,而是“P50 Pocket”。
自觉遵守从业规范,所以目前能聊的内容也不多。但不妨我们就从“命名翻车”聊起。
从我们认识华为的折叠屏以来,他们都是Mate X在命名,很“象形”,很好!
于是就有了Mate X、Mate Xs、Mate X2……
但为什么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跑到P系列的赛道去了?
这话说起来,我个人的理解有两点:
我们都知道华为手机是Mate和P双旗舰战略,但一度这两个系列间的界线是有点模糊的:一样的SOC(无非就是早半年和晚半年),一样的影像无敌(轮流去DXOMark刷榜),一个全对称ID、一个左上角变花样……
但这些感知明显吗?不明显。
特别是到了P40 Pro,满溢屏牛逼吗?牛逼。P40 Pro+的10X光学变焦厉害吗?超级厉害。
但是说好的轻薄呢?说好的时尚呢?
当Mate和P的形态如此高度重叠的时候,影响销量了吗?没有。但菊厂的理工直男们都是自己不放过自己的,意识到问题就立马动手做修改。
所以当我们在华为坂田的会议室里第一眼看到P50 Pro的时候,都傻眼了:说好的影像模组军备竞赛堆料呢?你这个“计算光学”一出,让还在后面死命追赶的友商情何以堪?
和P30 Pro手感相差无几的P50 Pro,与Mate40 Pro的形态差距瞬间就拉开了。这台产品在机身回归轻薄的同时,影像能力不仅没有打折扣,反而又往前跨了一大步。
这就是菊厂的牛逼之处——大家说没有路了, 影像硬件再堆下去就要变砖了,来来来,这位小哥,“计算光学”了解一下。
作为一个手机影像爱好者的我,将P50 Pro抓在手上之后,就放不下了。
这能怪我吗?她如此轻薄,却又如此能打。
其实真要说“不讲武德”,“计算光学”都不算,在遭遇如此多困难,经历无数轮方案更替的环境下, 还能做出P50 Pro这么牛逼的产品,这才是华为最“不讲武德”的地方——我都以为你要挺了,我都准备来接受胜利果实了,你却还是这么“钉子户”!!!
翻开今年的京东“11.11”和“12.12”手机销量榜单,高端机的序列里,依旧是华为两兄弟在扛着iPhone的狂轰滥炸。
但……这算什么呢?一个P50 Pro就是菊厂理工直男们的“猫耳洞”了吗?显然不是。
于是形态更加极致的P50 Pocket来了!
P50 Pro够轻薄吧?可以了!可以了!
来,我给你更小巧的P50 Pocket,能轻松放进小坤包里的小家伙。
看到这小玩意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时光倒流的眩晕感:二十多年前MOTO的V998带给世人的惊艳,也就大致如此!
只是这次换了主角,也换了国籍。
对P50 Pocket这款产品,大致的技术难点依旧是那几点:
至于系统,大可不必担心,在HarmonyOS加持的终端面前,这就不是事儿!
在HarmonyOS正式发布之前,鸿蒙开发组的专家就对我说:上马HarmonyOS,就是为了解决多种不同形态终端的适配难题!
接下来说说折叠屏。
当华为将折叠屏的命名放到了P50 Pocket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态度:折叠屏已经开始在旗舰系列大规模规划部署。但依旧还是会继续沿着更清晰的产品界限往前走。
比如Mate X系列,会依旧不理会你们“大”的抱怨,就是一台随身携带的Pad+手机。
但Mate的数字系列,搞不好在发布Pro的同时,也来一个折叠屏的更高阶版本。
当然,P系列上的折叠屏会持续小型化、轻薄化、时尚化……
洞察并引导用户需求——华为说这个我可老在行了!我是在以过去搞运营商服务的态度搞消费者业务的研究,是真正的企业级理解。
所以折叠屏的P系列只是开始,也许未来的华为终端产品线,是万物可折叠,一切尽在折叠!
左一个pocket,右一个lipstick,算是彻底把消费市场玩明白了。
不过讲道理这类折叠机有啥用么?是我们10几年前玩过的不算折叠机?除了打开时“啪”那一下有感觉,还有啥用……
还不如想办法做轻x系列,顺便把成本降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