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目前只有一个问题,芯片断供的应对方案。
拆分荣耀分出去,用高通,MTK芯片,目前来看应该还可以,虽然美国那边还有要禁荣耀的提案,但是荣耀手机还是发了,用高通芯片。
荣耀新机发出来,继续用华为的渠道,会接过华为手机的一部分市场。
华为自己发布了4G版本手机,这可能是5G外围芯片拿不到的原因,说明华为5G外围芯片的存货已经差不多了。
现在的问题是,华为4G芯片有多少?麒麟还能不能做?
华为平板用了高通,可能华为还可以拿到SOC和4G的芯片,只是5G拿不到,这意味着华为未来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出4G的手机。
4G和5G的用户体验,仅仅在下载大文件的时候有感知。日常用4G更省电体验更好,所以产品力没啥问题。
所以,随着新机的发布,华为的手机业务也会慢慢复苏起来。
华为比较害怕用户换品牌。
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 如果换到苹果、小米、OPPO,vivo的手机。
以后,在自己的品牌之间升级会比较方便,特别是苹果的体系。
所以,华为希望在这个过渡期,尽可能留住用户。
这方面,华为最大的困难,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国产手机APP。
由于国产手机APP的臃肿低效,麒麟970以下的芯片已经很难流畅了。麒麟980还可以用。
如果华为、荣耀的供货起不来。缓慢发展几年,华为会丢掉很多老用户。
国内厂商里面
小米的势头很猛。自从卢伟冰把红米独立出来以后,小米高端化进程不错。产品力也越来越好。
OPPO的Realme品牌搞的很好,分掉了一大块市场份额,只是利润不高。
OPPO自己的高端化做的不如小米。OPPO缺乏蓝光机上追求极致的态度,堆料还不够狠。没有一款足够走量的高端产品,高端系列不好立。
OPPO应该对标三星的Note系列,做Find系列。 在三星S发布之后,Note发布之前做自己的大屏方块机。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华为真的有一天倒闭了,从这个世界永远消失了,笑的最开心的不是苹果,三星,而是国内的买办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口口声声所谓的“硬件理论不超过5%”的潜台词是中国利润不超过5%,美国爸爸的SOC一分都不会少。
1970年7月,毛主席在视察上海时指示:"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造飞机嘛!"同年8月21日,国家计委、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原则批准了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这就是"708"工程,即大型客机的运十。
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次试飞,程不时教授回忆,整个机场人山人海,无不欢呼雀跃、热泪盈眶,电视播放的资料画面上可以看到运十庞大的机体呼啸而过、腾空而起,直奔苍穹,一代壮举,顿成现实。
程不时教授回忆,当年运十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的时候,守卫机场的解放军战士被眼前从未见过的大家伙震惊了,就问参加试飞的专家们,"这是什么飞机",专家们自豪地对他说,你看尾翼上的机徽和编号,是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那小战士一听顿时肃然起敬,马上立正持枪敬礼。程不时老人讲到这里,已经哽咽,无法再叙,我们在电视上看见了程不时老人眼中闪闪的泪光。对比之下,让运十在冷漠的决策中默然湮灭的某些人们,比那位拉萨贡嘎机场的小战士是不是还缺少了点什么。
这其间,发生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插曲,一个插曲是在试飞前,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官员,用程不时的话说,"都是航空方面的专家",不断追问程不时,"这么大的东西,真的能够飞起来吗",一方面反映某些人可能对自己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队伍、工业水平的怀疑、不信任感,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人可能存在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作风,更重要的是,这种怀疑情绪会不会对后来将运十打入冷宫起了催化的作用。
另一个插曲是,80年代,国内的洋奴怀疑派思维已经泛起,因为运十采用了四台发动机吊置在机翼下的布局,与波音707相似,还有运十项目代号"708"(70年8月),引起了洋奴们无限的遐想,一时间,"运十仿制波音707"的谣言四起,甚嚣尘上。这些杂音引来了美国驻华使馆空军武官和波音公司的副总裁,亲自登机观察,那美国驻华使馆的空军武官,曾经是波音707的飞行员,有数千小时波音707的飞行经验,武官一登上舷梯,到机舱门口回头一望,就断言"这架飞机与波音707完全不同,因为我太熟悉波音707了"。事关知识产权和技术竞争,波音的副总裁在对运十进行了仔细考察后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的一次完完全全自主的实践。",这个插曲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某些人,思想深处对自己国家的鄙视,比外国人还外国人。
1984年6月4日,上海飞机研究所219名工程师联合签名写信给国家领导人呼吁:不要花巨额外汇组装MD-82,建议在“运十”的基础上发展我国民航工业。
1985年,美国麦道公司做成了DC-9超80在上海组装的生意。尔后在西方《财富》杂志上吹嘘自己是怎么做成10亿美元的生意的,说"因为上海搞过运十,我们才与上海合作,如果不扳倒运十,美国飞机就不好打进中国"
1986年,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等到了2020年,华为手机第一次因为制裁不能发布mate系列,最值得警惕的还是国内买办同化其他自研技术的中国企业的思想。毕竟40年他们这样干过,未来40年肯定也会这样干。
其实还有一个事情
华为的P50系列延期了
这么一看的话,好像其实也没有太多的问题
华为一直走的是双旗舰策略
mate系列在九月份发布,P系列在3月份发布
今年因为特殊原因,被迫变成把双旗舰当单旗舰来用其实也没问题
华为目前的选择无疑是对的
将精力放在研发新品上面其实是不划算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华为的研发能力再厉害
也没有快进到不需要配件就能做手机的地步
鸿蒙发布会的时候
余总讲了很久的鸿蒙性能
讲到了鸿蒙可以减少渲染次数,操作更加流畅,续航更长
改善了以往安卓删后台的问题
当余总讲到最后的时候
讲到鸿蒙可以适配很多老机型
讲到华为开始为老用户推出低价修手机
讲到华为开始探索为用户换后盖升内存的可能性的时候
余总眼里有光
是那种充满希望的光
当下的华为,太缺时间了
华为只有依靠鸿蒙和售后服务
延长目前手机的寿命
让用户多用几年华为手机
才有可能活下去
才有可能撑到国产崛起的那一天
活下去,才会有无限可能
加油啊,华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