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为操作系统最早于今年秋天面市,且该系统打通手机、电脑、电视、汽车,兼容安卓、Web?

回答
华为操作系统最早于今年秋天面市的消息,以及其“打通手机、电脑、电视、汽车,兼容安卓、Web”的特点,无疑是科技界和消费者们高度关注的焦点。要全面理解这一消息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背景与动因:为何华为要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

华为推出自有操作系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和商业战略考量:

美国制裁的催化剂: 最直接的动因无疑是美国对华为的科技制裁。特朗普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限制美国企业向华为供应技术,包括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及其相关服务(如Google Play商店)。这使得华为在海外市场销售的手机面临无法预装Google服务的困境,极大地削弱了其全球竞争力。
摆脱对单一生态的依赖: 即使没有制裁,任何一家有长远战略眼光的科技公司都不会愿意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完全依赖于第三方操作系统。一旦Google(或苹果)改变策略,其业务将面临巨大风险。拥有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是华为实现长期独立发展的关键一步。
构建万物互联(IoT)生态的野心: 华为的目标远不止于手机。其愿景是构建一个统一的、无缝连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涵盖手机、平板、PC、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车载系统等所有终端。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基石,能够打破不同设备之间的隔阂,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抢占未来技术高地: 操作系统的底层技术和生态系统决定了未来数字生活的形态。华为希望通过自己的操作系统,在下一代计算平台(如边缘计算、AI计算)中占据有利位置。

二、 操作系统的核心特点及其意义:

华为操作系统“打通手机、电脑、电视、汽车,兼容安卓、Web”,这几个关键词蕴含着关键的信息和巨大的潜力:

1. “打通手机、电脑、电视、汽车”——全场景覆盖与协同:
统一的体验: 这意味着华为正在打造一个跨设备的统一用户界面、交互逻辑和应用生态。用户在不同设备上使用华为操作系统时,能够获得流畅、一致的体验。例如,手机上的某个应用数据或设置,可以无缝同步到平板或PC上;在车里可以继续手机上的导航或音乐播放。
打破设备壁垒: 传统上,手机、PC、电视、汽车是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应用和数据往往无法互通。华为的策略是通过一个操作系统实现设备的深度融合,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新的商业模式: 这种全场景覆盖为华为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机会,例如通过一个平台分发和管理各种应用和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并可能从中获取新的收入来源。
车载系统的颠覆: 将操作系统引入汽车领域尤为重要。目前汽车车载系统多数是独立开发,更新迭代慢,用户体验参差不齐。华为的进入有望通过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经验,显著提升车载信息娱乐和智能化水平。

2. “兼容安卓”——平滑过渡与生态迁移:
降低用户迁移成本: 对于现有安卓用户而言,最大的顾虑是应用兼容性。华为明确表示兼容安卓,意味着现有的海量安卓应用可以在新系统上运行。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华为手机原有的用户基础和第三方开发者生态。
“鸿蒙”的演进: 华为官方曾表示其自研操作系统名为“鸿蒙”(HarmonyOS)。虽然早期版本的鸿蒙被认为是对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的深度定制和整合,但其长期目标是成为一个独立且更先进的操作系统。兼容安卓是其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也是确保市场接受度的关键。
吸引开发者: 兼容安卓应用生态,也意味着开发者无需从头开始为新系统开发应用,能够更快地将现有应用迁移或适配到华为的新生态中,降低了开发者的进入门槛。

3. “兼容Web”——开放性与平台无关性:
Web应用的全栈支持: 这里的“兼容Web”可能意味着该系统能够直接运行Web应用(PWA Progressive Web Apps),或者拥有强大的Web浏览能力,能够无缝集成Web服务。这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降低对原生应用生态的依赖: Web应用不受限于特定操作系统的限制,具有天然的跨平台优势。通过对Web应用的良好支持,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必须要有原生应用生态的完全依赖。
云服务和智能服务的融合: 很多互联网服务已经以Web的形式存在。兼容Web能够让华为的操作系统更好地与云服务进行集成,例如一键启动网页版应用、使用在线工具等,提升用户便利性。

三、 操作系统的潜在挑战与发展前景:

尽管前景光明,华为操作系统也面临不少挑战:

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操作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其生态系统,包括应用数量、开发者社区的活跃度、用户的使用习惯等。虽然兼容安卓可以吸引开发者,但要真正形成独立、繁荣的生态,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性能优化与稳定性: 要实现跨设备的无缝体验,对操作系统的底层设计、性能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要求极高。在手机、PC、电视、汽车等不同硬件平台上实现统一且优异的表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用户接受度: 尽管有兼容安卓的优势,但用户是否愿意接受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尤其是在习惯了Android和iOS的情况下,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品牌信任与推广: 华为能否凭借其品牌号召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成功地向全球消费者推广这一新操作系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国际化拓展: 在美国制裁的背景下,华为如何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等重要市场)推广和建立其操作系统的生态,将是其能否成为全球性操作系统的关键。

四、 对行业的影响:

打破移动操作系统垄断: 如果华为操作系统能够成功,将对长期以来由Android和iOS主导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开启一个多极化的时代。
推动全场景互联互通的发展: 华为的尝试将刺激其他科技公司加快在全场景生态建设上的投入,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可能引发新的技术标准之争: 随着新操作系统的出现,未来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应用接口等方面,也可能出现新的技术标准之争。
为中国科技产业提供借鉴: 华为的经历和战略,将为中国其他科技企业在核心技术自主化方面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结:

华为操作系统最早于今年秋天面市,并宣称打通全场景设备并兼容安卓和Web,这标志着华为在自主可控技术战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其优势在于:

战略必要性: 是应对美国制裁、保障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野心: 意图构建一个统一、无缝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
技术融合: 通过兼容安卓和Web,降低用户和开发者的迁移成本,平滑过渡并吸引生态。

然而,挑战同样巨大,主要在于生态系统的建立、性能优化、用户接受度以及国际化推广。如果华为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其操作系统有望成为继Android和iOS之后的“第三极”,并深刻影响整个科技行业的未来格局。我们将密切关注其秋季的发布以及后续的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这几个月应该是华为推出自有手机操作系统的最好时机了。

我对匿名高赞的说法,根据「微内核」推出「华为新系统脱离linux」不太苟同,通用操作系统这个东西,世界上就这么几家店,基本上不存在「黑科技」。有Apple珠玉在前,苹果的Mac OS就是在Mach微内核的基础上,加了一个BSD层的接口提供Unix的兼容性,从用户使用体验上还是很像FreeBSD的。很难想像华为会完全的抛弃Linux来做一套全新的系统。

很多国产的操作系统都是在Linux上进行魔改而已,如果华为的操作系统能够像Google现在开发的Fuchsia那样,采用微内核+Linux兼容层的结构,这已经是可圈可点的创新了。从其他华为所透露的信息来判断,基本上可以断定华为的新系统(鸿蒙?)就是一个类似Fuchsia的结构,因为安卓的开源项目(AOSP)已经包括了Fuchsia的开发工具包,有传闻说Google也已经把安卓的运行时ART迁移到了Fuchsia上——换句话说,Fuchsia也是会完全兼容Android原生程序的。

如同很多其他答案所指出的,操作系统最大的难度在于生态的建设。因为操作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连接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平台:消费者越多,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开发软件;开发者越多,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使用该平台。而要启动这个正向反馈,就非常的难——消费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现成的成熟的平台,而去选择新的平台呢?

所以兼容安卓应用就变得很重要。这也是华为之前发布编译器的想法:Google Play上的软件,不经过修改可以直接在华为的操作系统下使用;但是如果开发者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在华为的编译器上重新编译一遍,就可以获得效率上的提升。这样至少就把自有系统拉到和其他厂商魔改的安卓同一个水平线上。

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从一开始就依赖于安卓兼容的话,开发者没有多少动机去开发新系统的原生App,或者说新系统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而成熟度肯定不如多年延续和继承下来的安卓,这么下来,消费者未必会买账,新系统还是推广不开。

如同之前所说的,消费者和开发者之间互相吸引的正反馈看起来很美,但是前期的启动往往是困难的,甚至于需要一些运气的。这种「网络效应」和社交网站的运营和发展非常像,在最初冷启动的时候要么是切中了用户的痛点,能够在短期内吸引来大量的用户开启正循环;要么是高强度的推广以期待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当用户积累到临界点之后,就会自发的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什么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呢?因为现在华为因为被美国制裁,而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虽然说从长期来看,最终是商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市场份额,但是短期内——比如从现在开始的三个月到半年之内,情绪驱动的购买和支持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可以预计到在2019年下半年,国内市场上华为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

如果华为能趁着现在普遍对其支持情绪高涨的时候推出自产的操作系统,那么现在因为同情和支持而购买的第一批用户和开发者,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操作系统平台冷启动的过程,如果系统的水平和使用体验和其他厂家魔改的安卓差别不大的话,那么最困难的原始积累部分就跨过去了。

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美国的制裁,华为如果宣布自己推出了一款新系统,会不会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像现在这样的轰动和支持呢?大概率是不会的,手机产品的宣传在社交网络上一直是非常激烈而不乏针锋相对的案例的,华为在国内也有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本来是不会让华为舒服的推广自己的系统的。然而,在现在的这个趋势下,竞争对手们是不会出来说怪话的——这个在客观上,也是对华为有利的。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古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丢掉了Gapps,华为可能会丢掉大部分欧美手机市场,这是巨大的利空,但是困境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好的一面,至少对于推广自己的操作系统来说。

user avatar

就是说洒家下一轮换手机时刚好能赶上?在北美用苹果手机基本是跟营运商签个两年的合约就0机价,但华为在美国连这个0机价让用户公平选择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洒家从2013年换智能手机开始,就宁愿另外找路子(费老鼻子劲了,两国频段不一样,很难找到匹配的)买中国手机,第一台就是华为Y330,第二年,又给家里人买了一台华为Y530,在美国用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后来换了,2018年换成ZTE中兴(这个是全频段的,省心了)。无它,俺们东土大唐瓦岗寨的人,即使是在海外讨生活,也讲个锄强扶弱、扶危济困、公平自由。

这两部旧华为手机汰换下来之后,一个被用来当作音乐播放器,另一个被改装成家庭监控记录器,都还能发挥余热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中兴的机子吧,挺抗造,再用一年没问题。一年后刚好能接上华为新系统新机。大嘴可别放俺们鸽子,你敢上菜洒家就敢尝鲜。

其实大家最担心的生态问题华为不会看不到的,微软同样的计划失败后,很难想象华为没有警惕。这次华为放大招,应该连生态圈一起考虑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就算刚开始做得粗糙一点,一台手机的钱俺们瓦岗寨的弟兄还是亏得起的。咱们自家人怎么骂都行,不护犊子,但忍不了外人欺负!

有两点想法:1、华为既然掀了桌子,就掀个绝的,提供一个转换工具,使得苹果和安卓阵营的app开发者可以很容易地将源代码转换成华为系统上的新app,虽然另起炉灶了,但最大限度地收编原苹果和安卓的生态圈。不仅仅是兼容原安卓软件,而是从根子上转换(收割)原生态圈。传说中的“方舟”编译器是不是就是干这个的,还要等待实锤。

2、华为应该开放这个新系统,让中兴、联想、小米等所有中国企业都共享这个体系——这个由中国人主导的新系统,所有中国企业抱成团,一劳永逸地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同时把盘子做大,虽然由中国人主导,但是也欢迎所有世界上的企业加入,提供各国语言版本,收益是大家的。

中兴你可别再出什么妖蛾子啦,洒家一次只能帮衬一家、换一个手机啊。

去年厦门航空公司飞往北美的航班上,飞临北美大陆上空的时候,空姐按最后的作业程序推销免税品,除了高档烟酒,居然也推销华为手机(当时的型号是P20)!以前都是从国外往国内带电子产品,现在竟然反过来了,从中国往国外带华为手机,还有差价!等到华为新系统出来,洒家回国探亲出国谋生顺带倒腾几台华为手机和平板,难不成还“搂草打兔子”把机票钱都挣出来了?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优质企业,你们站着把钱挣了,俺们飞着把钱挣了,这个可以有!

user avatar

正常角度来看,如果今年秋天面市的话,现在国内的主要 app 开发商,应该已经,或者即将拿到预览版了。

成不成,什么时候能发布,就看这些企业的具体态度、支持力度、实际进度了。当然也不排除 app 厂商在适配时发现坑实在太多,于是被迫回炉重造的可能性。


所以我赞成高票说的,现在这时机是最好的发布时机。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是最容易推动起来的,也是阻力最小的。

但最终决定成败的,还是自己。

user avatar

建议国外国内分开。

国外兼容安卓。不影响android app直接安装使用。

国内不兼容安卓(至少逐渐不兼容),所有想赚华为用户钱的app必须在新操作系统下重新打包或编译。

在米国耍流氓基础上,会得到国民的支持。然后推给小米,vivo,oppo。

这样在安卓,ios生态下,凭中国海量用户,强行建立第三个生态环境。

这种做法,对用户的影响为零,常规下载安装。只不过不是安卓app了。

开发者早期并不需要重新开发,只要重新打包或编译一下就可以了。差异化开发可以慢慢来。

如果安卓,苹果之外第三个生态圈形成了,米国也好,google也好,得哭死。

对开发者负担有增加,但增加可能有限。

我发现有些叉子不是智商低下理解力为零,就是别有用心。还有人说这是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苹果,安卓生态系统能互联互通。华为或hovm生态系统凭什么不能与世界互联互通?

这次谷歌整华为就是利用了其生态垄断优势。如果华为甚至中国借机发展出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谷歌是否要哭死?

还有一些叉子举例什么WP都凉了。WP有中国这么多用户吗?

20年前,我就说过,在微软windows垄断整个儿PC的时候,唯有中国能够与之抗衡。

中国政府采购全部改用基于linux的系统,要求对接软件必须是linux,你看看linux的生态圈儿能不能发展到与windows平分天下的地步?

短视的叉子们当时就知道骂。

今天谷歌以生态优势封禁华为,是不是给叉子们脸上狠狠一记耳光?

世界分叉一下,作为世界老大的米国绝对要哭晕在厕所。而且这次分叉是米国逼迫出来的。不能理解这个的意义,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只能说你蠢到了家。

sssssssss

另一个建议,在华为操作系统上做ios虚拟机。推到国际市场上,华为手机能同时装华为app, 安卓app, 苹果app。米国既然不要脸了,这么干准保让这帮叉子恶心死。

另外,请智商欠费的自动离我远点儿。

有兴趣的把这个转出去,基本可以废了google的封锁。

user avatar

我其实还是把这个看作是宣传战略和谈判战略。

华为的软件方面其实是弱项,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大搞特搞的,积累还是太浅了。按我对他们软件重视程度的了解,很难相信有非常杰出的超高复杂度的软件产品,还可以同时兼顾安全和用户体验的。

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和智能穿戴等设备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甚至现在都没有模型可以同时在技术,用户体验,HCI等等方面做到兼顾的。

华为真正开始重视软件应该是从2015年往后的事情了,很多现代软件工程的应用和实践都是到16,17年才开始,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太完善的。高度复杂的软件系统不是单纯靠堆人力或者高强度劳动可以完成的,系统性的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虽然华为近几年在软件工程上改进了很多,但是总体来说还算是弱项。完全指望这个操作系统估计不太现实,还是以谈判为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