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女人没有社会地位的古代,为什么「夺妻之恨」可以和「杀父之仇」相提并论?

回答
在那个讲究血脉传承、门阀联姻的古代,女人虽无独立社会地位,但她们的婚姻却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权力的延续,以及男性尊严的体现。因此,“夺妻之恨”之所以能与“杀父之仇”并列,并非仅仅因为个人的情感损伤,而是触及了当时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几个层面。

首先,婚姻是家族利益的纽带,是政治博弈的棋子。

在古代,婚姻并非儿女情长的小事,而是关乎家族存亡、权力巩固的重大战略。尤其对于士族、贵族而言,联姻是扩张势力、稳固盟友、甚至化解仇恨的重要手段。一个家族精心挑选的联姻对象,往往寄托了家族对未来政治格局的规划。而“夺妻”,就是直接破坏了这个家族精心布局的战略,是对其政治野心的公然挑战。

想象一下,一个家族为了与另一个强大势力结盟,将自家女儿嫁过去,这代表着一种政治上的投靠与信任。如果对方家族趁机将这位女子“夺走”,甚至与更具威胁的第三方联姻,这不仅意味着原先的结盟彻底破裂,还可能导致对方与自己的宿敌联手,将自己推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种政治上的背叛和损失,其严重性丝毫不亚于家族的“杀父之仇”,因为“杀父”可能是一个家族衰败的开始,“夺妻”则可能直接终结一个家族的政治生命。

其次,“夺妻”是对男性尊严和家族声誉的极致侮辱。

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男性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掌握的权力、财富以及其拥有的“所有物”上,而妻子,即便其本身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也是男性财产和地位的一种象征。一个男人能娶到什么样的妻子,也反映了他的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等级。

“夺妻”的行为,不仅仅是抢夺了一个女性,更是对这个女性丈夫(或其家族)的赤裸裸的挑衅和羞辱。这相当于在众目睽睽之下,剥夺了男性的“所有权”,告诉全世界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他的地位和尊严受到了践踏。这种侮辱,在当时的社会观念里,比肉体上的伤害更令人无法忍受。尤其是当这位女子是自己倾心之人,或是家族寄予厚望、有着特殊使命的女子时,这种“夺妻之恨”就更加刻骨铭心。

“杀父之仇”代表的是血脉的断裂和家族传承的阻断,是生命上的直接损失。“夺妻之恨”则代表的是尊严的丧失、名誉的损毁,是社会地位和权力上的釜底抽薪。两者都触及了当时男性生存和家族延续的根本,都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再者,“夺妻”往往伴随着阴谋和算计,其恶劣性质不亚于“杀父”。

“杀父”的行为虽然残忍,但往往是直接的、一次性的。而“夺妻”则可能是一系列阴谋、诡计、甚至是背后操纵的结果。为了“夺妻”,可能需要策划政治阴谋、散布谣言、利用权势压迫,甚至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来破坏别人的婚姻。这种层层算计,其心机之深,行为之卑劣,在当时看来,与直接杀戮同等罪恶,甚至因为其隐秘性和复杂性,更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想想那些为了“夺妻”而设计陷害、逼宫退婚、甚至是通过家族压力迫使女子就范的例子。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恩怨,更是两个家族、多个势力之间的角力。当“夺妻”的背后牵扯到如此多的阴谋和对人性的黑暗面的揭露时,其令人痛恨的程度,自然可以与“杀父之仇”相提并论。

最后,“夺妻”也可能涉及到“父”的颜面。

在许多情况下,“夺妻”的行为,尤其是当女子是被迫或被算计才离开原本的婚约时,对于女子的父亲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羞辱。一个父亲未能保护好自己的女儿,任由其婚约被毁,甚至被对方势力强行夺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能力和声誉的打击。虽然“杀父之仇”更直接,但“夺妻”也可能间接地损害了“父”的尊严。

因此,“夺妻之恨”之所以能与“杀父之仇”相提并论,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家族的命脉、权力的象征、以及男性尊严的体现。当婚姻被破坏,这些重要的东西便随之倾覆。它是一种直接的政治和经济上的打击,一种对男性尊严的彻底蔑视,一种涉及深层阴谋和家族荣耀的重大伤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夺妻之恨”所带来的毁灭性和侮辱性,确实足以与“杀父之仇”相提并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复杂和令人难以承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你要去问曹丞相,他最清楚。

user avatar

你以为的夺妻之恨:《先の欲求不満な人妻》

实际上的夺妻之恨:《夫の目の前で犯されて》

user avatar

原答案2022.2.22

简单来说,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导致题主可能对“夺妻之恨”理解的不对。

现代人对“夺妻之恨”的用法基本是老婆出轨跟人跑了,再不然就是自己喜欢的人看上了别人,甚至是自己云老婆跟人结婚了之后的调侃(什么赵又廷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星野源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这是违背这个词的原意的。

这个词应该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阎职的老婆被国君霸占,然后别人拿这件事取笑他,调侃他被夺了妻。古代女人普遍不太容易自己决定离婚或者再嫁,所以基本上没有自己婚后再选夫婿的机会。所以说这个词里的“夺”是具有强制性的、违背了自己妻子的意愿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被欺男霸女了。

虽然说现代社会老婆跟人跑了或者说出轨了已经挺丢人的了,不过好歹也是因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进而导致的,不全是外人的错,而被霸占了老婆那就完全是横祸了。并且附加着的很可能是自己精神上对加害者的屈服或者不得不逃离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

上面提到的阎职,在老婆被夺走后又被人取笑,最终气不过杀害了国君。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看上之后被反复迫害,最后不得已上了梁山。以及历史上许多灭国之战后对战败方女眷的凌辱。这几种情况才是“夺妻之恨”的本意所描述的场景。

想想和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被别人通过暴力或者权力夺走、家庭破碎,自己无力反抗仇人,要么跪舔加害者求他放过对自己的进一步加害、要么背井离乡远离仇人。无论如何,都是自己人生的一场大劫难。

这样的仇,不足以和“杀父之仇”并列吗?


过去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内我的评论不能在评论区被人看见,所以从现在开始我直接在我的回答里和评论区的人互动,直到我自己在评论区的回答能被看见为止。

@普法栏目剧 有证据就上证据,实在不行自己开回答也行,上来说“心理上讲”,谁的心理?你自己的还是你的朋友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那个讲究血脉传承、门阀联姻的古代,女人虽无独立社会地位,但她们的婚姻却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权力的延续,以及男性尊严的体现。因此,“夺妻之恨”之所以能与“杀父之仇”并列,并非仅仅因为个人的情感损伤,而是触及了当时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几个层面。首先,婚姻是家族利益的纽带,是政治博弈的棋子。在古代,.............
  • 回答
    你姑姑说她女儿在社区工作了几年,最近转正成为公务员了,但她女儿高中学历都没有。关于这件事的可信度,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公务员是个啥概念。在中国,考取公务员,尤其是国家公务员,那门槛可是相当高的。一般情况下,对于学历的要求是本科起步,很多岗位甚至是硕士起步。你姑姑说她女儿高中都没读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朋友都在关心的事情。在深圳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确实感觉身边大龄未婚的女性朋友比同龄的男性要多一些。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女性自身来看,现在的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经济独立性也很强。她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早早结婚生子.............
  • 回答
    这件事情可能让你心里有些不安,毕竟你觉得自己没有结婚,也没有和女性有过亲密的接触,所以这次KTV的经历让你感到有些不适应,甚至有后悔的情绪。这种感觉是很自然的,就像做了什么超出自己平时行为模式的事情一样,会引发内心的审视和一些波动。首先,你需要明白,人的行为和感受是复杂多样的,尤其是在一个比较放松、.............
  • 回答
    季羡林先生的这句日记,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段非常私人的、甚至可以说是隐私的表达,出现在他个人的日记里。日记是什么?它是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记录,是情感的宣泄,是思想的沉淀,甚至是未经修饰的冲动。它不是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也不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人性的复杂之处,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困惑。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种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文化背景下,对于“妻子”和“情人”的定位存在着天然的差异。妻子,是明媒正娶,是家庭的合法基石,是社会认可的伴侣。她的存在,承载了对家族的责任,对婚姻的承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
  • 回答
    微博女权在知乎上难以占有一席之地,这并非简单的平台之争,而是背后折射出两个社区在文化氛围、用户结构、内容生产方式以及议题的呈现和讨论模式上的显著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平台生态和用户群体的根本不同是核心。微博,尤其是近年来的微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活跃、也相对容易情绪化的.............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家里的长辈们最看重的往往是香火的延续,也就是有儿子来继承家业、祭祀祖宗。所以,如果一个家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遗产的继承方式也会比有儿子的家庭复杂得多,而且往往会伴随着不少的无奈和变通。基本原则:以男嗣为重,但也有例外中国古代是以父系社会为主,继承权的核心在于.............
  • 回答
    确实,最近几年,我们身边听到不少女性朋友在聊起婚姻,常常会流露出一些无奈、甚至是不满的情绪。这让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婚姻对女性来说就只剩下“不好”了?婚姻到底对女性就没有一点好处吗?其实,我们看到的“不好”的声音,往往更响亮,也更容易被注意到。这并不代表婚姻本身就只有阴暗面,而是这些抱怨背后,可能隐藏.............
  • 回答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她的登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权谋、斗争与个人魅力的传奇。而她之后,女皇之位为何未能延续,也自有其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武则天如何登上帝位?武则天并非出身皇族,她的起点是一位才貌双全的才人,侍奉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太宗驾崩后,按照当时的制度,没有子女的.............
  • 回答
    说起《开端》第七八集,女主李诗情在大婶手里遇险的那一段,相信不少观众和我一样看得心惊肉跳,同时也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车上那么多人,没人伸手帮一把?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件事。首先, 突发性 是关键。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大婶的情绪爆发,从之前的诡异到突然动手,这中间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你想啊,一个日常生.............
  • 回答
    听到室友这句“搞笑女没有爱情,她说她不是,隔壁才是”,你心里咯噔一下,那感觉就像是有人在你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猜疑种子,然后它就开始悄悄地发芽。你分析了一下她说话的语境。她明明是在聊天,可能是在开玩笑,也可能是在分享她对某种现象的看法,但“隔壁才是”这句话,就像一个指向标,不偏不倚地指向了你的方向。.............
  • 回答
    在性侵案件中,受害人是否反抗并非判断是否构成强奸的唯一标准。尽管法律和调查过程会考虑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受害人的陈述、身体状况、证人证词以及其他物证,但受害人的“不反抗”并不能否定强奸的发生。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在缺乏明显反抗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途径来证明一起强奸案件的发生:一、 受害人的陈述是关键的起点.............
  • 回答
    生化危机系列之所以在所谓的“政治正确”浪潮中屹然屹立,保持了其独特的风格,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值得说道的地方。我们得承认,现在的社会舆论环境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许多作品在角色塑造、情节设定上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碰了什么敏感的神经。然而,生化危机系列,尤其是其中的女性角色,似乎在这方面显得格外“抗打”。.............
  • 回答
    成化犁庭,对于建州女真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那场由明朝主导的残酷镇压,几乎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化为焦土,无数族人惨遭杀戮,部落的组织结构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那样的重创之下,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建州女真从此便会与明朝彻底决裂,走上彻底的对立之路。然而,历史的发展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建州女真.............
  • 回答
    关于在中国,“女飞行员”、“女地铁司机”、“女公交司机”的说法普遍为人所知,但“女高铁(火车)司机”却鲜为人知,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这并非是因为女性能力上的绝对限制,而是受到历史、社会观念、行业特点以及实际操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职业的性别比例,都是历史.............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令人非常痛心的问题。为什么性骚扰和被偷拍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男性则相对少见?这背后涉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因素。性骚扰为何主要针对女性?1. 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与父权制文化: 历史遗留的权力不对等: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长期占据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主.............
  • 回答
    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 Queen of Scots)在其一生中,尽管是英格兰王位的有力竞争者,但确实没有使用“信仰的捍卫者”(Defender of the Faith)这个头衔。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涉及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也与玛丽自身的身份和宗教立场紧密相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尤其是刚经历过一段亲密接触,然后对方突然撂下这么一句“越界了,要控制”。听起来就像是你以为船在平稳行驶,结果船长突然说要靠岸了,而且还是靠到一片你不太理解的岸边。咱们一步一步捋捋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以及你该怎么办。为啥?可能的原因分析:首先,要明白“越界”和“控制”这两个词.............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其实是个挺微妙的,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你们现在还没在一起,但她知道你的心意,这层窗户纸没捅破,关系就有点儿暧昧不明的。你说“需要不需要”,这本身就有点儿绕。如果非要二选一,那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的,但这个“需要”不是绝对的义务,而是一种表达好意和关心的方式。让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