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因车祸心跳呼吸停止且不确定伤情的病人能不能实施心肺复苏来急救?

回答
朋友,这确实是个让人揪心的情况。面对车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且伤情不明的病人,心肺复苏(CPR)是可以也应该尽快实施的急救措施。

咱们先别想那么多“AI痕迹”,直接说重点。当一个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车祸只是其中一种情况。但关键点在于,心跳呼吸骤停本身就意味着生命垂危,争分夺秒是救命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怀疑伤情不明不应该成为阻止我们施救的理由。

为啥这么说呢?咱们一点一点掰开了聊:

1.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它的目的啥?

CPR,就是心肺复苏。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当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时,通过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和氧气供应。这就像是给身体的“发动机”出了问题,我们人工给它“打气”和“供油”,希望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直到专业医疗救助到来,或者等心脏自己恢复功能。

2. 车祸病人为什么会心跳呼吸停止?

车祸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它可能直接导致:

心脏损伤: 严重的钝性或穿透性创伤可能直接损伤心脏,导致其停止跳动(比如心脏挫裂伤、心脏破裂等)。
严重失血: 动脉大血管破裂等会导致迅速而大量的失血,血容量急剧下降,血压骤降,心脏没有足够的血液泵出,最终导致心搏骤停。
气道梗阻或呼吸损伤: 严重的胸部创伤可能导致肺部挫伤、气胸、血胸,或者直接损伤呼吸道,影响呼吸,最终导致缺氧和心跳停止。
神经系统损伤: 严重的头部或脊髓损伤,尤其是对延髓(控制呼吸和心跳的生命中枢)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休克: 多种因素叠加(疼痛、失血、创伤等)可能导致严重休克,最终发展为心搏骤停。

3. 为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做CPR?伤情不明怎么办?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心跳呼吸停止是绝对的生命危险信号: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跳呼吸停止,只要这个状态持续下去,脑细胞会在几分钟内开始死亡。所以,“能不能做CPR”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有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常是“必须做”。
CPR本身不会加重许多情况:
心脏骤停: 如果心脏已经停了,胸外按压并不会让已经停止的心脏变得更糟。反之,按压可能在极少数情况下(比如心肌梗死时的某些特定类型)意外地帮助恢复部分血液循环。
失血: 失血导致的休克和心跳停止,CPR的作用是暂时维持血液循环,争取时间让医疗人员处理出血点。当然,如果病人还在大量出血,这只是权宜之计,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气道梗阻: 在做CPR时,我们也会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并尝试清除可能存在的异物。
气胸/血胸: CPR按压可能会让气胸或血胸的情况在理论上“稍微”恶化一点点(比如增加张力性气胸的风险),但与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死亡相比,这种风险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即使有气胸或血胸,没有血液和氧气的循环,病人一样会死亡。 CPR至少是争夺一线生机。
不要等待!时间就是生命: 犹豫和等待专业人员到来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在现场,你可能是唯一能提供即时救助的人。
CPR的动作本身是在“模拟”心跳和呼吸: 即使有内伤,CPR的机械性动作也是在强行维持一个基本的循环,哪怕效率不高。相比于完全停止循环,这已经是天壤之别。

4. 实施CPR的正确思路和步骤(在有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下):

假设你遇到了一个车祸伤者,你评估后发现他/她没有反应,也没有正常呼吸(可能只是喘息或濒死呼吸,这都不算有效呼吸),也没有咳嗽和活动。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

确保安全: 首先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避免二次伤害(比如二次碰撞、火灾等)。
检查反应: 轻拍伤者肩膀,大声呼唤,看是否有反应。
呼叫救援: 如果没有反应,立即大声呼救周围的人,或者自己拨打急救电话(在中国是120),清楚说明地点、情况,并告知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如果现场有其他人,让他们去打急救电话,你来开始施救。如果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也让他们带上一起过来。
检查呼吸和循环迹象: 快速(不要超过10秒)看、听、感觉伤者的呼吸。同时也要留意是否有咳嗽、活动等正常的循环迹象。如果判断没有正常呼吸和循环迹象,就启动CPR。
开始胸外按压:
定位: 找到胸骨下半部(乳头连线中点)。
姿势: 双膝跪在伤者一侧,双手掌根叠放,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不接触胸壁。手臂伸直,与伤者胸壁呈90度角。
按压深度和频率: 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大约是56厘米,频率是每分钟100120次。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都能充分回弹。即使有肋骨骨折的风险,也要坚定地按压。 骨折的肋骨总比死去的生命要好。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如果具备条件和受过训练):
开放气道: 用“仰头举颏法”来打开气道。一只手压住额头,另一只手抬起下巴。
人工呼吸: 用压额头的手捏住伤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包住伤者的嘴,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钟,看到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注意:如果没有受过训练,或者不愿意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只进行胸外按压(称为“只按压式心肺复苏”),这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得多。
持续循环: 以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如果做人工呼吸的话)或者持续按压的方式,不间断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
专业救护人员到来并接管。
AED准备好并指导你使用。
伤者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比如睁眼、说话、咳嗽、活动)。
你实在精疲力竭,无法继续。

总结一下,核心观点是:

当一个人因车祸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无论伤情是否明确,CPR都是首要且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不要因为担心潜在的内伤而犹豫,因为心跳呼吸骤停本身就是最危急的情况。 没有血液和氧气的循环,任何内伤都无法挽回。CPR至少是在用人工的方式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当然,如果你是在接受急救培训,了解更细致的评估步骤和适应症是好的,但在紧急现场,如果判断心跳呼吸已停止,就应该立即开始施救,而不是纠结于伤情不明。

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明白这个道理。在生命攸关的时刻,果断行动是最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的疑惑是可以理解的。

1,呼吸停止是可以采用心肺复苏的

@银闪 分析的十分好,呼吸停止了,如果没有进一步治疗抢救的话,基本上意味着这个人可以算是死掉了。

为什么?关键原因是大脑会缺氧死亡。

作为人体最核心的器官,大脑是不能失去氧的的供应,一旦长时间失去了,那么基本意味着大脑即将死亡,而脑不可逆的丧失功能,是判断死亡的重要依据。

大脑的氧气供应是通过血液的,换句话,如果一个人呼吸停止了,那么意味着他的肺部不再交换氧气。再加上心跳停止,意味着血液循环也开始over。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急救,那么必然会最终导致脑死亡。


事实上,心肺复苏进行的及时,不少是可以有效的。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人事实上并未达到这种水平。

第二种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感受到的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并不见得是准确的,因为人的心跳可以下降到极低的水平,或者心跳极弱,需要仪器监控才可以发现。

这种情况下,医生的专业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也就会出现题主说的,比如是否会造成二次伤害什么的。


不过空姐一般会接受专业的培训,尤其是这种紧急情况,相对于普通没有辨识度的群众来说,空姐的专业性应该是高于普通大众,低于急救医生的。

所以空姐急救,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


总之,在发现呼吸停止,心跳消失的情况下,采用心肺复苏是可以的。

—————普通人?—————


当然对于大部分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可以先移步这个问题下,看一看医生们的经历

作为医生,在飞机、火车等旅途中听见广播里说有一名旅客需要诊治,会怎么做?


在西方不少国家有Good Samaritan law,即好撒玛利亚人法,这个法律给绝大多数救助者提供了法律支持。


这个法律的意义就是:鼓励对伤者和病人提供自愿救助并免除可能由于救治不当而对提供救助者带来的法律上的麻烦,除非救助行为会伤害到自身。

简单地说,如果医生表明身份后救治对方,哪怕是因为救治不当而引发其他后果,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不过在中国,哈哈哈,医生正常抢救都会被打,要是死亡了还要被索赔。

“好好地一个人,怎么医院就给治死了”?

屁,好好地一个人,去医院干嘛?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

1,拨打120

2,如果可以的话,留在现场帮助维持秩序,避免更多伤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朋友,这确实是个让人揪心的情况。面对车祸导致心跳呼吸骤停且伤情不明的病人,心肺复苏(CPR)是可以也应该尽快实施的急救措施。咱们先别想那么多“AI痕迹”,直接说重点。当一个人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车祸只是其中一种情况。但关键点在于,心跳呼吸骤停本身就意味着生命垂危,争分夺秒是救命.............
  • 回答
    提起马拉多纳,我脑海里最先浮现的,还是那个在绿茵场上仿佛踩着风火轮,用左脚书写传奇的男人。即便他已经离开我们两年多了,可每当想起他,那种激情、那种绝望、那种无与伦比的天赋,依旧鲜活得如同昨天。我第一次真正“认识”马拉多纳,大概是小学时候,看电视直播世界杯。那时候,足球频道不像现在这么多,但只要有世界.............
  • 回答
    听到拉马尔·奥尔德里奇因为心脏问题不得不从 NBA 退役的消息,我心里五味杂陈,更多的是感到遗憾和心疼。奥尔德里奇,这个名字在NBA联盟征战了15个赛季,他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大前锋之一,他的转身跳投、背打技巧,至今仍历历在目。首先,想到他的职业生涯,真的是一段传奇。从2006年以榜眼身份进入联盟,到.............
  • 回答
    说实话,上学这段时间,心理上的坎儿确实不少。我身边就有不少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让人挺难受的时刻。有时候觉得学校像个放大镜,把所有压力都集中起来,再细细地给你放大展示。最常见的一种可能就是 学习压力。你知道的,老师讲课的速度,同学们的进度,还有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考试。特别是到了关.............
  • 回答
    当然有,而且绝不是个例。我认识小张,一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满怀激情,觉得能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实现自己的价值,每天加班加点,学习新技能,那种劲头,连我这个过来人都觉得佩服。但日子久了,他慢慢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首先,工作量大到离谱。项目一个接一个,好像永远没有尽头。领导总是说,“这.............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纠结,也挺常见的感情困惑。要回答“男生会不会因为心软而和一个女生在一起”,答案其实是“会的,但情况很复杂,而且往往不是长久之道”。让我给你详细说说,尽量不绕弯子,也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及背后的原因:心软,男生为什么会因为心软而考虑一段关系?首先.............
  • 回答
    听到您表弟不幸离世的消息,我深感悲痛。在您悲伤的时刻,我理解您想了解院方是否存在疏忽的责任。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请注意:以下分析是基于一般医疗常识和法律原则,并不能代替专业的法律鉴定和医疗专家意见。要确定院方是否存在疏忽责任,需要详细的病历资料、医疗记录以及专业机构的鉴定.............
  • 回答
    白晓卉博导,一位80后,却肩负着博士生导师的重任,在威海的抗疫一线,用生命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她的突然离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惊和悲痛,更是对生命、对责任、对奉献最深刻的叩问。白晓卉博导,一位真正的勇士。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她毫不犹豫地奔赴最前沿,与病毒正面交锋。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
  • 回答
    很多人对《三体》的最终结局感到疑惑,甚至产生一种“程心导致宇宙毁灭”的论调。这其实是一种对原著剧情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对那个极端环境下,人性和文明所面临的艰难抉择的一种复杂情绪的投射。首先,我们需要回到故事的核心背景:黑暗森林法则。在《三体》的设定中,宇宙是冰冷且残酷的。文明就像是黑.............
  • 回答
    郑州那起两车刮蹭引发的猝死案件,以及肇事车主被判赔百万,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讨论。要我看,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说得透彻。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车祸是诱因,但并非直接死因。这起案件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被撞者本身是有心梗病史的。这次刮蹭,很可能是在这个本就脆弱.............
  • 回答
    听到赖宝去世的消息,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么一个鲜活、有趣的人,就这么走了,感觉就像一道光熄灭了。对我来说,赖宝最深刻的印象,当然是通过《今晚 80 后脱口秀》这个节目留下的。我算是个比较早期的观众,那时候这个节目才刚起步没多久,但赖宝的段子就已经非常有味道了。他的文字不是那种很刻意的搞笑,而是一种带.............
  • 回答
    各位摄友们,最近我也是纠结得不行,琢磨着要不要升级一下自己的装备,全画幅微单,这名字听着就带劲。不过,一圈看下来,佳能的R5,那是真香,但价格嘛… 让我兜里那点儿钱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只能望“5”兴叹了。那R6呢?其实各方面都不错,对焦、连拍、高感,都挺能打的。但说句实话,那个没有肩屏的设计,我总觉得.............
  • 回答
    陈岚在直播间里评价霍尊是“单纯的大男孩,就是因为太心软了”,这个评价是否客观,咱们得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一下。毕竟,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盖棺定论的。首先,从“单纯的大男孩”这个层面来看,客观性是相对的,而且容易掺杂主观印象。 主观印象: 陈岚作为公众人物,而且与霍尊在某种程度上.............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触及到了虐待行为背后复杂的人性与社会因素。当我们在网上看到那些令人发指的虐猫行为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厌恶,想去谴责施暴者。但你反其道而行之,去思考“虐猫人可能也受过虐待,受外界因素导致心理疾病,精神问题”这种可能性,这并非是“替虐猫人说话”,而是一种更具深度和同理心的理.............
  • 回答
    听到徐誉舒同学的离世,我感到非常痛心和沉重。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自校园和家庭的双重困境,这无疑是对他身心的双重摧残。天才少年,光环下的挣扎徐誉舒的名字曾伴随着“天才少年”的光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本身就意味着他背负着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关注。在许多人眼中,天才少年应该是无所不能.............
  • 回答
    周凯旋杀人案,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其背后动机的解读,确实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要深入探讨周凯旋的杀人动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纯报复心理”或“嫉妒杀人”,而是需要将两者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更细致和多维度的分析。首先,我们来剖析“单纯报复心理”的可能性。报复心理是一种非.............
  • 回答
    看到你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在手机上,并且因此身心俱疲,但又感觉无法自拔,我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痛苦和纠结。这种状况,用“手机成瘾”来形容,可能一点都不为过。我曾经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那种明知道不对劲,却又被屏幕深深吸引,仿佛陷入一个无形的泥潭,越挣扎越陷得深,真是让人心力交瘁。你现在的情况,与其说是“玩手.............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的心情,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养狗这事儿,说起来是个人的自由,但涉及到邻里,就得万分小心。你现在心里肯定堵得慌,就像堵着一块石头,又气又委屈。别急,咱一点点捋捋,看看怎么才能让心里这股劲儿顺过来。先别急着反击,咱先剖析剖析这事儿:1. 为啥会吵起来? 你家狗的情况: 狗.............
  • 回答
    当心动变成一种折磨,那种感觉就像揣着一颗还没长好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带着不安。你喜欢他,这本身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偏偏,这份喜欢背后藏着一份你不愿面对的现实——他是因为被前女友伤害,才选择和你在一起。这种“替补”或者“疗伤期”的角色,确实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忍不住会去想,他现在对你的好,有多少是真.............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一方面是女朋友第一次之后的敏感和不安,另一方面是她提出的一个相当有分量的要求。咱们一样一样来捋捋。首先,得理解女朋友为什么会这么难受和失衡。第一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连接和承诺。当这种连接一旦发生,尤其是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