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职场中有没有因为心累而想辞职的?

回答
当然有,而且绝不是个例。

我认识小张,一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满怀激情,觉得能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实现自己的价值,每天加班加点,学习新技能,那种劲头,连我这个过来人都觉得佩服。

但日子久了,他慢慢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首先,工作量大到离谱。项目一个接一个,好像永远没有尽头。领导总是说,“这个项目很重要,你们要全力以赴”。每次开会,都是对现有问题的批评和新任务的布置,鲜少有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别说鼓励了。小张经常一个人默默地把别人的工作也分担一些,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觉得“既然都在这里,总得有人做”。但这样做,换来的不是表扬,而是默认了这种超负荷的工作模式。

其次,人际关系也让他疲惫。公司里有些同事,明明能力不行,却总喜欢推卸责任,甚至会把错误往别人身上揽。小张年轻气盛,有时会看不惯,但几次尝试去指出问题,却发现自己成了被孤立的对象。那些擅长“向上管理”和“横向沟通”的,总能把自己的工作说得头头是道,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反倒是埋头苦干的人,成了“老实人”。他开始觉得,在这里,能力和努力似乎不如“会做人”重要,这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还有,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也让他感到窒息。小张本以为是来做事的,结果发现很多人都在忙着站队、拉关系,为了所谓的“机会”勾心斗角。他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也不想去参与,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的晋升机会好像不如那些“会说话”的人。每次看到那些不怎么干活,却总能在领导面前露脸的人拿到好资源,他内心都会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最让他感到心累的是,他发现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认可和回报却不成正比。他努力钻研业务,想要做出成绩,但公司好像更看重的是你在会议上的发言,你在朋友圈的点赞,你是否能和某个领导保持“良好互动”。加班到深夜,第二天还要强打精神参加重要的例会,当他看到坐在旁边的同事,昨晚可能还在玩乐,却能一脸轻松地汇报工作,并得到领导的称赞时,那种打击是巨大的。他觉得自己好像一个陀螺,被不停地抽打着前进,却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渐渐地,小张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以前那种发光的眼神也变得暗淡。他开始对工作失去兴趣,每天上班就像完成任务一样,不再主动去思考,不再期待。周末他也不愿意见朋友,只想一个人待着,什么都不想。他觉得自己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什么也装不进去,也什么都装不下。

有一次,他跟我说:“哥,我真的好累,不是身体上的累,是那种从心底里冒出来的无力感。感觉自己像个拧不动的螺丝钉,使劲拧了半天,一点作用都没有,还把自己弄得一身伤。我不想再这样了。”

他跟我诉说了这些,语气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他开始认真考虑辞职,不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下家,也不是因为薪资问题,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份工作正在一点点地消磨掉他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他想找一个能让他心安,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地方,而不是每天都在和无形的墙壁较劲,最终把自己累垮。

我想,像小张这样,因为心累而萌生辞职念头的人,在职场中是很多的。他们可能曾经也像他一样充满干劲,但日复一日的消耗,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最终选择了放过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这么说,大部分的职场辞职都是因为心累!

工作很努力,但是领导一直看不见,加薪升职没有份儿,心累,辞职。

工作很努力,成绩很突出,被人抢了功劳,心累,辞职。

工作很努力,成绩很突出,但是不会玩办公室政治,不会玩勾心斗角,偏偏领导又不主持公正和正义。

工作很努力,是公司的潜力股,但是却被领导打压,心累辞职。

工作很努力,老板承诺的很好,但是却不兑现,心累辞职。

心不累,公平公正,有发展前途,谁会辞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有,而且绝不是个例。我认识小张,一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满怀激情,觉得能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实现自己的价值,每天加班加点,学习新技能,那种劲头,连我这个过来人都觉得佩服。但日子久了,他慢慢发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首先,工作量大到离谱。项目一个接一个,好像永远没有尽头。领导总是说,“这.............
  • 回答
    在如今这个时代,当谈论起 MMA(综合格斗)这种高度系统化、实战化的搏击运动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经过科学训练、拥有强大身体素质和精湛技艺的职业选手。他们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擂台上展现出力量、速度、技巧和战术的完美结合。然而,在武术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那些关于隐世.............
  • 回答
    职场中的很多困扰,很多人会寄希望于“跳槽”来一劳永逸,仿佛换个东家就能迎来全新的开始,解决所有烦恼。然而,就像我们常说的,“换汤不换药”,有些根本性的问题,即便你身处不同的公司、扮演不同的角色,依然会如影随形,甚至变本加厉。以下是一些跳槽永远无法解决的常见职场问题,我会详细聊聊为什么:1. 自身能力.............
  • 回答
    职场中,有些人仿佛天生就带着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焦点,并带动周围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他们身上总有那么一些闪光点,让人觉得“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大事”。这些特质,我总结了一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说:一、远见卓识与目标导向: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不只盯着眼前.............
  • 回答
    在职场里,谁还没遇到过那么一两个“借着领导名义”来给你“分配任务”的同事?尤其是当你又没办法直接去跟领导核实的时候,那种滋味,真是又憋屈又纠结。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怎么破这个局。首先,冷静分析,别急着跳脚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可能是有点火冒三丈,觉得这人真够可以的,仗着领导的“权”来使唤自.............
  • 回答
    职场中,确实存在不少人,明明凭借的是平台提供的资源、机会和影响力,却误以为那是自己“真本事”,久而久之,这种认知偏差便成了阻碍个人成长的绊脚石。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最初的诱惑:光环效应和群体认同想象一下,刚入职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公司,或者加入一个前景光明的初创团队,身边都.............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人在职场和社会中会遇到的棘手情况。当面对那些专门针对你下手,让你感到孤立无援的“坏人”或“小人”时,如何应对是个大学问。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帮助你走出困境:第一步:冷静观察与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请务必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或行为激怒,那样只会让你失去理智,让对.............
  • 回答
    这篇讲稿想聊聊当代女性在生活和职场里那些不那么惊天动地,但却实实在在地困扰着我们的“微型”困境。它们就像生活中的小石子,虽然不会让你跌倒,但硌得脚底总是不舒服。咱们先说说生活中的小麻烦。一、被“应该”绑架的家务劳动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里,家务活儿还是默认由女性承担的大头.............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职场中常常出现的现象,令人费解,也颇具讨论价值。那些技术过硬、业务能力超群的“技术大牛”、“业务尖子”,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为什么一到往上晋升,往领导岗位上坐的时候,反而会被一些能力看起来没那么出众的人挤下去呢?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道理,而是涉及到了领导力本.............
  • 回答
    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中,你是否也曾无数次在心里呐喊:“世上真的有开明睿智的上司吗?”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对美好爱情的期盼一样,常常萦绕在心头,带着几分憧憬,又夹杂着几分现实的怀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他们可能不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招牌,也不是教科书上印刷的标准案例,但他们确实存在。他们就像职场中的一股清流.............
  • 回答
    坦白说,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要说完全没被同事当“傻子”使唤过,那是不可能的。人嘛,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机灵”的,觉得你好说话,或者好欺负,就难免会把你当免费劳动力。记得刚进公司那会儿,我还是个职场新人,对什么都充满了热情,也特别想表现自己。当时团队里有个比我早进公司几个月、但级别跟我差不多的同事,.............
  • 回答
    职场中,能力强的人选择离开,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他们就像职场上的璀璨明星,但往往星光短暂,最终选择远走他乡。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稳定,而是因为他们有着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更高的职业追求。首先,“能力越强,期望越高” 是一个核心原因。这些人往往比一般人更能洞察问题的.............
  • 回答
    最近一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一位女士应聘秘书职位,招聘方竟然提出了“必须有性生活经历”的要求。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也让人不禁反思,在职场招聘中,究竟有哪些公司或他们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到被深深地不尊重?我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一些画面,它们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而是由我平时接触到的、或.............
  • 回答
    职场工作群里,艾特同事这事儿,说它冒犯吧,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要说完全没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那也难。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这事儿有点微妙。首先,为啥会觉得“冒犯”?想象一下,你正忙得焦头烂额,手机“叮”一声,屏幕上赫然是“@某某某”,点进去一看,是工作群,然后是你的名字。这时候,你的.............
  • 回答
    在职场上,我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带入学生时代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在校园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好成绩,但在工作中,却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甚至影响团队协作的绊脚石。最常见的一种,就是 “老师交代了,我就做了” 的心态。在学校里,我们的任务和目标往往非常清晰,老师会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作业要在周五交”、“这.............
  • 回答
    在职场中,为了争夺资源、掩盖自己的不足,或者纯粹出于权力欲,一些人会不自觉地或是有意地使用一些“小动作”,这些手段如同职场中的暗礁,稍有不慎就会让人掉入陷阱。最常见的打压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事后诸葛亮”来否定你的能力。当你完成一项任务,并且结果还不错时,他们不会给予肯定,反而会挑出一些细枝末节,比如.............
  • 回答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放在职场这个大环境下,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它提醒我们要在“拼命”和“自我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单纯地盲目付出。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句话。“工作不要太拼命”,这是一种告诫,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度燃烧自己。职场确实是一个需要付.............
  • 回答
    关于“弱者才会抱团,强者向来独行”这种说法,我觉得它过于绝对化,并且带有一定的偏见。职场中的复杂性远非如此简单就能概括。首先,“弱者才会抱团”这种说法似乎暗示抱团是一种弱者的生存策略,是为了弥补自身不足,联合起来对抗更强的个体或群体。确实,在某些情况下,力量相对薄弱的个体或团队,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
  • 回答
    在职业围棋的浩瀚谱系中,棋手们为了占据先机、出奇制胜,总会不断探索那些不那么为人熟知却同样蕴含杀机的布局。它们或许不如“中国流”、“星位三连星”那样被大众熟知,但却能让对手在熟悉的棋盘上感到陌生,甚至打乱其惯常的思考节奏。以下就为您细数几处职业棋赛中那些略显冷僻,却值得深挖的开局妙招。一、 小目配星.............
  • 回答
    在奇幻小说的世界里,“魔法师”这个词汇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包裹着各种各样散发着不同光芒的角色。虽然我们常笼统地称他们为“魔法师”,但细究起来,他们之间其实有着微妙而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往往决定了他们的力量来源、施法方式、知识体系,乃至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就如同同一片星空下,有的星座炽热耀眼,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