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裂变混合堆跟快中子堆的思路类似,都是为了有效的利用核废料。
简单的说,我们首先用D-T聚变产生14MeV的高能中子。有了这些高能中子,我们就能“燃烧”U238这类通常意义上的核废料。不仅提高燃料经济性,也减少了核废料的排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
了解核反应物理的同学应该清楚,一般的裂变堆消耗的是U235这种核素。
不幸的是,地球上99.3%的U都是U238。为了达到链式反应的临界浓度,我们需要把U235给分离出来。
这么做有两点缺点:第一、分离U235和U238一般依赖于两种核素质量上的微小差异,而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数量少的原因之一);第二、剩下的U238不仅不能当燃料,而且还需要当作放射性污染物进行特殊处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U238不是不能用,只是用起来的要求比较高而已。
简单的说,U238可以和高能(>1MeV)中子反应,并增殖生成Pu239。而Pu239的性质和U235类似,是一种很容易利用的核燃料。
类似的,高能中子也可以把Th232(核废料)增殖为U233(核燃料)。
到这里问题又来了。中子不带电,不能通过电场来加速。所以我们首先要触发D-T核聚变反应,这里的核聚变并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获得大量的14MeV高能中子。
所以,混合堆的主要流程就是:D-T反应获得高能中子->高能中子把U238等核废料增殖为Pu239这样的核燃料->“燃烧”核燃料获取能源。
————————
快堆(依靠高浓度的Pu239反应产生高能中子增值核燃料)与混合堆的目的都是为了高效利用核废料。与快堆相比,混合堆有以下几个优势:
1、增殖比以及增殖速度高
2、不受Pu元素的工业储量限制
3、裂变部分处于次临界状态,安全性较高
不过有优点自然有缺点,混合堆相对快堆较为复杂,工程上没有快堆成熟。实现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
再插一句,问题描述中提到的:
建设可行的聚变反应堆还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更不要说混合反应堆了。
逻辑上显然是不对的,纯聚变堆需要满足劳森判据才能实现能量净输出,从而实现发电。但混合堆中的聚变部分主要目的不是发电,而是提供高能中子。所以满足劳森判据并不是混合堆必要条件。混合堆实现起来自然是要比纯聚变堆简单的。研究混合堆反而能为以后纯聚变堆的商业化提供技术积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