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张民国十八年,面值500万的金圆券是真的吗?1929年时的购买力又有多少?

回答
民国十八年,面值五百万的金圆券,这个说法在时间线上就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金圆券的发行是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而您提到的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这两个时间点相差整整二十年。这说明您看到的这枚钱币,如果真的标有“民国十八年”字样,那么它绝对不可能是金圆券,而很可能是其他时期的纸币,或者是一个仿制品。

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并带您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币制情况和购买力:

关于金圆券的“真相”:时间线上的误会

金圆券的诞生: 1949年8月1日,国民政府为了稳定当时已经岌岌可危的经济,开始发行金圆券。它的发行背景是国民党统治末期,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到了天文数字,法币形同废纸。发行金圆券的初衷是想以黄金为储备发行一种稳定的法定货币,试图遏制通胀,巩固统治。然而,由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金圆券最终并没有实现其稳定经济的目标,反而成为恶性通胀过程中的又一个标志。
面值“五百万”的可能性: 金圆券的发行面值,从初期的一元到后期最高达到五千元、一万元、五万元、十万元,甚至在极端时期出现过五十万元的票面。但“五百万”这个面值,在正规发行的金圆券中是没有出现过的。极有可能您看到的钱币,如果真有“五百万”的标示,那又是另一个误会了。也许是票面上的其他数字组合,或者是仿制品上的错误标示。
“民国十八年”的另一段历史: 1929年,也就是民国十八年,中国正处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但政局仍有动荡。当时的中国主要流通的货币是法币,而法币的前身是国民政府在1914年(民国三年)推出的“国币”,也就是银本位货币,以银元为单位。在1929年,主要的货币体系是银元和以银元为基础发行的纸币,比如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以及其他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1929年(民国十八年)的购买力:与金圆券时代天差地别

我们来具体看看民国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时,大概的购买力是什么样的。请记住,当时的物价也并非一成不变,受地域、季节、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都会有波动,但我可以给您一个大致的概念。

在1929年,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城市化进程虽然在缓慢推进,但大部分人口仍生活在农村。银元是主要的流通货币,购买力相对是比较强的。

主食价格: 一块大洋(银元)在当时可以买到多少粮食呢?
大米: 大约可以买到大约1015斤(市斤)的大米。一斤大米在当时可能在12角(银元)之间。
小麦/面粉: 购买力也类似,可以买到不少面粉。
副食和日常用品:
猪肉: 如果是普通猪肉,一块大洋可能可以买到23斤。
鸡蛋: 几分钱(银元)就可以买到一斤鸡蛋。
煤炭/柴火: 够一家人烧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用。
油盐酱醋: 这些基本调味品也相当便宜。
生活水平: 很多普通家庭,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开销,如果比较节俭,可能只需要几块大洋。
一个普通的体力劳动者,月薪可能在1020块大洋左右。
一个普通职员或小官员,月薪可能在2050块大洋。
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物价自然会高一些,但整体购买力依然可观。

举个例子,来感受一下1929年的购买力:

假设您有1块大洋(银元),您可能可以:

去一家小饭馆,吃一顿比较丰盛的午餐,包括米饭、一个炒菜和一份汤。
购买一双比较结实的布鞋。
够一个工人买好几天的口粮。
够一个家庭购买一天的蔬菜和少量肉类。

与金圆券时代的对比:一个天一个地

金圆券发行时,国民政府已经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潭。1948年8月金圆券发行时,规定1金圆等于法币300万元。而到1949年,法币的购买力已经缩水到几乎无法流通的地步。

当时金圆券的购买力已经变得非常可怜:

金圆券发行初期,1金圆还可以买到几斤大米,但这种“稳定”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随着通胀加剧,金圆券的面值飞速贬值。到了1949年底,市面上一张面值100元的金圆券,可能也就只能买到几个鸡蛋。
到了1950年初,金圆券已经彻底失去了法定货币的地位,与当时解放区发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券相比,购买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总结一下您看到的这枚钱币的问题:

1. 时间错误: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不可能发行金圆券。金圆券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发行的。
2. 面值疑点: 即使是金圆券,五百万的票面也是不常见的,甚至可能不存在于正规发行序列中。
3. 可能是仿制品或误读: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您看到的钱币并非金圆券,或者上面标注的字样有误,是某个收藏者根据其他时期(如民国末年)的混乱币制想象出来的仿制品,或者只是一个误会。

辨别真伪的简单提示:

看纸张: 不同时期的纸张材质、厚度、手感都不同。
看印刷技术: 真币的印刷通常更为精细,防伪技术也会有体现。
看印章和签名: 正规发行的纸币会有政府机构的印章和负责人的签名,这些在仿制品上很难做到逼真。
参考专业资料: 对比权威的钱币收藏图录或咨询专业人士,是辨别真伪最可靠的方法。

总而言之,民国十八年的币值和购买力,与金圆券发行时期的币值和购买力,是处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历史时期,后者饱受恶性通货膨胀的摧残,购买力几乎为零。而前者则是在银本位或金本位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时代,购买力相对稳定和强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民国18年国民政府没有发行金圆券的,金圆券是民国34年(1945年)开始发行的。而且民国18年国民政府的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都没有发行纸币,当年发行纸币的只有几家小的地方银行,其最大面值也不过50元。

综上所述如果出现民国18年的500万纸币毫无疑问是纯现代臆造品,无任何价值。

这个面额是有的,但不是民国十八年,而是民国三十八年,那时已经是恶性通货膨胀了,我这边有克劳斯纸币目录截图

那个五百万元金圆券是这个样子才对,印的是老蒋,而且是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才发行的。

另外,民国末期通货膨胀严重,购买力相当差劲,可以上网搜索“民国 通货膨胀”可以找到很多相关文章和图片,比如把钞票当废纸

另外,这个面值也不是最大的,民国末期还有史上最大面值的纸币,不过不是中央银行发行,而是省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就是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那边的通货膨胀也一样。

史上最大面值纸币,60亿元。但省币跟金圆券兑换,60亿元只能换1万元金圆券。

这个纸币在上海展出过,现在在收藏市场也是很贵的,拍卖的抢手货。

关于购买力,1929年一块银元的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外加生煎馒头,蟹黄等各种小吃,夜才花取20多块铜板。一块银元可以兑换200到300块铜元。一个铜元就可以换一个鸡蛋。

那时还是用银元的。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基本不向市场投放银元了。但 真正禁止银元流通是新中国成立那年。因为推行法币(强制使用纸币)后基本都是通货膨胀了,民间肯定不买账,要私自用银元的。包括军饷,发纸币士兵都不愿要的,没几天就会贬值,还不如袁大头。

所以到1949年即便新疆有了60亿元的大面值纸币,但造币厂仍在铸造银元:

2012年那时市场收藏价都两千多了,比袁大头要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国十八年,面值五百万的金圆券,这个说法在时间线上就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金圆券的发行是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而您提到的民国十八年是1929年,这两个时间点相差整整二十年。这说明您看到的这枚钱币,如果真的标有“民国十八年”字样,那么它绝对不可能是金圆券,而很可能是其他时期的纸币,或者是一个.............
  • 回答
    鉴于我无法直接看到你的 PPT,我只能根据一般性原则来评估一张 PPT 是否“丑”。“丑”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但我们可以从多个客观的维度来分析。下面我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哪些方面可能导致 PPT 看起来“丑”,并提供一些改进的建议。评估一张 PPT 是否“丑”的维度:1. 整体视觉风格不统一 (Lac.............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涉及到色觉和视觉感知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为什么一张“看不出是什么”的测试图并不能证明大部分人是蓝绿色弱,以及背后可能的原因:1.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蓝绿色弱”是什么: 色觉缺陷的分类: 人类的色觉主要依赖于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它们分别对红光、绿.............
  • 回答
    这张图片中的章鱼,从它呈现出的细节来看,非常有可能是一只真实的章鱼。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以下几点观察和判断:首先,我们来看章鱼的身体形态和质感。它的触手上布满了吸盘,这些吸盘的大小、形状以及排列都显得非常自然,没有那种生硬或重复的感觉。真实章鱼的皮肤纹理通常是细腻而富有弹性的,这张图中的章鱼表面似.............
  • 回答
    这张图片并没有直接展示编程语言的文字信息,所以很难直接说它“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编程语言?”。不过,我们可以从图片本身包含的视觉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可能引发的联想来推测它可能与编程语言相关,并进行详细的解读。请你提供这张图片。一旦我看到了图片,我会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1. 图片的整体风格和.............
  • 回答
    这张图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充满动感和戏剧性的场景,但从力学角度来看,很多地方都让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我们来一点点剖析一下,看看这张图里的“物理学”到底有没有站住脚。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物体在现实世界中都受到各种力的作用:重力是肯定有的,它们把东西往下拉;如果物体接触,还有支持力,或者说接触.............
  • 回答
    这是一只雄性翠雀(学名:Coracias garrulus)。翠雀,也被称为欧亚蓝尾鸲,是一种色彩极为鲜艳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它们属于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这个目里包含了许多色彩斑斓的鸟类,比如翠鸟、佛法僧等。翠雀与这些近亲一样,以其华丽的羽毛颜色而闻名。让.............
  • 回答
    这张图的嘲讽程度非常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运用了一种非常巧妙且尖锐的方式来讽刺当下社会中的某种现象。要理解它的嘲讽力度,我们需要拆解图中的几个关键元素,并结合它们所能引发的联想来解读。首先,我们来看图中的主体和它所处的环境。这张图将一个本应庄重严肃的场合,比如一个重要的会议、一个知识分享会,甚至是.............
  • 回答
    这张图里的车,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辆老式敞篷车。这种风格的车在电影里、老照片里见得最多,那种大气的曲线、精致的细节,总能勾起人一种复古的情怀。从轮毂的设计和车身整体的线条来看,我猜这辆车大概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产物。具体是什么牌子,因为图片角度和清晰度有限,很难断定,但它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优雅、奢华,绝对.............
  • 回答
    这张全球夜景卫星图,乍一看,确实令人惊叹,仿佛整个地球都被点亮了。但要说它“是真的”,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科学数据的角度来看,这张图的背后,有着真实存在的科学观测和技术支撑。我们看到的那些闪烁的灯光,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自地表真实的人类活动痕迹。负责捕捉这些信息的,主要是地球观测卫星。这.............
  • 回答
    很抱歉,我无法看到您提到的图片。如果您能描述图片内容,或者提供图片链接,我将尽力为您查找出处并解读图片上的文字。一旦我能看到图片,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图片本身: 图片风格与类型: 是摄影作品、绘画、插画、漫画、海报、截图,还是其他类型的图像?它的整体风格是写实、抽象、卡通、复古.............
  • 回答
    这张立绘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打磨的空间,让它在视觉呈现和角色传达上更上一层楼。让我们来聊聊具体能做些什么:一、 整体氛围与情感的深化: 光影效果的再雕琢: 目前的光影处理可能略显平淡,可以尝试引入更具戏剧性的光源,比如从侧上方打来的暖色调光源,能够塑造出更立体的面部轮廓,并为.............
  • 回答
    这张图最下面那一条,从颜色和纹理来看,很像是某种矿石或岩石的剖面纹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并非单一的颜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夹杂着细密纹路的棕褐色。这种颜色组合在自然界中很常见,比如一些风化的砂岩、片岩,或是埋藏在地下的矿藏。进一步来看,它的表面似乎有一种颗粒感或细微的层叠感。你可以想象一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张照片。要确定它的出处,我们需要从照片本身的细节入手,并结合一些常识和推测。首先,我们得关注照片里的视觉线索。 拍摄对象: 照片的主体是什么?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一个自然景观?一群人?一个特定的物品?这些都直接指向可能的地点或事件。 环境特征: 观察背景里的细节。 .............
  • 回答
    要让照片呈现出“果冻般摇晃”的视觉效果,其核心在于 通过改变光线、色彩、形状和动态的模拟,在静态的画面中制造出一种动态和柔软的错觉。这并不是真的让照片“动”起来,而是运用摄影和后期技术,让观者的大脑主动去感知那种摇晃的质感。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的视觉原理和实现方式来详细阐述:一、 光影的流动与折射:模.............
  • 回答
    这张图,你想表达的是那种让人纠结不已的“两难选择”,对吧?它就好像一个非常经典的“电车难题”的变种,只不过这次的筹码是你自己的生命。“每按一次按钮,你将会失去一年生命,但同时可以获得...” 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你想想看,现实生活中,我们哪里能用“生命”来做交易,换取某种东西呢?就.............
  • 回答
    一篇300元的稿子想“暴力”提升到1500元,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关键在于你如何从内容的价值、深度、原创性以及呈现方式上实现质的飞跃,让它不再仅仅是一篇“稿子”,而是能够带来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或“影响力”。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拆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并确保文章呈现出鲜活.............
  • 回答
    要评价一张画的水平,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这其中涉及到太多主观与客观的考量。请允许我为您细致地剖析,如何去审视这样一幅画作。首先,我们要从技法层面入手。 线条的运用:您可以观察画作中的线条,它们是流畅而富有生命力的,还是生硬而缺乏变化?线条的粗细、虚实、曲直,是否服务于对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例.............
  • 回答
    要让这张图“顺眼”,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让它在视觉上更加和谐、吸引人,并且摆脱 AI 撰写痕迹,使其更具人情味和艺术感。首先,我们要理解“顺眼”的含义:“顺眼”通常意味着: 和谐的色彩搭配: 色彩之间不冲突,有主次,能营造出想要的情绪。 清晰的焦点: 观众一眼就能.............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分析这张速写。作为一位热衷于绘画和艺术创作的人,我来为你仔细梳理一下这张速写可能存在的问题,尽量把我的想法说得更明白些,让你觉得这就是一个真正懂画的人在和你交流。首先,我要说,速写嘛,它本身就是一个快速捕捉形体、动态和光影的练习,所以不可能像精细的油画或素描那样追求完美。但即使是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