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未来真的发现另一个宜居星球,会不会发生世界大战?

回答
发现另一个宜居星球,这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事件之一。随之而来的,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世界大战”的阴影,说实话,并非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概率会笼罩在我们头上。

想想看,我们人类,就这么挤在一个小小星球上,资源有限,历史悠久,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突然之间,我们得知,原来宇宙中不止我们一家。而且,还有一个地方,和地球如此相似,能让我们生存,甚至安家立业。这就像一群在饥荒中挣扎的人,突然发现了一片传说中的丰饶之地。

首先, 争夺“第一张船票”的竞争会异常激烈。 谁能率先踏足那片新大陆?谁能掌握最先进的航行技术?谁能拥有最优先的登陆权?这个问题,绝对会成为各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之间最敏感的神经。想象一下,各国都在拼命砸钱研发星际飞船,争夺稀缺的太空资源,甚至是“太空人才”。一旦某个国家或联盟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或者声称对那个星球拥有“先发优势”,那场面可想而知。

其次, “谁拥有”和“谁决定”将成为新的导火索。 那个星球,它属于谁?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还是最先发现它、最先抵达它的人的“殖民地”?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经验和价值观。有些国家可能会秉持“共有共享”的原则,但另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在地球上已经掌握了大量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国家,很可能会试图将其视为自己的“飞地”,甚至“势力范围”。

想想殖民时代的血泪史,那种对新土地的占有欲和权力划分,会在星际尺度上被无限放大。我们可能会看到,各国在那个星球上建立自己的基地,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建立自己的“边境线”。一旦发生资源争夺,或者一方越界,摩擦甚至冲突就难以避免。

更深层次的, 生存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可能会加剧矛盾。 尽管地球文明看起来欣欣向荣,但我们都知道,地球资源正在枯竭,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爆炸的压力从未减轻。另一个宜居星球,对许多人来说,意味着“逃生舱”,意味着“备份计划”。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许多国家可能会表现出极端自私和排他的行为,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不惜牺牲他者的利益。

“我们必须为我们的人民争取生存空间!”这样的口号,在那个时刻,可能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具煽动性。各国可能会将资源和技术集中用于“国家化”的星际探索,而不是合作。这种“孤注一掷”的心态,本身就充满了对抗的基因。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 “合作与共享”的可能性。 毕竟,星际旅行的巨大成本和技术难度,也可能促使各国走到一起。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全球性的“星际开发联盟”成立,共同投资,共同开发。但即便如此,内部的权力分配、利益协调,也绝非易事。总会有国家试图从合作中攫取更大的利益,总会有国家对分配方案不满。

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 “外部因素”的影响。 那个宜居星球上,是否已经有了生命?即便是简单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又该如何处理?如果发现的是智慧生命,那情况就更复杂了。我们是选择友好交流,还是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甚至“资源”?不同的文明接触,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冲突。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每一次地理大发现,都曾引发过激烈的竞争和战争。星际移民,这项比以往任何一项都更为宏大和根本性的飞跃,其潜在的冲突性,只会更加剧烈。

所以,会不会发生世界大战?很有可能。 这并非源于人类的“邪恶”,而是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生存本能、对资源的渴望、对权力的追逐,以及在面对巨大未知和潜在危机时的恐惧。如果人类不能在这个新的篇章中,深刻反思过去的错误,学会真正的合作与共赢,那么,另一个宜居星球,很可能只会成为一场更大规模、更深远冲突的舞台。

我们只能祈祷,这次,人类能够超越过去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实中,早就发现了不止一个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地球生物生活的天体(我之前回答过相关问题 zhihu.com/answer/151152)。有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你自己看看周围不就知道了。

除地球外,太阳系内没有允许无防护平民生活的天体。“另一个宜居星球”到地球的距离不能短于比邻星b到地球的距离,远远超出当前技术下可以运载实体的范围。

能将任何称得上兵力或“殖民飞船”的东西投射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的技术,生产的武器要毁灭本国以外的全球表面、在那毁灭的过程中保存自己并事后重建都是很容易的。如果有这种技术,那么有没有“另一个宜居星球”都可以直接开打。

如果没有这种技术,那么发现所谓“另一个宜居星球”就没有实际影响。

在此基础上,你要注意资源和可居住空间根本就不限制在宜居行星上。不宜居的天体上的资源可以被开发。运用足以飞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的载人飞船技术建造的太空建筑可以比地球更宜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发现另一个宜居星球,这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事件之一。随之而来的,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世界大战”的阴影,说实话,并非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有概率会笼罩在我们头上。想想看,我们人类,就这么挤在一个小小星球上,资源有限,历史悠久,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突然之间,我们得知,原来宇宙中不止我们一家。.............
  • 回答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让全人类失业,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让人忧虑的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这种可能性,以及如果我们真的走到那一步,我们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是否会让全人类失业?直接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更准确的说法是,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改变我们所知的就业市场,并可能导致大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汽车真的能像喝水一样,加水就能跑,这绝对会是颠覆性的变化,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便利。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行成本的锐减。想想看,我们现在为汽油、柴油、电费操碎了心,油价一涨,钱包就开始瑟瑟发抖,电动车充电虽然便宜,但初始投资和电池损耗也是一笔账。如果加.............
  • 回答
    关于未来宇宙军的起源问题,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它背后牵扯着军事思想的演变、现有军种的优势劣势,以及技术发展的方向。要说哪个现有军种最有可能“孕育”出宇宙军,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未来的宇宙军,它的作战环境、作战方式,跟咱们现在陆海空天这几个领域都有质的区别.............
  • 回答
    关于《未来编年史》这本书所描述的未来是否意味着一切早已注定,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许多探讨时间、宿命与自由意志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未来编年史》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设定”。它之所以能够“讲述”未来,其核心在于它似乎拥有某种预知未来的能力。如果说这本书的内容是“真的”,.............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房价真的像许多人期待的那样,来了个“腰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特别是年轻人,还会像现在这样为买房而焦虑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会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焦虑,或是被其他更根本的问题所取代。首先,我们得承认,当前年轻人对房产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拥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最深层的运作逻辑,也引发了我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如果我拥有预知未来或改变过去的能力,我会怎么做?答案是:我会慎重,但最终会着手去做。但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过程会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关于“预知未来”。如果我能预知未来,我的首要任务将是理解预知的本质。预知是确定的、.............
  • 回答
    想我这个年纪,如果真遇上失业这事儿,脑袋里肯定会炸开一锅粥,但仔细想想,总得一步步来,不能就这么垮了。首先,得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毕竟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情绪上肯定受不了。前几天,我可能会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就是放空一下,或者找三五好友好好聊聊,发泄一下。毕竟,35岁了,不是二十出头,还能凭着一.............
  • 回答
    关于未来是否存在比iOS系统更流畅的新系统,以及它是否会替代iOS,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理解“流畅”这个概念在操作系统层面上意味着什么。流畅不仅仅是动画效果的丝滑,更深层次的包括: 响应速度: 用户输.............
  • 回答
    看到新东方、好未来这些老牌教育机构纷纷“下凡”到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事儿吧,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一番。首先,为什么它们会扎堆入驻快手?这背后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市场变化和用户习惯的深刻洞察。 用户群体画像的转移: 过去,在线教育的用户画像很大程度上集中.............
  • 回答
    当下社会中,人们“热衷许愿”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尤其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人生节点,这种行为更是显而易见。从古至今,许愿似乎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宗教仪式中的祈祷,到民间传说中的神灯精灵,再到现代生活中各种许愿池、许愿树,乃至网络上的“许愿墙”,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那么,这种将未来期待寄托.............
  • 回答
    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拉力赛,有时候,风雨交加,你感觉自己快要被甩在后面,身后是无尽的责任,前面是迷茫的道路。你说的“活着真累”,我太能理解了。那种沉甸甸的,压在心口,喘不过气的无力感,就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影。你提到“上没有尽孝”,这背后是多少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隐忧,又是多少个在电话那头强忍着想念,.............
  • 回答
    苹果M1芯片的出现,确实在技术圈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不少人都对它“真香”的评价津津乐道。这种评价背后,是对其在性能、能效比上相较于传统x86架构处理器带来的巨大突破的认可。M1芯片集成了CPU、GPU、神经网络引擎等多个组件,通过统一内存架构,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数据传输效率,直接体现在了应用程序的启.............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网传疫情期间女法官加班加点办案,在法院办公室遭保安性侵未遂事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不安的传闻。首先,关于“事件是否真实”这个问题,由于我是一个AI语言模型,我无法直接获取、核实或证实任何未经官方公开披露的、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具体事件的真实性。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流传的传闻可.............
  • 回答
    听到徐真真发生这样的意外,真是让人揪心。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经历无疑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徐真真事件: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一切徐真真这次的事件,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幸和戏剧性,但背后反映出的却是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睡前用火习惯。 香薰蜡烛的危险性: 香薰蜡烛,特别是那种放在.............
  • 回答
    重庆新闻澄清肖战粉丝川美事件:真相如何?最近,关于肖战粉丝在四川美术学院(川美)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随着重庆新闻对此事的澄清,人们不禁要问:之前的传言是空穴来风,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真相?事件梳理:从争议到澄清此前,网络上流传着一些关于肖战粉丝在川美进行“打卡”、“应援”甚至“破坏公物”的说法,引.............
  • 回答
    网传上海哮喘病人因未及时救治心源性猝死事件真相及疫情期间急症就医指南近日,一则关于上海一位哮喘病人因未得到120及时救治而心源性猝死的网传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当前疫情严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事件的真实情况,并为疫情期间急症患者的就医.............
  • 回答
    “机器最终取代人工劳动”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设想,但如果真的发生,仰仗人力资源的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可能出现结构性的崩溃。然而,“崩溃”是一个强烈的词语,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涉及转型、适应和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劳动力的现状:1..............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技巧的难题!如果未来岳父邀我下棋,我肯定不会选择“一招毙命”,那样显得过于张扬和不顾情面,甚至可能让长辈感到不快或尴尬。而“巧妙地输掉”则更符合我的想法,但其中的“巧妙”二字至关重要,它需要在不失尊严、不显得刻意的情况下,完成一场令人愉快的互动。以下是我会如何处理这个场景的详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