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山东经济总量挺大,但感觉不是很富?

回答
山东经济总量大,但百姓普遍觉得“不太富”,这确实是不少山东人共同的感受。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山东经济的“大”与“不够富”是怎么回事。

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经济的总量是实打实的。全国排名前列,这一点没毛病。它有几个很硬的优势:

雄厚的工业基础: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大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橡胶轮胎、纺织服装等等,都是它的看家本领。这些产业的体量非常庞大,贡献了大量的GDP和就业。你想想那些大型国企、老牌工业城市,它们支撑起了山东经济的“硬实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 山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也大。光是人口基数,就能撑起一个庞大的经济总量。
农业大省的地位: 山东的农业也是全国顶尖的,粮食产量、蔬菜产量都非常高。虽然农业在GDP中的占比不如工业,但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物资和就业。
区位优势与港口经济: 山东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青岛港、日照港等都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这为山东的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好,那问题出在哪儿了呢?为什么总量上去了,但老百姓的钱袋子和生活感受却没那么“富”呢?

第一,产业结构的“重”与“轻”:

重工业比重过高,高附加值产业相对不足: 山东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三样”:石油化工、钢铁、煤炭(尽管煤炭在经济总量里的直接贡献在下降,但其产业链的支撑作用还在)。这些行业虽然体量大,但往往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并且附加值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容易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就好比你造了很多螺丝钉,总数不少,但单个螺丝钉的价值有限。
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块头”还不够大: 相较于江浙、广东这些省份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上的爆发力,山东在这方面虽然也在努力,但整体的“块头”和影响力还不够突出。这些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和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从而直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

第二,居民收入增长的“滞后”:

产业利润未充分传导至居民: 就像刚才说的,如果你的经济主要依靠低附加值产业,那么即使企业利润很高,分配给普通劳动者的部分可能就相对有限。而且,一些大型国企的利润分配机制,可能也不像高科技企业那样,股权激励能让更多员工分享到企业发展的红利。
中小企业活力与创新能力: 山东虽然不乏大型企业,但对于支撑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为员工提供高薪的能力,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往往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它们能否提供高薪岗位,直接关系到大量家庭的收入水平。
收入分配的差距: 经济总量大了,但内部的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或者集中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那么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富裕感”自然就会打折扣。

第三,城乡发展与区域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内的区域差距也比较明显。像青岛、济南等中心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收入水平也更高。但一些内陆城市、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弱,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收入自然就上不去。这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情况,拉低了整体的平均数。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即使在同一城市,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依然存在。山东虽然农业基础好,但很多农村地区仍然面临产业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第四,营商环境与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 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如果审批流程繁琐、政策支持不到位,或者对新经济模式的包容度不够,就容易抑制新的增长点和高收入岗位的出现。
人才吸引与留存: 高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如果一个地区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短板,例如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生活配套等,那么就很难培育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

第五,“富”的感受是多维度的:

生活成本与消费水平: 有时候“不够富”的感觉,也可能与生活成本、消费水平有关。即使收入不算低,但如果生活成本过高,比如房价、教育、医疗等开销很大,也会让人觉得“钱不够花”。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即使经济总量大,也可能让居民感到“不够满意”。

总结一下,山东经济总量大,但感觉不那么“富”,可以理解为是:

经济“体量”大,但“含金量”和“吸金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产业结构偏重,高附加值产业占比有待提高。
居民收入的增长,未能完全跟上经济总量的扩张步伐。 产业利润分配、中小企业活力、收入分配等是关键因素。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拉低了整体感受。
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活力,可能需要进一步激发,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薪就业岗位。
“富”的感受本身是主观的,与生活成本、公共服务等多种因素相关。

山东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体量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只不过,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把这份“大”转化为更多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富裕感”,是山东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深耕的课题。这需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深化改革,需要激发市场活力,也需要关注民生,缩小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每一个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山东前些年存在一个“闭关锁省”的问题,就拿修高速公路来说。

对接天津/黄骅: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让省里的资源从天津出海,不能修 能拖就拖。。。

对接河北河南:(边界县市)路一通,资金会往对面跑,咱这边就不好招商引资了,不能修,能拖就拖。。。

对接江苏:我们要防止鲁西南人口向南流失,不能修,能拖就拖。。。

事实上,不只是高速公路存在断头现象,山东与临省间存在着省市县乡道大面积断头的情况。。。。

结果,是除了大美临沂等少数“窗口”外。从渤海的黄骅,到黄海的连云港,一道铁幕已降下,将整个华北大陆一分为三。。。。

还有一个结果,就是由于山东西向交通的瘫痪状态。豫北晋南地区汽运出海的捷径,是南下郑州,然后向东出海。在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也最依赖公路的一个时期,郑州竟然成了公路交通大枢纽(公路交通本来枢纽概念很弱)。。。。。

user avatar

按照嵩县 @山高县 的思路往下写:

有一个大蚂蚁窝,其中会有蚁后,因为承担起了生儿育女,延续族群的重任,所以看起来巨大,但是都用来生小蚂蚁了。把巨大的生殖腺撇开看,蚁后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体小得可怜。因为生殖腺的拖累,蚁后每天吃喝全靠工蚁们喂养,自己连动一动都费劲。

工蚁们兵蚁们每天去外面看花花世界,心思难免有活泛的,也许会嫌弃蚁后天天呆在巢穴里没见识,也许会嫌弃自己每天采集的食物要拿出一部分去喂蚁后。

但是蚁后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工蚁做了工蚁,能够离开巢穴去外面长见识,能够采集大量的食物,然而就是生不出孩子。所以工蚁是不可持续的,想维持族群的稳定,甚至发展扩张,非得有一个体积臃肿,见识闭塞,大量生育的蚁后不可。

总不能把自己的蚁后折腾死了,再到别的巢穴里把别人家的蚁后请进来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东经济总量大,但百姓普遍觉得“不太富”,这确实是不少山东人共同的感受。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山东经济的“大”与“不够富”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经济的总量是实打实的。全国排名前列,这一点没.............
  • 回答
    山东的GDP总量确实常年高于浙江,这在统计数据上是清晰可见的。然而,我们日常感受到的“经济水平强弱”却常常觉得浙江更胜一筹,甚至可以说是全面领先。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以及更重要的——居民实际生活感受和发展潜力的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
  • 回答
    山东经济的“看不见的尴尬”:GDP高企下的真实画像山东,这个东临黄海、北接渤海的东部大省,地理位置优越,坐拥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自古便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腹地。其GDP总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经济体量庞大毋庸置疑。然而,在一些观察者眼中,山东的经济发展似乎总笼罩着一层“看起来不够好”的迷雾。这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财政政策中包含大规模的税收转移支付,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一些大城市和偏远山区经济状况仍然出现“断崖式下跌”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复杂且多维,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税收转移支付”本身的作用和局限性。 税.............
  • 回答
    昔日晋商故里,今日经济窘境:山西为何风光不再?一个世纪前,山西还是名副其实的“海内最富”,晋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就连皇城根下,也少不了山西人的身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山西经济却显得有些“萎靡不堪”,这种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和时代变迁交织作用的.............
  • 回答
    山西,一个曾经响当当的名字,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矿产资源富集,经济一度腾飞。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谈起经济发展,山西却似乎被云南、贵州这些印象中“偏僻”的省份赶超,甚至被拉开了不小的差距。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牵扯到历史、资源、政策、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演变。曾经的辉煌:靠山.............
  • 回答
    山东和东北在官僚气息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这是中国许多地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以及权力结构和激励机制等因素。然而,山东的经济发展表现却与东北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一、官僚气息的共性与东北的特殊性首先,理解官僚气息的.............
  • 回答
    山东,这片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土地,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蓬勃的经济活力,稳居中国大陆经济总量前列,常年位列第三。要说清山东经济发展究竟靠什么,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一、 强大的工业基础:这是山东经济的“压舱石”首先,不能不提的是山东那令人瞩目的工业实力。放眼全国,.............
  • 回答
    山东,这个名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闪耀着光芒,GDP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实力毋庸置疑。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强省,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发达”感。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一蹴而就,也绝非简单的片面之词能够概括。历史的烙印与地理的限制首先,得从山东的历史和地理说起。山东地处华北平原,虽然土地.............
  • 回答
    2021年济南房价上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深度关联2021年,济南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态势,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济南市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紧密相连。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这是一系列经济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济南这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吸引力。经济发展是房价上涨的.............
  • 回答
    山西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发达程度在古代社会尤为突出。然而,进入近代以来,山西经历了明显的衰落,其原因错综复杂,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变革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盛世不再的根基:山西古代经济的辉煌及其内在局限首先,理解山西近代衰落,.............
  • 回答
    山东东营在新冠疫情初期能够做到“零确诊”或长时间保持“零新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的偶然,而是 多方面综合作用、在特定时期执行了非常严格且有效的防控措施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战略性的早期介入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彻底执行: 高度.............
  • 回答
    山东的教育版图:为什么“超级中学”不是主流?山东,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教育家和莘莘学子。然而,当我们谈论中国教育的“头部效应”,尤其是那些规模庞大、声名显赫、集中了区域最优教育资源的“超级中学”时,山东似乎并没有那么突出的代表。这并非说山东没有优秀的学校,而是说以“超级.............
  • 回答
    山东合村并居,这个牵动数千万农民家园的宏大工程,其悄无声息的推进,确实让人感到一丝不寻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大规模的“拆迁”行为,本应激起千层浪,但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相对平静,甚至可以说是被刻意压制下去的关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和运作?一、 工程的隐形化与信息的不透明:首先,我们需要认识.............
  • 回答
    青岛,这座海滨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孕育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人才,成为国内著名的“明星摇篮”。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青岛如此惊人的明星产量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偶然。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首先,青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就自带一种浪漫与活力。依山傍海,气候.............
  • 回答
    关于山东男人个子普遍比其他省份男人高一些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先天因素:地理环境与遗传的“双重奏” 地理环境的影响: 山东地区,特别是鲁北和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充足的粮.............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历史、行政区划以及文化传承的一些关键点。为什么山东是“鲁”,山西是“晋”,而其他一些省份的名字,我们听起来更像是古代诸侯国的名字,却不是它们各自的简称呢?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省份简称的由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历史上的古国、古地名或重要的地.............
  • 回答
    说山东在发展上“差点什么”,这绝对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如果非要找找茬,从一些角度来看,确实能发现一些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不太一样的地方。这可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基于一些普遍的观察和数据能感受到的细微差别。首先,咱们得承认山东的基础盘子不小,经济体量放在全国那也是名列前茅的,人口也多,工业基础更是扎.............
  • 回答
    说山东的电影票房“差”,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差”是跟谁比?跟全国平均水平?跟经济发达省份?还是跟山东人过去的光辉岁月比?数据不会说谎,但数据背后是什么?咱们先不扯情怀,看看数字。确实,从一些公开的票房数据来看,山东在全国的票房占比,可能不是那么显眼,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票.............
  • 回答
    山东,这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一直以来都以“学霸”众多而闻名。每到高考季,媒体的报道、网络的讨论,总离不开山东考生那庞大的身影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什么山东能孕育出如此多的优秀学子?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土壤之中。一、文化基因里的“读书人”情结:山东自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