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评论,实在愧煞俺了,咱山东历来好汉,安能为此等庖厨小事耿耿于怀兄弟阋墙?在此特向沂蒙同胞致歉。
特就题主所言,以我所知回答一二。
我老家是山东西部小县,大平原,无山无水。我2012年正月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山,是在济南;2012年四月才见到海,是在烟台。那时候我十七岁。
老家最大的河叫徒骇河,流过县城,约么有个五十米宽。我家那个镇叫朝城镇,以前是个县城,建国后并了。
朝城镇有两条官道,一个东西,一个南北,交叉点就是朝城中心。往西二十里是徒骇河,河对面是河南省,过去河再走三十里是河南南乐县城;往南走不到四十里,是河南范县县城,往东四十里是山东阳谷县城,往北四十里是我们县的县城。有条通往东南的小路,六十里外是河南台前县城,有条通往西北的小路,七十里外是河北大名县城,西南也有条小路,八十里到河南清丰县。
看上面这段,是不是感觉交通不错?
其实不然。
我说过,我们镇就两条官道,一条东西一条南北,是省道。国道,我们县城都没有,全县唯一高速,去年十一月通车,铁路,是正在规划中的郑州到济南的铁路,路基还没划。
整个县,县城两条省道,一个西北通东南,一个东北折向南边,也就是我们镇南北向的大路,再加上我们镇的一条东西向,是全县仅有的三条省道。
交通不好,捎带着家里的东西也难卖出去。老家种香瓜的很多,也算出个小名,可惜出了周边几个县就没了,别的不说,我们镇清真肉食品想运出去,得先走四个小时去济南平阴过黄河上高速。
老家都是平原,自然耕地极多,可惜,以前黄河从这里擦肩而过,后来又多次决堤泛滥(县境南边离黄河不到三十里),多是风沙盐碱地,种粮食的产量很难上去,好在这几年朝廷派遣了不少人才来帮助解决,情况略有好转。
耕地多,要是能弄个大规模种植也可以,可惜,老家一个县一百一十多万人,农村户口占九成,我家三口人,三亩三分地。
江总书记的时候赋税略重,我刚才打电话问了下家里人,说是大概三成半,也就是三税一。家父03年才出去打工,因为03年之前我二叔在外打工,村里据说是县市里下发过不成文规定,兄弟之间必须有人在家种田。这规矩大概是在江总书记胡总书记换届的时候消失的。
老家虽然没河,村东头有河也没水,但是每年的清淤费是要一分不少的缴纳,胡总书记的时候把农业税废了又给补贴,被县里的当官的截了,13年底的时候干掉了县里管农业的局长,当场捕获现金七百万。上任知县叫王勇,治县八年,情妇无数,政绩全无,12年的时候升到市里去了。
全镇七万多人,其中四千多回族,分布在北街、北关、西街、西关、东街、新北街、新北关,东关、南街、南关有个三成,北街全是(老家是两千年县城,关厢俱全)。回族同胞多做肉食生意,牛羊肉是大宗,三黄土鸡更多,全镇好像是十一家还是十二家我忘了,极为有效的利用了剩余劳动力。但是我说了,道路不通,很难运出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