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山东官员威胁上访者「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目前已被停职,如何看待这一处罚结果?

回答
山东官员威胁上访者“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事件,以及随后该官员被停职的处理结果,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这一处罚结果:

一、 事件的性质:权力滥用与基层治理的失范

首先,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性质是极其严重的。一名拥有公权力的官员,利用其职位和信息优势,公开威胁没有公权力的普通公民,尤其是针对其家人(儿子),这构成了一种典型的权力滥用和基层治理的失范。

权力滥用: 官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而不是利用权力打压、恐吓公民。威胁要“刑事他儿子”,直接暴露了该官员试图利用国家机器的公权力来达到个人目的,这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和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
基层治理失范: 上访是公民依法表达诉求、反映问题的一种途径。即使上访内容存在不当之处,也应通过合法的、程序性的方式予以处理,而非采取恐吓、威胁的手段。这种行为破坏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信任,败坏了基层政府的形象。
法律的威慑与滥用: 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工具,但在此事件中,法律的威慑被用于威胁公民,是一种扭曲和滥用。将“刑事”作为威胁手段,是在暗示利用法律程序进行报复。

二、 “停职”作为处罚的解读:

官员被停职,是此次事件初步的处理结果。我们对此可以进行详细分析:

1. 初步的、象征性的措施:
止血与安抚公众: 停职是危机管理中的常见手段,它最直接的作用是立即将涉事官员从工作岗位上移开,避免其继续制造事端或对事件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它也是向公众释放一个信号:政府正在关注此事,并且正在采取行动,以安抚社会情绪,稳定公众的信任。
为后续调查争取空间: 停职并非最终的处罚。它为相关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提供了独立、不受干扰的空间,以便进行深入的调查,核实情况,收集证据。

2. 停职的局限性:
非最终处理: 停职只是一个中间状态,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终结论或处罚的结束。一个官员是否应受到更严厉的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取决于调查结果。
区分“停职”的性质: 停职可以是因为接受调查,也可能是为了隔离或暂停其职务。在这里,根据事件的性质,停职是为了接受调查和纪律审查。
是否足够? 对于如此恶劣的权力滥用行为,仅仅“停职”是否足够,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会认为,鉴于威胁行为的严重性,停职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最终的处理结果需要更具实质性。

三、 评价这一处罚结果的几个维度:

1. 及时性:
积极方面: 如果停职是在事件曝光后迅速做出的,那么可以看作是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需审视之处: 有时,停职的处理是在公众压力和媒体广泛报道之后才做出。如果信息公开滞后,或者处理速度慢,则会削弱其积极意义。

2. 公正性:
目标: 停职的处理,其目标是实现公正。这意味着对涉事官员的调查必须客观公正,证据确凿,处理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
关键在于后续: 评价停职是否公正,更要看后续的调查进展和最终的处罚决定。如果仅仅是象征性的停职,而没有严肃追责,那么停职本身也显得不够公正。

3. 警示意义:
对涉事官员: 停职是对该官员直接的警示,表明其行为是不可容忍的。
对其他公职人员: 这一处理结果应该起到一个警示作用,让其他公职人员认识到权力滥用的严重后果,不敢效仿。
对基层治理: 事件本身和处理结果,都应该促使地方政府反思其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完善信访处理流程,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 停职之后可能的发展:

停职只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后续可能的发展包括:

深入的纪律审查和监察: 纪检监察部门会对其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其言行是否属实,是否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党纪政纪处分: 根据调查结果,可能会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甚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处分。
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其行为构成犯罪,例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寻衅滋事等,将可能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事件的善后处理: 还需要妥善处理上访者的诉求,恢复其合法权益,并就事件本身的起因进行追溯,从制度层面进行改进。

五、 综合评价与建议: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对该官员进行停职处理,是一个必要的、初步的、符合程序性要求的措施。它体现了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为进一步的调查提供了必要条件。

然而,我们应该保持审慎和关注,因为:

“停职”是起点而非终点: 关键在于后续的调查是否彻底、公正,最终的处罚是否严厉、有效,能否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需要公开透明: 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应尽可能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重建公众信任。
制度性反思不可少: 这次事件暴露出的基层治理问题,需要引起深刻反思。如何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如何防止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这些才是更深层次的议题。

总结来说, 山东官员威胁上访者“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被停职的处理结果,是一个符合常规程序但仍需后续观察和检验的处罚。它至少表明了官方对这种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为后续的严惩奠定了基础。但最终的评价,还要看事件的处理是否能真正做到公正、透明,以及是否能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从而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尊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年头这么实事求是的官员可不多见了。

user avatar

你们不会以为她在和你们开玩笑吧,怎么就接受不了呢哈哈哈。

user avatar

叶良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user avatar

基层治理问题。

这个官员是1981年的,应该是大学毕业去团委,从团委一路升上去级别。

然后,调动去做地方官员。她的原话是很吓人的。


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的王丽书记,

王丽书记指出:“这一家人都不怕死的话,那你就豁,他们能豁上我也能豁上,你就转达给他就行了,给脸不要脸的话,那就不许在给脸,该去上访上访,他也没什么大本事,除了除了进京访还有什么?

王丽书记原话:“公安的政委,一直在研究,我们正在研究怎么能行政拘留他,现在行政拘留,你档案里边也没有太大的障碍,就是拘留十五天。下一步我们就在研究怎么能刑事他,一旦刑事了他,这后果啊,你这你这孩子以后啊你就,你就你就你就,你就明确的给你姨父说,各级人民政府啊,公安,正在研究怎么抓他儿子,怎么刑事他。你放心,我豁上了,我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

王丽书记原话:“他们家可还有两个小孙子,肚子里的还有一个,真的不用求着他。”

王丽书记原话:“人生要学会及时止损,不及时止损的话后果真的是,可能就会超乎他们的想象,你也别拿一家几口的命给我豁上。”

一个镇的党委书记,级别并不高,但是县官不如现管。这种威胁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话被录音发出来,基本上就到头了。

基层治理,对于上访是深恶痛绝的。

上访里面,确实有一些无理上访,明明违法了,一定要上访推翻法律。但是大部分都是有问题的。

有这个渠道,就是让基层的矛盾有一个出口。

但是,上访对于官员的考核影响很大,工作干的很好,可能一个上访考核就完蛋了。关系到利益,而已关系到提拔。所以官员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压制上访。

这两个矛盾就会出现在的问题,官员说出狠话来威胁,希望吓唬住上访人。

而上访关联人,把这个话录音发出来,变成全国舆论。

一个镇党委书记,说出调动全市力量,无视法律,威胁上访者全家人生命安全的话,这是很不成熟的。

从年龄看,这个干部并不是大老粗,而是正规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团委一步步提拔的。基本的法制意识是应该有的。

但是,她从来没干过具体管理工作,团委,宣传部写材料之类的事情多,没有管理过一个小团队,一下子让她管理一个镇。很容易出问题。

user avatar

上次那个新闻不也是说有一百种方法,

难道真的有一百种?

user avatar

平度官员威胁上访者被停职!山东平度官方通报官员威胁上访者!

速度很快!

前面刚有一个村干部处理群众问题,简单粗暴。这又有一个乡镇级干部“言语失当”。

但是,分析一下其言语,也是让人沉思。

首先是对准备上访的人员,没看到有去全力解决问题。

其次是全力阻碍“上访”,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施政确实存在问题,自己也很清楚问题。不然为什么阻碍上访?有理走遍天下!究竟有没有理,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最后,司法难道成了其“私器”?哪怕是吹牛,也足以说明其基本素质。

当然,也可能是上访群众对政策理解有偏颇,甚至错误,但这不恰恰是我们群众工作的内容吗?

这不同于村干部,这是国家干部。我不认为这是言语失当,而是长期养成的、基本意识问题。给我们干部形象抹黑。

user avatar
“没有进行道歉,他们不可能像我们赔礼道歉。”

这个音频原文:



明目张胆地威胁恐吓人家,连人家肚子里的孙子都不放过,一个地方官员只手遮天,字里行间都透漏着把法律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种事情就应该报道在网上,让她们知道现在是法治社会,不然他们只会认为群众软柿子好捏。

但是可悲的是报道出来也只是说:

在做群众工作时,方法简单,言语失当,作风粗暴,对王丽进行了停职调查。

地方政府的黑暗势力。。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实话实说。我不觉得他这是威胁,而是阐述一个事实。
user avatar

这女的居然是主抓党风廉政建设的

user avatar

这个女书记已经不用去关注了,铁定会被她的团伙给抛弃的,该担心的是录音曝光者会面临怎么样的报复。

user avatar

”举全平度之力,我们无论是从武力物力人力财力精力,都耗地起他"

这是一句十足的大实话

当我们骄傲于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这样的宏大叙事时

不要忘记宏大叙事是有副作用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