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交警直播查酒驾直接放行公安局人员」,山东滨州官方通报称「确实执法不严」,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网传“交警直播查酒驾直接放行公安局人员”事件,山东滨州官方通报称“确实执法不严”,这背后牵扯出多方面的信息,值得我们详细关注。以下是几个关键点和可能涉及到的深层问题:

一、 事件本身:为何会出现“放行”?

视频证据的性质: 官方通报承认“执法不严”,但具体原因并未完全公开。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最初传播的“交警直播查酒驾直接放行公安局人员”的视频内容有多完整、是否被剪辑?视频中交警与被检查人员的互动对话是什么?这些细节能帮助还原当时的情况。
“公安局人员”的身份: 被放行的“公安局人员”的具体身份是什么?是普通民警?还是有特殊职务或警衔的警官?他们的酒驾情节是否轻微到可以被“人性化处理”?(尽管酒驾的界限是清晰的,但社会观感往往不同)。
交警的执法过程: 交警在现场的执法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对被检查人员进行了酒精检测?检测结果如何?为何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了“放行”的决定?是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还是个别交警的个人行为?
直播的初衷与影响: 交警进行执法直播是为了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然而,这次事件反而暴露了执法中的问题,这对于直播执法的公信力带来了挑战。

二、 官方通报的力度与后续处理:

“执法不严”的定性: 官方承认“执法不严”,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说法。这是否意味着存在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甚至保护伞的问题?“执法不严”的背后,是程序上的疏忽,还是更深层次的腐败或权力滥用?
处理结果的公正性:
涉事交警的处理: 涉事的交警会受到怎样的处理?是警告、记过,还是停职、降级?处理是否足够严厉,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被放行的“公安局人员”的处理: 被放行的“公安局人员”是否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理?如果他们确实酒驾,为何会得到“放行”的优待?这是对法律的挑战,也可能暴露体制内存在的特权现象。
是否存在“一案两罚”? 即对交警的“执法不严”和对被放行者的“酒驾”分别进行处理。
通报的透明度: 官方通报是否足够详细,解释了“执法不严”的具体内容和处理措施?如果通报过于笼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猜测和质疑。后续是否会有更详细的调查结果公布?

三、 法律与制度层面的反思: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执行: 酒驾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次事件的焦点在于是否有人利用身份或关系规避法律责任。这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公平性。
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公安系统内部是否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类似的不当执法行为?这次事件暴露了这些机制可能存在的漏洞。
执法权力边界的界定: 在执法过程中,交警的自由裁量权有多大?什么情况下可以对当事人进行“人性化处理”?这些界限是否清晰明确?是否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对特殊身份人员“通融”?
直播执法的制度保障: 如何确保执法直播的透明性不被滥用,同时又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直播的录像是否应该被严格保存和管理,作为事后追责的证据?

四、 社会影响与公众情绪:

公众对执法的信任度: 这类事件极易引发公众对执法部门公正性的质疑,损害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如果公众普遍认为“执法不严”是常态,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将是不利的。
对“特权论”的讨论: 事件很可能被解读为体制内存在特权,尤其是对于“公安局人员”的优待,会加剧社会对特权的敏感和不满。
警民关系的挑战: 交警作为一线执法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公众对整个公安系统的观感。如果公众认为交警在执行公务时受到干扰或被迫“违规”,可能会对警民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媒体与舆论的监督作用: 媒体的曝光和舆论的监督在此类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舆论监督与执法程序的进行,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 事件的后续发展:

是否会进一步追责? 随着事件的发酵,公众会密切关注是否有更深入的调查和更严厉的处理。
是否会出台更严格的规定? 事件是否会促使滨州市或山东省公安系统出台更明确、更严格的执法规范,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山东滨州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其处理结果可能会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执法实践产生示范效应。

总而言之,这次网传事件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交警执法中的失误,它触及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监督、体制透明度、警民关系等多个敏感且重要的问题。官方的通报承认“执法不严”,但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处理是否公正、透明,以及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存在的制度性问题,这才是公众最希望看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这?执法不严?

笑屎个人了

user avatar

以我对交警这方面现状的了解,只能说当事人太蠢。

就算酒驾了,当场吹气测试超标,事后是可以要求抽血复议的,只要复议不超标,就最终不算酒驾。

复议的时候托关系找人多拘留几个小时,多喝水排尿,酒精都排的差不多了再测,既隐秘最终又不会被揭发。

user avatar

很喜欢我中学时的一篇课文《变色龙》

user avatar

完整通报来了,女驾驶员不是省公安厅的,而是滨州市公安局的二级高级警长。

警员级别分为十二个等级:一级高级警长、二级高级警长、一级警长、二级警长、三级警长、四级警长、一级警员、二级警员、三级警员、四级警员、初级警员以及见习警员。

二级高级警长是第二等级,仅次于一级高级警长,相当于领导职务级别,正处级,在滨州这个小地级市也算是比较高的级别了。

而带头查酒驾的交警只是个四级警长,剩下的全是辅警,连个编制都没有。

这件事虽不大,但赤果果的反映了我们社会中某些群体存在的上级以权压人、以权谋私,下级迎合、谄媚上级现象。

看了不同媒体发的视频,由于不存在方言壁垒,视频对话我听的更清楚。给大家总结下前后经过。

2021年9月21日晚,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交警大队一中队直播查酒驾。

远处一辆白色奔驰停下,驾驶员和同车乘客换了下位置,然后开过来。

交警一路小跑迎上去,将其拦下。

感觉小跑了挺远,显然交警看到换人了,意识到这个车有问题了。

交警连续用方言问了两遍“停在那里咋不动了呢?”交警离镜头比较远,声音比较小,又是方言,媒体的小编可能没听清,视频都没加字幕。

女驾驶员回答说,我开着呢。

交警加大音量,说你开着呢,你开着怎么停着不动呢?

女子用方言说了一句话,开头是“捏是…”(方言,这是、那是的意思)好像提到了一个人名,听不清,后边是“咱省(市)公安局的”。

众交警一起“啊……”,像是突然恍然大悟了似的,一改刚开始的态度,说“木事木事”,安慰起车上的人。

女驾驶员说,他(车上的乘客)中午喝了点酒,刚才他开着呢,但是自己怕他出事“换过来了”。


说完后,交警和驾驶员、乘客一团和气,哈哈大笑,也没检测酒精,奔驰车大摇大摆就走了。

在正观新闻的视频里,还能听到画外音的像是女主持人的人在打圆场,说是个“误会”,女驾驶员比较紧张。

至于哪里紧张,看她有说有笑的,我反正没看出来紧张。

市公安局的领导当着交警的面换驾驶员,并且承认亲属中午喝了酒,刚才也开了车,竟然不用检测酒精就能平安过关。

这样的故意的、选择性的执法过程竟然发生在直播过程中,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原来交警真就敢明目张胆选择性执法,原来只有普通人不能酒驾,原来酒驾只查老百姓,原来公安局领导和亲属享有不检测的特权!

我想问问滨州交警,以后你们再查酒驾,想凭什么服众呢?以后你们还如何有脸搞查酒驾直播呢?

这个事情本不复杂。如果一开始警长不是亮明身份,而是主动吹气检测,交警也能秉公处理,要求检测,事情根本不会发展到这一步,成为舆论热点。

结果呢,女驾驶员非要抬出自己的公安局领导身份,不管她是想以权压人也好,还是想以自己人的面子让交警放一马也好,她的确是成功了。

交警呢,在知道车里人身份前后,态度更是变化的极其明显,让人无法不吐槽。

开始拦车时态度强硬,理直气壮,甚至还有点凶。车里人报上身份后立刻变了态度,好像自己拦车是做错了事,反倒安慰起被查的人来。

短短30秒,态度却是360°大转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最后双方心照不宣、一团和气、嘻嘻哈哈、一笑而散,完全忘了这是在直播查酒驾,完全忘了屏幕前观看的人民群众。

就离谱。

我想不出别的理由替他们解释。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可能早就习惯了罢。

面对这样的丑闻,我这个普通人只觉得脊背发凉,满腔怒火。


大家不要再点赞了,给个关注就行了,赞太多了已经ꈨຶꎁꈨຶ。

user avatar

想想这些女主持人,直播时面对老百姓时候那正气凛然,一本正经说教的样子。

再对比这次见到领导,那谄媚的声音和尬笑,着实令人不适。

口舌口舌,确实只是些口舌而已。

哦对了,再看看对待老百姓如何重拳出击的。

说不得骂不得了,好吧,公职人员不容易啊,辛苦啊。

大家认,也支持。

可他们呢?

直播时就徇私枉法,哈哈一笑,处罚呢?不痛不痒。

合着真就看人下菜碟了呗。

乌合麒麟作品很会讽刺双标这种现象,希望其能执笔画上一幅。














user avatar

啊这.....

之前扫黑的纪录片我回答说,扫黑究竟是表面工作,还是触及肌理,究竟是要求站队,还是在为民除害、为党除害,这些问题回答不清楚,那就是一笔烂账、糊涂账。

怎么回答清楚?

不是靠着喉舌几篇歌颂文章,而是基层治理时,是不是真的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不能我的人可以放过,你的人就往死里抓,不能搞山头主义。

否则,十八大后党的扫黑行动就失败了。

这次直播查酒驾,本是当地政府部门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为了自己的口碑、政绩,推出的良策。谁知,其内部的日常操作已经敢于在镜头前表演了,这要是在镜头外......

当然了,老百姓是秤,秤砣几两重,大家心中有数。

user avatar

这是“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吗?!

你执法不严格、不规范是随机的吗?明明是跟人家自报“省公安局”直接因果相关好不好。

所以,你这不是执法不严格,你这是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而且,对方明确告诉你喝酒了,换司机了,得,你不仅是徇私枉法,你还涉嫌徇私枉法罪了。

user avatar

说明这个交警的业务能力不强,被罚别叫屈。居然没有把本市领导与警队领导的车牌号和车型背下来,怎么上岗的?是不是家里有人走后门了?要严查。

user avatar

总结一下,这是一起借由直播失误,恶意扩大阶层矛盾,挑拨官民矛盾,煽动社会对立的一起严重的舆论事故。在舆论狂欢的背后,还很可能有犹太跨国资本的渗透。


有觉悟和常识的媒体人都知道,在公共宣传领域,能录播不直播,是一种宣传艺术和宣传共识。擅自将执法镜头以直播的形式展现,已经很说明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了。

实在不得已需要直播执法的时候,需要提前在全系统内部备案,并对系统人员广泛提前通报执法的地点以及细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宣传口不仅仅是犯了常识性错误,更深究下去,可能还会揪出犹太资本渗透的痕迹。

大家注意记者拿摄像机的左手,拇指与食指分离,做出了共济会的典型手势。

虽然记者在照到驾驶员时候及时地将镜头朝下,但是并没有直接关闭直播,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或许并实质性的证据,但这种猜测也不无道理,电视台的人有被国外资本渗透的可能,有关部门必须介入调查,整顿宣传业态,严肃处理。


经济发展到现在,在跨国资本的压迫下,社会的仇富心态也日渐滋长,那些变态的仇富者更是别有用心地把怒火引到吃公家饭的人身上,官员就不能开奔驰了?更何况还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二级警长。百里挑一的精英骨干,还不让人家富了?

这些一个个骂的跳脚的人,只是恨不能自己没法穿白衬制服、坐白奔驰。你们要是觉得警察这么好,那自己也去报考,谁拦着你们不让你们考了?怕不是自己犯了什么罪,政审过不了考不上吧?

政策已经明示了,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对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多的人,理应获得良好的优待,自己考不上公检法,难道就看不得别人过的比你好?


待遇不是无偿的,自由永远不是免费的,你们不愿意为社会出力,不愿意建设国家,却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满口的抱怨,没那个能耐去跟资本家去跟上司正面刚,自己又一肚子牢骚不如意,想了想还是拿公务员来当靶子。


如果对现实有不满,郁郁不得志,请把矛头对准你的上司,对准那些资本家,对准那些别有用心的幕后跨国资本,而不是用各种理由攻击党和政府,当键盘侠抱怨谩骂,在网络上抒发自己的阴暗心理。


和长沙女检察官事件类似,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对公检法群体,对整个公务员阶层,对体制,对国家的攻击和抹黑行为。

全国人民同仇敌忾,防资本渗透,防和平演变,任重而道远。

user avatar

这个交警挺惨,也挺冤的。

他查处的这位司机,也就是通报中所说的滨州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林某某,相当于正处级的,在市里属于很大的领导了。

而且这位大领导,恰恰就是分管或协管全市交通管理工作的,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换作是你,你查酒驾,车窗摇下来,正好坐在驾驶位上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你会怎么办?

没错,在公正公平的法律面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面对这种企图利用个人特权,对我执勤民警依法执法干扰的行径,我会言辞拒绝。

我会立即把这两个违法分子请下车,强行进行酒精测试,固定证据,并扭送交警大队依法处理。那你第二天就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笑话。

因为你给大家带来一个麻烦,给大家脸上抹了黑。

如果事情严格按照程序处理,到了交警大队领导那里,交警大队领导也犯难啊。肯定是给市局领导悄悄报告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好是内部悄悄地给个批评教育完事。

因为市局领导公然违法,这是整个市公安系统的耻辱和污点,也会让市局领导极其难堪。

如果这件事情再闹到网上去,那更是全国性的舆论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滨州市公安局的形象了,而是全国老百姓对公安干警的观感了。

你认为你的领导和同事们会如何看待你呢?

此外,你也很难继续混了。你严厉执法、不讲情面将顶头上司扭送交警大队,如果这事情没有被媒体曝光,大概率就是内部低调处理,犯罪分子还依然是你的顶头上司。

你认为你的顶头上司会宽宏大量到对你没有任何怨言吗?憎恨你不懂事给交警大队惹大麻烦的领导对你会没有怨言吗?就算不清算你,你也很难往上走了。

对于其他人来说,你是一个刚正不阿、严格执法的人,但更是一个不通情理、不讲情面、脑子缺根筋的傻缺。

如果你刚正不阿、严格执法得到了上级的公开表彰,那你更是臭了大街了。人人都会疏远你。你成了说皇帝没穿衣服的那个小姑娘。

体制有一套内外不同的规则,对外怎么都好说,但对内,当你的行为损害到别人“合理”的利益、打破潜规则的时候,你就犯规了。

市局的领导会说,卧槽,我怎么人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这个小交警太特么不给我省事了。

交警队的领导会说,把顶头上司抓了,上面领导不爽,对我也不满,你丫也太会找事了。

其他同事会说,就因为你闹这么一出,现在我们交警队都成了其他系统的笑话了,连带我们都被人斜着眼睛看、绕着道走。

人人都吃屎,你不吃屎,你就是异类。

反之,如果交警徇私放行了,这件事情没有被媒体曝光,这位交警不但不会受到任何处分,反而可以趁此机会,得个人情,攀附市局领导,借机往上再走一走。

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遗憾的是,这个事情正好赶巧,有媒体在直播。媒体在现场也很“懂事”,连忙跟着说“误会误会”。但几万只眼睛看着,怎么也瞒不住了。这一下,相当于直接掀牌桌了,什么潜规则都没用了,没法出老千了。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你是这个交警,你会怎么办?其实有更好的操作方法。发现对方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时,不要声张,不要大惊小怪,保持平静,敬个礼说:

今天有媒体在线直播查处酒驾违法,请您和副驾下车做酒精测试。

这个意思就是:有特么媒体在直播呢,别装逼,别暴露身份,乖乖配合。因为媒体已经拍到车辆有换司机的嫌疑,做完两人酒精测试之后,说:

怀疑你们换司机逃避检查,但需要调取监控确认,请你们按规定到交警大队等候确认结果。

然后把两人带上警车,离开媒体监控范围后,就可以觍着脸向领导表达歉意,说刚才有媒体直播呢,怕曝光了给领导带来不好的影响,必须做个样子。

然后半路让领导回家,回交警队后,跟领导私下说一声,暗地里操作了,找个理由把案子消了,比如监控图像无法证明换司机了。

领导对你一个小交警不跪舔反而敢对她执法,一开始会生气,但事后想想几万人在看直播,肯定会事后惊出一身冷汗,会暗暗觉得你小子会办事,欠你个人情。你就可以借机平步青云了。

其实就是一个字:先把大危机化解为小危机,然后再慢慢处理小危机。

不过,一般人无论脑子怎么清楚,看到顶头上司的那一会儿,就像十六岁的小伙子看见暗恋几年的姑娘对自己微笑,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跪舔

公务员面试中如果遇到这种题该怎么办?面对类似的问题,虽然对面的考官大多会这么干,但他们不会明面上这么说,也肯定不能接受你这么答。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

答这道题的基本思路,一是低调处理,不能让这个事情变成一个舆情事件。因为一旦演变为舆情事件,对单位形象、公安干警的形象,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所以,第一步操作还是冷静,正常处置,进行酒精测试。

二是不能把事情做死,要留有余地。也就是拖,比如说需要进一步查看监控确认证据等等。

这也是处理很多公务员面试题中时态紧急、拖延下去有可能产生更大危害、但又不能立即处理的事件的基本原则。

比如说,群众来上访,围堵政府大院,提出完全不可行的诉求,操作方法肯定就是先把群众稳住,劝走,然后再慢慢处理。下一步的操作,当然不能是徇私枉法了,当然也轮不到你一个小交警主持正义。

三是涉及到上级领导涉嫌违反交通法规,将有关情况按程序向领导报告,由领导依法按组织程序和法律程序处理。

处理这类体制外的道德、法律等规范要求,与组织规范产生冲突的事件时,作为一名公务人员,要记住一个基本原则:

你首先是组织的人,然后才是其他人。

不过,幸好这方法没有被这交警掌握。这特么曝光得好。

如果不曝光,林某某们的特权会一直横行,体制内的各种肮脏见不得人的潜规则就会一直大行其道,公平与正义的阳光就会永远有照射不到的阴影。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user avatar

太不会做事了……


带队的队长确实差点意思。

首先,车牌号记不住。

其次,见面没认出来领导。

再次,领导说了之后,不会趁机打台面,反倒套近乎,这不是作死?

在这一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敬礼。说“不好意思,刚看到您车在这里停着,以为发生了什么故障。既然是您先生中午饮过酒了,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还是随我们来测一下吧。”

2、然后招呼俩人下车,趁乱使个眼色,暗示有摄像机和记者直播,都混到这个级别了,能不懂事?

3、让他假装吹。假如对方演技不过关,看着要露馅,就赶紧上去“中午饮酒间隔到如今也有一段时间了,仪器可能测不出来,麻烦您跟我们的同事到医院抽血化验下吧”。

4、至于去不去医院,去了之后抽不抽血。报告是谁写谁能不明白?

5、离开摄像机,你再给人赔不是,让领导谅解下。说不想给领导找麻烦……再怎么低声下气也没人看见啊……


最后,再看这处理结果,懂了吧?


还有,记者和摄像师水平也太次,记者就不能崴下脚?摄像师就不能关下机?断网会不会?



会办事都凑一块了……

user avatar

大家都知道潜规则。

那换作你是这个交警,你该怎么做?

秉公执法,像有个答主说的,被当成一个笑柄。

按照潜规则,最后被全国网友骂,最后的结局,害了领导,害了自己。因为领导的上面还有更大的领导。你以为按照潜规则,就放过你。为了平息舆论,你有可能就是个牺牲品。

其实吧,为了领导,也为了自己,最好还是在直播的时候还是秉公执法,事后解释清楚。当然在不是直播的时候。。。

最后这个节目到底是录播还是直播。。

user avatar

58岁临退休了,因为一口酒赶上个刑事案件,真是不值当的。喝这玩意儿有啥用吧。

user avatar

现在知道那十七万从哪来的了吧?我看远远不够

user avatar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两位警官的年龄?

对,58岁,老前辈。

这个年龄普通员工在机关里基本不可能向上走了,如果是处级干部,一般会退居二线,也就是保留待遇和级别 ,不在一线冲杀,实际就是闲云野鹤,是辛苦了一辈子等着退休的状态。

这些老员工深知职场潜规则,单位里的小字辈也许都是他们看着成长起来的,老领导在单位里受尊重也是一种习惯,快退休的人受到优待,遇到事情放松一下也是常态。

一般年轻交警遇到这样的资深老前辈,都会觉得太认真反而不好,尊重一下手下留情也没什么。这些老前辈拎起电话一打,还真的可以打到高级领导,卖个人情完全有可能。真查到酒驾,让一个同系统退二线快60的处级干部丢饭碗开除公职?小交警还是要拈量拈量的。

有的答案说涉黑啥的,个人觉得完全不靠谱,建议删掉。

但这件事情的曝光,却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不公平信号:

1. 执法者具备不应该有的豁免特权,而且来得是那么容易,讲两句话,笑笑就行了。

2. 普通人酒驾入刑丟饭碗吃牢饭,现场完全可能被强制执法 ,被电视台曝光直接社死。而执法者却在圈子里游刃有余,这是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案件呢?

只要不开除公职,两个等退休的老员工其实也无所谓,职业年金退休金都不会少,至于晋升本来也不需要,等到退休,一切又太平了。

这次事件好死不死曝光了。远离了聚光灯,警队里是否还有人情?他们在违章的时候受到的待遇和小老百姓是否一样?

我不了解情况,还真不知道。至少这次肯定不一样。

user avatar

滨州这事问题很大,希望严肃处理,但不要一竿子打倒所有交警。我替交警说句话,匿名不成功,也得说一说我知道的一个故事。

几年前,我老家亲戚被一个领导开车撞了,抢救无效死亡。此领导严重酒后驾驶(一斤半白酒),交警到场之后,全面严肃处理,而且认定此领导是100%责任(我方人员未赶到)。

这个领导官不小,本事也挺大,人缘还挺好。迅速搞定了法院,甚至搞定了我方律师,并叫嚣“让我方亲戚老实点,不要知法犯法!要懂事。”。最终一审法院认定结果我方死亡人员占60%责任,酒后驾驶的领导占40%责任。

我方亲戚多次换律师,最终二审法院合议庭判定我方无责,反倒是一审法官受到了降职处理。二审胜诉的关键,就是一份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这份责任认定书是事发几天之后,由交警方面亲自给我方送来的,盖章签字,具备完整法律效力。

后来我方亲戚联系到交警的当事人,他说“不用说谢谢,都是应该的。他是领导,我刚去就知道了。但我就一个屁大点的小队长,我不能让大家背后骂我。”

坐标山东老家。

还是感谢此交警的坚持,虽未谋面,但可以想象他面临的压力。

user avatar

也就是背后摄像机拍着,要是没有直播,怕不是警员要当场向官老爷“互相道歉”?

这样恶劣的行为居然不开出警察队伍我是没想到的。


这件事情远比一句轻飘飘的“执法不规范”要恶劣得多。为什么女人遇到交警第一时间会亮自己的“省局”身份?她想用这个身份干嘛?她凭什么知道这个措施是有用的?这是不是都形成肌肉记忆了?

而结果也证明了,交警确实被“驯服”地很好。态度变化极为明显,拦车态度强硬,知道后点头哈腰,反倒安慰起被查的人来,一笑而散。这是不是也是肌肉记忆了?要知道在场的可不止一个警员啊,所有人就都嘻嘻哈哈无所谓了?


要不是肌肉记忆,能配合得这么好在座的各位还真是天才。背后有直播的摄像机顶着,但凡是个心思正直的常人,在有直播监督的情况下,哪个敢拿自己的职责开这种玩笑?或者说,就算没有直播监督顶着,在座的各位,哪个应该拿自己的职责开玩笑? 要知道,执法权 ,那可是国家赋予的神圣权柄,说大于天都不为过。执法权可不是哪家的大人点头给的,可有些人拿到了执法权却只记得向大人点头,真的是其心可诛。


所以说这件事情,远不止交警私纵司机这么轻飘飘。我们也理解交警同志工作辛苦,哪天忙不过来了,或者有边边角角地没查到,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给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政治生态,是不是太“讲人情味了”?以势压人的警长,前倨后恭的警员,帮忙打圆场的主持人,无动于衷的摄像大哥,这个场面越是和谐,越是让人毛骨悚然。再加上事后轻飘飘的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这整场大戏,是不是和的太谐了?在直播看不到的地方呢,是不是更加和谐了?


挺好奇的,以后滨州,是加强对警员的要求,要求他们更加严肃地执法呢?还是加强对警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有直播监督的时候更加严肃地执法?还是索性方便点,以后就别直播了,以免捅了官老爷的腚眼不好。


大家拭目以待吧。


user avatar

还敢直播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