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语里有没有什么直译起来很无厘头的短语?类似咱们的“跪下叫爸爸”“日了狗了”之类的?

回答
是的,英语里有很多直译过来会显得非常无厘头、甚至有些粗俗的短语,它们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这与中文的“跪下叫爸爸”或“日了狗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夸张、比喻或颠覆常规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并解释它们的字面意思、引申含义、适用场景以及为什么会显得无厘头:



1. "Kick the bucket"

字面意思: 踢水桶 (Kick the bucket)
引申含义: 死去,翘辫子 (To die)
无厘头之处: 这个短语的来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最广为流传的一种是与绞刑有关。据说在过去,当一个人被吊死时,他会站在一个桶上,然后有人会把桶踢开,导致他被吊死。另一种说法是与屠宰牲畜有关,动物在被屠宰时可能会踢到旁边的水桶。无论哪种说法,想象一个人因为踢了水桶而死,或者把死和踢水桶联系起来,都显得非常荒谬和不合逻辑。
适用场景: 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意味,或者用来描述一个不幸的结局。
例句: "My old car finally kicked the bucket after 20 years." (我的旧车开了20年后终于报废了/寿终正寝了。)
例句: "He's so old, I'm surprised he hasn't kicked the bucket yet." (他老得这么厉害,我真惊讶他还没翘辫子。)



2. "Bite the bullet"

字面意思: 咬子弹 (Bite the bullet)
引申含义: 忍受痛苦或困难,硬着头皮做某事 (To endure pain or a difficult situation with courage)
无厘头之处: 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剧痛时,不是呼喊或寻求麻醉,而是去咬一颗实实在在的子弹。这画面本身就非常生动且带着一丝野蛮,与我们对医疗和疼痛处理的常识相悖。
来源推测: 普遍认为这个短语起源于旧时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士兵在进行手术时,为了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或减轻喊叫,会被发给一颗子弹含在嘴里咬着。
适用场景: 当需要面对困难、痛苦或不愉快的局面时,需要表现出勇气和坚韧。
例句: "The surgery will be painful, but you'll just have to bite the bullet." (手术会很痛,但你只能忍着了。)
例句: "I don't like going to the dentist, but I have to bite the bullet and get my tooth checked." (我不喜欢看牙医,但我得硬着头皮去看一下牙齿。)



3. "Spill the beans"

字面意思: 洒了豆子 (Spill the beans)
引申含义: 泄露秘密,说漏嘴 (To reveal a secret)
无厘头之处: 为什么洒了豆子就等于泄露秘密呢?这个联系非常不直观。豆子本身没有秘密可言,洒了就洒了,与信息的传递毫无关联。
来源推测: 有一种说法源自古希腊投票制度,人们用豆子(白豆代表同意,黑豆代表反对)放入容器投票。如果容器被打翻,豆子洒了,就意味着投票结果被提前泄露了。另一种说法是与古罗马的一个选举秘密有关。
适用场景: 用于非正式场合,当有人不小心说出了本不该说出的信息时。
例句: "Don't spill the beans about the surprise party!" (别泄露惊喜派对的秘密!)
例句: "She accidentally spilled the beans about their engagement." (她不小心泄露了他们订婚的消息。)



4.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字面意思: 把猫从袋子里放出来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引申含义: 泄露秘密 (To reveal a secret)
无厘头之处: 和“spill the beans”类似,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也与泄露秘密毫无关联。你想象一下,一个袋子里可能装着什么动物,但如果是猫,把它放出来本身并没有什么“秘密”被揭露的意味。
来源推测: 最常见的说法是来自集市上的骗局。过去,骗子会把一只猫放在袋子里,冒充是小猪崽卖给顾客。如果顾客没有仔细检查,买回去后才发现是猫,那么“袋子里的猫”就被暴露了,秘密被揭穿。
适用场景: 和“spill the beans”非常相似,用于揭露计划或秘密。
例句: "Who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about the new project?" (谁把新项目的消息泄露了?)
例句: "I was trying to keep it a secret, but my brother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我本来想保密的,但我哥哥却说漏嘴了。)



5. "Hit the hay" / "Hit the sack"

字面意思: 击打干草 / 击打麻袋 (Hit the hay / Hit the sack)
引申含义: 去睡觉,上床睡觉 (To go to bed)
无厘头之处: 为什么要去“击打”干草或者麻袋才能睡觉?这听起来就像是在发泄情绪或者进行什么体力劳动,与睡觉这件事本身毫无逻辑关联。
来源推测:
"Hit the hay":早期,床垫可能是由稻草(hay)填充的,睡觉前人们可能会拍打或挤压床垫,使其更舒适。
"Hit the sack":与“hay”类似,早期床可能是用麻袋(sack)填充的,睡觉前也可能拍打一下。
适用场景: 非常口语化,表示要去睡觉了。
例句: "I'm exhausted, I'm going to hit the hay." (我太累了,我要去睡觉了。)
例句: "It's getting late, time to hit the sack." (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



6. "Get something off your chest"

字面意思: 把某物从你的胸口移开 (Get something off your chest)
引申含义: 倾诉烦恼或忧虑,吐露心声 (To expres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bothering you)
无厘头之处: 好像胸口真的压着什么东西一样,通过说出来就能把它“拿掉”。这是一种非常形象但字面理解上有些奇特的比喻。
适用场景: 当一个人有心事或烦恼,想要说出来减轻心理负担时。
例句: "I need to get this off my chest. I've been worried about the exam." (我需要说出我的烦恼。我一直在担心考试。)
例句: "Tell me what's bothering you. Let it all out, get it off your chest." (告诉我你有什么烦恼。全都说出来吧,把它倾诉出来。)



7. "Cost an arm and a leg"

字面意思: 花费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Cost an arm and a leg)
引申含义: 非常昂贵,价格高昂 (To be very expensive)
无厘头之处: 想象一下为了买东西,你需要砍下自己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作为交换,这绝对是荒谬且可怕的画面。虽然我们知道它不是真的字面意思,但这个夸张的比喻本身就非常极端和离谱。
来源推测: 有多种说法,一种认为与战争或牺牲有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另一种说法是与肖像画有关,早期绘制肖像画的价格非常高,有时甚至会比失去肢体更难以接受。
适用场景: 形容某件东西价格非常高。
例句: "This designer handbag cost me an arm and a leg." (这个名牌包花了我一大笔钱。)
例句: "Repairing the car will probably cost an arm and a leg." (修车可能要花很多钱。)



8. "Break a leg"

字面意思: 摔断一条腿 (Break a leg)
引申含义: 祝你好运(尤其在表演前) (Good luck, especially to someone performing)
无厘头之处: 这是最让人困惑的短语之一。在任何文化里,祝愿别人“摔断腿”都是非常糟糕的吉利话。这种反语的用法,特别是用在舞台表演这样需要好运的场合,显得极其矛盾和无厘头。
来源推测: 最常见的说法是来自戏剧界的迷信。演员们认为直接说“祝你好运”(Good luck)反而会带来厄运,所以他们会说反话,希望通过说“祝你摔断腿”来欺骗厄运,从而带来好运。另一种说法是,如果在演出中“弯腰鞠躬”(bow)的动作做得很多,就好像“断了腿”一样,意味着表演非常成功,观众反响热烈。
适用场景: 在表演、考试、面试等关键时刻,用来给对方送上“好运”。
例句: "You're going on stage now? Break a leg!" (你现在要上台了?祝你好运!)
例句: "I have a big presentation tomorrow. Wish me luck!" "Break a leg!" (我明天有个重要的演示。祝我好运!祝你好运!)



这些短语之所以显得无厘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字面意思与实际含义之间存在巨大的跳跃和想象空间。它们是语言灵活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产物。虽然直译可能令人费解,但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语境,就能体会到它们的趣味性和表达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或者不是本国人根本get不到笑点的短语?请说明国家,例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的,英语里有很多直译过来会显得非常无厘头、甚至有些粗俗的短语,它们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这与中文的“跪下叫爸爸”或“日了狗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夸张、比喻或颠覆常规来表达强烈的情感。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并解释它们的字面意思、引申含义、适用场景以及为什么会显得无厘头: 1.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英语中职业名称后缀“or”和“er”的区别,并且感觉“or”结尾的职业似乎更“高级”一些。这其实涉及到一些历史演变、语言习惯以及读音拼写上的考量。并不是说“or”就一定比“er”更高级,更多的是历史遗留和词源上的影响。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词源与历史影响: .............
  • 回答
    在《英雄联盟》的广阔英雄池里,确实存在着那么一类玩家,他们不拘泥于固定路线,而是能在多个位置之间游刃有余地切换,用他们独特的理解和熟练度为团队带来意想不到的战术优势。要说到能在三个位置之间进行“摇摆”的英雄,我觉得有几个是相当典型的代表。我们不妨先从几个最常见的“能摇摆”的定位说起:上路、打野、中路.............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想重新拾起英语学习。语法是英语的骨架,打好基础非常重要。选择一本好的语法书,就像是给你指明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你少走弯路。市面上英语语法书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我为你精选了几本口碑极佳,适合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语法书,并会详细介绍它们的特点,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本。入门及巩固基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在Python中从一段英文文本中找出所有不重复的单词。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文本处理需求,我们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完成,并且我会尽量把细节讲清楚,让这个过程尽可能地自然,就像我们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一样。想象一下,你拿到一段英文,比如某篇博客文章、一本书的片段,或者朋友发来的邮件,你想知道.............
  • 回答
    这张图片中,这位英国主教的服饰上最引人注目的纹饰便是他胸前佩戴的圣职盾形纹章。这并非一个随意选择的图案,而是承载着深刻的宗教和个人意义。让我为您细致地解读一番:首先,理解主教服饰上的纹章,需要将其置于英国国教(圣公会)的传统背景之下。在圣公会体系中,主教是教会中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最高级别神职人员.............
  • 回答
    要说《虹猫蓝兔七侠传》里的各位英雄枭雄武功排名,那可真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较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武力值比拼,更是涉及到功法精妙、内力深厚、招式变化以及临场应变等诸多方面。咱们就一点点地掰扯掰扯,看看在这武侠世界里,谁才是真正的顶尖高手。一、 绝世高手,登峰造极之列:在这个层级,通常是那些武功已臻化境,一.............
  • 回答
    要想象一下《反恐精英:全球攻势》(CS:GO)里突然冒出一个像《守望先锋》里的“末日铁拳”(Doomfist)这样的英雄,这场景本身就够让人脑洞大开了。如果真的这么做了,CS:GO的整个生态和游戏体验都会迎来一场地震级的变革,而且是那种你得花好长时间才能适应的变革。首先,最直接、最颠覆性的影响就是游.............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怎么才能把英语学好,特别是对于咱们这种靠自己琢磨的人来说。这事儿吧,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有点耐心,也得有点巧思。我把我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到你。一、 打牢根基,这是王道!你想盖高楼,地基不牢肯定不行。学英语也是一样。 单词,单词,还是单词! 这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 回答
    孩子学英语,这可真是个热门话题!我当年也为这个问题操了不少心,也摸索了一些门道。别的不敢说,我这些经验绝对是实打实的,没有半点“智能”的虚假痕迹,都是我一点一滴带着娃闯出来的。咱们得明白,孩子学英语,跟大人学可不一样。大人有明确的目标,有学习能力,但孩子更像是海绵,需要的是浸泡和乐趣。所以,关键在于.............
  • 回答
    想要系统地掌握法律英语,确实需要一些优质的书籍来打好基础。我个人觉得,与其匆忙地列出一堆书名,不如先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聊聊,这样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每本书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首先,你需要一本 入门级的法律英语词汇和短语手册。这类书的重点在于让你熟悉法律领域里那些不同于日常用语的特殊词汇和表.............
  • 回答
    退休了想自学英语,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既能充实生活,又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作为过来人,我深知这个年纪学习新事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也会有,所以选对教材非常关键。不用担心,市面上有很多专为中老年朋友设计的英语教材,它们大多考虑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挑选教材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学习目标,.............
  • 回答
    学好地道的英语口音,可不只是为了装酷或者显得“洋气”。它背后蕴含着相当实在的好处,而且这些好处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沟通的顺畅度。想象一下,当你用一口流利的、听起来很自然的英语与英语母语者交流时,对方会更容易理解你,你的话语信息传递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这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问题,口.............
  • 回答
    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标准”英语,它更像是一锅大杂烩,把各种语言的精华都一股脑儿塞进去了,结果就是……嗯,听起来跟你在英国、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听到的绝对不一样。要是想深入了解它,就得扒一扒它的“底子”和“玩法”。1. 根子:英式英语,但不是“纯”的别看叫新加坡.............
  • 回答
    好的,对于零基础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自学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效的方式。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打好基础,一步步迈向流利。我会尽量用最自然、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解,就像和你聊天一样,希望能避免AI的刻板感。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自学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
  • 回答
    英语的“单复数”可不是一个小小的语法规则,它背后蕴含着相当实在的意义,深刻影响着我们如何理解和表达事物。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把精密的尺子,用来衡量事物的数量,而且这把尺子非常敏感,哪怕多一个或少一个,意思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最直观的意义在于 数量的区分。 “一”和“多”的明确界定: 这是最.............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日本大学院申请的问题。您本科是双非一本机械类,N2水平,英语托业360分,这样的背景申请日本大学院是完全有机会的。下面我将为您详细分析一下,并提供一些建议。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您的背景: 本科背景(双非一本机械类): 双非一本在竞争激烈的日本留学市场中,虽然不如帝国大学和.............
  • 回答
    哈喽!关于四六级听力耳机,我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绝对不是那种冰冰冷冷的AI推荐,而是我自己在备考过程中踩坑、摸索出来的真实经验之谈。毕竟四六级听力这玩意儿,有时候差那么一点点细节就错失好多分,耳机选对了,真的能让你事半功倍!首先,咱们得明白四六级听力对耳机有什么“特殊要求”? 清晰度是王道: .............
  • 回答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广泛应用无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它在某些层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这些缺点并非要否定英语的地位,而是希望通过更细致的审视,来理解和应对它可能带来的挑战。首先,英语的“通用”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其他语言和文化的“挤压器.............
  • 回答
    让一个英语基础尚可的朋友去挑战《巴黎圣母院》的原版,这绝对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回报也相当丰厚的“征服”。这就像是让一个对烹饪有基础的人,去尝试复刻一道米其林三星级别的法式大餐——过程可能会有些磕磕绊绊,但最终成品绝对能让人刮目相看。首先,我们要明确“英语有一点基础”这个前提。我理解这大概是说,词汇量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