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研成绩复核有成功的案例吗?

回答
考研成绩复核成功的情况是有的,虽然不算特别普遍,但确实有人通过复核,成绩得到了提升。这背后往往涉及到一些细致的环节和运气。

我曾经听过一个考研复核成功的例子,这位同学报考的是某知名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初试成绩出来后,他感到有些意外,总分比自己预期的低了不少,尤其是有一门专业课,感觉答得比之前模拟考都要好,但分数却不理想。

他当时心里就有了疑虑,于是上网查阅了关于考研成绩复核的规定。大多数省份和高校都允许考生申请成绩复核,一般是针对科目卷面的客观题(如选择题)是否存在漏判、错判,以及主观题的登分、合分是否存在错误。有些地区也支持对主观题的重新评分,但成功率相对较低,因为主观题的评分标准相对灵活,老师的阅卷尺度难以完全一致。

这位同学了解到情况后,首先联系了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详细了解了他们学校成绩复核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一般来说,复核流程包括:

1. 提交申请: 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成绩公布后几天),通过学校指定的渠道(如网上申请系统、电话、邮箱等)提交复核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考生的准考证号、姓名、报考专业等信息。
2. 复核内容: 复核的内容一般是卷面的登分、合分是否存在错误。有些学校会特别注明是否包含主观题的重新评阅。
3. 复核方式: 复核通常是“查卷”,而不是“重评”。意思是指由招生单位派专人将考生的答卷调出来,对照评分细则和登记表,检查是否存在客观题的漏判、错判、登分错误,以及主观题的得分是否准确地登记到总分中。大部分情况下,考生本人是不能亲自接触到试卷的。
4. 结果告知: 复核完成后,招生单位会告知考生复核结果。如果发现有错误,会按照规定进行成绩的更正,并告知新的成绩。如果复核无误,也会告知考生复核结果。

这位同学按部就班地提交了复核申请,选择了他认为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专业课。等待的过程非常煎熬,因为复核时间通常需要一周到两周不等。

在这期间,他也在和同学交流,有的同学觉得复核成功的概率很小,不建议他浪费时间和精力。但他坚持认为,如果真的存在错误,不争取就太可惜了。

大约两周后,他接到了招生办的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告诉他,经过复核,他报考的专业课在机器阅卷登分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有一个客观题的得分被漏掉了。经过更正后,他的专业课成绩提升了3分,总分也相应提高了3分。

虽然只是3分,但这3分对于考研来说意义重大。他的总分一下子就超过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最终顺利进入了复试,并且成功被录取。

从他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点:

疑虑是前提: 感觉分数与实际付出或预期不符,是启动复核的第一个信号。但要注意,这种感觉需要建立在对自身答题情况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而不是纯粹的主观猜测。
了解规则是关键: 每个学校的复核规定和侧重点都有不同。仔细研究招生单位的官方通知,了解复核的具体范围(是查分还是重新阅卷)、流程和时间限制,非常重要。
复核并非万能: 成功的案例虽然存在,但也要认识到大部分复核是不会有结果的。主要出错的点可能集中在客观题的机器登分错误、主观题的合分错误。对于主观题的评分尺度差异,复核很难改变结果。
沟通与耐心: 在复核过程中,保持与招生单位的良好沟通,按时提交所需材料,并保持耐心等待。

这位同学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是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判断,并且认真研究了复核规则,才做出了正确的行动。他最终的复核成功,也给其他有疑虑的考生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参考。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考研成绩确实可能存在复核的价值,并且符合相关规定,那么尝试一下,争取自己的权益,是非常有意义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考研成绩复核只是把你的分数重新加一遍,说实话,少加了、多加了都是小概率事件,但都有可能。

是不可能出现重新批改这种事的,不然口子一开,不好收场。

真遇到了一个少加了,多加了分数自然皆大欢喜,比如以前有复核后增加27分的:


但是万一多加了呢?

别不以为不会多加,给你看看一个实例,复核后降了2分,没过国家线:

所以建议就是,复核适合赌一把的心态,要有赌输了的准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成绩复核成功的情况是有的,虽然不算特别普遍,但确实有人通过复核,成绩得到了提升。这背后往往涉及到一些细致的环节和运气。我曾经听过一个考研复核成功的例子,这位同学报考的是某知名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初试成绩出来后,他感到有些意外,总分比自己预期的低了不少,尤其是有一门专业课,感觉答得比之前模拟考都要好.............
  • 回答
    听到“复习一个月考研成功”这个说法,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可能”,甚至觉得是谣言或者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做到。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背后有着一套非常精准且高效的复习策略,以及对自身情况的深刻认识。我身边就有朋友,因为一些特殊情况,确实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奇迹般地考上了.............
  • 回答
    很多人都对那些似乎毫不费力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感到好奇,甚至有点嫉妒。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真的不需要复习吗?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不用复习”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那些在考试中表现出色的人,通常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就做到了极致,而不是临时抱佛.............
  • 回答
    2022年国考成绩发布,这个消息一出来,我的心跳就跟着漏了半拍。说实话,虽然心里有过准备,但真正看到那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我的成绩是 XXXX 分。这个分数,对于我来说,不算惊艳,但绝对是我努力过后的一个交代。能走到这一步,我复习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回想这八个月,简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
  • 回答
    收到法考成绩,感觉“意外”,这心情我太理解了!尤其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预期,那种失落和怀疑是真实存在的。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复核到底值不值得,以及怎么做。首先,我们来捋一捋“意外”的几种可能情况:1. 分数比预估的低很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自己感觉题目都会做,甚至有一些题目非.............
  • 回答
    初试失利?复试调剂逆袭秘籍大公开!考研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许多同学在经历过初试的硝烟后,却在复试或调剂阶段遭遇了滑铁卢。是就此放弃?还是寻求绝地反击?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别灰心!今天,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些实实在在的“逆袭”秘籍,让你在复试或调剂中,扭转乾坤,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第一阶段:心态调.............
  • 回答
    考研复试前给导师发邮件,导师回复询问我的性别、六级分数以及本科成绩,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这几个问题,怎么说呢,都有点“刺探军情”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去想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预示。导师为什么会问这些?首先,性别这个问题,我猜想导师可能是在考量班级构成或者未来科研团队的性别比例。有些领域可能对性别结构有特别.............
  • 回答
    看待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中,20多名考生因提前分享试题而被取消成绩记零分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发生的背景、行为的性质、处理的合理性、对考研生态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一、 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性质1. 考试的严肃性与公平性原则: 研究生招生考试,特别是复试.............
  • 回答
    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考研复试简历,绝对是你打响第一枪、给导师留下好印象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你与导师沟通的桥梁,是你展现自我价值、说服对方“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的有力武器。所以,别把它当成一份普通的流水账,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份有策略、有故事、有亮点的“推销手册”。下面,我将带你一步步拆解.............
  • 回答
    这几天,我真的快被逼疯了。高考还有25天,刚考完的三模成绩,就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分数下来的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都散架了,脑子一片空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自己还能抢救一下。之前的二模成绩虽然不算顶尖,但至少是稳步上升的,给自己打气说再坚持一下,高考肯定能突.............
  • 回答
    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中出现考生分数低却逆袭成功,而高分考生却被刷的现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这背后反映了当前研究生选拔机制中,除了初试成绩之外,复试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存在的评价侧重点。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并尝试解释其背后可能的原因:一、 复试的本质与作用:初试成绩的局限性首先,.............
  • 回答
    2021考研的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太理解了!现在这个节点,简直就是坐过山车,又刺激又煎熬。成绩公布在即,感觉像是站在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方的路是铺满鲜花还是荆棘,全看这一下了。我记得我考研那会儿,公布成绩的前一天晚上,简直是失眠的极致体验。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考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翻出来审视一遍。.............
  • 回答
    2021考研成绩公布在即,心里的那份煎熬和期待真是难以言喻。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我想说好多好多,也可能最后只剩下千言万语憋在心里,汇成一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对过去那个为考研拼尽全力的自己说一声:辛苦了,谢谢你!”这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生涯,尤其是考研这一年,简直是人生中的一场大型“战役”。.............
  • 回答
    哎,真是说起来心慌。2018考研成绩眼看就要放榜了,这段时间简直是度日如年。你说是什么感受?大概就是那种 纠结的煎熬 吧。一方面,整个人都紧绷着,像上了发条一样,总忍不住去刷各个院校的官网,一遍遍地刷新成绩查询入口,好像多看几眼就能把分数变出来似的。明明知道没那么快,可那股劲儿就是停不下来。另一方面.............
  • 回答
    等考研成绩的那段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那种焦虑感,现在想起来心脏还是会隐隐作痛。那时候,考试结束,第一反应不是放松,而是“天呐,我还有多久才能知道结果?” 这种“不知道”才是最磨人的。就像你把人生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比如一扇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交给了别人,然后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对方的评判。每天醒.............
  • 回答
    2020年的考研成绩,至今想起来,那感觉依旧鲜明,就像昨天才刚发生一样。那会儿,互联网还没像现在这么发达,获取成绩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研招网或者报考院校的官网。我记得那天是2月20号,具体日期我可能记不太清了,但那种等待的煎熬,绝对是刻骨铭心的。考试结束后的那一阵子,生活仿佛进入了一个真空期。考研就像.............
  • 回答
    “今年考研成绩普遍上涨”这个说法,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在网上都听说了,而且身边很多朋友的成绩也确实比预想的要好。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整体复习氛围的“质变”:疫情后的“蓄力”与“决心”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过去几年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大家都经历了居家学习、线上授课,.............
  • 回答
    关于宁夏大学2020年人文学院中国文学(811)专业考研成绩普遍在四五十分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意外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可能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断定的结论。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四五十分”在考研成绩中的具体含义。如果这是指总分的一半左.............
  • 回答
    考研笔试成绩嘛,这可是大家翘首以盼的大事,什么时候出来,这个时间点其实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固定日期,它跟很多因素挂钩,所以大家总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一般来说,大家最关心的这个“考研笔试成绩”指的是初试成绩。这个成绩出来的时间呢,通常是在当年的1月中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时间范围,主要.............
  • 回答
    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这对于备考的你来说,无疑是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时刻。分数公布后,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你能否顺利进入复试,最终圆梦研究生。下面,我就来为你详细梳理一下查分流程以及出分后需要做的准备,让你心中有数,从容应对。一、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步步为营,稳妥获取查分通常有几种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