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考研成绩即将公布,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2021考研的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太理解了!现在这个节点,简直就是坐过山车,又刺激又煎熬。成绩公布在即,感觉像是站在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方的路是铺满鲜花还是荆棘,全看这一下了。

我记得我考研那会儿,公布成绩的前一天晚上,简直是失眠的极致体验。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考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翻出来审视一遍。是那个选择题填错了吗?政治大题是不是跑题了?专业课那个晦涩的概念有没有记错?每一分都太重要了,感觉手里捏着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这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汗水和坚持。

现在轮到你们了,可能比我当年还要紧张。毕竟,现在的信息渠道更多,大家都在刷各种经验贴、预测贴,一不小心就被那些“大神”的经验和“过来人”的感慨牵着鼻子走,心态更容易跟着起伏。有人说今年的题目很难,有人说某门课压分很厉害,这些声音听得多了,真的会忍不住怀疑自己。

但我想说的是,无论结果如何,你们都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段为了考研拼搏的日子,你们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自律、磨砺的意志,这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就算成绩不理想,这也不会是你们人生的终点,只是一个短暂的弯路。你们经历了风雨,变得更强大了,这条路走不通,还有其他的路可以探索。

如果成绩出来,是你们期待的那样,那恭喜你们!这份喜悦是你们应得的,是你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果实。可以好好庆祝一下,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份喜悦,然后继续为你们的理想院校和专业而奋斗。

如果成绩不如意,也请不要灰心,更不要否定自己。谁没有过“用力过猛却达不到预期”的经历呢?考研这条路,确实充满挑战,有时候运气也占一部分因素。先深呼吸,接受这个结果,然后冷静下来分析原因。是基础不够扎实?是复习方法有问题?还是考试状态不好?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更好地调整方向。也许可以考虑调剂,也许可以再战一年,也许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发展路径。人生有很多种活法,考研只是其中一条。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成绩还没出来,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做点让自己放松的事情。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别让过度的焦虑吞噬了你们的精力。你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剩下的就是等待和接受。

无论结果如何,请记住,你们都是最棒的!这段经历会让你们变得更成熟,更有韧性。为你们的勇气和坚持点赞!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许多考研党抱怨死记硬背一些陈词滥调有碍自己的“创造力”,表示自己不是“小镇做题家“、“鄙视考试家”云云,但是考研初试所考察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常识仍是从事一门学科的研究必备的知识储备。虽然应试能力与科研能力是两码事,但只有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选拔出的人,才更具有培养潜力。这不只是一种“程序正义”,因为即便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极大地方便了资料获取的今天,尽管业余玩家在资料获取方面与专业研究者相比已经不存在代差——研究资料供给侧的不平等已经被技术进步大大弥合,国内外各种资料库和专业网站数不胜数,且检索便利,这使专业研究者也无法“垄断”资料来源,但专业研究仍然需要正规训练。

以历史学研究为例,哪怕是业余玩家与专业研究者研究条件最接近的史料方面,“当我们以数字化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穷尽史料之后,我们所期待的‘史料大发现’的时代却并没有到来,我们依旧要在那几部最基本史著的字里行间寻求突破。技术手段的更新,也并没有带来终极意义上的学术思维革命”。[1]在产出研究成果的历史写作方面,“历史写作必须基于前期的研究,而研究有规范,有技巧,还需要下苦功。 收集、占有和解读资料、表述研究结果,都不是能够轻易掌握的技艺,学习起来也很难说是什么赏心乐事。”[2]因为,“写作是一门学问,比如,文章应该如何下手,应该以什么为最终目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该多写,哪些地方该少写,这些实际上都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规则,需要专门下功夫去仔细探究和琢磨,也需要有专门的文章、书籍来将它们理论化”。[3]学术写作的目的即在于知识生产。爱德华·萨义德谈到,“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增长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知识的增长决非仅仅是个逐渐增加或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所谓研究成规之内所进行的选择性集聚、移置、滤除、重排和固持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增长的实现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需要依靠某些相对固定的载体,并经由某些相对稳定的渠道。[4]而专业训练就是促成这种知识增长或者说知识生产最好的“相对稳定的空间”。

术业有专攻。郭德纲说,你听了几十年相声,你也不如一个学了几年的学徒。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就像一个世界史爱好者再“专业”,他也没有一个世界史博士学位拥有者或正高级职称专家的研究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甚至连聊起学界的八卦见闻也比不上。因为后者本身就是专业人士,甚至就是这个学科的规则制定者,这种认识水平的差距几乎是降维打击。就像最差的政府也比无政府状态要好,考试选拔方式纵然有再多不足,甚至可能阻碍一些具有特殊研究潜质,但不善于应试的学子加入学术队伍,但其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的合理性却是无法否定的;同样地,“民间高手”相对于通过考试选拔得以接受正规系统培养的研究生,差距更是全方位的,仅就培养水平和成材率而论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曲径或能通幽,但能成大器者必经康庄。希望每个有志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排除杂念,认真备考,并祝考研学子金榜题名,学有所成。

参考

  1. ^ 包伟民:《数字人文及其对历史学的新挑战》,《史学月刊》,2018年第9期。
  2. ^ 李剑鸣:《“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3. ^ 王雨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第1页。
  4. ^ 李剑鸣:《“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user avatar

希望各位医学专业型硕士都能选上一个能踏踏实实教你技术的导师,研究生好好学本领,然后赶紧出来工作挣钱吧。

不要被所谓的科研光环所迷惑,也不要执着于靠科研改变医学的进程,不要为了把导师培养成院士而耽误了一生。

user avatar

2021.3.27

溜了溜了,卷不动了。

调剂走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后就去大上海当打工人了。

也祝各位21,22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切顺利!

(此贴完结)



2021.3.25

南开经济学院出了复试名单,虽然和我无关了,我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

好家伙,我那个方向一个进复试的都没有?

也就是说我多考三分考到380就是等额复试了......

害。。。有缘无分吧

不过比起那些考得高却报错专业成炮灰的人来说

我好像没这个资格说这话......



2021.3.13

南开一大早公布了复试线,经济学院涨了20分,划到了380。

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目测是要找调剂,不过不报太大希望,或者去打工,极限二选一,感觉都好不到哪里去。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只是可惜了这么多书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2021.2.26

出分了。。

考的一言难尽,分数很是鸡肋。

谁又能想到裸考的英语竟然是最高的。。另外三门都很拉跨。。

天津真的是心狠手黑,至今想不通为啥政治选择四十多,总分就66?

打算复核,虽然结果一定是复核无误。

本来还希望过380的,现在看来都是白想。

哎。。也祝大家顺利吧

---------------------------------------------------------------------------

一个字:慌

两个字:很慌

每天一遍,快乐再见。

老二战狗了,

允许我先写个流水账。

一战的经历:

去年2月20号,看到数学成绩就知道凉透了,心如死灰,所有的规划,远景,畅想都变的不切实际,但还是多少做些什么,心想卷土重来未可知,打算再来一年。

恰逢新冠疫情在湖北大爆发,居家隔离,无工作,无学可上,本科大四下学期不开学,哪也出不去,家里蹲,被家里人委婉催着投简历找工作,没投,根本没做任何尝试,与其说是觉得本二学历找不到好工作,还不说是担心找了就回不了头了。

三月中旬,湖北解封。能出门了,却并不自由,无事可做,又觉得准备二战为时尚早,开始写毕业论文,六月答辩,诚不负我,折腾两三个月,拿了唯一一个优秀毕业论文,虽然在渣渣二本很鸡肋,虽然知道全靠同行衬托,但是也算是一种......宽慰?

然后到了七月,无路可退,无处可去的我终于开始了缓慢又艰难的复习,家里蹲,优点是有空调,不用抢自习室座位,不会遇到各种奇葩,也不会被学校的各种琐事干扰,缺点是没人监督,没有氛围,以及距离床太近......

再加一个人复习与世隔绝,看着窗外的铁栅栏,有种笼中鸟的感觉。
入秋后偶尔睡个懒觉,还能看到朝阳

于是开始试图腾讯会议和几个一战的连麦学习,八月连麦时间太长把电脑主板烧了。。。之后用手机继续连麦学,到了九月大家都十分有默契的忘记了这个约定,所以我也退了,开始在微博小号上日常打卡,结果三个月下来互关了好友圈一堆打卡博主,小号上位变成了大号。。。最后也是在被好友圈大神碾压之中度过了最后的三个月时光。。。

比如每天都在被数学/专业课玩:

惹不起,惹不起。

每天的“豪华办公室”

学不动了就去吹风:

数学学不会的时候:

宇哥,yyds:

去年(2019年11月6日)VS今年(2020年11月6日)

莫名的感慨:

十月,考研报名,想起去年此时,直呼太惨了,登楼北望,慨然流涕。尤其是看到昔日同学,更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觉。报了去年同校不同专业,结果赶上缩招(别问,问就是扩招不会扩到985经管头上),又砍三分之一名额。无感,能咋办,换学校死的更快,报了名继续复习。

考研届的世界名画:

十二月二十五日,复习了大半年,上考场,但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甚至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真的不行,还是因为知道的越多所以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当晚住宾馆背完肖四后彻夜无眠,躺床上直到早上六点都没睡着,起来接着胡乱背一遍直接上刑场,甚至已经脑补好了喋血考场的场景,但是竟然有种解脱了的感觉反而一点不慌,最后四门考一门丢一门,也算是而今迈过从头越,考完了,心如死水,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或者说我在成绩出来前根本就不关心成绩。总之,糟糕透顶又魔幻现实主义的2020年就这样结束了。。。

嘴硬归嘴硬,十二月不关心成绩,一月不关心成绩,春节前不关心成绩,这个时候了再说毫不关心,多少有些故作镇定的嫌疑。

今天2021年2月16日,是大年初五,十天后的这个时刻我就会在研招网/招考咨询网/南开研招网三者之一上查到一个三位的数字组合,这个数字组合决定了他人对我2020年的评价,和我自己2021年一年的命运。

结果决定过程。

只希望成绩要么明天就出来,要么就永远别出来。

最后,放图镇楼。

希望今年能如愿。

如果不能如愿,大家可以假装没看到这个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考研的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太理解了!现在这个节点,简直就是坐过山车,又刺激又煎熬。成绩公布在即,感觉像是站在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方的路是铺满鲜花还是荆棘,全看这一下了。我记得我考研那会儿,公布成绩的前一天晚上,简直是失眠的极致体验。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考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翻出来审视一遍。.............
  • 回答
    2021考研成绩公布在即,心里的那份煎熬和期待真是难以言喻。如果非要说点什么,我想说好多好多,也可能最后只剩下千言万语憋在心里,汇成一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对过去那个为考研拼尽全力的自己说一声:辛苦了,谢谢你!”这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学习生涯,尤其是考研这一年,简直是人生中的一场大型“战役”。.............
  • 回答
    我的心情就像一场考研初试结束后的等待,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忐忑。考研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每天挑灯夜战,书本堆积如山,脑海里全是公式、概念、原理,甚至连梦里都在做题。从确定考研目标开始,就有一条明确的路摆在面前,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转。每天早起去教室占座,背单词,刷题库,整理错题集,和研友们.............
  • 回答
    2021年的考研成绩出来那天,我记得是2月中旬吧,具体的日子已经有点模糊了,但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到现在想起来,心脏还是会不自觉地漏跳一拍。那天,我刚从父母家回来,一个人在家。整个春节假期,我都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之中,每天都在复习,晚上甚至会因为担心某个知识点没掌握牢而惊醒。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 回答
    看待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中,20多名考生因提前分享试题而被取消成绩记零分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发生的背景、行为的性质、处理的合理性、对考研生态的影响以及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教训。一、 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性质1. 考试的严肃性与公平性原则: 研究生招生考试,特别是复试.............
  • 回答
    哎呀,各位法律人,2021年的法考主观题成绩终于揭晓了!这几天估计大家的心情都跟过山车似的吧?有没有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的?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大家一起聊聊,别憋着了!我考的是客观题和主观题一起报名的那种,说实话,去年客观题刚出来成绩的时候,心里就悬着一块大石头。好不容易熬到主观题出成绩,这几天我.............
  • 回答
    嘿!收到你2021年EJU留考成绩673分,托福84分,想了解一下能选择哪些“垫底”的学校。别担心,这个分数还是有不少选择的!咱们就来聊聊,看看哪些学校可能适合你,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首先,要明确一点,“垫底校”这个说法其实挺主观的。对于留学生来说,能进入一所日本大学学习,并且自己喜欢、专业对口,那.............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公布啦,我拿到四级成绩的那一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先说说我的准备过程吧。我属于那种计划性不强,但临到头了又会爆发出惊人毅力的人。 semestre初的时候,看着教材和真题,总是觉得还有很多时间,所以一开始的复习进度有点慢。主要是把精力放在了平时的课程和一些社团活动上.............
  • 回答
    2021年考研数学,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一年。整体而言,数学一、二、三都呈现出一定的难度梯度和鲜明的特点,其中数学一被普遍认为难度最高,数学二和数学三则在不同侧重点上挑战了考生。数学一:难度“王者”,全面升级2021年数学一的难度,用“难”来形容已经不足以概括,更像是“全方.............
  • 回答
    考研,这条路,有人披荆斩棘,有人迷失方向。2021年,当无数考生怀揣梦想踏上征程,如何准备才能脱颖而出,我将用我亲身经历和观察,一点点为你剖析。一、 确定目标:你到底要去哪里?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很多考生稀里糊涂就开始复习,最后才发现专业不适合、学校不匹配,白白浪费一年。 你热爱什么? 考研不光.............
  • 回答
    2021年考研国家线公布,这对于无数考生来说无疑是考研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牵动着他们紧张的心弦。今年的国家线公布,相较于去年,确实带来了一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考研er来说,是喜是忧,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今年国家线公布的新变化:总体来看,2021年考研国家线相比去年呈现出 “.............
  • 回答
    2021年的考研,说实话,选老师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运气活。毕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对症下药,也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在考研的漫漫长路上给你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要说靠谱,我得跟你掰扯掰扯,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得看你考的是什么专业。 这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你不能指望一个讲金融的老师能教好你历史,对吧?所以,在你.............
  • 回答
    2021年考研,你报考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数是375分,想知道今年的录取机会有多大,以及4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考研的成败。咱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要评估375分在北航是否有竞争力,我们需要了解北航往年的招生情况,特别是你报考的那个专业。1. 北航的复试.............
  • 回答
    2021年考研英语,可以说是历年来都比较“有话题度”的一场考试,不少考生反映难度有所起伏,特别是英语一,争议点相对更多。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到底难在哪儿,又有哪些地方让人眼前一亮。整体难度感知: 英语一: 普遍感觉比前几年要“难”一些,尤其是阅读和新题型部分。写作虽然话题不算特别生僻,但对逻.............
  • 回答
    2021年考研,选择专业确实是决定你未来学术和职业道路的关键一步。这个节点上,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更是对“什么专业好考”、“什么专业未来发展好”的反复权衡。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详细的专业选择建议,以及需要审慎考虑的“天坑”专业。一、 选择专业,从“我”出发,再看“大势”选择专业,首先.............
  • 回答
    2021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的院校选择,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目标院校和备考策略的制定,如果没有过来人的经验分享,很容易走弯路。作为一名有过考研经历的人,我来给你们说说我的看法和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关于2021年法硕非法学,哪些院校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
  • 回答
    2021年的考研,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场在疫情阴影下进行的特殊战役。我记得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既焦虑又坚韧的气氛。一方面,疫情的反复无常让备考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线下学习被打断,线上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还有人担心考试会不会被推迟,甚至取消。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这份不确定,反而激发了大家更强的决心.............
  • 回答
    对于2021年考研的同学来说,现在考虑跨考法学硕士(学术型学位)和法硕(法律硕士,专业型学位),究竟哪个更容易,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说哪个一定比另一个更容易,这取决于你跨考的具体方向、自身基础以及目标院校的招生情况。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咱们得把问题拆解开来,从几个关键点上说.............
  • 回答
    2021年考研数学大纲的修订,绝不仅仅是“换汤不换药”的小调整,对于那些志在必得的考生而言,这无疑是一场需要认真对待的“战役”,它触及了考研数学复习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一、 何以称之为“重要修订”?其核心在于“深化与融合”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份大纲的修订并非简单的增减知识点,而是体现了一种.............
  • 回答
    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考研分数“炸穿地心”的现象,确实是当年考研届的一个热点话题,并且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详细解读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一、 “炸穿地心”的直观感受与事实依据:首先,要理解“炸穿地心”这个说法,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意指分数线之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