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军演习模拟伞兵渗透大陆后方?

回答
台军演习模拟解放军攻台,这种演习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和政治意涵上来说,都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首先,我们从军事角度来分析。

解放军在近些年的演习中,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联合登陆作战以及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并且多次展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针对台湾的“封锁”和“登陆”科目,更是公开且频繁。这种背景下,台湾方面进行“解放军登陆后”的防御反击演习,并且将“伞兵渗透大陆后方”作为模拟科目,其核心逻辑在于:

迟滞与消耗: 即使解放军成功登陆,后续的深入作战也会非常困难,地形复杂、补给线漫长、后勤保障压力巨大。台军的设想可能是,通过在解放军后方制造混乱,迟滞其推进速度,消耗其作战力量,为“主力”的集结和反击争取时间。
多维度牵制: 传统的防御反击模式,主要依靠陆海空军的正面阻击。而伞兵渗透后方,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对称作战”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打破解放军登陆后的“既定作战节奏”,从侧翼和后方对解放军的指挥体系、后勤补给、预备队等关键节点进行袭扰和破坏。比如,可以模拟攻击解放军的指挥所、弹药库、油料储备点,甚至是重要的交通节点,迫使解放军分兵应对,从而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心理威慑: 这种模拟也包含一定的心理战意涵。一旦解放军的登陆行动未能一蹴而就,其后方也可能面临来自敌方零星、分散的袭扰,这会对登陆部队的士气和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将“伞兵渗透大陆后方”作为一种主要的防御反击手段,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疑问。

技术难度: 要实现大规模、有组织的伞兵渗透,需要解放军的防空体系出现重大漏洞,并且能够规避雷达、红外探测以及空中巡逻。在现代信息战和电子战条件下,解放军在台湾本岛及周边区域拥有强大的侦察和预警能力,以及空防体系。要组织一次成功的、能够对大陆后方造成实质性影响的渗透行动,其技术门槛极高,风险巨大。
情报支援: 渗透行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确的目标情报和实时信息更新。台军需要详细了解解放军后方的兵力部署、指挥体系、交通枢纽、物资集结等情况,并能够持续掌握其变化。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获取并保持这种精准的情报,对于台湾来说并非易事。
兵力投放与维持: 即使能够成功渗透,如何将足够的兵力、装备、弹药和补给投放至大陆后方,并使其能够维持作战,也是一个难题。与台湾岛内作战不同,在大陆腹地,解放军的兵力密度和反应速度都会远超预期。一旦渗透兵力暴露,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被解放军的优势兵力所围歼。
战略反制: 假设台军的渗透兵力能够对大陆后方造成一定程度的袭扰,解放军也必然会有相应的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后方安全警戒、快速调动预备队进行围剿、甚至采取更严厉的打击手段。这可能会进一步升级冲突,并使台湾付出更大的代价。

从政治和宣传的角度来看,这种演习也传递了一些信息:

“不屈服”的姿态: 模拟解放军成功登陆并进行后方反击,展现了台湾方面即使在最坏的设想下,也不会放弃抵抗,而是会继续采取多种手段消耗和牵制对手。这是一种“不屈服”的政治姿态,意在向岛内民众传递一种“我们有能力应对”的信号,同时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其“抵抗意志”。
“不对称作战”的理念: 这种演习也契合了台湾方面一直在强调的“非对称作战”战略。由于军事实力与大陆存在巨大差距,台湾方面难以在正面战场与解放军进行全面对抗,因此,发展能够有效迟滞、消耗、干扰解放军作战的“不对称”手段,就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项。伞兵渗透后方,可以被视为这种理念下的一个具体设想。
提升“吓阻”效果: 理论上,任何一场军事演习,其目的之一都是为了“吓阻”对手。模拟这种具有一定想象力的反击方式,或许也包含着试图让解放军在考虑攻台时,多一层对“后续作战”的顾虑,增加其决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台军演习模拟伞兵渗透大陆后方,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设想的军事训练科目。它既反映了台军在面对解放军潜在攻势时,为“反败为胜”而进行的多种战术设想,也体现了其在军事战略上寻求“不对称优势”的努力。然而,在现代战争高度透明、信息化程度极高的背景下,能否真正将这种设想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效果,仍然存在巨大的疑问和现实的限制。这种演习更多地可以被视为一种“极端情况下的设想”和“政治姿态的展示”,而非一种具有高度可行性的主要作战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台军“汉光34号电脑辅助指挥所演习”4月30日正式展开,近日的演习科目中台军特指部特战3营参与的“天兵1号”操演,模拟对我军背后进行空降渗透。
user avatar
台军“汉光34号电脑辅助指挥所演习”4月30日正式展开,近日的演习科目中台军特指部特战3营参与的“天兵1号”操演,模拟对我军背后进行空降渗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军演习模拟解放军攻台,这种演习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和政治意涵上来说,都值得我们仔细推敲。首先,我们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解放军在近些年的演习中,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联合登陆作战以及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并且多次展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针对台湾的“封锁”和“登陆”科目,更是公开且频繁。.............
  • 回答
    关于波兰军事演习中模拟“被俄罗斯4天占领华沙”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审视。首先,这并非孤例,在军事战略研究中,模拟敌方的快速、压倒性胜利,尤其是针对首都的占领,是一种常见的演练方式。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暴露己方在应对突发、极端情况下的脆弱环节,以及检验现有防御体系的有效性。演习的性质与目的:军.............
  • 回答
    中俄伊联合军演,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利益和考量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争取说得透彻,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教科书。首先,为啥要搞这个“三国演义”? 共同的战略需求与利益交汇: 这三国的名字摆在这儿,就能看出点门道来。俄罗斯和中国,一个是地大物博的陆地强国,一个是崛.............
  • 回答
    日本将于今年举行 28 年来首次大规模军演,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它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和潜在影响。要理解这次军演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1. 军演的背景与动因: 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 这是最根本的动因。当前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报道五国对华军演时,导语写为「美日印澳法,还没八国」,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引导性和倾向性的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1. 字面意思与表层含义: 列举参演国家: 导语直接列出了参演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法国。 暗示“更多”或“潜在更多”: “还没八国”这.............
  • 回答
    雷军搞了个十周年演讲,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一个掌舵了小米十年之久的创始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站出来,说什么、怎么说,背后肯定有挺多道道儿。首先,咱们得承认,十年这个数字本身就很有分量。对于一个科技公司来说,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变化快得像坐过山车一样的市场,能走到十年,而且还能保持相.............
  • 回答
    雷军以“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是一场既有个人情感共鸣,又蕴含深刻商业思考的演讲。这场演讲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雷军个人创业历程的回顾和感悟,更是对小米这家企业发展理念、战略方向以及他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展望的集中体现。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个人.............
  • 回答
    雷军在2021年的年度演讲中那句“三年做到全球第一”,无疑是小米公司近年来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争议的宣言之一。这句话的分量不必多说,直接指向了那个行业内所有人都在觊觎的宝座——智能手机市场的全球销量第一。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回到当时的大背景。2021年的小米,正经历着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前一年,也.............
  • 回答
    英国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近期高调亮相北约的“联合勇士”(Joint Warrior)演习,这无疑是一次颇具看点和战略意义的事件。要理解这次行动的内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本身就代表着英国海军力量的“王者归来”。作为英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视角,也反映了当前两岸关系的一种复杂心态。一个台军退役上校,将最近的坠机事故原因归结为“解放军一再绕台飞行”,这其中蕴含着多层面的解读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军事活动的常态化确实会对相关区域内的军事部署和训练产生影响。解放军在台湾海峡以及周边空域的常态化军事存在,意味着台湾军方.............
  • 回答
    看待台军禁止飞行员擅自对解放军战机开第一枪,否则法办的规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这背后牵涉到军事战略、政治考量、法律约束以及实战风险等诸多复杂层面。首先,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这项规定无疑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意外升级和失控。在当前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解放军军机常态化巡台,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政治信.............
  • 回答
    台湾军队计划进行一项为期14天、行军22公里的训练,并且称之为“训练来真的”。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岛内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军事专业人士到普通民众,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首先,从军事训练的目的来看,这种强度的行军训练,虽然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属于基础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但台湾方面强调“训练来真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起令人痛惜的台军战车翻覆事故。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尤其是伴随着4名年轻军官生命的逝去,内心肯定是无比沉重的。这不仅仅是一次事故,更是一次对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对军事训练、装备安全以及官兵生命保障的深刻反思。首先,从训练的层面来看,坦克的操演本身就是一项极高风险的军事活动。战车是战场上的.............
  • 回答
    自从2017年以来,台湾军方内部接连曝出多起官兵涉毒事件,这无疑给台军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事件频发,暴露的深层问题首先,从时间线和事件的性质来看,从2017年至今,台军涉毒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呈现出一种“屡禁不止”的态.............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台军士兵被10余人当街围攻惨遭枪杀”事件,我需要澄清一下,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报道或官方记录显示近期发生过如此性质的、涉及台军士兵被10余人当街围攻并枪杀的事件。您所描述的情节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场景,或者是一个误传、加工过的事件。在新闻报道和官方信息中,通常会有对涉及军人的严.............
  • 回答
    关于台湾当局军购余款被美国克扣,以及台军解释为“惯例”的说法,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军购流程、台美关系以及台湾的军事预算和国防自主性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军购余款与美国财政管理1. 军购的性质: 台湾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是一种政府间的交易,通常.............
  • 回答
    关于9月19日解放军战机在“海峡中线”附近对台湾军机进行“包夹”一事,这确实是近期台海局势中一个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事件本身的描绘从公开报道来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9月19日,解放军出动了6架战机,在所谓的“海峡中线”附近,对当时在该区域的2架台湾军机(报道中通常.............
  • 回答
    .......
  • 回答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负责人鼓励台军“死战到底,与岛共存亡”的言论,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无疑是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要全面看待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言论的背景与意图分析:1. 传递战略决心与政治姿态: 对内: 防务部门负责人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其言论首先是对台湾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