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军拟14天行军22公里,并称「训练来真的」?

回答
台湾军队计划进行一项为期14天、行军22公里的训练,并且称之为“训练来真的”。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岛内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军事专业人士到普通民众,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

首先,从军事训练的目的来看,这种强度的行军训练,虽然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属于基础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但台湾方面强调“训练来真的”,显然是想传递一个信息:提升官兵的实战能力和意志力,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操练。在现代战争日益复杂、战场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单兵和班排级别的机动能力、持久作战能力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都至关重要。长距离、负重行军恰恰是锻炼这些素质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检验官兵的体能极限、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疲惫状态下完成任务的能力。

其次,我们得看到台湾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台湾海峡的局势一直备受瞩目,对岸大陆的军事实力发展也一直是台湾方面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军队的训练强度和方向,往往会被外界解读为对潜在军事威胁的回应和准备。因此,“训练来真的”这句口号,很可能是在向内部官兵和外部世界传递一种决心和实力展示。它试图表明台湾军队正在积极备战,而不是仅仅维持现状。

不过,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训练计划。14天行军22公里,平均每天行军大约1.5公里,这个距离听起来并不算长。如果单纯以“行军距离”来衡量训练强度,这似乎有些“轻描淡写”。关键在于“负重”的程度、行军的“地形”以及“全天候”的执行情况。如果官兵需要背负沉重的装备,穿越复杂崎岖的山地或滩头,并且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那么即使是每天22公里的总距离,也可能极具挑战性。所以,理解“训练来真的”这句话的含义,需要结合训练的具体细节。

一些评论者可能会认为,台湾军队的训练强度仍然不足,与某些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军队相比还有差距。他们可能会举出其他国家军队进行数天甚至数周,以数十甚至上百公里为单位的长距离、全负重行军的例子。从这个角度看,台湾军方在宣传“训练来真的”时,可能带有一定的政治宣传色彩,旨在提振士气和凝聚民心。毕竟,在岛内,对于军队的训练方式和成效,民众一直有着高度的关注,也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强大起来。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勤保障和训练资源的限制。台湾军队的规模和资源,与一些拥有大型陆军的国家存在差异。在有限的预算和人力下,如何设计出最有效的训练方案,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或许,当前的22公里行军训练,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最大化训练效果的一种选择。

此外,还有人可能会关注训练的科学性。科学的体能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伤病。如果这22公里行军是经过科学规划的,能够有效提升官兵的体能和战术素养,那么它的价值就值得肯定。反之,如果只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或者对官兵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总而言之,看待台湾军队“14天行军22公里,训练来真的”这个消息,需要多方面的视角。它既可能反映了台湾军队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提升战备能力的一种努力和决心;也可能是在特定环境下,有限资源下的一种训练选择;同时,其宣传的强度也可能伴随一定的政治意涵。最终的评价,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训练的实际内容、科学性以及其长期的效果。不过,无论如何,军队的训练都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其“真”与“不真”,最终会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龙牙(笔名),男,现年3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陆军预备役少校,左膝滑囊炎、半月板损伤(已手术),略跛行,腰椎间盘膨出,已退役。


该同志退役不褪色,退出现役后一直坚持自行进行行军训练与伤病恢复训练,坚持每周行军10公里三次以上(耗时2小时),至今保持了较好的体能。


该同志一直认为解放台湾需要召回预备役的话,他能做一些后勤、指挥或者办公室文字宣传工作,并坚持保持体能。就像这样婶儿的:


妹想到啊妹想到他居然能打个前锋

老子要战十个!




我们每个人手机上都有个“运动健康”之类的APP,根据你手机加速度计的数据测算你每天的步行步数,步数与步行距离的换算关系是一步等于75厘米左右,平均按照0.75米计算,1000步等于750米,10000步等于7.5公里,持续步行的话会相对准确,办公室活动是不准确的。


我一般是上午写知乎回答,然后做点自己的事情,中午睡个午觉,下午看书或者写东西,吃完晚饭看一下步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走14000步左右,大概就是从车子镇出发沿着大渡河走到“城市阳台”那个位置再走回来,路上爬坡下坎的走沿河步道,乐山的小伙伴儿可以试试。


这3月7日的活动情况。


“城市阳台”这个位置的夕阳简直是超级漂亮,太阳会从峨眉山那个方向落下去,映红整个大渡河,开阔而且颜色很好看,因此我每次都背一台佳能6D2加一个24-105镜头、一个蟹爪钳拍延时视频,负重不算大。


所以大家觉得我这个退役的、腿脚有毛病的老头子能抡翻几个草莓兵?




当然了,这位退役老头子当年并不是这个标准,解放军里年轻士兵,早上跑个5公里武装越野算是热身运动,正常行军拉练是一天25公里、走一周的样子,有些操练比较狠的部队是一天40、走一周。


边防部队要惨一些,因为要边防巡逻,而且一般都是些活见鬼的地方。西藏中印边境,我呆的那一片儿,130多公里路,一周,平均海拔4000米,爬山过河,地形极端崎岖,在原始森林里穿行,会有无数蚊子、蚂蟥以及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陪你一路,所有野营物资、武器弹药、食品饮水全部自行携带。

一会儿上雪山、一会儿下深谷,雪山上连个活物都没有,深谷里感觉蚊子都让空气密度变大了,当然了印度兵其实还要厉害一些,他们有时候还需要把他们的军官扛着


解放军军官只能自己走,靠,为什么我不是印度那边的!


据抗美援朝老兵们讲,韩国军队(李承晚部)最大的优点就是跑得快,大炮一响撒丫子就跑追都追不上,脚后跟能把屁股打肿了。


台军可能连这个优点都不具备。




成建制行军是最考验一支部队的指挥能力、组织度、自觉性与战斗力的,我军团级部队集团徒步行军速度跟单个人走差不多,一些步兵团行进速度就是一小时5公里,等于个人徒步行军标准。通信、工兵、防化、炮兵、后勤这些部队慢一些,因为东西多,电台比背包重,成建制行军也能一小时4公里。


所谓的“紧步兵松炮兵,稀稀拉拉后勤兵,游山玩水通信兵”嘛。


但是一天随便哪个部队成建制行军也能走个6小时的样子,低于这个标准,主官直接枪毙不冤枉。


按照这个标准,建议台军来一次大清洗,团以上军官直接枪毙,一个不带冤枉的。

user avatar

所谓「教召」是已经服完兵役退伍后,每隔固定时间抽签被重新召集起来训练的社会人士。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现役军人。

考量到志愿役的除役年龄(不用抽教召签)是四十五岁,基层军官除役年龄是五十岁,这样的训练难度其实也能理解。

其实真正该讨论的是所谓「教召」真能达到提升台湾地区人民具体作战水平的效果吗?

不管怎么说...

抽到教召签的人其实很可怜。

还不容易从军营还阳到人间,又得本塞进军营QAQ

user avatar

大学军训也比这个强度大吧。军训一般也会有个5公里作为考核。

如果是正规部队,5公里越野是每天早晨的开胃菜吧。

我记得要求是20分钟,60年代有个猛人跑了16分钟结果直接封神,记录至今未破。

user avatar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中尉军衔,不惑之年。

我们组织拉练的时候,负重20公斤,大坡度山地地形,天降小到中雨,3个小时行进14公里,无人掉队。

user avatar

当一件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时候,你去讨论他的实际意义其实没啥用。就好比大家都知道的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也不会有人真的去讨论买来的马骨能不能做成兵器或者有啥别的作用,就是个象征意义。

湾湾那边,你别管他14天行军22公里还是32公里,这都是象征意义的,是演给美国爸爸看的,实际上两岸目前这种情况,早已不再是台军军力所能影响的,无非就是中美大势法理准备那一套,那边不停骂这边不停惠。

再说就算他们14天行军1公里,甚至14天唱14天卡拉OK,那又怎样呢,难道我们还会抓住战机一举歼灭?不会的。

他们知道自己兵力没用了,我们也知道,但是双方都没啥办法,一个是打不过就不打,一个是打得过也不打,你笑别人太疯癫,别人笑你看不穿,没啥好办法。

user avatar

很科学啊,

乌克兰战争打了样了,

缩在居民区里放黑枪,需要练体能吗?需要练行军吗?

充分说明了台湾地区军事指挥员务实的作风,以实战为导向

user avatar

这里的“14天行军22公里”有点标题党,实际上是3天行军,第一天5公里,第二天7公里,第三天10公里。其他时间还有别的训练,比如打打靶、宿宿营、看看电影、搞搞座谈什么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据说每天要训练10个小时以上,中间不得休假,被视为史上最严的教召。以前都只有5天,而且多半是“来假的”。

这也让不少台湾年轻人哭哭啼啼的,男生不愿,女生不舍,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接受询问时表示“爱情、亲情真的很伟大”。

user avatar

一公里大家都知道是1000米吧。1000米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我们最通俗易懂的单位:步数。大家手机里面不是有微信运动嘛,每天走了多少步的,只要你走了1600步,就有1公里了。


22公里,就是35200步,14天平均下来,一天是2500步左右。说明什么?说明这比大陆上班坐办公室的打工人运动量还低啊。工作日上班的人,有个三五千步是很正常的,甚至更多,周末出去玩,10000步以上的大把。


草莓兵1天2500步,这是在训练什么?训练被抓之后的生活吧?被抓之后,天天蹲牢子,算好运动量,做好心理准备是吧?就这种状态,台湾人还说什么白天上山打游击,晚上下山去711买便当吃,就算给你下山,估计下到半路都没力气走了吧?

user avatar

刷到一位湾湾的回答,还有5个赞哟

三天22公里多恐怖

好恐怖啊


来,我家乡一个四线小城扬中市的公益活动


开展了10年,18公里跑步,一个上午完成——当然,大部分人半跑半走

亲自参加过,也当过志愿者组织活动,甚至手机里还有亲友照片

啊,18公里小于22公里呢,但是我18公里只有半天啊

剩下来两天半,4公里的路还要刻意去走?


再给这位湾湾来个真正恐怖的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38军113师用14个小时在山区行军72.5公里穿插三所里,然后直接投入战斗成功截断美军退路,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

——就问这位湾湾怕不怕

user avatar

只要动动脑子就不应该嘲笑台军训练。你们真觉得台军从上到下都是傻子,不知道刻苦训练才能保命么?

我问你们,除了中国大陆,有其他国家敢对台作战么?谁敢弄台蛙,大陆麻溜就弄他,顺便统一了,对不对?

所以,台军不需要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外任何军队作战,对不对?

如果是跟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台军是14天22公里还是1天22公里,有区别么?一开战不还是凉?

就算把台军个个训练成精锐,都能打到最后一颗子弹,也无非把统一战争从几天拖到几个月了不起了,对吧?打几个月,死的都是亲朋好友,毁的都是台湾的道路桥梁机场房屋。解放军打过来就麻溜投降,战争早点结束,损失反而还能小点。

你要是台军指挥官,会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么?

想明白了,那我问你们,在这种战略环境下,训练再辛苦,有啥用?万一哪个草莓兵训练中伤亡了,家属闹起来还要背锅。

既然没有用,吃力不讨好,还做无用功干啥?自己为难自己有意思么?

能随便表演一下给菜菜子看看,不就行了?


其他台军奇葩事儿,什么气温高于32℃就不出操,撑伞打靶,特种部队在游泳池训练,也是一样逻辑。

反正菜菜子真正操心的,肯定是“万钧计划”能不能及时把自己送出台湾岛。


user avatar

这算啥?

人家外出拉练的时候,还能叫外卖呢!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4832553458241536

网络上的段子,有些我觉得过于夸张,谁知道人家台湾节目自己爆料,这确实是真的!

脑补一下那惊人的场面:

两边正打着仗,某位台湾小哥饿了,然后点了一份外卖,敌军正好是兼职外卖员,脱下军服,穿上饿了么或者是美团的外卖衣服,来到台军那边。

台湾小哥一看,送外卖的是敌军,今天上午这个人,还出现在狙击镜里,果断给个差评!

敌军外卖小哥一看自己被给了差评,立刻进入狂怒暴走状态。

台湾省的现状,用一个成语:文恬武嬉。

user avatar

老夫上初中时,一天周末因为下雪融化,然后冻成了冰。路滑车辆停止通行,年仅14岁的我,一路上滑倒了四五次,步行9公里回家。

一共走了两个小时,还有两个小伙伴。

user avatar

这种相当于我们预备役的定期集训,这样的强度比现役标准低也正常,毕竟还是怕出事。。

要实战化训练,台湾恐怕没有条件,建议送到利沃夫去训。

user avatar

初看新闻:

14天!!行军22公里?!

平均每天不到1.6公里?!

豁!这是春游还是逃荒?是怕自己走的太远掉海里吗?一天不到2公里,还没我妈晨练走的远!就算是3万头莱猪,共军也不一定全能碾得上!台湾这些草莓兵果然只会唱跳,就这水平,放在民国也就是个当地保安团。

再看新闻:

在此次新制教召中,召员们的行军路程5公里、7公里及10公里逐步增长,14天中共计有22公里的行军训练。

所以,实际情况应该是受训人员全副武装完成5公里、7公里以及10公里的徒步训练,这些训练项目将安排在14天的日程当中,并非将22公里平均在14天。

新闻有些标题党,但内容没有跟着标题跑。

尽管如此,台军这次的训练强度和解放军也没法儿同日而语。

全程走在山路中,有数个上下坡,抵达2.5公里外的目标点后稍事休息,再行折返,全程共计5公里,在晴朗的天气下,十分考验召员体力。

一方面,训练场地单一,仅仅只有山路,还有数个下坡可以助力,而解放军的训练不拘环境,不论是平地还是草地,雪地还是沙漠都会涉及,力求训练的多样化、完整性;

另一方面,天气选择过于理想,打仗根本不会看阳光是否明媚,空气是否清新,一拳把你揍趴下才是重点,看似的人文关怀其实就是矫情,但我支持台湾这么做,也许打起来那天会下暴雨,到时候台军都在屋子里看swag,省去了很多事情,到时候谁不投降就给他断网!

当然,开战立刻投降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至于中间休息,按道理说只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徒步即可,不过以台湾士兵的身体素质,可能需要休息时喝杯奶茶再做个足底方能勉强站起,所以那句“十分考验召员体力”想必不是虚言。

最后,这是一次退伍人员的集训,可能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武装徒步了,有机会记得拍照,很快身上的衣服就只能在历史剧里见到了。


不是我寒碜台湾士兵,这几下子连一个中国大爷都不如。

抖音上有一位名叫“卞吧舞蹈”【ID:bh680521】的大爷,53岁的年纪,240斤的体重,他在抖音上已经跳了几百天的女团舞。

视频里的他身材有些臃肿,但身手矫捷。跳一些女性舞蹈时,他还偶尔戴上假发、围巾,故意搞些喜剧效果,把自己扮成东北大妈模样。

尽管如此,网友们依然能从他的举手投足间看出多年的舞蹈功底,即便是故意搞笑的舞蹈,网友们留下的评论也多是赞扬:“老人家都比我跳舞厉害”“我比大叔年轻,肢体比他差好多”“绝绝子,我跳舞连一个阿叔都不如”。

现在可以再加一句了,“这些台军的体力连大叔都不如”。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大叔,30年前,他曾是风靡全国的舞蹈演员。他主演的舞剧《月牙五更》全国巡演演到了香港,还登上国家级舞台,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大叔这也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user avatar

囼呱 牛逼

囼呱 牛逼

不知道现在的军训怎么样。

以前军训有拉练,虽然没有背枪等。但是有背被子啥的,走了挺远的。来回20公里肯定有。

根据台防务部门的规划,新制教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报到首日,课程内容为法治教育、警卫勤务;第二阶段为第2天至第3天,为专业专长复训、编制武器机械训练及鉴测、战伤急救;第三阶段为第4天至第10天,为编制武器射击预习、编制武器射击、连以下战斗教练;第四阶段为第11天至13天,为营战备任务训练;第五阶段为第14天,为综合座谈、装备保养、装备收缴等。
台媒报道称,在此次新制教召中,召员们的行军路程以5公里、7公里及10公里分3次逐步增长,14天中共计有22公里的行军训练,目的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部队机动能力,熟稔战术运动要领,也以此锻炼召员体魄,磨练耐力及意志力。

不过按照囼呱的说法。

这个貌似真的是在14天的训练中 总共行军是22公里。

我们军训的行军长度跟这差不多。

囼呱 这样的军人很适合不久的将来进行一国一制。

user avatar

指望义务兵来保家卫国不现实。

解放军近十几年大规模提高志愿兵比例,大多数义务兵都分配到了后勤系统去了。这对部队的战斗力,专业化也有相应提高。很多国人分不清预备役、义务兵、志愿兵的区别。台湾军队同样存在这几种区别,不同的服役方式的军队战斗力完全天差地别。

台湾同样在搞,义务兵比列越来越低,台湾军队的士官比例越来越高。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媒体多关注一下台湾的士官(职业军人),那些义务兵很多待几个月就走的根本反映不出台湾军队水平。

就比如台湾特种部队(特种部队士官比例极高)1.5米淹死,这就是战力不合格的表现。


说个真事,我认识一个台湾人,服役四个月都做不到。。。他装精神病,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实际服役两个月就退役了。

还有,就是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也可以看出来,俄军的损失主要就在后勤上。而后勤人员是乌军偷袭的重要目标,俄罗斯国内的反战声音主要就来自这群义务兵们的父母。虽然我们国内也存在义务兵,但是和俄罗斯区别还是挺大,毛子的义务兵主要还是强制服兵役的,我们的是说是义务,其实还是自愿的。

我们国家的义务兵同样很优秀,就比如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的陈祥榕烈士就是义务兵。

user avatar

看来当年功德林里那些,已经是国军最能打的了……

user avatar

以前都是假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军队计划进行一项为期14天、行军22公里的训练,并且称之为“训练来真的”。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岛内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军事专业人士到普通民众,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首先,从军事训练的目的来看,这种强度的行军训练,虽然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属于基础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但台湾方面强调“训练来真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视角,也反映了当前两岸关系的一种复杂心态。一个台军退役上校,将最近的坠机事故原因归结为“解放军一再绕台飞行”,这其中蕴含着多层面的解读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军事活动的常态化确实会对相关区域内的军事部署和训练产生影响。解放军在台湾海峡以及周边空域的常态化军事存在,意味着台湾军方.............
  • 回答
    看待台军禁止飞行员擅自对解放军战机开第一枪,否则法办的规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这背后牵涉到军事战略、政治考量、法律约束以及实战风险等诸多复杂层面。首先,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这项规定无疑是为了避免冲突的意外升级和失控。在当前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解放军军机常态化巡台,这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政治信.............
  • 回答
    台军演习模拟解放军攻台,这种演习的出现,从军事战略和政治意涵上来说,都值得我们仔细推敲。首先,我们从军事角度来分析。解放军在近些年的演习中,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联合登陆作战以及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并且多次展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特别是针对台湾的“封锁”和“登陆”科目,更是公开且频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起令人痛惜的台军战车翻覆事故。当听到这样的消息,尤其是伴随着4名年轻军官生命的逝去,内心肯定是无比沉重的。这不仅仅是一次事故,更是一次对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对军事训练、装备安全以及官兵生命保障的深刻反思。首先,从训练的层面来看,坦克的操演本身就是一项极高风险的军事活动。战车是战场上的.............
  • 回答
    自从2017年以来,台湾军方内部接连曝出多起官兵涉毒事件,这无疑给台军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事件频发,暴露的深层问题首先,从时间线和事件的性质来看,从2017年至今,台军涉毒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呈现出一种“屡禁不止”的态.............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台军士兵被10余人当街围攻惨遭枪杀”事件,我需要澄清一下,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并没有公开报道或官方记录显示近期发生过如此性质的、涉及台军士兵被10余人当街围攻并枪杀的事件。您所描述的情节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场景,或者是一个误传、加工过的事件。在新闻报道和官方信息中,通常会有对涉及军人的严.............
  • 回答
    关于台湾当局军购余款被美国克扣,以及台军解释为“惯例”的说法,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军购流程、台美关系以及台湾的军事预算和国防自主性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军购余款与美国财政管理1. 军购的性质: 台湾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是一种政府间的交易,通常.............
  • 回答
    关于9月19日解放军战机在“海峡中线”附近对台湾军机进行“包夹”一事,这确实是近期台海局势中一个颇受关注的动态。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事件本身的描绘从公开报道来看,事情大致是这样的:9月19日,解放军出动了6架战机,在所谓的“海峡中线”附近,对当时在该区域的2架台湾军机(报道中通常.............
  • 回答
    10月23日,一则关于美军侦察机飞越台北市上空的消息,随后又被台军方面否认,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绝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没有”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地区军事态势、情报沟通以及政治博弈的多重层面。从美军方抛出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它的传播和解读就已经充满了张力。通常情况下,美军的侦察行动,尤其是涉及敏感.............
  • 回答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负责人鼓励台军“死战到底,与岛共存亡”的言论,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无疑是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要全面看待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言论的背景与意图分析:1. 传递战略决心与政治姿态: 对内: 防务部门负责人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其言论首先是对台湾内.............
  • 回答
    “军武次位面”这个名字,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的是科幻或者军事题材的动漫游戏,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指一个专注于军事装备、历史和战略的中文网络社群和内容平台。要深入理解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定位与内容。军武次位面的核心是“军武”,这俩字就说明了它的大致方向。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一战.............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军圈德黑”在其视频中声称凡尔赛条约“只”允许一战后的德国海军拥有6艘5万吨级的战舰这一说法,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直接说结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是错得离谱。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德国海军的限制,其重点在于排水量上限和舰艇数量,而不是像某些人可能误解的那样,设定一个固定的排水量等级并.............
  • 回答
    如何看待雷军发问「大家真的需要 D8100/D9000 版本的小米 12 吗」?雷军在小米12发布前夕,在社交媒体上抛出“大家真的需要 D8100/D9000 版本的小米 12 吗?”这个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而是一次 策略性、前瞻性且富有深意的沟通和试探。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雷军此举.............
  • 回答
    雷军在亚布力企业论坛上关于小米“国货被看不起”以及小米被定位为“中低端”的言论,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他的这番话,需要结合小米的品牌定位、市场表现、以及中国品牌在全球的普遍认知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雷军的“郁闷”从何而来?首先,理解雷军的“郁闷”是关键。他所说的“郁闷”并非是简单的个人情绪发泄,而是.............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确立了“坚定不移执行高端化”的战略,并有信心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又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的高端化战略:过往的积淀与挑战 小米过往的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小米以“性价比”著称,这既是.............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ax”,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声明,也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在选择手机时,也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权衡。 如何看待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
  • 回答
    雷军宣布“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开始对标苹果”,这无疑是小米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牵动着许多消费者的心。看待这个宣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雷军宣布对标苹果的意义与影响:1. 品牌定位的跃升与自信的体现: 长远目标的确立: 对标苹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小米品牌长期发展战.............
  • 回答
    雷军以“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是一场既有个人情感共鸣,又蕴含深刻商业思考的演讲。这场演讲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雷军个人创业历程的回顾和感悟,更是对小米这家企业发展理念、战略方向以及他对未来科技趋势的展望的集中体现。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个人.............
  • 回答
    雷军在鲁健访谈中提到“40岁时一事无成”,这句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也展现了雷军一贯的真诚和坦率。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1. 雷军的“一事无成”:语境与自我认知首先,我们要明白雷军所说的“一事无成”并非真的指他一无所有,而是他对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的认知和对更高追求的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