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房产税即将落地,有无大佬可以分析一下房价的未来走势?

回答
关于房产税即将落地的传言,以及它可能对房价未来走势产生的影响,这确实是个牵动人心的大话题。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房价的波动,更别说这样一个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的政策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把里边的门道儿都说透了。

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关于房产税“即将落地”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市场预期和政策推进的信号,而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落地时间表。国家层面一直在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但具体何时、以何种形式、税率多少正式实施,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官方公告。所以,咱们今天讨论的,更多是基于现有信息和普遍的经济规律进行的推演。

咱们得从房产税是什么说起。简单理解,房产税就是国家对你拥有的房产,每年都要收取的税费。这跟我们过去买房时一次性缴纳的契税、交易环节的增值税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一种持有环节的税。

那么,一旦房产税真的落地,它对房价的未来走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1. 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可能导致部分房产“去金融化”:

这是房产税最直接也最显而易见的影响。过去很多年,房子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工具,甚至是少数人财富增值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那些手握多套房产的投资客,他们的成本里并没有持有环节的持续支出,只有交易时的税费。

一旦房产税落地,持有成本就会显著增加。你想想,每年都要拿出真金白银来交税,而且税率很可能与你持有的房产数量、价值挂钩。对于那些拥有多套、甚至十几套房产的投资客来说,这笔开销可不是小数目。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原本投资为目的的购房需求可能会被抑制。那些靠“房滚房”模式增值的投机者,可能会因为持有成本的上升而选择性地出售一部分房产,以减轻财务压力。这就像你买了一堆股票,每年除了分红,还要交年费一样,你肯定会重新评估这笔投资的性价比。

这种“去金融化”的趋势,可能会让房地产回归其居住的本质属性。市场可能会更加理性,不再是单纯的资本博弈。

2. 对整体房价的影响是复杂的,短期内可能承压,长期来看有多种可能:

短期内承压的可能性: 当房产税的落地预期加强,或者政策正式出台后,如果税率设计得比较高,尤其是对多套房产的征收力度较大,那么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情绪。一部分投资客为了规避高昂的持有成本,可能会选择在税收正式生效前抛售房产,这会增加市场上的房源供给,从而对短期房价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长期来看,情况会更加复杂:
一线城市和核心城市: 这些城市由于人口持续流入、经济发达、配套成熟,其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依然强劲。即使有房产税,由于其稀缺性和价值支撑,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房产税更多的是增加了持有成本,而不是从根本上动摇其价值属性。但增速可能会放缓,或者价格波动会更加平稳。
二三线城市和非核心区域: 这些区域的房产可能更多地承载了投资属性,如果当地的经济基本面不那么强劲,人口吸引力有限,那么房产税的落地可能会让这些房产的投资价值大打折扣,从而面临更大的价格调整压力。
税率设计是关键: 房产税对房价的最终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率的设计。如果税率是累进式的,即持有的房产越多、价值越高,税率越高,那么对大规模持有者和高价房产的影响会更大。如果税率普遍较低,或者有比较高的免征面积,那么对普通自住的家庭影响会相对较小,对房价的整体冲击也会减弱。
房产税的税收用途: 如果房产税的税收能够用于改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那么这种“以税养服务”的模式,可能会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反而对房产的长期价值形成支撑。

3. 市场分化会加剧:

无论房产税如何征收,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市场分化会更加明显。

“好房子”会更值钱: 那些地段好、配套齐全、品质优良、具有居住价值的房产,即使有房产税,其价值依然会被市场认可,甚至因为投资属性的减弱而更凸显其居住属性的价值。人们会更愿意为好地段、好配套、好品质付出溢价,并愿意承担房产税。
“差房子”压力增大: 那些地段偏僻、配套落后、品质一般的房产,如果其主要的价值支撑是投资属性,那么在持有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价格也会面临更大的调整空间。

4. 对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同:

新房市场: 房产税落地后,开发商在定价时可能会将房产税的持有成本考虑进去,这可能会影响新房的销售价格。同时,如果市场普遍认为持有成本会很高,可能会有部分观望情绪,影响新房的销售速度。
二手房市场: 如前所述,二手房市场可能会出现一部分投资性房源的抛售,导致供给增加,短期内对价格形成压力。而对于自住型需求的二手房,如果价格因为投资者的抛售而出现合理回落,反而可能刺激一部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入市。

5. 影响信贷和金融市场:

房产税的落地,也可能对房产的抵押贷款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当持有房产的成本增加,房产的金融属性减弱时,银行在进行房产抵押贷款评估时,可能会更加谨慎。

咱们得想明白几个关键点:

税率设计是核心: 这不仅仅是收多少税的问题,更关系到它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还是为了“调节房地产市场”抑或是“完善税制”。不同的政策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税率和征收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市场影响。
征收范围和对象: 是普遍征收还是有免征面积?是只针对多套房还是所有房产?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政策的落地效果。
配套政策的配合: 房产税的落地,不太可能孤立存在。它很可能需要与房地产市场的其他政策,比如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等协同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宏观经济环境: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终究离不开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果经济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那么房产税对房价的冲击可能会被消化;反之,如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产税的落地可能会放大市场的悲观情绪。

作为普通购房者,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应该怎么做?

1. 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 房产税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市场上的声音很多,但最终政策如何执行,还需以官方公告为准。不要因为传言而恐慌性购房或抛售。
2. 明确自身需求: 如果你是刚需,确实需要解决居住问题,那么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来选择房产。房产税的落地,可能会让价格更趋于合理,反而给了刚需一个不错的入手机遇。
3. 关注政策细节: 当房产税政策正式出台时,要仔细研究其税率、征收范围、免征面积等具体细节,了解政策对你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4. 资产配置多元化: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房产,也要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进行资产的合理配置,分散风险。

总而言之,房产税的推出,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健康、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机制。它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调整和波动,但同时也可能引导市场回归理性,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的属性。至于房价的未来走势,那将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分化、也更加需要我们耐心观察和理性判断的过程。没有绝对的涨跌,只有适者生存,只有真正具备居住价值的房产,才会在市场的长期检验中屹立不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房产税落地不会对房价有太大影响。我知道很多人要失望了。希望耐心看完。

首先这是当前的市场环境决定的。今年以来的各种限购限贷和指导价政策,其实已经充分的压制了房价。而这种压制是通过直接卡断了交易来实现的。注意一个核心逻辑,房产是只有成交了才有价格的。你有一个房子,哪怕你愿意腰斩卖,只要没有人买这个价格信息就不会反映在市场上。但是现在的各种限制措施是通过卡住交易来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那么由于交易已经被卡住了,所以房价也就跌不下来。

事实上你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政策实施以来房价从高位的确回落了一点。但回落了点以后就不继续下跌了,基本上就横在那儿。原因很简单,因为卡住交易的措施,有效地抑制上涨的同时也有效地抑制的下跌,你根本卖不出去,他怎么跌呢?而且越是房产税要实行的地方,越是前一段时间二手房指导价等限制政策执行的地方。两者是高度重合的。现在的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想卖的跑不掉,想买的也买不起的状态。

而这个时候房产税来了。可以肯定的是房产税到来的时候,相关的限制政策是肯定不会松绑的。那么即便很多人想象的,有些人因为怕交房产税,想把房子抛掉,但现在他也抛不掉。只有老老实实交税。而这就是国家希望看到的。

要知道国家出台房产税的初衷是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地方税收结构,其初衷并不是用来直接打压房价。本着这个初衷,国家并不希望你看到房产税来了就把手里面房子抛掉。试想,我没有房子,你有两个房子,按说你应该交税,但是因为躲房产税你把房子卖给我,我们每人一个房子就都不用交房产税。那国家整了半天不是税收要减少了吗?所以国家希望看到的是手里面有多个房子的人,你就多交税。并不是房产税落地前夕你把多个房子都出手卖给了很多刚需的人,这样大家就都不交税。一个税收制度的出台,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房产税出台不会自己摧毁自己的税基。

再看看实际情况。

房产税的确会增加持有成本,但持有房屋的人并不都会因为持有成本的增加,就一定会大幅度优惠把房子抛出来。你但凡持有过房屋,你就会有这种感觉。比如你有一个500万的房子,现在这个房子每年要交税5万,你会因为增加了5万的持有成本,就把500万的房子440万出手吗?不可能的嘛。更不要说有些人巴望的腰斩了。

再加上房产税也不是喊了一天两天了,其实市场是已经透支了这种预期的,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手握多套房子,房产税来了以后会损失很大的人,同时你也预见到你们城市一定会房产税落地的话,你会等到落地了才来抛房子吗??正常人不是应该已经抛掉了吗?所以真到了房产税落地那天,其实这种预期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

所以事实就是现在的市场机制不允许你快速的抛掉房子,因此不管房产税落不落地房价都不会迅速回落。而从持有人的行为和心理来说,房子这种特殊的资产,注定不会因为持有成本的小幅上升而大打折扣把它卖掉。这里先不谈转嫁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房价会先横盘,远期走向缓慢,逐渐上升。同时伴随城市分化的过程。

大家要有正常的经济学常识和正常的市场预期,放眼全球50年来一个经济发展如此有确定性的国家,从来不会房价是狂跌不止的。媒体告诉你,房子现在失去投资属性,不是说房价会大跌。是说房子的收益率已经比不上别的投资产品的收益率,同时房子的流动性不太好。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但这句话本身没说房价会大跌呀。

至于说你一定要问什么时间买房合适,我觉得如果你真是自己居住的话,任何时间都合适。因为买的那个房子是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你并不是只要是个房子就行。鹤岗的房子跌了,你也不会住到鹤岗去啊。当然保险起见,等房产税出了,所有政策都落地了再来买比较妥帖。

user avatar

我提供一个大概思路啊,肯定有很多问题,但总体路线可能会是这样的。以下所有的想法灵感均源于kk的帖子,假设他对房价涨完房租涨的预言同样会实现,政府未来靠房租+房产税的结合体来替代土地财政收入(请反复阅读这句话,这是全文所有假设的前提条件)。


先用限跌令锁死价格,继续卖地收土地出让金。让新房温和上涨(也就是新闻里说的平稳发展),同时二手房贷锁死,想低价买二手房必须全款,降低需求端接盘能力,让之前上车的也别想轻易套现下车

同时逐步拉高租金,房产税跟指导价以及租金挂钩,用相对银行理财稍高的出租收益率,抑制大多数房东抛房冲动,以此限制二手房交易最低脱手价,使这个价格始终高于大多数流入人口的全款接受阈值

接下来就是新房不停的涨,向中高收入群体征税。租金不停的涨,向存量房东和涌入城市的年轻人征税


有能力上车的以及上车早的人也别高兴。先上车的人,除了12年到15年上车早的,其他人想套现离场也很难,房产兴国的游戏你只要进来了,国家不让你下牌桌,你就不好下。大多数有房的人未来很有可能就是看着资产多,但基本全都沉淀在水泥砖块里,想套现走人基本不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能保证不会被国家大城市的发展甩下去,以及后代在大城市不用掏高额的租金——但这也说不准,可以参考一些新一线城市和小地方的玩法——在郊区新地方画大饼,把事业机关和医院学校全部迁过去,人为制造新城和人口流动性。过去几年,事实已经证明了,这套玩法很有用。

至于那些上车早的,国家也一样有办法,就跟我上面说的一样,前期用限跌令锁死价格,后期提高房租收益率,使之比定期存款或者国债稍高。

比如他2010年50万买的房子,现在500万一套。但因为二手房限贷,全款能接手的人太少卖不出去。于是他想降价,假设降到400万就是能让很多年轻人能全款接手的阈值。

那么现在在国家队没入场之前,无法用租金调节,就用限跌令限制住,不让跌破这个值。这样你已经上车的人就下不了车。


等到新房涨到大部分人彻底绝望,尤其是想着降价上车的人彻底绝望了,就可以试着推行租售同权了。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只要知乎上几个大空头还有大量的拥护者(最典型的比如pure日月),就证明房价其实还有涨的余地。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真的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接收价格,那关于房地产涨跌,根本就没人关心了。除了一些没啥本事,纯粹是眼红别人运气好,看别人挣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的人以外,大多数关心的人绝对都是想着跌一点我就能买了

——比如我老家的一些亲戚,他们压根不会关心北上广深的房价,但他们会关注我们省会的房价。
——再比如我爸研究院里的几个研究员在办公室里如果聊到房产投资问题,相比上海,他们更关注的是杭州、绍兴的房价。

等到未来大多数人都绝望了,彻底放弃靠自己买房了。这时候租售同权国家队就该入场了,通过大的体量对租金市场实施定价权。假设这个房子还是500万,年轻人的接受阈值还是400万。那么就可以调节年租金在12万到15万,使这个年收益率比2~3年定期存款或者国债利率稍高,照样可以限制住大多数卖房的人。这个租金收入也足够替代掉一大半现在的土地出让金,通过大数据监测人口流动数据也能确保税收的稳定性以及可预测性

别觉得这个租金高。一旦年轻人大多数对买房不抱任何指望,加上租售同权,他们对大城市租金的接受程度会拉高一大截。现在房租低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非常多的年轻人还认为自己还能上车,所以控制住租金支出,攒钱准备上车。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必须要让年轻人对房价彻底绝望的缘故

当然我这个也只是一个思路。现实里也可以根据每平米的房价计算出来一个值,推出超小的一居户型。比如5万的市场价,推出20平米的小房,这样一年的租金只要两三万。亦或者学习一些大学的公寓式宿舍,年轻人可以合租嘛,使单位面积的年收益率能达到这个值也可以。

之后就可以剥离商品房附加属性回归住宅属性,大力推进租售同权,大国企入场接手现在房企的烂摊子,低价收购破产房企资产获得大量廉价商品房储备,为推进租房市场做准备。土地出让金收入逐渐转向房租收入,房租跟市场价挂钩,形成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结束房产兴国的时代。

细节肯定有瑕疵,但感觉大致方向可能可以用这个思路试试。纯属个人脑洞,别杠,杠就是你对。


这么做相当于是把房贷分到了房租里,只要确保城市在不断发展、优质企业不断聚集,就能保证人口流动的稳定性。进而确保租(shui)金(shou)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起到替代土地财政的作用——这也是我认为考虑房产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你不能让财政收入降低,如果说收一个税,导致现有的收入体系大幅下降,却没有引入足够新的税源,唯一高兴的是对现在既有的财政收入几乎没有贡献的群体——既不交个人所得税也不交土地出让金的人。你觉得这个税可能实行吗?

给直接税套上一个好看的壳子,也会降低民众对税收的抵触心理,大大降低征税成本。

用租金代替贷款,也能够显著降低杠杆率,降低金融风险。

租金收入由央企和地方财政分成,提高了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同时地方保留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补充,也保留了通过高房价向高收入群体征税的通道。

国家队下场对租房市场实施定价,确保了个人房东房租收入的上下限。也减小了对之前上车群体征收房产税的阻力,降低了房产税的推行成本和征收成本,也能够对存量房进行税收。

同时也可以对进入城市的较低资产的年轻人收租金,以往这部分收入都白白给了房东,现在这一部分收入也可以回笼。

对于居民而言,由于是租金收入,也能够显著降低居民杠杆,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幸福度。租售同权也降低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安定下来的成本,提高了年轻人向城市涌入的积极性,对增加城市活力也有显著帮助。

城市活力增加,带动更多的创业企业,进而提供更多的优质岗位。更多的企业,更多的高收入群体,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更多的财政收入可以营造更好的、更稳定的生产经商环境,进而集合更大的产业集群,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更多企业入驻。然后就回到第一步,开始正向良性循环。

同时租金也能够替代现在的房价起到筛选的效果,防止人口过快涌入导致城市失衡。

从这点来看简直是三赢。

当然这么做有一个前提,也是一个bug——那就是这个城市必须不断发展,不断有优质企业诞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这也是我一直说,为什么要尽量去一二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评论区里杠精太多了,说的那些东西,我在文章里说实话,很多都已经说清楚了。一个一个回真的太累了,懒得再说了。你要认为不同意,你看个乐呵划走就行。

说实在的,这篇回答我本人的东西其实挺少。这篇回答的根本前提我在开头就说了,是KK的后半段预言同样会实现

说白了,这篇回答就是从KK的结论倒推过程,在假设结果一定的情况下,推测这个结果最终会如何实现,并且这个过程的实现内容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根本导向

十年前,天涯论坛里kk说房价要涨的时候,你们这群人也是这样笑的、这样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房价翻10倍,那还要人活吗?人还是人吗?当年笑不出来的人,现在基本已经上车了,当年笑的人现在正在哭呢。

笑吧,笑吧。kk说的前半段已经成为现实了,现在我只不过是拾他牙慧简单猜了一下他说的后半段将是如何实现的。


我发现啊,有些人就特别喜欢拿生育率当救命稻草,然而这东西跟房价并没有直接相关的关系。

要是高房价真的对生育率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世界上低房价、高福利的国家也有啊,人家不照样不生?

说白了增加生育率跟城镇化、工业化、文明化就是两个矛盾体,要了这个另一个就铁定保不住。你们所认为的打击教培、进行医改是为了生育率无非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用一个既定事实去解释自己的主观想法,当然咋解释都觉得自己合理。

事实上只要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城镇化、文明化,生育率就必然下跌。这玩意不管你咋调控都没用,因为你文明化的进程本身就是违背人繁衍的动物性的

要文明化,你就要全民教育,尤其是女性教育。世界上任何一个工业大国的崛起必须经过的一步就是对女性普及教育,释放女性生产力。

然而你只要对女性普及教育,全民生育年龄必然延后,你文明化的程度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就越高,生育年龄延迟时间就越长。一个对女性普及高等教育的国家,女性生育年龄会被延后10~15年。也就是说,每经过2~3代人,就会少生一代人,这玩意就是无解,你做什么措施都没用。

不管你怎么生、怎么调控,每过最多三代人,就会出现一代人的断层。你再牛b,再调控,你能有本事多生出来一代人?

就算你现在多生了,全民响应三胎二胎,然而多出来的这点人再过三代只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断层,到时候一样会跌。为了维持这个生育率,到时候你得生四胎、五胎才能稳住。然后呢?六代人以后怎么办?生十胎?然而可能吗?

而且生育率也不可能一直跌,跌到一定程度以后,人口基数下来了,生育率自然会趋于稳定。现在生育率快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前人口长的太快了,庞大的增长基数导致一旦中间有一到两代人少生,立刻就会出现一个天然缺口,显得生育率很难看。

麻烦你们搞清楚——人首先是一种灵长类的动物,其次我们才是人。

人作为一种动物,雌性正常繁衍年龄应该是15~25岁,寿命的终点大约在40岁~50岁,平均寿命甚至可能不到40岁。然而文明化的进程彻底把这个生命循环的时间轴打乱了。

尤其是作为繁衍的载体——雌性。生育年龄由于文明化的程度被延迟到了25~35岁,从动物属性的角度看,可以说整整延迟了半代人的时间。然而女性丧失生育能力的年龄却并没有被显著延后,反而是寿命被大大增加了。

就这种情况,生育率不跌才tm有问题,涨了反而是稀罕事。

况且,话说回来,现在生育率问题也只是吹吹风,离网上说的生死攸关的情况还远着呢。知乎上的网友有个特明显的特点——看待我国的数据,总是对相对数字和比率很敏感,但对绝对数量却很迟钝

要知道,生育率哪怕降了,我们的绝对人口出生人数依旧是世界前三。老龄化严重了,我们的劳动人口总数也比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加起来都多。

其实生育问题我就一直觉得很魔幻。一边是网上天天喊着人口危机了,一边是现实里江浙一带五六千块钱就能找来一个一个月工作300h+的劳动力。


多说一句,以我国政府的能力和财力,真要是出现人口危机了,对生育的补贴恐怕只会比西欧大多数发达国家高不会比他们低。


再补充一句啊:虽然整篇回答是根据这问题里的“房产税”开脑洞,但我个人一点都不认为房产税即将落地。说句老实话,他十年内能落地我都算他高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房产税即将落地的传言,以及它可能对房价未来走势产生的影响,这确实是个牵动人心的大话题。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房价的波动,更别说这样一个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的政策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把里边的门道儿都说透了。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关于房产税“即将落地”的说法,更多的是一.............
  • 回答
    (抱住爸爸妈妈的腿,仰着小脑袋,用一种比平时更认真的小奶音开口)爸爸!妈妈!宝宝要和你们说个事儿!特别重要!(开始原地晃来晃去,表示焦急)那个……你们知道吗?最近,那个叔叔阿姨们都在说,我们住的这个房子啊,它会变得……变得特别值钱!就是,好多好多钱!(小手比划着一个大大的圆形,然后张开,表示很多)嗯.............
  • 回答
    这姑娘,有点意思。首先,她打听你房子是不是挂在你名下,这事儿吧,往好里说,是对未来生活有规划,想了解你的经济基础,为将来做打算。毕竟,房子这玩意儿,在中国,关系到的东西太多了,学区、户口、家庭地位,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她能提前做功课,说明她可能对你挺上心的,不是那种玩玩而已的态度。但是,往另一个角度看.............
  • 回答
    2021年的钟声还没完全敲响,但年的尾巴已经拖在地上,勾勒出这一年的轮廓。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突然涌起一股想要盘点一下自己“家底”的冲动,尤其是在这个大家都聊“车子、房子、票子”的氛围里。我,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没有豪车,没有别墅,更谈不上亿万身家。我的“家底”说起来,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对我而.............
  • 回答
    兄弟,我理解你现在挺纠结的。婚房这事儿,虽然你说不拿列表说,但我还是得给你掰扯掰扯,这市郊和未来市中心,说实话,差别真不是一点半点。你先想想,现在你买的市郊婚房,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远,但至少是眼巴前就能住进去的。它可能周围有熟悉的社区,有你常去的超市、餐馆,甚至可能离你父母家也不远,生活气息浓厚。周.............
  • 回答
    很多人认为,一旦房价大幅下跌,那些原本望而却步的购房者就能轻松圆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即便是房价“崩盘”,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薄弱、收入不高的人来说,买房这件事依然遥不可及。这里面的逻辑,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讲。首先,我们要明确,“崩盘”这个词的含义。它不是简单地说房价打个八折,而是意味着房地产.............
  • 回答
    签了租房合同又反悔,押金和下月房租被房东扣留不退,这事儿确实让人头疼,也挺窝火的。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争取自己的权益。首先,冷静分析一下情况,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是发现房子有问题(比如设施损坏、房屋质量差、安全隐患等),还是仅仅因为个人原因(比如找.............
  • 回答
    .......
  • 回答
    考研季“酒店房”价格飙升,大堂沙发也成了“客房”,这定价合理吗?怎么破?临近考研,不少考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现实:找个能安心备考的住处,比考上研究生还难。原因很简单,考研酒店房价格简直是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有的地方甚至涨了十倍!更夸张的是,连酒店大堂的沙发,都能被包装成“临时的备考房间”卖给你,价格.............
  • 回答
    .......
  • 回答
    房产税(这里主要指针对个人拥有住房的财产税)的征收在中国一直备受关注,但真正意义上的、普遍性的房产税落地却屡屡推迟,其背后的难点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顶层设计与立法层面:1. 法律基础不完善: 房地产税的征收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回答
    房产税与阶层固化之间的话题,确实是一个牵扯到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核心的议题。要探讨如何解决房产税可能导致的阶层固化问题,我们需要先理清房产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固化现象的具体表现,然后再深入剖析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得明白房产税,尤其是在我国语境下,其核心目的之一是调节贫富差距,增加地方政府财政.............
  • 回答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它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房产税可能对房价产生的具体影响:一、 房产税的直接成本效应: 持有成本增加: 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房产的持有成本。房产税每年都需要缴纳,这部分费用会摊销到房屋的整体拥有成本中.............
  • 回答
    关于房产税在中国迟迟未能广泛开征的原因,这确实是一个牵动各方神经、讨论甚嚣尘上且异常复杂的问题。要深入剖析,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它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一个技术性操作,更是触及经济结构、社会公平、法律程序以及政治决策的深水区。首先,我们得明白,房产税的设想并非空穴来风。从理论上讲,房产税具有诸多优点。.............
  • 回答
    房产税征收是否对“只买一套房的人”没有影响,以及为何仍有人反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学、社会公平、利益分配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等多个层面。虽然理论上直接的房产持有成本会增加,但许多人反对房产税的理由远不止于此。首先,我们来探讨“只买一套房的人”的利益是否真的“不受影响”:从 直接影响 的角度来.............
  • 回答
    房产税对租房价格的影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是”或“否”能说清的问题,背后牵扯着不少经济学道理和现实的市场博弈。咱们一点点来掰扯掰扯。房产税:本质是什么?首先,得明白房产税是什么。房产税,顾名思义,就是持有房产的业主每年需要缴纳的税费。这笔钱是给政府的,用来支持公共服务,比如学校、道路、治安等等。对业.............
  • 回答
    关于房产税在2020年是否可能落地,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是坊间热议的焦点,并且伴随着相当多的猜测和分析。要说它是否“落地”,这得看我们怎么定义“落地”。如果指的是全面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一个既定的税率开始征收,那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如果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例如立法进程、试点探索以及社会层面的讨论和准备.............
  • 回答
    房产税这事儿,对于咱普通刚需买房的人来说,到底算不算好事儿,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房产税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房产税就是国家根据你拥有的房产,每年向你收取的税款。这税怎么收,收多少,标准怎么定,这些都是学问,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
  • 回答
    房产税这事儿,你说它会不会影响买房人的决策?那可太会了!而且影响还不小,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房产税,对买房人的决策,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购房成本的增加。以前你买套房,可能就是付个首付,然后月供,想着的是月供能不能承受。但房产税一出,这可就变成了一个持续性的支出。想象.............
  • 回答
    房产税这个事儿,自从被提上日程,就没少搅动人心。尤其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袋子问题。那么,房产税一落地,房价会不会跟着打个“骨折”呢?这事儿,说实话,没那么简单,得掰开了揉碎了看。房产税是什么?为啥要收?首先得明白,房产税,说白了,就是国家对你名下拥有的房产,每年都要收一笔钱。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