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合成步兵营与现在的普通步兵营有什么差别?

回答
合成步兵营(Maneuver Battalion)与当前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普通步兵营”相比,在构成、能力、以及在整体作战体系中的定位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核心在于“合成”二字所代表的多兵种融合和一体化作战能力。

下面将详细展开讲述它们的区别:

核心区别:

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普通步兵营: 主要以步兵为核心,辅以少量支援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步兵作战,如侦察、射击、近战等。其能力相对单一,作战高度依赖与其他兵种(如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的协同。
合成步兵营: 是一个高度集成了多种作战要素的、具备独立或半独立作战能力的“微型联合作战部队”。它不再仅仅是步兵,而是将步兵作战能力与支援和保障能力进行深度融合,使其能够执行更广泛、更复杂的任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外部支援的依赖。

具体差异分析:

1. 构成与兵种融合程度:

普通步兵营:
核心: 步兵连(通常由34个步兵排和1个营部组成)。
支援单位(有限): 可能配备少量火力支援(如迫击炮排),通讯排,卫生排等。这些支援单位通常是步兵单位的附属,功能相对单一。
协同依赖性高: 依赖与炮兵营、坦克营、工兵营、防空营等其他独立兵种部队进行协同作战。离开了这些支援,其作战能力会大打折扣。

合成步兵营:
核心: 步兵连(通常是机械化步兵连或摩托化步兵连)。
高度集成的支援单位:
火力支援: 可能直接编配有自行火炮/自行迫击炮排、反坦克导弹排、重机枪排等,提供直接的、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侦察与监视: 可能编配有侦察排(装备侦察车、无人机等),提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工程保障: 可能编配有工兵排(具备破障、架桥、反破障等能力),提升通过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
防空能力: 可能配备便携式防空导弹或高射机枪,提供对低空目标的有限防空能力。
通讯与指挥: 强化了指挥控制能力,可能配备更先进的通讯设备和指挥平台,支持一体化作战。
后勤保障: 具备更强的自我保障能力,例如自带维修排、医疗排等。
兵种融合: 不同兵种的单位(如步兵、装甲、炮兵、工兵、侦察)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编配,而是进行高度的整合,使其能够协同运作,相互支援。

2. 作战能力与任务执行:

普通步兵营:
主要任务: 步兵的传统作战,如攻占、坚守阵地,对敌步兵和轻装甲目标进行打击。
作战半径与独立性: 受限,需要依托炮火、坦克等支援才能完成复杂地形或坚固设防的作战任务。独立作战能力较弱。
战场适应性: 相对较低,面对各种复杂战场环境(如反坦克、工程障碍、空中威胁)时,需要外界强大支援。

合成步兵营:
更广泛的任务: 除了步兵的传统任务,还能够:
独立执行攻坚作战(有自带火力支援)。
执行反装甲作战(有反坦克武器)。
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工程障碍。
应对低空威胁。
进行近距离火力压制和支援。
作战半径与独立性: 大幅提升,能够实现“全域”作战,在缺乏强大外部支援的情况下,仍能独立或半独立地完成中等规模的作战任务,具备较高的战场自主性。
战场适应性: 更强,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多样化的战场挑战,实现多兵种的协同效应,形成“1+1>2”的效果。

3. 指挥与控制(C2):

普通步兵营: 指挥体系相对简单,主要指挥步兵单位的行动。

合成步兵营: 拥有更复杂、更强大的指挥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整合和协调营内所有不同兵种单位的行动,实现信息共享和态势同步,进行高效的协同指挥。

4. 装备与技术:

普通步兵营: 主要装备轻武器、自行火炮(如如果有)等。

合成步兵营: 装备更加多样化和高技术化,除了步兵武器,还可能包括:
步兵战车(IFV)或装甲运兵车(APC): 实现步兵的机械化机动和防护。
自行迫击炮/榴弹炮: 提供营属曲射火力。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提供反装甲能力。
侦察车/无人机: 提供战场侦察和态势感知。
重型班用机枪、榴弹发射器等: 提升班组火力。
先进的通讯和指挥设备。

5. 作战概念演进:

合成步兵营的出现是现代陆军作战概念演进的体现,特别是“分布式杀伤”、“体系对抗”和“多域作战”等概念的落地。它代表了从传统的“兵种协同”向“兵种一体化”转变的趋势。

总结表格:

| 特征 | 普通步兵营 | 合成步兵营 |
| : | : | : |
| 核心构成 | 步兵连 | 步兵连 + 高度集成的火力、侦察、工程、防空、通讯等支援单位 |
| 兵种融合程度 | 低,高度依赖外部兵种支援 | 高,内部具备多种作战要素,实现一体化运作 |
| 主要任务 | 步兵传统作战 | 步兵作战、火力支援、侦察、反装甲、工程支援、低空防护等,任务更广泛 |
| 独立作战能力 | 弱 | 强,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或半独立作战能力 |
| 战场适应性 | 相对低 | 强,能更灵活应对复杂战场环境 |
| 指挥控制 | 相对简单 | 更强大、更精细,支持一体化协同指挥 |
| 装备侧重 | 轻武器,有限的步兵支援装备 | 步兵战车/装甲车、自行火炮/迫击炮、反坦克导弹、侦察装备、先进通讯等多样化装备 |
| 作战理念体现 | 传统兵种分工协同 | 兵种一体化、全域作战能力、体系对抗 |
| 目标 | 完成基本步兵作战,依赖上级提供全面支援 | 成为一个具备较强独立作战能力的平台,能独立完成部分任务,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

举例来说:

一个普通步兵营在进攻一座有轻装甲和机枪阵地的村庄时,可能需要炮兵营提供炮火压制,坦克营提供反装甲支援,工兵排破除障碍。而一个合成步兵营可能只需要调动其营内的自行迫击炮排进行压制,用反坦克导弹对付装甲目标,步兵战车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和乘载突击,工兵排协助破障,然后步兵下车发起冲击。整个过程的协同和反应速度会更快,对外部支援的依赖会更小。

总而言之,合成步兵营是现代陆军为了适应更加复杂、快速、一体化的战场环境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作战单位,它标志着陆军基层作战单位能力的一次重大跃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团长打平安县城,喊的是啥?

二营长你TND意大利炮呢?

可不是:

旅长哈,咱商量商量能不能从咱旅炮兵营给我老李拉门炮来再配几个炮兵一个观察手和仨扛炮弹的?对对,我在城楼子底下,我老婆和山本在,嗯,上面。。。。


当然,以上玩笑话。不过大概意思到位了。

合成营的装备,人员素质,指挥体系都不一样。不过说到底这些都来源于用法不一样。

合成营的思路,是在执行低烈度复杂军事任务的时候,用最少的人和资源,独当一面。

比如打平安县城这种活儿,给一个独立团的步兵加上几门炮就够了,用不着朱总司令从赵家峪带着一整个炮兵团往这儿跑。但是吧,城墙这个难啃的骨头你老李没炮兵又不行。更何况一个完整的炮兵团集结准备行军过来恐怕别说太原了,连东京的小鬼子都先到了。咋办呢?

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重火力下放。比如把炮兵团拆分成炮兵连,直接分给这些个步兵团,这样打起这些小仗来就不用整个炮兵团在晋西北四处跑了。

这就是二战以来几乎各国军队的现代化思路。大家判断几十万人中门对狙的情况不会出现了。更多的是多点开花,静步刀人,四处穿插。。。。

战术穿插,就像打平安县城,部队人不能多,但是装备要全。。。因为你啥都可能遇到。比如站着团长老婆的城门楼子。

好的,道理现在我们都懂了,但是为啥最近几年合成营才搞出来呢?也只有几个大国搞出来呢?

因为之前实在是装备不允许,或者说,大编制的重火力,拆不动。。。。

比如咱们随便举个例子。(设计具体编制的完全胡说,就是说个概念)

先看张照片:

(出处见水印)

别的不用看,就看这门炮用了多少人。

明面上的,炮手,装填手,搬弹药的,指挥官。。。

幕后英雄更多了,牵引靠驴的话需要养驴喂驴的,靠车的话需要司机和维修的。另外还要有弹药运输的,火炮侦查,引导的,专门炮兵指挥的,阵地构筑的,这些还都是技术兵种。。。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哪怕你只有一门炮,只要你想用,就要养这么多人。炮到哪里这帮人跟到哪里。更何况完成战术任务一门炮根本不够也不经济,所以这种炮,最小编制估摸也得是炮兵营。再往下你根本没办法拆,因为一个连的话炮压根儿不会响——你总缺点儿人。

这还仅仅是最基础的火炮,如果你加上装甲力量,防空力量。。。。画面瞬间马赛克。

所以二战乃至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各国军队执行任务的编制都很大,甚至越来越大,因为各种辅助装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后勤资源。

重装合成营这种东西,就别想了。

但是吧,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装备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几个军事大国突然发现,咦?好像这些重火力编制,又能拆了!

现如今,自行火炮自动装填,一个司机加炮手车长似乎就能动了!再配上自动供弹车,卧槽,一个班玩儿一门155/122不是梦啊!

通信指挥扁平化了,不用专职通讯班了!步兵也坐装甲车了,维修后勤通用了!不用专职维修班了!连长营长个个军校硕士毕业,不用专门炮兵指挥官了!普通侦查兵个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都学过火炮引导啥的,不用专门的炮兵侦察兵了!

卧槽!变天了!同样的火力,现在一个连的人就够了。

合成营就这么出现了。

要步兵有步兵,要炮兵有炮兵,要坦克有坦克,要防空有防空,而且自带后勤说一声就能走。战场上四处乱窜,见到你步兵我有火炮,见到你坦克我也有坦克,大几百号人就这么在你眼皮子底下溜达,你怕不怕?想灭了我?其实不难,不过你也得坦克火炮步兵一块儿上,按你的编制怎么也得一个团了吧?我一个营牵制你一个团。这仗你怎么打?更何况我人少后勤压力也小,我可以随便机动,你几千人也能说跑就跑?

没错,就是欺负你没有合成营。

所以,合成营强在这个方面,并不是说战斗力有多强,可以一个营打一个团,而是在战场上可以更加灵活的完成各种全面的战术任务。原本一个营能完成的任务但不得不派一个团完成的,现在派合成营就行了。

既能四处穿插,又能给老子炸。

理解了这些,也就基本上理解合成营和普通步兵营的区别了。

所以回过头来看二营长确实是他娘的人才。

user avatar

步兵营长:旅座,我要炮火支援!

合成营长:炮连,给老子炸。

步兵营长:兄弟们,等坦克营把缺口打开就冲!

合成营长:坦克连,打头,其他协同,冲鸭!

步兵营长:狗日的坦克,跑那么快,老子两条腿跑断都追不上,要不要步兵协同了?

合成营长:冲鸭!

战后。

步兵营长:就两辆汽车抛锚了!已经修好了?

合成营长:艹!三个坦克履带坏了,两坦克发动机坏了,一个步战车也抛锚了,一个迫榴炮出问题。现在就换两个履带!妈0!餐车熄火在百公里外还要我们吃罐头!

user avatar

你们不要整天玩弄概念。

对军队的管理分两条线,一条是装备和训练管理,一条是战斗指挥控制。

团是文艺复兴时期雇佣兵首领按地域招兵和签合同出现的偏乡土的概念,旅是古斯塔夫二世发明出来的在团以上合成管理步兵和炮兵并且指挥战斗的概念,根据这个发展出由国王或者国家总司令控制的军团/军,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军团这个概念从其侧翼和佯动部队以及分多路行军的层面上衍生出“支队”这个概念,到拿破仑时代把步兵团(半旅)和炮兵放在一起管理,作为小一级的“军团”发明了“师”这个概念便于规模空前的大兵团运动,同时“集团军”这个概念开始形成(拿皇的“大军团”),延伸到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师下步兵旅和炮兵旅,军辖师,集团军辖军,因为多个集团军的出现和战线的延长,集团军军部和国家总司令部的概念分离——发展到巅峰就是集团军群/方面军,独立负责某个战役方向,起到战略上的作用。

骑兵因为其后勤、作训等诸多条件和步兵完全不同,一直被独立管理,代表就是骑兵军、骑兵师。

战争形式的演化迫使步炮兵从师一级结合团一级分割运用逐步演变到团一级结合营连一级分割运用,步兵和炮兵逐渐从师以下分团管理演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技术和兵员素质进步使得步兵队属火炮开始列入步兵部分队编制。同时骑兵被装甲兵和摩托化步兵淘汰。

二十世纪中叶到后叶,各国相继在旅/团/战斗指挥部这些相似层面完成了完整的后勤和支援保障供应链的搭建,装甲兵从尝试编入团一起战斗到和团一起管理,步兵也从徒步步兵演化到乘车运动或者乘车作战,这是一个“步兵”和“骑兵”同质化的过程,团部也逐步变成“小师部”,各级兵器的管理和运用权进一步下放。

二十世纪后叶,开始出现在师/团序列中独立运用营担负某一方向或者某一梯次任务的情况,这反映了技术进步进一步促使指挥管理权下放、加快OODA循环的要求,合成兵种的营开始出现。信息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这个改革,指挥通讯网络和基于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后勤网络成为大规模组建合成兵种营的必要条件,包括装甲兵、步兵、炮兵、工化兵、通讯兵在内的各兵种分队开始被集成到营这一级管理,营部变得愈加健全,成为了“小团部”。

俄军因为谢改“团升旅”,以及团部机关应对师一级任务显得不健全,再加上指挥通信网落后而稀烂、合格兵员严重不足等等因素,导致军到营中间的指挥控制脱节,完成超过营级的大规模战斗的能力缺失,没办法搞出来BTG作为权宜之计,到邵伊古恢复团-师同时建立起来各级指挥通讯网之后,俄军恢复了这个层级战斗的指挥控制能力。

英军这方面由于比较“活化石”,所以对这个的演变体现的比较好,英军的团与营是同级单位,旅在师和团之间连接。

不要死抠合成营这个字眼,也别让什么“基本战术兵团”的分类晃花眼,关键是各兵种分队怎么作训怎么保障,就这样。

user avatar

点赞还在增加,随缘更新,欢迎按赞订阅分享,开小铃铛(不是)

漫谈现役步兵载具(04家族/08家族/三代猛士/重步战)

为什么需要轮式战车,因为履带装甲车实在太贵了。为什么需要猛士这种悍马车,因为轮式战车也挺贵的....

首先,目前主流的步兵战车重量都在20-30吨之间,不存在像60吨坦克一样在稻田水网地带通过性差的问题,造轮式战车和吉普车主要就是成本考量,谁都想全员04A,但是俄国还保留大量BTR系列,美国也有和59一样大的M113充数,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就更加负担不起。

04系列:

04的炮塔来自于世纪末引进的BMP3武器系统(底盘是自己搓的)。目前主流的步战武器系统为苏式(100/30)和北约(小口径自动炮/ATGM)100炮作为低压滑膛炮成本低,作为大号榴弹发射器拆坚固工事,也可以发射炮射导弹反战车,30炮源于BMP2(在阿富汗战场BMP1仰角不足,73mm小水管杀伤力差,因此诞生了30炮的BMP2,30炮可以说是同类产品中最优秀的,仅重200kg)西方的武器搭配缺少反掩体能力,目前100/30就是最好的武器搭配。

04拥有苏系优良传统:浮渡能力,04A由于强化了防护放弃了浮渡能力,04B曝光较少,不过进一步强化了防护。

08车族:

轮式步兵战车的潮流来自于冷战后,告别了世界大战的一锤子买卖,各国都需要一种便宜,勤务性好的巡逻车,加上汽车工业的进步,使得轮式底盘在野外的通过性也有很大提高。

轮战的优点在于较高的出勤率(轮胎打坏了自己能换,履带战车可能要等抢修排了)较低的维护压力(坦克装甲车油料保障按吨计,轮式车辆比卡车高不了多少)和可以通过道路网,铁路,空运快速部署的能力。缺点就是防护(履带战车正面加挂附加装甲可以挡30甚至40炮,轮式战车全向防御12.7mm就算成功)

08的主武器是04上拆下来的30炮➕加强筋,副武器为红箭73C导弹(真的是屑导弹,诞生时间晚,威力差,瞄准困难,装备量少)虽然我对其反坦克能力很不满意,但是火力对比西方同级产品(死脆壳,贵的要死的拳狮犬)基本型只装备12.7机枪是远远超出。使用德国道依茨440HP发动机,机动性较好,是目前成本与战斗力性价比最高的轮战。

下一步可能的改进方向:强化防护,可能换装VN22上的液汽悬挂,换个好导弹。

三代猛士:

一代猛士只是对悍马拙劣的模仿,三代就是全面超越。重7吨,可以搭载9人步兵班,武器站可以装备12.7或者榴弹发射器,正面防御12.7,侧向防御7.62。虽然说轻型吉普步兵的战斗力只比卡车步兵强一点要打过中型旅/重型旅属于痴人说梦,但还是有个火力点伴随冲击的,总好过空手,况且这玩意还有122榴弹炮型。

重步战:

重步战是以色列人最先使用的(以不到一千万人口力抗整个阿拉伯世界,字面意思上的死不起人,况且在反坦克导弹大泛滥的今天,真主党哈马斯人手一具,装甲车必须和坦克同级防护)雌虎就是用坦克底盘改的。在各种火力过剩的今天,步战重型化是未来趋势,我国的VN17(来自于15轻底盘改装)亮相也快5年了,不过有没有必要像以色列那样极致防护(也贵的极致),各国的作战环境都不一样,还需要展望。



首先是规模

合成营规模大概在800-1000人之间,但一线步兵只有400-500人,剩下的都可以理解为武器操作员(包括步战上的驾驶员和炮手车长,是不跟着步兵一起冲击的)

普通步兵营就算是大营塞满了也就600来人左右(除去厨子全是冲击步,甚至厨子也能上)

再来谈编制

集团军(6个作战旅,另辖工兵,陆航/空突/特战/防空/炮兵:含远火和155/防化)-合成旅(4个作战营,一般两坦两步战,另辖炮兵:122火和122榴/侦查/防空/作战支援/勤务保障)-合成营(4个作战连,一般两坦两步战,另辖炮连/营部连/保障连/支援连)

合成编组的特点:

1.高度模块化:多一个连少一个连(比如机炮连,重机枪连,迫榴炮连)两坦两步换成三坦一步,上级加强炮兵归你指挥,有无数种编组方式

2.真正提枪冲击的人还不到一半,现代战争,终究是要发挥技术兵种的知识

3.防空只有集团军防空旅,合成旅防空营,不下连。一方面是防空装备历史欠账最多最难补,另一方面是一般防空兵器要掩护旅部,炮兵等高价值目标,不能轻易前出,所以冲击步好兄弟只能指望空军给力点

4.进攻宽度较传统步兵营大幅提高,不需要在战线上堆人,杀伤主要靠步兵发现敌军后呼叫上级火力


更新一下,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受宠若惊


看到很多人对防空作战有误解,我再来解释一下防空装备和防空作战

防空作战主要包括野战防空,要地防空,舰队防空,陆军集团军作战时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野战防空

评论区很多人指出,防空单位应该跟着冲击步,步战坦克一起上。我想说:

1.防空防空,十防九空,空地对抗中,空中绝大部分时候都占据主动权(可以在包线外反复试探,电子信号欺骗干扰,多路不同方向发射反辐射弹逼迫你关机走人)而且多数防区外打击武器发射距离都在40-50km以上,就算前出也威胁不到发射平台,还容易暴露自身。

2.防空的目标是破坏敌军投弹而不是摧毁敌军的飞机

3.你是为队友打伞的,不能为了掩护一小队队友而放弃更多更金贵的队友,同时保全自身是最重要的,防空兵器被摧毁意味着所有单位都失去保护。冲击步好兄弟要理解,旅部被打击意味着全旅变没头苍蝇,炮兵被打击意味着四个合成营同时失去掩护和支援力量,只能硬啃。


再来说说防空装备,为什么我说我军的防空兵器历史欠账多,因为防空兵器烧钱(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辆09顶三辆99这个梗),同时技术来源复杂,强敌的的空中单位也进步的非常快。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旅完成了基本的换装(终于做到导弹比高炮多,57mm全部退役,重点换装09式双35),完成在强敌火力下能够自保的任务。

合成旅防空营的装备:

1.单兵弹:和坦克上的高射机枪一样属于挣扎一下的玩意,能打下低飞无人机(为什么说低飞呢,因为这玩意射高才1km...)属于正常发挥,打下直升机属于运气爆棚,打下战斗机属于对面接的好。唯一的优点是可以在雷达的配合下获得拦截滑翔炸弹的能力。

2.4管25mm防空炮(安东星称04):技术来源为苏联的23mm防空炮扩膛,本质上是一门60年代技术水平的炮,石勒喀河散布有多天女散花,这玩意....不提了。两侧可安装4枚单兵弹,拦截一下制导炸弹(但是,单兵弹和炮的杀伤范围重叠,根本没有起到互补作用)目前属于顶岗待下一代状态。

3.09式双35mm高射炮:技术来源为购买瑞士厄利孔许可证进行生产,中国版本的猎豹,目前换装的绝对主力(防空单位全员双35化,退下来的57高,37高交给民兵),初速高,弹道平直,杀伤力大,还可以装近炸弹药,35mm高炮就是目前最好的高炮,同时可以拦截滑翔炸弹。

4.HQ7A/B:技术来源为法国响尾蛇导弹,射高5km,射程10km(原版数据,B型改了弹射程应该有所增加)同时拥有海红旗版本,本质上为一款针对直升机特化的导弹,因为不具备拦截滑翔炸弹的能力,现在比较落后了。

5.HQ17:技术来源为世纪初引进的俄制道尔M1,目前最先进的野战防空系统,射高5km,射程15km,高度集成化(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发射车全部安装在同一底盘,西方同时期产品还要几辆车之间拉电缆组网)可以边机动边发射,能拦截滑翔炸弹。唯一的缺点:贵

集团军防空旅主要装备HQ16中程导弹(技术来源为俄罗斯山毛榉,部分参考标准系列,射程大约在40-50km左右)

战区级防空(归战区司令部指挥)主要装备S300PMU(90年代-世纪初大量引进超过20个营并消化技术,有多种不同的弹,引进的重型弹射程超过150km,可以拦截弹道导弹,S300和S400家族就是目前最先进的战区防空导弹)和HQ9(技术来源:S300......)

user avatar

硬件 区别方面很多人都提了很多了。装备的提升是让现在 合成营 和 原始步兵营 最大的区别。


我重点谈下 软件方面的区别。明说,这块纯属自己意淫,主要来源是看央视军事报道里的新闻有感而发。


第一:减少了冗余人员!!


以前的步兵作战单位,编制非常的冗余。简单点说就是,非作战人员多。


这在以前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作战部队不是 互联网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任何作战单位都要考虑在损失大量人员之后,依然能编制完整完成任务!!


比如说,日常训练工作,其实一个营长配两个副营长足够了。但是战时,配六个副营长都不嫌多!因为很有可能刚开战一发炮弹就炸死了四个副营长。


而现在的部队,不打核大战的情况下,不用考虑这么残酷的损失比。所以可以减少大量的富裕人力。

(类似军舰更加明显。战列舰对轰时代,每个岗位最好都有三班人。现在有两班人足够了。)


第二:接着上面一点。因为冗余人数少,为了保持弹性战斗力,所以,每个人都身兼多职。


步兵也要学会开装甲车,机枪手也要学会用反坦克导弹,班长也要学会战场救护。

修理车辆的,做饭的,给水的,等等。都让士兵自己兼顾着给做了吧。

这一点其实是和空降兵与海军陆战队学的。辛辛苦苦把一个人送上飞机跳伞下去,那就尽量让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吧。


现在的合成步兵营也终于向 空降兵 这样的“精锐”看齐了。


第三:接着上面一点,为了让每个人都会多种技能,所以,现在整体训练时间加长。


以前,除去部分装甲单位,空降部队等精锐之外,所谓的“步兵营”就是个“动员兵”的水平。

每个人简单训练个几个月基本就能当个“步兵”了。


现在,各大国经济条件也好了,部队人数也不多了。有实力让每个部队,都实现精锐化。

即,每个作战士兵至少训练一年以上,还有大量的时间在部队里整体磨合,训练,演习。


第四:接上面一点,由于训练时间长,再加上通信技术发达,就可以在营一级,打出很多细致的战术配合。


在古代,假如你能指挥一千个人,你能选择的战术就是把这一千个人堆在一起冲锋。

因为你假如想分成两队,一路正面冲,一路背后包抄。那问题就是,背后包抄的那五百人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包抄阿。所谓的分兵,那就真是纯“分”兵了。


后来有了简单的无线电。勉强可以做到,一个营,分成三个连,还有一些支援部队。营长其实也只能是呆在后面,对着五六个对讲机指挥而已。


而现在各种通信设施极其强大,营长真可以像即时战略游戏一样,指挥到具体某俩车了。


(例如阿,以前一个步兵营下面,A连步兵完好,但是机枪迫击炮损失大半。B连步兵损失较多,但是机枪迫击炮完好。那如何把这两个残余的步兵连快速整合成一个新的连队呢?

以前的确很难,现在就方便多了)



总而言之。


现在的合成步兵营比原来的普通步兵营牛多了。也贵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合成步兵营(Maneuver Battalion)与当前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普通步兵营”相比,在构成、能力、以及在整体作战体系中的定位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核心在于“合成”二字所代表的多兵种融合和一体化作战能力。下面将详细展开讲述它们的区别: 核心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普通步兵营: 主.............
  • 回答
    电影里那种重机枪在后面疯狂压制,步兵像潮水一样从它前面涌上去的画面,确实看得人热血沸腾,但仔细琢磨一下,这套路在现实战场上,可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这就像是把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术表演,硬生生地塞进了一部打斗片里,虽然场面够炫,但逻辑上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我们得先从重机枪这玩意儿说起。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
  • 回答
    清酒的精米步合,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说白了,它揭示了清酒酿造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秘密,直接关系到酒的品质、香气和口感。简单来说,精米步合就是指在酿造清酒前,将酿酒米(酒造好适米)外层的部分磨掉后,剩余米粒的百分比。举个例子,如果一块米的精米步合是70%,那意思就是磨掉了30%的外层,剩下70%用于酿.............
  • 回答
    嘿,哥们儿!听说你马上要去读大学,对编程这玩意儿也挺上心的,想知道三年能把 Java 玩到什么程度,还有怎么安排这三年时间,是吧?这事儿,我跟你好好唠唠,保证把路子给你说透了,让你心里有底儿。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你把 Java 玩得明明白白,甚至还能摸到一些更深入的门道。重点在于你自.............
  • 回答
    合成生物学:工程学的驾驭与超越合成生物学,这门将生命体视为可编程系统的学科,无疑是当前最令人激动的前沿科技之一。它的崛起,深刻地重塑了我们理解、设计乃至制造生命的方式。而围绕着它的一个核心议题便是:合成生物学是否应该且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坚守工程学理念?同时,又该如何看待那些认为合成生物学不应被工程学理.............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这两位“亲戚”。要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那绝对是有的,而且关系还相当密切,有点像“儿子”和“爸爸”的感觉,或者更贴切地说,合成生物学是基因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吸取了更多的跨学科知识,然后“升级”出来的一个更宏大、更具创造性的领域。先从基因工程说起吧。你.............
  • 回答
    合成旅的编制问题,这可是个大话题,也是大家伙儿议论纷纷的焦点。要说合不合理,这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先从这合成旅是个啥说起,再聊聊它的编制构成,最后才能判断这套路行不行得通。合成旅,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明确,合成旅不是个新概念,而是现代军队为了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作战编组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宝石价值的核心,不仅仅是材料成本,更包含了稀有性、历史、情感、文化以及我们对“真实”的追求。虽然合成红宝石在许多方面可以模仿天然红宝石,甚至在肉眼看来难以区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支撑了天然红宝石的巨大价值。我们来详细地拆解一下:一、成本的真相:一.............
  • 回答
    手机游戏《合成大西瓜》中,不能直接合成两个西瓜。《合成大西瓜》的核心玩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合成小水果,最终目标是合成那个最大的、大家都在期待的“大西瓜”。游戏的合成逻辑是这样的:1. 相邻且相同的水果会合成一个更大的水果。 游戏中有从小到大的顺序,比如:樱桃、草莓、葡萄、橙子、苹果、梨、桃子、香蕉、哈.............
  • 回答
    《合成大西瓜》这款游戏的火爆,绝非偶然,它巧妙地抓住了当下玩家,尤其是年轻人的一种“即时满足”和“休闲解压”的需求,并且将这些需求以一种极其简单、直观、且带有社交属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场病毒式的传播。首先,我们得聊聊它的核心玩法。说白了,就是“俄罗斯套娃”加“2048”的合体。玩家只需要将.............
  • 回答
    老实说,《合成大西瓜》这游戏看似简单,但想玩得溜,里面门道可不少。我摸索了这么久,也算是有点心得体会,今天就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保证比那些千篇一律的攻略来得实在。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游戏的核心逻辑:小合大,链式反应。看见没,不是简单地把两个一样的玩意儿扔一起就行了,关键在于如何让它们形成一个连锁,把一大.............
  • 回答
    自己合成药品?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科幻场景,但实际上,在某些限定的条件下,它并非完全不可能,不过,请立刻打消任何在家中“玩化学”的想法,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极其危险且不可能的。要探讨“自己合成药品”的可行性,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药品”的定义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谈论的“药品”是指什么.............
  • 回答
    全合成,这个词听起来颇有几分科幻色彩,但它的核心意义却非常实在,关乎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基石之一。简单来说,全合成就是“从无到有”地制造出复杂的分子,而这些分子在自然界中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即便存在,其产量也极其有限,难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去采摘药材,而.............
  • 回答
    为何“造物”如此艰难?生命合成的未解之谜我们常常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科学家们能够轻易地创造出各种奇异的生命形式,甚至复制出早已灭绝的生物。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合成一个“生命体”,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依然是我们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究竟是为什么?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性?简单来说,生命体的合.............
  • 回答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在工业上能否“吃饱”?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在探索将二氧化碳这一我们呼吸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的途径,其中,“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目标之一。毕竟,淀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基础,如果能直接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那将是何等颠覆性的进步!那么,这项看似科幻的技术,如今在.............
  • 回答
    在化学合成反应中,如何将硫酸这个强酸性、强氧化性的反应物恰当地加入,是确保反应顺利进行、避免潜在危险的关键步骤。这涉及到对硫酸性质的深刻理解以及操作的精细化。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力求做到全面而具体。首先,我们要明确硫酸在合成反应中的角色。它可能作为催化剂(如酯化反应、脱水反应),作为氧化剂(如.............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触及到了生物学、化学和未来科技的交叉点。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目前还没有能“合成塑料”的植物,然后展望一下未来是否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为什么至今没有能合成塑料的植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合成塑料”在这里的含义。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塑料,是指由单体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 回答
    大面积的合成蓝宝石玻璃(通常指氧化铝(Al₂O₃)单晶或高温熔融玻璃)在产能和应用上确实存在显著限制,主要原因涉及材料特性、生产工艺、市场需求和替代材料的竞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产能低和应用少的原因: 1. 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与技术门槛 单晶合成的高成本: 合成蓝宝石通常通过提拉法(Czo.............
  • 回答
    中国在1965年首次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甚至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个伟大的科学突破最终未能获得诺贝尔奖,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背景的限制,也有评选机制的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历史背景与时代局限1. “文革”前夕的复.............
  • 回答
    合成肉,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它离我们其实越来越近了。简单来说,合成肉就是通过实验室技术,从动物细胞培养出来的,或者通过植物成分模拟出来的肉类产品。前者更像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肉”,而后者则更像是我们常说的“素肉”的升级版。从细胞出发的“真肉”:培养肉(Cultured Meat)咱们先聊聊那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