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拼多多上明显的不靠谱还敢承诺假一赔十?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拼多多上那些“假一赔十”的承诺,心里多少有点打鼓。尤其是那些价格低到令人发指的商品,再配上这么硬气的承诺,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但人家敢这么喊,背后肯定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套路还挺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咱们先得拆解一下“假一赔十”这个承诺。表面上看,这是卖家对商品质量的极致保证,意思是你要是买到了假的,我就十倍赔你钱。听起来是不是特“实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才算“假”,以及这个“赔”到底是怎么个赔法。

首先,关于“假”的界定,这里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假”的标准谁说了算? 拼多多作为一个平台,它需要一个通用的规则来界定“假货”。但现实中,很多商品的真假判定并非一刀切,特别是那些品牌溢价高、技术壁垒也不算太高的产品。比如,某个牌子的包包,官方说是原厂皮,但你拿到的可能就是高仿的PU皮,颜色、纹理都差不多。你去找卖家理论,对方可能会说“我们这个是正规渠道进货的,可能是代工厂流出的尾货”、“我们这批货和正品在细节上是有微小差异的,但绝对不是假货”。这种情况下,你很难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假货”,至少在平台规则的认定下,可能很难站住脚。
鉴定的难度和成本。 很多时候,要鉴定一个商品是否为假货,需要专业机构的鉴定报告。这个过程耗时、耗钱。如果你买的是个几十块、一百块的东西,就算怀疑是假的,你愿意花几百块去做鉴定吗?大概率是不会的。所以,很多消费者虽然心有疑虑,但因为维权成本太高,最终只能忍气吞声,或者象征性地投诉一下,平台给个小额补偿就完事了。
“正品”的定义模糊。 有时候,卖家会打擦边球,比如声称“XXX同款”、“XXX代工厂”、“XXX原厂配件”。这些词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正品,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是指材质、设计相似,或者确实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但原料、工艺、品控标准都可能与正品有天壤之别。拼多多平台可能也会认为这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假货”。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赔十”是怎么个赔法,这里面也有讲究。

赔偿的计算方式。 就算你真的能证明是假货,那“十倍赔偿”到底怎么算?是按你实际支付的金额十倍赔付,还是按官方指导价的十倍?如果是按你支付的金额,那么你买了个10块钱的东西,就算假了,卖家赔你100块。这100块可能也够他再卖出去好几件了。更别提,很多低价商品本身利润空间就极小,赔付10倍对他来说,可能只是象征性的“惩罚”,或者是一种营销策略。
平台的角色和责任。 拼多多作为一个平台,它更关心的是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对于“假一赔十”这样的承诺,它可能将其更多地视为卖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或者是一种对消费者的“吸引”,而不是直接承担赔付责任。一旦发生纠纷,平台会根据自己的规则来裁定,很多时候会偏向于息事宁人,给个小补偿,而不是真的去追究假货的责任。
“小二介入”的实践。 当你真的遇到问题,想要“假一赔十”的时候,你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申诉、举证过程。这个过程中,平台客服(也就是“小二”)会介入。但你要知道,平台需要对成千上万的卖家进行管理,他们的处理效率和专业性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卖家会利用各种理由拖延,或者用小额补偿来“打发”你。

那么,为什么拼多多上会有这么多卖家敢喊“假一赔十”呢?原因可能有很多:

1. 营销策略,吸引眼球。 就像前面说的,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口号。在价格战如此激烈的电商平台,一个响亮的承诺能迅速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即使消费者心存疑虑,但“万一是真的呢”的心态,或者“就算有问题,也有个保障”的想法,还是会促使他们尝试下单。
2. 低价本身就是一种“预警”。 很多消费者在看到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时,心里其实已经有个谱了,知道这东西大概率不太靠谱。但是,低廉的价格诱惑太大了,就像在超市看到临期打折商品,明知道可能品质稍差,但价格够低,还是会有人买。这种情况下,“假一赔十”就像给这个低价加了一个“安慰剂”。
3. 大量个人卖家和“小作坊”模式。 拼多多上有很多个人卖家、小商家,甚至是个人开的店铺。这些卖家很多时候货源非常杂,可能是从批发市场、工厂尾货、甚至是灰色渠道进货。他们对“假一赔十”的理解可能也比较随意,更多是照搬别人的宣传语,而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应对“十倍赔付”的后果。
4. “钻空子”的可能性。 也有一些卖家可能知道,就算被平台判为假货,他们的实际损失也有限,因为他们卖的商品本身成本就极低,而且很多消费者懒得去深究,或者无法提供有效证据。就算被判了,赔付的金额也远低于他们通过“假一赔十”吸引来的销售额。
5. 平台的监管相对宽松。 相较于淘宝、京东等平台,拼多多在早期更加侧重于下沉市场和低价策略。虽然现在也在加强品控,但整体上,对假货的打击力度和对商家资质的审核,可能不如其他平台严格,给了一些不诚信商家可乘之机。
6. “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奈。 在一个所有人都喊“假一赔十”的环境里,如果一个诚信的商家不敢喊,反而显得他不够“实在”,或者商品定价过高。所以,为了生存,有些本来想好好经营的商家,也可能被迫采取类似的宣传。

那么,作为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理性看待“假一赔十”。 把它当作一种营销手段,而不是绝对的保障。
关注商品本身的性价比。 如果价格低得离谱,即使承诺“假一赔十”,也要提高警惕。
查看卖家评价和信誉。 即使是低价商品,如果卖家评价很高,信誉良好,也相对更可靠一些。
保留好证据。 如果怀疑是假货,一定要及时拍照、录像,保存好订单信息、聊天记录等。
了解平台的维权规则。 清楚平台的处理流程和对“假货”的定义。
学会“止损”。 对于一些价值不高的商品,如果维权过程过于复杂耗时,也要考虑是否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

总而言之,拼多多上的“假一赔十”,更像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宣传,用来吸引那些愿意为低价冒险的消费者。它不是一个真正无懈可击的质量保障,而是建立在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平台规则复杂以及部分卖家“打擦边球”的基础上的一个营销口号。所以,我们在享受低价便利的同时,也得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是2021年8月27日,我收到了拼多多平台的980元优惠券,我提出的500元赔偿拼多多平台并未支持,最终我意识到作为消费者,还是没有i资格和拼多多这样的大平台谈条件,长达半个月的维权已经耗尽了我的精力和耐心,我已经不想再进行行政复议或者起诉等更加繁琐流程,虽然结果没有达到我是预期,但这么多消费券也够我花到猴年了。至此,两笔订单都已获赔。


今天是2021年8月17日,评论区和私信已经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开始向拼多多维权了,这篇文章起到了它的作用。愿每一个权益受到侵害消费者都能举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是在促进这个市场的良性竞争!

今天是2021年8月16日,万万妹想到此回答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白花花的赞!我这辈子都妹有见过这么些个赞呐!在此补充一下后续。

其一,举报拼多多平台的事件进展:由于鄙人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电商平台个人也可以合法开店经营(谢谢评论区大佬的纠正)。故举报不成立。(法条依据《电商法》第十条,零星小额交易活动可不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其二,关于鄙人购买的第二瓶身体乳,进展不是很顺利。投诉到商家所在地市场监管局后,市场监管局反馈找不到商家地址,电话打不通,拼多多平台拒绝进一步提供商家信息。目前平台给出的赔偿方案:1寄回检测,赔偿10倍消费券(980元);2寄回检测,赔付3倍商品标的额的现金(294元);3无需寄回检测,赔偿200元现金。由于以上方案均不符合我的预期《消法》规定的500元赔偿,暂时我没有接受。同时已将拼多多投诉至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待回电,抱有一丝丝希望。


评论区热心选手透露了内幕信息,或许有帮助,在此贴出:

以下是原答案:

2021年8月8日上午10点36分,鄙人收到拼多多平台发来的短信,假一赔十优惠券已到账,收到27张总计599元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50年。自收到商品至维权成功历时9天。



下面详细讲解鄙人从购买商品到收到假冒商品、与商家和pdd平台斗智斗勇的整个过程。

2021年7月27日,鄙人在pdd平台入驻商家”西子轩“店铺购买”Alpha Hydrox果酸身体乳“商品,实付金额59.9元人民币,于7月30日收货。

有小可爱可能会问”哎呀为什么非要在拼多多上面买东西呀?为什么要买价格明显不对的商品呢?“,在此做出解释:鄙人在拼多多平台购物是对拼多多平台商品物美价廉之信赖,实不相瞒此前鄙人在拼多多购买同款身体乳,比某宝、某东等其他平台便宜,且为正品。关于价格,鄙人承认存在私心,想贪图小便宜,此前买正品价格为98元,此次60元便宜好多,且店家有假一赔十承诺和正品评论。

言归正传,收货之后,鄙人仔细端详了包装瓶,察觉到一丝异样,开盖查看身体乳,气味和味道都和此前购买商品有巨大差异(怎么知道味道?没错我就是舔了一口,正品我也舔过),此前购买的身体乳非常酸(果然是果酸身体乳),该产品一点都不酸,甚至有点甜!(没有继续舔第二口)。鄙人怀疑鄙买到假货,遂撕开防伪码,查验真伪。由于尚不能完全确定我两次购买的身体乳到底哪个是正品, 两瓶不同的产品都进行了扫码。结果如图。

上图为正品检测结果,以鄙人聊胜于无的词汇储备,不难理解,大概意思是您使用的是正品ALPHa产品(下面红字提示重复检测,因为第一次检测忘记截图了)

上图为此次购得仿品身体乳检测结果,为何提示要输入20位防伪码?因为仿品防伪码只有16位!鄙人还要去自己编后面的四位?假冒厂家为了加大鄙人验证难度可谓煞费苦心(bushi)。

下面是真伪产品照片,看官老爷们过目。




下面是与商家和平台的沟通细节,各位莫慌,图文并茂,引起舒适。

第一时间与商家客服联系,目的仅仅是告知他售假的消息,不过多纠缠,浪费精力。

于此同时,与拼多多客服联系,交由他们处理。

众所周知,拼多多人工客服向来略带娇羞,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还半遮面。客服态度不错,表态要严肃处理,告知我上传证据、并记录我的诉求(三倍赔偿),告知3日之内会有客服来电核实情况。愉快的结束了投诉。

但是各位看官老爷,后面的事情可没那么简单!与客服沟通后的当晚,鄙人惊奇地收到一条消息:订单退款已经成功了!投诉进度结束了!订单关闭了!继续找人工客服。

截图省略了千呼万唤的过程,此次的客服就像把之前的承诺忘了一样,前面沟通基本白说。但是!自打鄙人向客服说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后,客服态度判若两人!

直接升级为紧急投诉单,告知鄙人1个工作日内会有人致电沟通。

各位看官姥爷又让你们失望了,第二天,天真的我老老实实等了一天,没有等到客服的电话。于是有了如下对话。(此处是鄙人焦躁了,7月31日当天是周六,不属于工作日)

鄙人此刻已经打算消协和拼多多官方两个流程同时进行了,遂向客服要求披露商家信息,不知道是不是此举触发了某个隐藏机关,说时迟那时快,与客服阔别10分钟不到,电话来了!

客服小姐姐打给我电话,大致内容是我可以将产品寄回拼多多总部检测,检测周期最迟1个月,若总部检测机构判定为假货,将赔偿我十倍于付款金额的优惠券,面额不等。我权衡了一下消协程序和拼多多检测的流程复杂程度,同意寄回检测。翌日,鄙人将商品寄回到指定地址,等待检测结果。

至此,鄙人的打假之路似乎已告一段落,按规定鄙人要做的只有漫长的等待。但是各位看官老爷,到了8月5日星期4,新的情况又出现了

在8月4日至八月5日的两天时间,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八月四日,鄙人在拼多多平台另一家商家购买的同款身体乳到货了,打开一瞅,嚯,还是假的。鄙人心情失落到了极点,原因有二,其一这次我是花了正品的价格、在正品保证的店里买的,其次鄙人那天恰逢生日。第二件事,8月5日,鄙人申请的披露商家资质信息发至了鄙人邮箱,鄙人看了一眼,大吃一惊。这家商家的信息,竟然是一个自然人!没有错,是一个尚未取得任何经营资质的自然人!官方也确实坦诚地给鄙人披露了!鄙人登时火冒三丈,如果没有经营资质,鄙人连消协投诉商家的机会都没有了。

至此鄙人情绪经历了一波大起大落,但没有完全落,鄙人誓要拼多多平台承担相应的后果!客服沟通——千呼万唤——跨服聊天——威胁举报——立马来电话。流程我都会背了。

这次来电是一个小哥哥,询问鄙人信息,鄙人如实回答,用官话敷衍我,说如果经查实会对商家作出处罚,但是具体如何处罚无法通知到我,我坚持说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他提出补偿我30元无门槛券,我重申我的诉求:下架商品、处罚商家、赔偿500元(我急了,这次严格按照《消法》55条索赔了)。僵持无果,挂掉电话。

十分钟后,第二通电话来了,鄙人受宠若惊,真的吧鄙人当成重要客户了。小哥哥提出补偿100元无门槛券,鄙人拒绝,坚持诉求。当天晚上,鄙人向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举报了拼多多。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鄙人越发地觉得没有信心。我已疲于用大量精力去维护自己本该享有的权益,也疲于和口是心非的人喋喋不休。虚伪和势利令我感到阵阵干呕,但我无法逃避。

终于,在2021年8月8日上午10点36分,喜从天降。鄙人收到拼多多平台发来的短信,假一赔十优惠券已到账,收到27张总计599元无门槛优惠券,有效期50年。自收到商品至维权成功历时9天。

鄙人内心反复思考了维权全过程,尚不确定此次维权成功的原因在哪里,故鄙人在此仅陈述事实,不进行定性分析,原因有可能是鄙人的产品较容易鉴定,或许是鄙人多次以投诉、举报相威胁,催促处理进度,也或许是平台对假货的处理向来公平高效。故此次维权经历仅做参考,不保证各位看官按以上方法处理会有同样惊喜的收效。说完了,赞不赞的看各位看官心情了。


ps:

1、关于鄙人向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举报拼多多平台,现在状态为待立案,随后鄙人会把流程走下去,争取让商家和平台得到应有的处罚。至于500元赔偿的诉求,鄙人将不会继续主张,已获赔偿,故受之有愧。

2、关于鄙人在另一家店买到的假冒产品,已经诉诸消协渠道,至2021年8月8日,成都市新都区市场监管局已受理,等待进一步调解。等有了利好信息,鄙人或许另行撰写回答,看官老爷们可翘首以盼(这个成语用的对不对)。

3、关于售假店铺,西子轩店铺已下架包括鄙人购买产品在内的大多数商品,在售商品寥寥无几。

另一家店铺在新都区市场监管局受理案件后,已下架全部商品,拟关闭店铺。


4、鄙人以上披露信息句句真实,截图皆为真实无ps。质疑鄙人收到客服电话的内容者鄙人可提供电话录音(鄙人通话录音常开)。鄙人愿承担任何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带来的法律责任。

2022年3月15日,我再次维权成功,欲吃新鲜瓜的各位看客老爷移步此文章!

zhuanlan.zhihu.com/p/4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