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目前喊出的口号是“科教兴国”而不是“军事兴国”,每年的国防拨款一般是在GDP的1.5%以下,而教育拨款一般是高于4%
当然,占比虽少,但是拨款还是不少的,不过PLA人数在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所以中国每年的军费实际上是比较少的
总的来说,一句话,没钱
帝国空军 C-17A 运输机 1995 年服役,到 2004 财年共装备 126 架。交付显然要早于服役,首架 C-17A 于 1991 财年交付,1992 财年交付 2 架,随后到 2004 财年为止的年度交付数量分别是 5,8,7,4,7,9,12,12,9,16,17,17。从首机交付算起,14 年内共列装 126 架,年均 9 架。从服役算起 10 年内共接收 110 架,年均 11 架。
F-22A 的峰值年产量也就 20 来架,1998-2009 财年的年度交付数量是 2,0,1,3,2,9,10,20,26,24,24,20。12 年时间交机 141 架。
F-35 的历年产量,乍看之下有点唬人。
然而这个产量满足的是全球客户的需求。
而且就算无视飞行性能,隐形性能,雷达功率孔径,空空导弹射程 & 杀伤概率等方面的差距,以对 F-35 最为有利的空空导弹数量作为衡量指标,1 架 J-20 也抵得上 2 架 F-35 (肯定有电粉会抬杠说 J-20 目前只有 4 枚中距弹,问题是闪电 II 高威胁环境典型任务挂载下才 2 枚中距弹)。
何况土鳖压根就没打算与霉菌拼消耗。
显然就年产量而言, C-17A 并没有资格在 Y-20 面前秀优越感。那么请问 Y-20 "没有大批量生产" 的参照系是什么?莫非冷战高峰时期苏美两国抽风式的爆兵才算 "大批量生产"?
这位的技术状态还处于过渡阶段,急着爆发产能完全是脑子有包好吧。
要是心急火燎地上批量,如同喵 A 般稀里糊涂过渡成主力型号,那空军才是欲哭无泪呢。
中国在海外并没有多少军事基地,又不像鹰酱全球基地那么多,太平洋警察啥事都要管。
中国未来15年的重心还是在东海与南海,以及印度洋的航线,毕竟核潜艇都去印度洋打击索马里海盗了(笑)
现在的歼20还不是完全体,发动机还没有上最新的,还在边生产边改进中。还有,飞机价格贵啊,我们军费每年才GDP的百分之一点几。现在一等人是海军啊,军舰疯狂下饺子,空军二等人,地位最低的是陆军!(武警没人权)
未来的目标是走向深海,印度洋核潜艇护航也就图一乐,真正保护海外利益的还得军舰来。海外没几个军事基地,那飞机也没地方停不是?不像军舰还可以友好访问别的国家,难不成你开个战斗机去友好访问吗?说出去,你自己信吗?
飞机的建造,TG也有自己的规划,用不着我们来指挥,难不成你比专业的智囊团还聪明?你想到的,他们没想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