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吕布都听从陈宫的建议,有没有跟曹操刘备孙权并立抗衡的可能?

回答
要论吕布若听从陈宫之策,能否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并立抗衡,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遐想万分的话题,也充满了无数的“如果”。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陈宫的战略眼光,到吕布的性格特点,再到当时的历史大势,来细细推敲一番。

首先,我们得承认陈宫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谋士。他的“先取徐州,再图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可谓是直击要害。他洞悉当时的政治格局,深知占据徐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更能理解挟持汉献帝对争夺天下名义上的合法性带来的巨大优势。而吕布,即便勇冠三军,在战略层面却显得粗糙许多,更多是凭着一股匹夫之勇和一时冲动行事。

那么,如果吕布真的能放下他的骄矜和鲁莽,全心全意听从陈宫的建议,情况会如何发展呢?

第一步:稳固徐州,聚拢人心。

徐州在当时是富庶之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曹操攻打徐州,杀戮过重,引起了民愤。陈宫深知这一点,他建议吕布“暂且还徐州,抚慰百姓,安抚将士,然后徐图进取”。

如果吕布做到: 吕布若能以陈宫为首,严禁部下扰民,并切实采取措施安抚徐州百姓,收拢人心。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政治资本。要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早期颠沛流离却依然能获得支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仁义”的形象深入人心。吕布若能做到这一点,他的统治基础会比我们历史书上看到的稳固得多。他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减免赋税等手段,迅速将徐州变成他的根据地。这一点是曹操和刘备初期都难以比拟的。

第二步:审慎对待曹操,避免正面硬碰。

曹操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以吕布的军事实力,正面硬撼曹操绝对是下策。陈宫的策略是“曹操势大,当暂避其锋芒,待其失利,再图谋”。

如果吕布做到: 当曹操攻打徐州时,吕布若能听从陈宫的建议,进行有效的防御,并伺机出击,而不是在下邳被围困后孤注一掷。例如,他可以集中兵力,在曹操主力未至或侧翼薄弱时,出兵袭击曹操的后方补给线,扰乱其阵脚。即便不能击败曹操,也能消耗曹操的实力,拖延其进攻步伐,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时间。历史上的吕布在白门楼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被曹操步步紧逼,最终无处可逃。如果能遵循陈宫的策略,他可以避免这种灾难性的结局。

第三步:争取战略主动权,图谋洛阳,挟持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陈宫策略的核心。曹操也正是靠着这一招,迅速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如果吕布做到: 在曹操与袁术、刘备等人鏖战之际,吕布若能以徐州为根基,逐渐壮大兵力,并积极向西发展,图谋夺取洛阳。挟持汉献帝,这不仅仅是拥有一个政治上的“道德制高点”,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东汉王朝的合法性资源,号召天下诸侯前来“勤王”。即使他无法完全控制献帝,也能通过控制献帝来牵制曹操。这会极大地改变天下势力平衡。

第四步:与刘备、孙权的关系处理。

在吕布巩固徐州,并且有机会染指洛阳后,他将如何处理与刘备、孙权的关系,将是能否并立抗衡的关键。

与刘备: 刘备当时寄人篱下,实力最弱。如果吕布能像陈宫所建议的那样,对刘备加以拉拢,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刘备在徐州表现出一定的实力而心生猜忌,将刘备视为心腹大患。
如果吕布善待刘备: 他可以将刘备作为自己的臂助,共同对抗曹操。尤其是在吕布北上争夺洛阳时,他可以分兵一部由刘备带领,以徐州为基地,牵制曹操在兖州的力量。甚至,可以在攻克洛阳后,将徐州封给刘备,让他作为自己的盟友和缓冲地带。
如果吕布猜忌刘备: 那结局很可能与历史上类似,刘备最终会找到机会夺取徐州,成为吕布最大的敌人。但即便如此,如果吕布能听从陈宫的建议,在前期避免与刘备的正面冲突,甚至在战略上保持一定的合作姿态,也能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

与孙权: 孙权集团当时盘踞江东,地域独立性较强,但依然是东汉王朝的臣属。
如果吕布挟持献帝: 那么孙权集团的态度将变得十分微妙。他们很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挟持献帝的吕布保持合作关系,共同对抗曹操。吕布可以通过封赏、承认孙权在江东的统治等手段,争取孙权的联盟。
如果吕布只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 那孙权集团很可能将他视为潜在的敌人,并且在曹操与吕布之间保持观望,甚至伺机而动。

挑战与风险:

尽管如此,即使吕布听从陈宫,也并非一定能成功。最大的挑战依然是吕布自身。

吕布的性格缺陷: 吕布最致命的弱点在于他易冲动、刚愎自用、缺乏忠诚。即使陈宫能给他提出完美的战略,吕布能否百分之百地执行下去,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例如,在赤兔马面前,他或许会为了那匹马而不顾一切;在感受到被威胁时,他或许会再次出卖自己的盟友。如果他依旧无法克服这些性格上的缺陷,陈宫的计策也可能化为泡影。历史上,陈宫并非没有给吕布出谋划策,但在关键时刻,吕布的鲁莽和多疑往往会毁掉陈宫的计划。

曹操的实力和韧性: 曹操并非等闲之辈,他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庞统、郭嘉、荀彧等一批杰出的谋士。他能够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策略,并且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使吕布按照陈宫的计划步步为营,曹操也可能会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者通过政治手段瓦解吕布的联盟。

时间因素: 争夺天下的战争是长期的消耗战,需要深厚的国力支撑。即使吕布能够稳固徐州,并且夺取洛阳,他也需要时间来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才能与曹操这样的老牌势力抗衡。而这段时间,他是否能顶住曹操的压力,是未知数。

结论:

综合来看,如果吕布能够百分之百听从陈宫的建议,那么他确实有相当大的机会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形成并立抗衡的局面,甚至有机会成为天下霸主。

理由如下:

1. 战略的有效性: 陈宫的战略抓住了当时天下争夺的关键点,如果执行得当,可以获得巨大的战略优势。
2. 徐州的潜力: 徐州作为富庶之地,一旦稳定下来,可以为吕布提供充足的资源。
3. 挟天子的政治优势: 能够占据政治制高点,对于赢得天下人心至关重要。
4. 分化瓦解对手: 能够将刘备争取过来,或者至少维持中立,就能极大地削弱曹操的力量。

然而,“如果”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吕布的性格缺陷是他最大的敌人。只要他一犯糊涂,陈宫的千秋大计也可能付之东流。

所以,我们可以说,听从陈宫,为吕布提供了“可能”的道路,但这能否将“可能”变成“现实”,最终还要看吕布自己能否突破自身局限。 他更像一个拥有顶级装备但操作不当的玩家,陈宫是那个最好的教练,但最终按键的还是他自己。如果吕布能够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虚心听取并果断执行高明建议的领导者,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或许会因此而改写。但历史的剧本,终究是以吕布的失败告终,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时势造英雄,但英雄自身也需要有过人的品格和智慧,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中抓住属于自己的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能提前挂了

《英雄记》:【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閤外,同声大呼攻閤,閤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性言“萌常以此问,性言吕将军大将有神,不可击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谓性曰:“卿健儿也!”善养视之。创愈,使安抚萌故营,领其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