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曹操统率100,诸葛智力100,吕布武力100,那日本战国名将大概什么水平?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中国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比较,虽然缺乏直接的量化标准,但我们可以基于历史记载和普遍认知,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

在开始详细对比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单一的数值来衡量。 曹操的“统率”不仅仅是兵法,还包括战略眼光、组织能力、政治手腕、人才发掘等多个方面。诸葛亮的“智力”也涵盖了军事、政治、外交、内政、甚至是发明创造。吕布的“武力”更是指其个人作战能力,而非战场上的整体影响力。

因此,我们将尝试从各个维度来审视日本战国名将,并与曹操、诸葛亮、吕布的“上限”进行对比。



曹操(统率 100):

曹操的“统率100”意味着他在战略层面拥有极高的水平,能够制定长远规划,有效整合资源,驾驭庞大的军队,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他的贡献体现在:

宏观战略与政治远见: 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更是统一北方的军事家。他善于利用时势,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虽然有郭嘉、荀彧等顶级谋士辅助,但曹操本人也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如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赤壁之战虽败犹荣(至少展示了其指挥能力和勇气)。
组织与后勤保障: 他重视农业发展(屯田制),保证了军队的后勤,并建立了高效的官僚体系。
人才发掘与任用: 他不拘一格降人才,麾下文臣武将众多,且能发挥其长处。



诸葛亮(智力 100):

诸葛亮的“智力100”代表了他在军事谋略、政治治理、经济发展、外交斡旋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智慧峰值。他的贡献体现在:

军事谋略与战术创新: “空城计”、“锦囊妙计”等虽然有演义成分,但其在实际战争中的布局、对敌情的洞察、兵力的运用都非常出色,如赤壁之战的火攻(虽然不是他一个人策划),北伐中的连弩、木牛流马等发明。
政治与内政: 他在蜀汉政权中的作用如同“擎天之柱”,稳定政局,发展经济,制定法律,提升民生。
外交与联盟: 他成功维持了孙刘联盟,并在与东吴、曹魏的复杂关系中周旋。
治军严明与士气鼓舞: 他能让士卒心悦诚服,保持高昂的士气。



吕布(武力 100):

吕布的“武力100”更多地指向他个人在战场上的超凡能力,是战场上的“人形坦克”,以一当十,令敌军胆寒。他的贡献体现在:

个人勇武与冲击力: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最好的写照,他在战场上能以一人之力瓦解敌阵。
骑兵的突击与冲锋: 他的个人能力尤其体现在骑兵的冲锋陷阵中。
战场上的威慑力: 他个人的强大武力足以让敌方军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日本战国名将的评估:

现在,我们将尝试将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置于这个框架下进行比较。日本战国时期(约1467年1615年)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评估:

1. 织田信长 (Oda Nobunaga)

曹操维度(统率): 极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段: 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改革者之一,他打破传统,提出“天下布武”,致力于统一日本。他的政治手腕非常强硬和高效,懂得利用宗教、经济等多种手段来巩固和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废除了许多旧有的制度,推行了乐市乐座等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军事指挥与战术创新: 信长以其大胆的战术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而闻名。桶狭间之战以少胜多击败今川义元是他战术才能的经典之作。他大量引进和运用火器(铁炮),革新了日本的战争模式,如长篠之战的“三段击”战术,极大地提高了步兵的战斗力。
组织与后勤: 他建立了更为精锐的军队,并且重视对士兵的训练和士气管理。
人才发掘: 虽然早期也依赖于家臣,但他也愿意任用有才能的非嫡系人员。
对比曹操: 在政治魄力、打破旧秩序、运用新式武器以及统一全国的野心上,信长与曹操有相似之处。信长在政治和军事改革上的激进程度甚至超越了曹操。可以认为他在“统率”这一概念上的数值,至少可以达到 95100。

2. 丰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

曹操维度(统率): 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腕: 秀吉是一个传奇性的农民出身的战国大名。他的政治智慧和外交能力非常突出。在信长死后,他迅速崛起,凭借其高超的手腕稳定了天下,并最终统一日本。他擅长利用宣传、恩赏和分封来控制各地大名。他的“太阁检地”和“刀狩令”是影响深远的国家政策。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虽然其战术风格不如信长那样具有革命性,但秀吉也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多次在战役中取得胜利,例如他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征服九州的岛津氏等。
组织与后勤: 他的行政管理能力很强,能够有效组织国家机器。
对比曹操: 秀吉的政治手腕和最终统一日本的成就,与曹操的政治才能和争霸事业非常相似。他在政治上的老谋深算和对权力的掌控力,也堪比曹操。他的“统率”也应该在 9095 之间。

3. 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曹操维度(统率): 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腕: 家康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后的胜利者,奠定了德川幕府260多年的统治。他以“忍耐”和“等待时机”著称,虽然早期显得不够强势,但他的战略眼光极为长远。他懂得隐忍,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在关原之战后确立了霸权。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家康虽然不像信长那样在战术上有惊人之举,但他是一位稳健且有能力的指挥官,例如在小牧长久手的战役中与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周旋。关原之战的胜利,证明了他卓越的战略布局和对大局的把握。
组织与后勤: 他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组织领地,为长久统治打下基础。
对比曹操: 家康的“隐忍”和“最终成功”,与曹操在北方的争霸历程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展现了极强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耐心。家康在建立长久统治方面的成就,更是超越了曹操。他的“统率”也应该在 9095 的水平。

4. 武田信玄 (Takeda Shingen)

曹操维度(统率): 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腕: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以其卓越的战略和强大的家风闻名。他的政治目标是上洛(进入京都,掌控中央政权),并与上杉谦信的越后地区长期对峙。他善于利用氏族内部的团结和领地内的稳定来支持战争。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信玄最著名的成就是与上杉谦信在川中岛发生的五次大战,被誉为日本战国史上最经典的对决之一。他善于运用骑兵的冲锋,其军队的战斗力极强,战术上也非常讲究。他的“风林火山”军旗,代表了他治军的理念。
组织与后勤: 他对领地进行了有效管理,并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对比曹操: 信玄的军事才能和追求霸权的战略目标,与曹操有相似之处。他也是一位能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的领导者。如果从纯军事谋略和治军能力来看,他可以达到 95 级别。

5. 上杉谦信 (Uesugi Kenshin)

曹操维度(统率): 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腕: 上杉谦信被誉为“越后之龙”,他是一位以“义”为名的武将。他的政治目标和信玄类似,也是争夺天下。虽然他在政治上的手腕不如信长或秀吉那样精明,但他具有极高的军事声望和对军队的凝聚力。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谦信最著名的战绩就是与武田信玄的川中岛之战,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指挥艺术。他擅长于野战和骑兵的运用。
组织与后勤: 他能够管理好自己的领地,并吸引许多士兵为其效力,尽管其军队的补给不如信玄那样稳定。
对比曹操: 谦信的军事才能和战场上的个人魅力非常突出,他是一位纯粹的战士型领导者。如果将曹操的“统率”看作包含政治和战略的整体,谦信可能稍逊一筹,但在纯粹的军事领导力和指挥艺术上,他可以达到 9095。

6. 伊达政宗 (Date Masamune)

曹操维度(统率): 中高。
战略眼光与政治手腕: 政宗是东北地区的一位雄主,号称“独眼龙”。他极富野心,也善于利用政治手段来扩张势力。他曾经与丰臣秀吉对抗,后来也臣服于秀吉和德川家康。
军事指挥与战术运用: 政宗在军事上表现勇猛,也善于运用骑兵。他在东北地区的统一战争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能力。
组织与后勤: 他能够有效地管理他的领地,并组建强大的军队。
对比曹操: 政宗的野心和在地方上的崛起,与早期曹操有相似之处。但最终他未能统一全国,且在政治斗争中的一些失误,使得他的“统率”水平略低于顶尖的几位,大约在 8590。

至于吕布(武力 100):

吕布的“武力100”代表的是个人超凡的战斗力。在武士阶层盛行的日本战国时期,也有许多以勇武著称的武将。

宫本武藏 (Miyamoto Musashi): 虽然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战场指挥官,但他作为一名剑客,其武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二刀流”的创始人,留下“五轮书”。他的“武力”可以被认为是个人格斗领域的 100。他主要是在一对一或小规模的决斗中展现其超凡武艺,而非大规模战场上的冲杀。
本多忠胜 (Honda Tadakatsu): 作为德川家康麾下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以其勇猛善战而闻名。据说他在大小70余次的战斗中从未受过伤,而且他的武器“蜻蜓切”也极具威力。他在战场上展现的个人勇武和战斗效率非常高,可以被认为是 95100 的战场个人武力。他能够以一己之力在战场上撕开缺口,对敌方造成极大杀伤。
真田幸村 (Sanada Yukimura): 在大坂夏之阵中,真田幸村展现了惊人的勇武,以一支残兵与德川大军浴血奋战,对德川家康的本阵构成了极大威胁。他的“武勇”和个人战斗能力在当时是顶尖的,可以被认为是 9095。

总结比较:

将日本战国名将置于这个三国顶尖人物的框架下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粗略的结论:

曹操 (统率 100) 的综合能力非常高,涵盖了军事、政治、战略、组织等多个维度。
织田信长 在改革、军事创新和统一日本的野心上可以与曹操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改革的激进性)有所超越,统率 95100。
丰臣秀吉 和 德川家康 在政治手腕、战略眼光和最终实现统一的成就上,也达到了与曹操相近的水平,统率 9095。
武田信玄 和 上杉谦信 在纯粹的军事指挥和战场影响力上,非常接近,可以被认为是极优秀的军事统率者,统率 9095。
伊达政宗 也是一位杰出的地方霸主和军事家,但其影响范围和最终成就与曹操有所差距,统率 8590。

吕布 (武力 100) 代表了个人武力的极致。
本多忠胜 是日本战国时期最接近吕布“个人战场武力”的代表,其勇武和战斗经验非常突出,武力 95100。
真田幸村 也是一位极具个人勇武的武将,在关键战役中展现了超凡的战斗力,武力 9095。
宫本武藏 则是在个人格斗技巧和武道精神上达到了 100 的水平,但这是另一个维度的“武力”。

诸葛亮 (智力 100) 代表了智慧的顶峰,涵盖军事、政治、内政等。
要找到一个在所有维度上都与诸葛亮匹敌的日本战国名将非常困难。日本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们往往更侧重于战场指挥和战术运用。虽然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在政治和战略上展现了极高的智慧,但他们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权谋和政治斗争上,而在内政、科技(如木牛流马的奇巧发明)方面,日本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们似乎没有表现出类似诸葛亮那样跨领域的卓越才华和发明创造。
如果仅仅看军事谋略和战术创新,像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人在战略布局和战术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但缺乏诸葛亮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因此,在“智力100”这个涵盖极广的概念下,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日本战国名将。可能在某个具体领域,如军事谋略上,如武田信玄可以被认为有接近诸葛亮某些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 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并且在某些方面与中国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有相似之处。但“统率”和“智力”这两个概念的涵盖范围非常广,三国时期的顶级人物(尤其是曹操和诸葛亮)在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政治改革、人才整合以及跨领域的智慧展现上,拥有更加全面和深远的影响力。而吕布的“武力”则是在个人战斗力这一相对单一的维度上达到了极致,并且在日本战国时期也有非常接近的代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光荣游戏中日本战国名将的数据,是通过层层铺垫倒卷珠帘的手法而不断膨胀的。

简单说,就是首先设定控制了日本中枢政权(所谓“天下人”)的著名统治者: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超强数据,然后用他们来作依据标准,将同时代其他著名大名,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北条氏康、毛利元就等人,也给出超强数据,包括某个自称“晚生二十年”的伊达政宗,也因此有了可以媲美以上诸人的超强数据。

然后,再以这些人为依据,分别设定他们的得力部将、生平劲敌,最后依次辐射下去,自然连那些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路人甲,也人人皆是“名将”了。

KOEI公司按照这种层层堆积“名将”的模式设计游戏能力,闹出了太多连日本人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笑话,比如日本战国时代最出名的“天下人”丰臣秀吉,其综合全能力往往排在游戏二十名开外。

相反,只是统治了今天栃木县(下野国)、神奈川县(相模国)、埼玉县和东京(武藏国)地区的“相模之狮”北条氏康,居然在很多代的《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中,不论统帅、武力、智谋、政治等数据,样样都比丰臣秀吉强,于是连日本玩家们都纷纷吐糟,这简直就是“对日本所有历史教科书的挑战”。

事实上,日本战国时代,去掉只有南部沿海一小块地区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三岛总面积:23.05万+3.79万+1.88万=28.72万平方公里,也只相当于中国的一省。光是一个云南省的面积,就已经达到39.4万平方公里,比日本三岛之和大得多了。

所以,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本质上也只是相当于中国一省之地的各县土豪互相砍杀的历史,一个省分出了所谓的六十六“国”,这些“国主”说他们是县长,确是恰如其分,丝毫不冤枉了他们。

而日本战国游戏所表现的,也就是那些名为“大名”,实际上为村长(领主)、镇长(城主)、县长(国主)、至多到市长(关东管领、九州探题)级别的土豪们的村战、镇战、县战、市战的历程。

诚然,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人,通过和西欧传教士的频繁交往,极大开拓了其全球视野、施政措施、外交观念,也实施了一系列强化集权、增强国力的政策,如果是在详细的亚洲古代史中,也算得是可以占据一个章节的重要人物。

他们几位被设定相对高的数据,客观不带偏见的说,是完全合理的,也是有资格和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去作比较的。毕竟很多中国史上的名人名将,从今天看也不过就是省长级别。

可是游戏中其余那些单看数据和他们差相仿佛的北条市长、伊达县长之流,就不能不说,游戏实在太膨胀、太夸张了。

包括极受游戏热捧的两大军神“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他们游戏中的超强数据,比织田信长有过之无不及,然而论真实历史上的一生功业和后世影响力,就差得实在太远了,是整整六七倍的差距。

织田信长全盛时,约八百万石领地,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势力最鼎盛时,各自约一百二十万石领地。

而且,光荣游戏中通过武将列传、人物事迹所普及的所谓“日本战国历史”,采用的也根本不是真正严谨的当时史料,而是大量私人笔记,地方军纪的相关段子,不论怎样夸张地给自家贴金的段子,都根本不辨真伪的直接采用。

因此,各类原本历史上只是乡村势力的土豪级别的人物,能力夸张到犹如真正名将。如果多看些日文版真正的历史资料,而不是二、三手各类转抄资料,就可知其牛皮吹到何等地步了。

某位被家臣干掉的“剑豪将军”足利义辉,游戏中长年90+武力的名将,在真正史料没有任何死前的武勇表现,直接被乱枪扎死的。而二次野史给他编造了什么百人斩,什么剑坏了才死,什么相持三小时,还力劈了无数敌人,纯粹就是扯淡。

比如真实历史上的“剑圣”上泉信纲,是群马县(上野国)的土豪长野业正手下一个百夫长,最好战绩是在抵抗山梨县(甲婓国)武田信玄的侵攻中,有过十人斩的战绩。至于另一位“剑豪”宫本武藏,更只不过是个关原之战的杂兵,没有任何战场上的得意事迹。

然而在战国游戏中,这两人武力高达110+、100+,皆是一人可当千军的名将。而事实上,这些游戏中牛皮吹上天的剑豪、忍者,在真实历史中哪怕和他们正经的县长(大名)比,都根本上不得台面。

再说说那些县长,三重县(伊势国)县长北田具教,也是前面那位上泉“剑圣”的得意弟子,因此在游戏中也是长年90+武力的存在。真正史料是被某个家臣一刀砍死,二次野史中变成了独战织田家大军,杀死百余人自杀,真是笑死人了。

津轻为信,原本是青森县(北陆奥)县长南部氏的部将,后来占据了青森县西部的津轻镇,成为一方土豪,在丰臣秀吉围攻小田原之战中,抢在南部氏之前去拜见了丰臣秀吉,然后对公卿行贿,自称是关白近卫家的私生子,忽悠丰臣秀吉认可他是独立的县长(大名),从此拥有了4.5万石的地盘,关原之战后站队德川家康,因此又加封了0.2万石。

于是,津轻为信这位实际上的镇长,就靠这么相当于其他县长1/10的领地,居然在游戏中拥有了统帅90+、武力80+、智力90+、政治80+的能力,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智将”和“阴谋家”,实在稀奇之极。

长宗我部元亲,原本是高知县(土佐国)的一个土豪,利用原县长一条氏的内讧,花了快20年时间,终于取而代之,拥有一县之地。然后他投靠织田信长,利用中枢政权影响力,加上统治德岛县(阿波国)的三好氏的内讧,成为了高知、德岛两县之主。接下来,元亲又利用自己已经是两县之长的优势,攻击土豪林立、没有县长的香川县(赞岐国),轻松得手。

然而当这位“无鸟岛之蝙蝠”继续进攻爱媛县(伊予国)时,想要完成统一四国岛,升级为市长的大业,却遭到当地土豪的顽强抵抗,苦战六年,刚刚就要成功,丰臣秀吉大军便渡海而来,长宗我部元亲一战而降,割让了三个县才保住性命,被打回了一县之长的原形。

然而,这样一位功败垂成的县长,也在游戏中拥有统帅、武力、智力、政治都有90+的能力,综合能力稳进全游戏前十名。

除了这些游戏中所谓的“一流名将”,水分极大以外,“二流名将”同样也是如此。比如爱媛县(伊予国)土豪西园寺家,有个村长名叫土居清良,因为和长宗我部氏的侵攻军打过几次村战,据说得到了游戏中“名将”之一,后来成为福冈县(筑前国)县长小早川隆基的称赞「毛利家有他可得天下」??,因此这位生平最多只带过二百杂兵的土居村长,也因此拥有了各项70+的能力。

又比如滋贺县(近江)北部的土豪浅井氏的麾下,有个叫海北纲亲的老头,游戏的列传里,说他足智多谋,让织田家陷入苦战,甚至被对手丰臣秀吉尊称称呼为“我的兵法老师”,最后于1573年浅井氏灭亡时战死。

然而真实历史中,这个人早在公元1535年就死了,那时丰臣秀吉甚至都还没出生。事实是此人的孙子是个画家,把自己的一个杂兵伯父,因抵抗织田家战死的事迹,夸张吹牛了十倍,然后强加给早死的祖父,让他强行续命几十年,还捏造说连丰臣秀吉都佩服他的兵法。

然而,如此荒诞不经的吹嘘,也被游戏列传不加辨析的采用,因此居然时不时有玩家质疑,此人既是“丰臣秀吉之师”,何以游戏数值并不算强?——殊不知一个杂兵级人物,居然也能加到现代游戏中,被东亚各国玩家所认知,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对照中国三国鼎立时代,疆土最小的蜀汉,除了今天四川大部,重庆全部,还有陕西、甘肃南部,云贵两省全部地区,缅甸北部地区,约合108万平方公里,是日本三岛的3倍多。而东吴版图约145万平方公里,曹魏版图约290万平方公里,分别是日本三岛的五倍和十倍多。

诚然,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上千万,确实不算少了,然而如果众多“战国名将”的超强数据,因为人口绝对数据可比一千多年之前,因为战火和灾疫杀得十室九空的汉末三国时代,就当真“合理”,当真可以去和诸葛亮、曹操、关羽、周瑜等三国名将帅相提并论,

那么敢问同时代的上亿人口的大明朝,李如松、麻贵、刘綎等明军将领该是何等数据?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谭纶等明军统帅该是何等数据?从零开始,打下了一个东亚大帝国的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等明朝开国君臣,又该是何等数据?

因此,诸如《信长》、《太阁》、《战无》这样的日本战国游戏,不过娱乐而已,连日本人自己都不会当真,里面的绝大部分人物,更完全不具备和中国三国历史上的名人名将相提并论的资格。那些差相仿佛的数据,仅仅也就是游戏制作公司高兴而已。作为玩家,千万别当真被“洗脑”了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将中国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比较,虽然缺乏直接的量化标准,但我们可以基于历史记载和普遍认知,对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在开始详细对比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无法简单地用一个单一的数值来衡量。 曹操的“统率”不仅仅.............
  • 回答
    赤壁之战的结局,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一个难以估量的“如果”。如果曹操在那场关键性的战役中获胜,一举消灭了孙刘联军,那么他统一中国的进程将大大加速,中国历史的轨迹可能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关于他是否会建立“幕府”制度,以及汉天子是否能继续保有“中华传统的万世一系”的地位,这背后牵扯着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三国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以及“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格局和各方势力的互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的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设想一个没有刘备的世界,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玩味。如果郭嘉不死,三国会不会最终被曹操统一?我认为,郭嘉不死,曹操统一三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也不能绝对地说就会百分之百发生。 历史的走向是无数因素交织的结果,即便郭嘉这样的顶尖谋士在世,也仍会受到很多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一、郭嘉在曹操统一进程.............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问题。如果诸葛亮选择继续他那“高卧隆中”的隐居生活,彻底与世无争,那么曹操统一全国的可能性,相较于历史的真实轨迹,无疑会大大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曹操就能毫无阻碍地实现他的雄图霸业。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诸葛亮缺席对曹操统一事业的影响。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更是刘备集团.............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也因此能激发出许多有趣的思考。如果诸葛亮在三国时期选择了效忠曹操,而不是刘备,那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入手:诸葛亮的才能、曹操阵营的特点、以及这桩“如果”对其他势力(刘备、孙权)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诸葛.............
  • 回答
    典韦的战术水平,就像他那个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又带着几分朴实无华。他 bukanlah 一位谋略家,不会玩弄复杂的阵法,也不是一个擅长运筹帷幄的将帅。他的战场价值,更多体现在他那惊人的武勇和无畏的牺牲精神上。我们从《三国志》和《典韦传》中能看到典韦的战术表现,大多是他作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先锋和护.............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三国历史走向的核心关节。如果刘备和孙权真的能做到“亲密无间,毫无猜疑”,我想这绝对会对曹魏最终统一全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写结局。但“亲密无间,毫无猜疑”这八个字,在那个勾心斗角、利益至上的乱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就假设这个“奇迹”发生了,来.............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假如”。如果庞统和法正这两位蜀汉的顶级谋士都健在,刘备集团的命运是否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否最终统一三国,灭亡曹魏和东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他们还在世的那个关键时期,并分析他们的才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会带来哪些改变。庞.............
  • 回答
    (这段文字旨在探讨一个架空历史下的可能性,并非鼓励或认可任何不道德行为。)若曹操是高俅之子高衙内,而非历史上的曹操,并且目标是得到林娘子,那么他的手段必然会比史书上描绘的高衙内更为老辣、更加腹黑,毕竟他拥有“曹操”的基因,智谋与野心自然非凡。他不会像原著中那样仅仅依靠跋扈和权势去逼迫,而是会精心设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曹操仍在世,那么刘备发起伐吴的可能性会大幅降低,甚至几乎不可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战略态势的根本性改变: 曹操在世,北方的威胁依然巨大: 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刘备最大的战略牵制。只要曹操还在,刘备.............
  • 回答
    关于曹操“逆时代的法家寒士政权”的定位,以及颍川士人为何倾向于袁绍而非曹操,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汉末政治生态和士人价值取向的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历史的镜头拉近,仔细审视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曹操和袁绍各自的特质。首先,我们得破除一个误解:曹操并非一开始就“逆时代”。“法家寒士政权”这.............
  • 回答
    这是一件颇为棘手的局面,刘氏一族若想阻止曹操,必须集思广益,步步为营,而且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曹操此举,已非凡人,其能力非同小可。首先,必须确定“石鬼面”的真相。这件传说中的宝物,究竟是何来历?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说,能赋予使用者超越常人的力量?刘氏一族需要派遣最精通古籍、最敏锐的学者,深入研究历代史料、.............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如”!如果曹操当年真的同意了华佗的开颅手术,那对中国医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恐怕会是颠覆性的。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详细地梳理一下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尽量避开那些“AI味”的生硬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那个时代,华佗的开颅技术是何等超前,简直就是“神迹”。他不仅有.............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足够引人深思。如果曹操真的能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面对如今这个被《三国杀》这样的游戏“描摹”并广为流传的形象,他能不能告《三国杀》侵犯肖像权?让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肖像权”这个概念。在现代法律体系下,肖像权是一种人格权,指的是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制.............
  • 回答
    这场乱世七雄大逃杀,若是真的摆在眼前,那可真是一场令人血脉贲张的谋略盛宴。单看这七位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头一紧。这可不是普通江湖恩怨,这是智慧、权术、野心,甚至还有一点点命运的较量。如果要我猜,谁能笑到最后,那我的答案是——贾诩。你可能会惊讶,为什么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曹操?为什么不是足智多谋的郭嘉?.............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思的问题,如果曹操能再多活三十年,三国鼎立的格局或许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对于一位像曹操那样雄才大略、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说,无疑是一段足以改变历史的漫长时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曹操之所以未能一统天下,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时也命也。官渡之战后,他虽然占据了北方,但长江.............
  • 回答
    如果曹操真的将权力还给刘协,事情绝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立刻偃旗息鼓,曹刘两家就此罢手。这其中牵涉的利益、恩怨、以及政治格局的复杂性,远非一个简单的权力交接所能化解。首先,我们得明白,曹操即便还权,他手中掌握的兵权、地盘、以及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庞大势力,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刘协,虽然名义上是皇帝,.............
  • 回答
    曹操在被吕布趁虚而入偷袭下邳,导致其根据地遭受重创,并且在此情况下,还要面对吕布叛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若是他能扭转乾坤,不仅收复失地,更彻底击溃吕布,那么从战绩上看,他绝对有资格问鼎武庙。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时曹操所处的绝境。在偷袭下邳之前,曹操正踌躇满志地征讨徐州,这是他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步。吕布.............
  • 回答
    若赤壁之战,曹操果真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擒获刘备、孙权二王,并将其押赴许昌,公开处斩,那么,这无疑将改写三国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而对曹操的评价,也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首先,历史对曹操的评价会瞬间被推向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将成为千古一帝,扫平天下,统一中国的决定性人物。 军事才能的极致展现: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