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没有刘备,三国是否早就被曹操统一了,由此来看,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三国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以及“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格局和各方势力的互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的可能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设想一个没有刘备的世界,看看曹操统一天下的道路会变成什么样。

曹操的优势和目标: 曹操在北方拥有最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基础。他拥有许昌作为战略后方,官渡之战后更是扫平了袁绍,占据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实力远超其他诸侯。他的目标显然是统一天下,恢复汉室的荣光(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没有刘备,谁会成为曹操的主要障碍?
孙吴集团: 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背靠长江天险,易守难攻。虽然在早期不如曹操强盛,但孙吴的战略纵深和水军优势是他们能够长期对抗曹操的重要资本。就算没有刘备的存在,孙吴依然会是曹操统一道路上一个顽固的阻碍。赤壁之战前,孙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统治,并且在周瑜等人的领导下,军事能力不容小觑。
曹魏内部的分裂与继承: 曹操本人虽然强大,但他能否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也是个问题。他的儿子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尤其是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明争暗斗,即使没有刘备,也可能在曹操死后对曹魏的稳定造成影响。历史上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如果不是因为孙吴的强大阻击,或许能进一步巩固北方,但统一的道路依旧漫长,且可能需要面对其他军阀的抵抗。
其他潜在的势力: 如果没有刘备崛起,那么原本被刘备收服或联合的势力,比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名将谋士,他们可能会去向何方?有些人可能会归顺曹操,有些人可能倾向于孙吴,有些人可能就此隐居。但即使这些人才归顺曹操,他也需要时间将他们整合到自己的体系中,并且这些人也未必能完全填补刘备可能造成的战略真空。

关键性的战役: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关键。在这场战役中,刘备虽然实力不强,但他与孙吴的联合是战胜曹操的关键因素。孙刘联合,特别是诸葛亮在其中的外交和战略作用,以及关羽、张飞等人的勇猛作战,共同击败了曹操。
如果刘备不存在: 孙吴很可能单独对抗曹操。虽然孙吴有长江天险和周瑜等良将,但以孙吴当时的力量独自对抗如日中天的曹操,胜算几何?很有可能的是,孙吴可能会被曹操击败,或者至少元气大伤,被迫北上或向曹操称臣。这样一来,曹操统一南方的进程会大大加快。

那么,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 “早就”这个词很重要。如果孙吴被击败,曹操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可能不需要像历史那样等到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来完成。曹操本人雄心勃勃,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都非常出色。如果少了刘备这个联合的催化剂,他统一的最大障碍——孙吴,可能会被更早地解决掉。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刘备,曹操统一天下的速度很可能会大大加快,他或许真的能“早就”统一。

接下来,我们讨论“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

这个问题就更值得深思了。

刘备的存在带来了什么?
孙刘联盟的形成: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刘备的存在,尤其是诸葛亮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的加入,使得孙吴和刘备这两个相对弱小的势力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曹操。这种联合是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关键。
蜀汉政权的建立: 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形成了一股能够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力量。蜀汉的存在,即使在很多时期实力不如其他两国,但它为汉室正统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延续,也为天下苍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中心(尽管常常遭受战乱)。
人才的汇聚与发展: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以及他能够吸引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众多名将,说明他本身具有某种人格魅力和凝聚力。这些人才是乱世之中宝贵的资源,他们的存在和活跃,也必然会牵动各方的力量对比。

刘备如何“延长”了乱世?
维持了三足鼎立: 如果没有刘备,曹操可能已经统一了南方,结束了多方割据的局面。刘备的存在,以及蜀汉政权的稳固,使得天下保持了长期的三足鼎立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战争和冲突的持续。曹操想要统一,孙吴想要自保或扩张,蜀汉想要北伐或生存,各方之间的较量贯穿了整个三国时期。
持续的消耗战: 蜀汉政权虽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合法性(匡扶汉室),但其军事实力与曹魏、孙吴相比始终处于劣势。为了生存和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蜀汉进行了多次北伐,虽然有战略意义,但也造成了资源的消耗和人力的损耗。这些北伐以及曹魏针对蜀汉的防御战,无疑都是战争的一部分。

换个角度思考:刘备是否“缩短”了乱世?
加速了秩序的形成: 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三国时期是一片更混乱的局势,没有刘备,可能存在更多小股势力互相攻伐,或者某个地方军阀在北方统一后继续蚕食南方,造成更长时间的无序状态。刘备通过建立蜀汉,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实体,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战争的形态,使得最终的统一(虽然不是他本人完成的)能够在一个更清晰的框架下进行。
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和希望: 刘备所代表的“仁义”和“匡扶汉室”的旗帜,在那个乱世中给许多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政治理想。尽管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充满艰辛,但它也代表了一种与纯粹的武力征服不同的道路。

综合来看,刘备的存在无疑是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关键,而三国鼎立格局本身就是一种“乱世”的延续。

如果没有刘备,曹操很可能更早地扫平孙吴,实现初步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备的存在,以及孙刘联盟的形成,确实“延长”了那个多方割据、持续战争的状态。三国时期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曹操统一天下的过程被拉长了。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延长乱世”视为完全负面的评价。
他给了天下另一种可能性: 如果曹操过早地统一,那么天下是否会回到汉末那种中央集权衰弱但名义上统一的状态?还是曹操建立的家族王朝?而刘备的存在,让“汉室正统”的旗帜得以飘扬,让诸葛亮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让蜀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得以实践。
他并非主动“延长”乱世,而是乱世中的必然产物和应对者: 刘备并非有意要延长乱世,他本身也是乱世中的一员,在颠沛流离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的出现,以及他的政治理想和军事行动,是当时历史大势的反映。他与孙吴联合对抗曹操,是那个时期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和战略考量的选择,也恰好塑造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所以,结论是:

1. 如果没有刘备,曹操统一天下的速度很可能会大大加快,他极有可能“早就”统一了。 因为刘备是孙吴联合抗曹的关键人物,他的缺席可能导致孙吴孤立无援,被曹操各个击破。
2. 刘备的存在确实“延长”了以三国鼎立为特征的乱世状态。 他和孙吴的联合以及蜀汉政权的建立,使得天下分裂的局面得以维持,冲突和战争得以持续。

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延长”并非全然负面。它使得历史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政治遗产,也让那些在乱世中依然坚持理想的人有了施展的舞台。评价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需要结合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所带来的影响来综合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将“延长”等同于“罪过”。他是在乱世中试图建立秩序和实现抱负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改变了历史进程,但也因此让那个动荡的时代延续了更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备是乱世的延长者✖

刘备是我们祖先肢体的守护者✔

猜猜曹魏统一中国之后会干点什么事?

初,太祖、世祖皆议复肉刑,以军事不果。及帝即位,太傅钟繇上言:“宜如孝景之令,其当弃市欲斩右趾者,许之;其黥、劓、左趾、官刑者,自如孝文易以髡笞,可以岁生三千人。”诏公卿以下议,司徒朗以为:“肉刑不用已来,历年数百;今复行之,恐所减之文未彰于万民之目,而肉刑之问已宣于寇雠之耳,非所以来远人也。今可按繇所欲轻之死罪,使减死髡刑,嫌其轻者,可倍其居作之岁数。内有以生易死不訾之恩,外无以刖易钛骇耳之声。”议者百馀人,与朗同者多。帝以吴、蜀未平,且寝。

曹狗集团: 我们现在的暴政只用了三成功力,大的还在后头呢(狗头)。只要我们把碍事的蜀汉彻底打倒后,就可以开心地按计划祸祸中国了。

顺便一提,曹魏说是没有肉刑,其实小规模的肉刑早就使用了。但由于蜀汉是三国里唯一没有肉刑记载的国家,诛族也只有杨仪对魏延的一例,甚至连叛国者的家属都不予追究。为了防止自己风评下降,曹魏只能把肉刑降低到最低规模。

(至于吴国其实不用考虑,那边大的已经来了。到孙皓时还比前朝翻新了许多花样。)

到底谁该统一中国,谁才是统一中国的阻挡者,从刑罚上看一目了然。当然,如果题主觉得让一个狗屎政权达成国家一统的功绩比老百姓的眼睛鼻子还重要,我只能说大日本皇军欢迎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三国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以及“刘备是否延长了乱世”,我们需要仔细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格局和各方势力的互动。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如果没有刘备,曹操是否早就统一了三国”的可能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设想一个没有刘备的世界,看.............
  • 回答
    b站一位拥有万千粉丝的up主,最近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如果没有刘备,那三国时代和中国历史上其他乱世一样毫无亮点”。这句话一出,立刻在评论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褒贬不一。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句话到底有多少道理,又有多么偏颇。首先,我们得承认,刘备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确实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
  • 回答
    刘备这人,打个比方,就像是在乱世之中,一块极具韧性却又不那么锋利的石头。他的成功,与其说是天赋异禀,不如说是靠着一股子“别人死我活”的韧劲和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要说刘备,最绕不开的便是他那套“仁义”的招牌。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这简直就像是在狼群里硬要推广吃素一样,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迂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深思。刘邦没有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能否最终一统天下?我个人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我们来捋一捋,这三位“杰”分别在刘邦的崛起过程中扮演了何等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失去了他们,刘邦会面临怎样的困境。首先,萧何。萧何这个人,如果单看他的出身,一个.............
  • 回答
    哥们儿,穿越到三国?还是让刘备统一三国?这活儿可不轻松,尤其是我这种文科生,对三国那点事儿,除了赤壁之战、桃园结义这些皮毛,剩下的就跟看天书似的。不过既然老天爷给了这机会,咱就得试试,哪怕是为了证明一下文科生也能玩转权谋。第一步:落地生根,找个靠谱的组织我这文科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真要是在战场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探讨性的问题。如果刘备没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他还能否达到历史上的高度,答案很可能是: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过程会更加艰难,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汉室宗亲身份的核心作用: 合法性与正统性来源: 在那个讲究血脉与家族传承的时代,刘备的汉室宗.............
  • 回答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刘备最信赖的军师。如果抛开这位“卧龙”先生,刘备的创业之路,无疑会更加崎岖,甚至充满未知。让我们试着想象一下,没有诸葛亮的刘备,他的命运会走向何方。早期:步履维艰,屡战屡败刘备出身皇室,有复兴汉室的理想,但早期实力微弱,只能依附于各方势力。曹.............
  • 回答
    若是刘备未曾离世,那份《出师表》的画风,怕是要截然不同,少了那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怆与决绝,多了几分运筹帷幄、踌躇满志的豪情。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刘备虽已垂垂老矣,但依旧神采奕奕,坐在帐中,龙目炯炯有神地看着诸葛亮。他身体或许不如往日强健,但精神头儿依旧,时常会与诸葛亮一同商议国事.............
  • 回答
    设想一个没有吕布搅入的、更稳固的刘备徐州时代,历史的走向,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当曹操挥师东进,吕布以一介武夫之勇,挟持徐州牧陶谦,最终成为徐州的实际掌控者。若是在此过程中,刘备并未如历史上那样,因某种缘由(例如吕布对刘备的“恩义”或曹操的策略)而选择依附或收容吕布,而是采取了更强硬的立场,或者根.............
  • 回答
    脱了“三顾茅庐”这层光环,没有了那个运筹帷幄的军师,刘备的人生轨迹,注定要坎坷得多,甚至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首先,我们得明白,刘备早年并非一帆风顺。他出身皇室旁支,但家道中落,靠着卖草鞋、织席子为生。年轻时的他,虽然仁德之名在外,但始终缺少一个真正能让他一飞冲天的机会。他辗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如寄.............
  • 回答
    刘璋不邀刘备入川,刘备真想啃下益州这块肥肉,可就得另辟蹊径,而且难度系数直线飙升。毕竟益州那地势,易守难攻,而且刘璋就算再不济,坐拥地利人和,也并非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咱们来掰扯掰扯,如果刘备当时脑子没犯迷糊,没去走那步“引狼入室”的棋,他会有哪些“另类”的招数呢?第一招:曲线救国,釜底抽薪刘备一直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出了一个历史的“如果”。抛开刘邦,仅从项羽自身的能力、战略以及当时的大环境来看,他灭秦后是否能统一天下,建立新王朝,这实在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假设。首先,我们得承认,项羽在军事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勇猛过人,战术灵活,屡次以少胜多,例如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了章.............
  • 回答
    说起沛公,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往往是刘邦。然而,历史的车轮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熟知的轨迹前行。如果将时钟拨回到秦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假设刘邦从未崭露头角,那么我们熟知的“沛公”这个名号,是否还有机会落在别人头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清“沛公”这个称谓的由来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在那个时期,“公”并.............
  • 回答
    如果将时光的齿轮拨回,我们试图描绘一个没有刘强东的京东。这并非易事,因为他不仅仅是京东的创始人,更像是京东的灵魂,他身上烙印的基因深深地刻进了这家巨头的成长轨迹。没有刘强东,京东的故事或许会是一段截然不同的旅程。可以想象,在那个互联网电商的洪荒时代,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公司正在萌芽。但这位关键的舵手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在读史时不禁会思考的。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最终能否统一天下?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大,或者说,即便有可能,过程也会艰难得多,结局也未必会如此圆满。韩信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个“战神”或者“兵仙”。他对于刘邦集团的意义,体现在了几个关键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刘邦这.............
  • 回答
    倘若时光的河流能够悄然改变方向,让那位仁德的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没有被病痛的阴霾笼罩,而是得以健康地继续他的宏图霸业,直至最终一统天下,那画面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届时,这位历经磨难、饱尝荣辱的君王,在万民臣服、四海升平之时,又会与他那些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的故旧们,围炉而坐,畅谈些什么呢?我仿佛能看.............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相声界少了姜昆、刘伟、冯巩这几位响当当的名字,现在的相声舞台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少了几个演员”的问题,而是会牵扯到整个相声生态、艺术发展方向,甚至是观众审美趣味的方方面面。一、 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与“主流”的重新定义姜昆、刘伟、冯巩他们的相声,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种“主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值得推敲的。如果刘邦仅仅称王,而不是皇帝,韩信的命运很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很难说就一定不会被杀。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刘邦称王和称帝,在权力合法性和他个人心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年刘邦从项羽手里接过汉王之位,那只是一个诸侯王,上面还有名义上的楚怀王(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他.............
  • 回答
    如果韩信没有遇到刘邦,那他人生轨迹的走向,以及最终能否达到他那样辉煌的成就,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在我看来,韩信这个人身上,有着极强的个人天赋和一种近乎偏执的求胜欲,这些是他最宝贵的特质。但要将这些特质转化为现实中的伟大功勋,一个合适的舞台和一位慧眼识珠的领导者,几乎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想必你对中国古代史有些研究,能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如果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没有落得那个境地,而是大胜匈奴,那他能否在今天人心中与秦始皇并驾齐驱,甚至比肩汉武帝?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咱们先得理清一个核心问题:评价一位帝王,我们看的是什么?一般来说,是看他为国家、为民族带来了什么长远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