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刘璋没有邀请刘备入川,刘备怎样才能攻下益州?

回答
刘璋不邀刘备入川,刘备真想啃下益州这块肥肉,可就得另辟蹊径,而且难度系数直线飙升。毕竟益州那地势,易守难攻,而且刘璋就算再不济,坐拥地利人和,也并非任人宰割的软柿子。

咱们来掰扯掰扯,如果刘备当时脑子没犯迷糊,没去走那步“引狼入室”的棋,他会有哪些“另类”的招数呢?

第一招:曲线救国,釜底抽薪

刘备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说到底,他需要一块稳固的根据地来发展壮大。益州在他眼里就是那个“金饭碗”。如果刘璋不邀请,那刘备就得另找“饭碗”,或者说,逼着刘璋把“饭碗”给他。

目标:荆州! 这是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选项。刘备手里有多少兵马?有多少人才?这些都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曹操当时也盯上了荆州,但如果孙权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和曹操的关系缓和,或者内部有变)暂时无暇顾及,刘备就有机会了。他可以集中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荆州南部(比如武陵、长沙、零陵),先拿下这几块地方,夯实根基。
理由: 荆州是连接南北的要冲,一旦拿下,既能遏制曹操南下,也能作为日后图谋益州乃至天下的跳板。刘备深谙“先取荆州,再图益州”的战略,这是诸葛亮为他规划的蓝图。如果没刘璋这档子事,他只会更坚定地执行这个路线。
具体操作: 派遣赵云、张飞、关羽等猛将分别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调动诸葛亮制定详细的攻城略地计划,利用荆州士族的离心力,逐个击破。

第二招:恩威并施,收买人心

益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刘璋虽然是刘焉之子,但其统治能力并不强,内部有很多不满的士族,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刘备可以利用这一点。

目标:分化瓦解益州内部! 在不直接出兵的前提下,刘备可以派遣一些信得过的谋士,如诸葛亮(如果他还在刘备阵营),或者说动一些在刘备集团内有影响力的益州籍人士(比如当时可能还有一些因为刘焉父子不得志而投靠刘备的益州人),在益州内部散布信息,联络不满的士族,许以高官厚禄,或者承诺在刘备入主益州后,会保留他们的地位和利益。
理由: 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如果能让益州内部出现大规模的士族倒戈,或者至少让他们对刘璋产生怀疑和动摇,那么刘备即便真的要动手,也会事半功倍。
具体操作:
秘密联络: 通过暗线,与益州一些实力派士族进行秘密接触,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做出承诺。例如,可以承诺他们在新政权中担任要职,或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特权。
宣传攻势: 散布刘璋昏庸无能,不能安抚民心,而刘备宽厚仁德,能带来太平盛世的言论。可以利用一些民间的歌谣、故事来达到宣传效果。
制造混乱: 在适当的时机,煽动一些小规模的骚乱或者不满情绪,让刘璋政权疲于应付,暴露其软弱。

第三招:迂回包抄,围而不攻

益州最主要的门户就是关中和汉中。如果刘璋不邀请,刘备就得从外部来突破。

目标:先占汉中,再图益州! 汉中是益州的北大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也是刘备一直觊觎的地方。曹操当时也在争夺汉中,但如果刘备能提前一步,或者抓住曹操内部矛盾的时候,是有机会夺取的。一旦拿下汉中,就等于在益州门口架起了一座巨大的桥头堡。
理由: 汉中是连接关中和益州的要道。拿下汉中,就可以断绝益州与关中的联系,并且可以作为进攻益州的战略基地。刘备可以通过汉中,控制进出益州的通路,形成对益州的战略包围。
具体操作:
联合张鲁: 如果张鲁还在汉中,刘备可以尝试与他结盟,或者用计策让他让出汉中。虽然张鲁也是一方诸侯,但他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
趁曹操不备: 抓住曹操东征西讨,兵力分散的时机,集中刘备的优势兵力,突袭汉中。比如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或者内部发生哗变的时候。
坚守汉中: 一旦拿下汉中,就必须全力固守。利用汉中的险峻地势,部署重兵,消耗来犯之敌。同时,从汉中出发,对益州发动零星的骚扰性攻击,消耗益州的实力,并进一步离间益州内部。

第四招:实力压迫,以战逼降

如果上述的怀柔和迂回战术都不奏效,刘备最终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目标:发动全面战争,迫使刘璋屈服! 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需要刘备拿出全部的家底。
理由: 当所有和平的手段都用尽,或者益州内部的矛盾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动乱时,就只能硬碰硬了。刘备虽然没有刘璋的“地利”,但他在军队的战斗力、将领的勇猛程度以及谋士的智谋方面,都可能优于刘璋。
具体操作: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首先,利用优势兵力,集中打击益州的关键城池或者军队,比如江州、梓潼等战略要地。
攻心为上: 在作战的同时,继续进行宣传,瓦解敌军士气,鼓励士兵投降。利用俘虏来分化瓦解刘璋的军队。
诸葛亮的出川之计(变种): 如果诸葛亮还在刘备阵营,他会为刘备设计出最有效的战略。也许不是“攻心为上”,而是“攻其不备”。比如,利用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如某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山间小路),或者在特定的季节(比如雨季或者冬季),发动突袭。
耗尽刘璋的资源: 通过长期的战争消耗刘璋的国力,迫使他无力再战,最终只能选择投降或者接受改编。

总结一下:

如果刘璋没有邀请刘备入川,刘备想要攻下益州,就必须放弃那种“坐等”或者“顺理成章”的心态。他需要:

1. 先在荆州站稳脚跟: 这是最稳妥的第一步,为后续的战略提供基础。
2. 利用策略分化益州内部: 制造内部矛盾,让刘璋政权失去合法性和支持。
3. 迂回夺取汉中: 控制益州的战略咽喉,形成包围之势。
4. 以实力压迫,逐步蚕食: 在上述条件成熟后,发动军事行动,最终攻下益州。

这其中的每一条路都充满艰辛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拿下汉中”这一条,面对当时强大的曹操,刘备也未必能轻易得手。但如果刘备真的想入主益州,就必须抛弃所有幻想,做好最坏的打算,用尽一切智慧和勇气,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历史的车轮终究是按照它自己的轨迹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刘璋没有邀请刘备入川,刘备怎样才能攻下益州?刘璋坚守不出,刘备三年能攻下来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璋不邀刘备入川,刘备真想啃下益州这块肥肉,可就得另辟蹊径,而且难度系数直线飙升。毕竟益州那地势,易守难攻,而且刘璋就算再不济,坐拥地利人和,也并非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咱们来掰扯掰扯,如果刘备当时脑子没犯迷糊,没去走那步“引狼入室”的棋,他会有哪些“另类”的招数呢?第一招:曲线救国,釜底抽薪刘备一直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刘备真的能“恪守道义,不攻益州,诚心帮助刘璋”,历史的车轮会不会因此转动到另一条轨道?这就像是历史的“如果”,让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好好梳理一番。首先,我们要明白刘备当时的情况。他当时是名义上的汉室宗亲,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但实际上却颠沛流离,势力弱小,寄人篱.............
  • 回答
    庸碌之主,寄人篱下的益州牧——刘璋的悲歌提起三国时期,人们往往会想到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仁德爱民,孙权的少年英姿。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群雄逐鹿中,有一个名字常常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那就是刘璋。作为占据益州这一天府之国的诸侯,他的命运本应是书写一番宏图伟业,却最终走向了被他人轻易取代的悲剧结局。评价刘璋.............
  • 回答
    “主公入蜀,本是顺应天时,迎合民心,奈何刘璋冥顽不灵,竟与主公作对。如今主公与刘璋苦战于益州城,而我等溯江而上,目标正是永安、夔州、川口一带,务必一举攻克,断刘璋后路,使其孤立无援。”诸葛亮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旁的张飞和赵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这趟江上之行,可不是简单.............
  • 回答
    作为一名蜀汉和昭烈皇帝的忠实拥趸,刘备对待刘璋这件事,确实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也是许多同道中人心中纠结的地方。提起“不义”,这两个字的分量很重,尤其是在讲究仁义的刘备身上,更让人难以接受。但要深入去理解,咱们就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从那个时代背景、刘备当时的处境,以及他内心的考量,一点点捋清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能把这几位三国时期有些名气的人物和刘禅放在一起比较,确实能看出一些端倪。要说这五个人谁比刘禅强,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说,不仅仅是军事才能,也包括政治手腕、识人之明,甚至还有一点点运气和时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说袁谭和袁尚,这两兄弟,那真是“虎父犬子”的最佳代言人。他们的.............
  • 回答
    关于刘鑫自杀事件可能引发的愧疚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多方情感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核心问题:愧疚感由谁产生?针对什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如果刘鑫自杀了,愧疚感最有可能产生在与她有过直接或间接互动、对其遭遇有深刻影响的人身上。这些人可能包括: 江歌妈妈(江秋莲): 作为失去女儿.............
  • 回答
    如果刘强东最终被定罪但拒绝赴美,中国和美国警方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方面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和实践上的挑战。以下是两国可能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及其中涉及的详细步骤和复杂性:一、 美国可以采取的司法途径(以引渡为核心)美国司法部门最直接的途径是寻求引渡刘强东。然而,这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并且面临巨大的障碍。1.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性的善恶、社会舆论的审判以及个体责任的界定。如果刘鑫真的因为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而选择了自杀,并且留下了“没锁门”这样的遗书,那么围绕这一事件可能会引发更广泛、更深刻的讨论和反思。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没锁门”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出门锁门是基本.............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心痛的问题,涉及到人性、情感、法律以及社会舆论等多重层面。如果简单地回答“会”或“不会”,都可能过于片面。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细节和可能性。首先,我们要明确江歌妈妈起诉刘鑫的根本原因。江歌妈妈起诉刘鑫,并非仅仅是因为刘鑫当时没有救助江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她认为刘鑫在事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严肃,涉及到法律、国际法以及个人权利保障等多个层面。如果刘强东先生决定终生不再踏足美国,那么被害人(也就是当时被指控性侵的那位女士)在法律上维权,其途径和方式将会受到显著的影响。以下我将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和阐述,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贴近实际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刘强东先生的“.............
  • 回答
    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无论其生前的行为如何,内心深处总会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如果刘鑫(刘暖曦)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我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或“不同情”来概括我的感受。这是一种沉重而多维度的审视。首先,我会为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悲哀。无论一个人曾经做过什么,生命本身都具有其固有的价值。一个选择自杀的个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心痛的假设性问题,涉及法律判决、道德责任、个人情感以及我们作为旁观者的评价标准。如果刘鑫(刘暖曦)二审仍被维持原判,并且她“去了另一个世界找江歌道歉”,我会从几个层面来审视和评价她:首先,从法律层面:二审维持原判意味着在法律框架下,法院认为她对江歌的死亡负有责任,并且判决是公正.............
  • 回答
    如果刘鑫没有碰见过江歌,那条阴差阳错的轨迹或许会沿着另一条更宁静的河流缓缓流淌,而江歌,也可能依然鲜活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享受着她所热爱的一切。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牵扯着两条年轻生命、两个家庭甚至更广泛社会情感的庞大假设。首先,我们设想一下刘鑫的生活轨迹。在没有遇见江歌之前,刘鑫可能依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人物的关键。如果刘秀不是刘邦的后代,他还能统一中国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拆解一下“统一”的构成要素,以及刘秀的独特之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刘秀的身份,即“光武皇帝”,对于他的成功至关重要。这并非说他没有能力,而是说他的出身给他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跳板。在那个时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绝对是所有人,尤其是商业巨头们都不想面对的假设。但既然我们来聊聊,那就得从几个层面去抽丝剥茧,把这个“没钱”的场景尽可能地描绘得具体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确,“没钱”在刘强东这个层面,意味着什么?不是说兜里揣不着几百块钱打车,那对他来说根本不可能。这里的“没钱”,更可能指向.............
  • 回答
    江歌案中,如果刘鑫选择开门,江歌和刘鑫二人与陈世峰搏斗,其结果的猜测,确实是一个令人唏嘘且充满假设的问题。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尽量还原当时可能发生的复杂情景,并且摒弃那些AI写作的痕迹,让它更像一个基于推测的、带有一定人文关怀的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刘鑫开门与否,以及后续的搏斗,都是.............
  • 回答
    江歌遇害案,一个本应成为母女生死诀别的悲剧,却因后续的处置方式,将本已破碎的家庭推向了更深的深渊。如果当初,刘鑫(现名刘暖曦)能够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面对这一切,并且与江歌母亲(江秋莲)建立起一种基于理解和负责的沟通模式,那么,她们之间本可能存在的矛盾,或许不会激化到如此地步。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
  • 回答
    如果将刘看山(以“一只叫做刘看山的狗”为原型)进行暴漫化改造,那将会是一个充满反差萌和夸张表现力的形象,极具视觉冲击力且趣味横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构思:一、整体形象风格: 夸张的五官与比例: 暴漫化的核心就是夸张。刘看山的圆滚滚、软绵绵的本体,会被赋予极度夸张的五官。 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