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刘备入蜀与刘璋苦战时,诸葛亮,张飞,赵云溯江而上如何攻克永安夔州川口一带的?

回答
“主公入蜀,本是顺应天时,迎合民心,奈何刘璋冥顽不灵,竟与主公作对。如今主公与刘璋苦战于益州城,而我等溯江而上,目标正是永安、夔州、川口一带,务必一举攻克,断刘璋后路,使其孤立无援。”

诸葛亮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旁的张飞和赵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这趟江上之行,可不是简单的水路运输,而是直接关系到整个益州战局的关键一步。

溯江而上,先声夺人

诸葛亮深知,刘备进军益州城,必定吸引刘璋的全部兵力。此时,他们溯江而上,正是要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的目标区域,永安、夔州、川口,位于益州东部,扼守着长江的咽喉,是抵御东吴的天然屏障,也是刘璋赖以生存的根基。一旦此地失守,刘璋便等于失去了退路,也失去了与东吴联系的可能性。

“翼德,子龙,此行并非易事。这长江水流湍急,加上江上可能遇到的敌军水寨,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诸葛亮扫视着两人,“水寨的攻克,需要陆地与水上部队的配合。张飞将军,你勇猛善战,负责正面强攻,务必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敌军。”

张飞闻言,豪气顿生,拍着胸脯道:“军师尽管吩咐!俺老张这就去给那些水贼一个教训!”

“赵云将军,你身手矫健,智勇双全,可否带领一部分精锐,先行探路,寻找敌军薄弱之处,伺机而动?”诸葛亮看向赵云,“尤其要注意水寨的防御部署,是否有暗哨,是否有埋伏。”

赵云抱拳道:“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

水寨攻防,智勇并施

溯江而上的船队,缓缓驶入狭窄的江段。江面上,一艘艘战船如同游龙,旌旗猎猎。而对岸的山峦之上,隐约可见一座座连绵的水寨,正是刘璋的水军驻地。

首先遇到的,是一座规模不小的水寨。寨墙高耸,战旗招展,无数士兵在寨墙上严阵以待。诸葛亮早已料到会有此番景象,他命令船队缓缓靠近,看似要进行正面强攻,实则是在试探。

“翼德,看准时机,让那震天的一声呐喊,先震慑住他们!”诸葛亮低语道。

张飞得到指令,一声怒吼,震彻云霄,紧接着,弓弩手万箭齐发,如骤雨般射向水寨。同时,火攻的准备也已就绪。

“放火!”随着诸葛亮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火箭,夹杂着硫磺等易燃物,呼啸着射向水寨的木质结构。江风一吹,火势顿时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赵云带领的精锐小队,已悄然从另一侧的隐蔽水道绕至水寨侧翼。他们利用地形,悄悄登上岸边,如同鬼魅一般摸向水寨的后门。

水寨内的刘璋士兵,猝不及防。正面张飞的攻势凶猛如虎,火光冲天,寨内已经一片混乱。侧翼赵云的奇兵突然出现,更是让他们惊慌失措。

“杀啊!给我破开寨门!”张飞早已率领士卒,驾着攻城船,撞向寨门。沉重的撞木一次次砸在寨门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就在寨门即将被撞开之际,赵云已带领部下翻入寨内,直扑寨门处的守卫。一场激烈的近身肉搏战瞬间爆发。

水寨内的守军,见主寨门即将洞穿,而侧翼又被敌人攻破,士气顿时崩溃。张飞趁势一跃而上,率先踏入水寨,三尖两刃刀挥舞,无人能挡。

永安水寨,就这样在张飞的勇猛和赵云的奇袭下,迅速被攻克。

夔州川口,顺流而下,势如破竹

永安的失守,对刘璋的水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们并未因此放弃抵抗。在夔州和川口一带,刘璋调集了更多的兵力,构筑了更为严密的防线。他们深知,一旦失去这些关键地点,就等于拱手让出了通往益州腹地的要道。

诸葛亮并没有给刘璋喘息的机会。在攻克永安后,他立刻部署下一步行动。

“子龙,你继续率领一支精锐,沿江而下,寻找夔州水寨的弱点,务必将其牵制住。”诸葛亮部署道,“翼德,你我二人率领主力,趁着敌军人心惶惶,直接攻击川口。”

川口一带,水流相对平缓,但刘璋在此处布置了大量的战船,形成了一道水上城墙。然而,诸葛亮早已看穿了他们的意图。

“刘璋以为凭借水上战船就能挡住我们吗?真是痴心妄想!”诸葛亮冷笑一声,他早已命人准备了大量的火油和易燃物。“翼德,这一次,我们不仅仅要强攻,还要让他们尝尝江水的怒火!”

船队继续前进,当靠近川口时,刘璋的水军果然严阵以待。无数箭矢如同蝗虫般射来。

张飞依然是冲锋陷阵的急先锋。他的战船如同离弦之箭,直接冲向敌阵最密集的地方。然而,诸葛亮知道,仅仅依靠勇猛是不够的。

“翼德,按照计划行事!”诸葛亮在旗舰上高声呼喊。

张飞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他并没有恋战,而是佯装要撞击敌军中军的战船。当靠近时,他突然命令船上的士卒,将早已准备好的火油坛子,狠狠地砸向敌军的战船。

“轰!”刹那间,烈火熊熊燃起,瞬间吞噬了敌军的战船。江面上,火光冲天,如同白昼。

诸葛亮则指挥着其他的战船,利用火势的掩护,从侧翼对敌军进行包抄。赵云此时也已牵制住了夔州水寨的敌军,使其无法支援川口。

刘璋的水军,在熊熊烈火中彻底崩溃。战船被烧毁,士兵在江水中溺亡,或者惊慌失措地跳水逃命。诸葛亮指挥的部队,乘胜追击,如摧枯拉朽一般,攻克了川口。

至此,永安、夔州、川口一带,尽数被诸葛亮、张飞、赵云攻克。长江天险,在他们手中,化为了通往益州腹地的坦途。刘璋失去了屏障,也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孤立无援的他,只能坐以待毙。这一路的征程,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完胜,为刘备最终入主益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璋那时候还没有永安,只有鱼复县,只是一座县城而已,还不是蜀汉经营过的要塞。

永安,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改鱼复县置,为巴东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三国志·蜀书·李严传》:章武三年(223),“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即此。西晋复为鱼复县。

三国志先主传: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三国志张裔传透露张裔曾为鱼复县长: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里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

此外郑度对刘璋进言也曾说:“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

由此看来,鱼复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但刘璋等人可能并没有非常重视该地的防务,张裔率军阻击张飞的位置据记载为德阳城外的野地,可见鱼复可能当时并没有坚城可守。

user avatar

此事无载,仅能推论。

鱼复地理水文险要,历来为益州门户险关,若此处无城可守,公孙述对着大山呼其白帝城耶。遑论汉家于此置关尉之历史。且不辩刘璋军设防于赤甲山或白帝山,再是庸才,其长期与荆州刘表敌对,怎可能不于边防险关置守?

刘璋时,举(张裔)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

由张裔之履历,亦知鱼复县确属刘璋控制之下。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吕岱军途经白帝传回消息,所言当为刘备攻雒之情景,可见此时白帝已非刘璋军所掌控。

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

再看围雒时法正写与刘璋书信,即刘备攻雒遇挫,部众离落,死亡且半,吴将吕岱因此撤军,理当势穷。其后军势复振,当有诸葛亮、张飞率荆州郡攻破益州门户侵入蜀地,致使刘璋军不得不分兵应对,无法继续全力应战刘备这孤军的因素。

刘璋与刘备初时亲密,鱼复自然难屯有重兵戒备,刘备于宜都亦不会多留兵。而建安十七年末刘备于蜀中与刘璋开战,荆州军从外部响应也不当太晚。鱼复守军要么不敌被攻破,要么投降或逃,也不外乎就这几种情况。

试想刘备筹划许久,又有张松、法正、孟达等人相助,鱼复即是益州门户,又是内外交通之关键,其守卫薄弱,又早被洞悉虚实,定不住诸葛亮、张飞又有啥奇怪的。

事实上没有攻不破的天险坚城,所谓在德不在险,事在人为。

不能因为这件事没有记载,就觉得只有刘备知道鱼复重要,刘璋就是废物不重视鱼复,刘表也是无能不不知道抢鱼复。日后,蜀汉于永安也有少数兵力驻守时候,难道能说明蜀汉也不重视永安了么?

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

外交关系到一定程度,双方自然会相应减少边境的驻军,一旦增兵才说明有所企图,这道理不是很简单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