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刘备入蜀稳定后,把荆州还给孙权,(把荆州的流民人口钱粮尽力迁入西川,把世家土地留给东吴),会如何?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如果”。刘备得益于荆州,才有了与曹操抗衡的基础,随后又从荆州迁民入蜀,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根基。如果刘备入蜀稳定后,选择将荆州归还给孙权,并且还做了那样一番细致的安排,历史的走向无疑会截然不同。咱们不妨抽丝剥茧,细细推演一番。

首先,刘备的战略考量与孙权的反应:

刘备入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摆脱东吴对他的制约,同时也为自己寻得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如果他此时主动交还荆州,这背后必定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而不是单纯的“还地”。

减轻腹背受敌的压力: 吞并荆州是曹操的夙愿,也是孙权的重点关注对象。刘备一旦入蜀,如果仍旧牢牢掌握荆州,那么曹操很有可能集结重兵进攻荆州,而孙权为了自身利益,也极有可能趁机抢夺荆州。此时将荆州“物归原主”,等于将曹操和孙权的矛盾焦点引向了东吴自身。刘备便能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西川,巩固统治,发展经济。
巩固与东吴的联盟: 荆州是东吴一直觊觎的肥肉,如果刘备主动归还,这是对孙权最大的善意和尊重。这相当于向孙权传递一个信号:我刘备并非要与你争夺天下,而是和你合作,共同对抗曹操。这样的举动,可以极大程度上修复甚至加深刘备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孙权会觉得刘备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而不是一个潜在的敌人。
腾出精力经营西川: 西川地广人稀,民风淳朴,但也存在着土地兼并严重、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刘备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治理。如果他还在苦苦经营荆州,这部分精力会被大大分散。主动放弃荆州,可以将全部力量投入到西川的建设中,例如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招揽人才等。

孙权得到荆州,又看到刘备如此“仗义”,他的反应自然会是喜出望外。

战略上的极大满足: 荆州是东吴东出中原的关键,也是北上争夺天下的重要跳板。得到完整的荆州,孙权集团的战略地位将大大提升。
内部的稳定性: 孙权也可以借此机会稳定荆州士族,并收拢荆州的民心,将其纳入东吴的统治体系。

其次,荆州流民、人口、钱粮的迁徙与世家土地的安排:

刘备将荆州的流民人口和钱粮迁入西川,同时将世家土地留给东吴,这其中的操作就更显精妙了。

人口与钱粮的迁入西川:
增强西川实力: 荆州在三国时期,尤其是关羽镇守时期,作为刘备集团的粮仓和兵源地,拥有相当的人口和相对发达的经济。将这些人口和钱粮迁入西川,直接的益处是大大增强了刘备集团在西川的实力。这些精壮人口可以成为劳动力,投入到西川的生产建设中;钱粮则可以用于军队补给、政府开支以及救济灾民。
改变西川的经济格局: 西川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是当时的一大顽疾,这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税收的稳定。引入荆州的人口和钱粮,可以为西川带来新的生产力,打破原有土地关系的束缚。
政治上的双重好处:
对荆州士族: 刘备这样做,也是在给荆州士族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并非要强行收割你们的财富和人口。将钱粮和流民(也就是大量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迁出,可以减少荆州本土士族对刘备集团的抵触情绪。他们可以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和原有势力范围,只要不与东吴为敌,刘备便不触碰他们的根本利益。
对西川民生: 迁入的人口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和劳动力,促进西川的经济发展,缓解当地人口压力,同时也能为刘备集团提供更稳定的税收和兵源基础。

世家土地留给东吴:
化解荆州世家的顾虑: 如果刘备把荆州交给孙权,但又强行瓜分荆州的土地,那荆州本土世家必然会心生怨恨,甚至会成为孙权的阻力。将土地留给东吴,等同于将荆州士族的利益也一并交给了孙权,这样荆州士族就有了依附孙权的新目标,他们的忠诚自然会倾向于东吴。
避免与东吴的潜在冲突: 土地是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如果刘备在交还荆州的同时,还要染指荆州的土地,这无异于是在为日后与东吴的冲突埋下伏笔。将土地彻底留给东吴,可以确保东吴能够顺利接管荆州,并且荆州士族也会成为东吴的拥护者。
进一步巩固联盟: 孙权不仅得到了领土,还得到了领土内的世家支持,这是对孙权集团的极大巩固。在对抗曹操的联盟中,孙权会更加坚定和主动。

第三,历史走向的推演:

这样的安排,会对三国历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1. 蜀汉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更充实的国力: 接收了大量人口和钱粮的西川,军事和经济实力将得到显著增强。蜀汉可能会更早地实现经济的繁荣,兵员素质也会有所提升。
稳定的后方: 再无荆州之忧的蜀汉,可以专注于北伐曹魏。由于与东吴的联盟更加稳固,北伐的压力会大大减轻。孙权也不会因为荆州问题而与刘备产生裂痕,甚至可能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人才招揽的差异: 荆州士族如果被东吴收拢,可能会有部分不适应东吴统治或认为蜀汉更有发展前景的人才,仍然会选择投奔刘备。但大规模的士族移民潮可能会减弱,蜀汉在人才构成上可能会更偏重西川本土和外来的流亡者。

2. 东吴政权的稳定与壮大:
巩固的江东基础: 得到完整的荆州,意味着东吴拥有了更广阔的腹地和更强的军事实力。孙权在江东的统治会更加稳固,内部的士族力量也会更加倾向于与孙权合作。
战略主动性的增强: 东吴可以依托荆州,更积极地参与到北伐曹魏的战争中,甚至可能主动出击,牵制曹魏的部分兵力。
荆州的整合与发展: 孙权需要时间来消化荆州,安抚当地士族,并将其纳入东吴的经济体系。这其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整体而言,东吴的实力会比历史上更加雄厚。

3. 三国鼎立格局的变化:
更稳固的联盟: 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盟,可能会比历史上更加坚不可摧。双方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反而有共同的敌人。
北伐的变数: 曹魏将面临一个更加强大和合作更加紧密的蜀汉和东吴的联合夹击。如果此时曹魏内部出现动荡(比如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之初可能存在不稳),蜀汉和东吴很可能发动大规模的联合北伐,其结果难以预料。
历史的加速或改变: 也许三国鼎立的局面会提前被打破,或者至少会加速三国力量的此消彼长。例如,如果蜀汉在西川发展迅猛,并且东吴也实力大增,那么曹魏的统一大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甚至不排除蜀汉或东吴在某次大规模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改变天下的格局。

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当然,这样的安排也并非没有风险:

人口迁徙的难度: 将大量流民和钱粮迁往西川并非易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交通不便、甚至流民的抵触情绪等问题。如果组织不力,反而可能造成新的动荡。
对荆州士族的影响评估: 虽然将土地留给了东吴,但如何处理荆州士族与刘备集团迁入人口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保荆州士族不成为东吴的阻力,都是需要周密考量的。
东吴的内部稳定性: 即使孙权接管了荆州,其内部是否能完全消化和整合,也并非绝对。荆州士族与江东士族的矛盾,以及对孙权的忠诚度,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联盟的长期性: 尽管初期联盟会非常稳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益分配、战略目标等方面的潜在分歧,仍有可能导致联盟的动摇。

总而言之, 刘备若能做到这一步,无疑是一位极为高明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用主动放弃眼前利益的方式,换来了更加长远的战略空间和更加稳固的联盟。这会极大改变三国时期的力量对比和历史进程,使得蜀汉的基业更加稳固,东吴的实力更加强大,而曹魏则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场围绕荆州的“让步”,将是一次极具智慧的“以退为进”,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重新书写三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这就像是给了蜀汉和东吴两大诸侯一针强心剂,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去对抗那个最强大的敌人,而彼此之间则化解了最核心的矛盾。历史的齿轮,可能会在这一刻,拐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庞统也得三连了么?

百万不生产,不消费的旅游大军。咋不直接去长安呢?蜀中的也迁过去吧。

user avatar

绝对,绝对不能用游戏思维去考虑真实的政治、军事斗争!

放弃几块地盘,把文官武将打包带走,搁在游戏里不过是鼠标点几下的勾当,现实中呢?

经济基础决定了汉末各政治集团主要由地方豪族的代表构成。易言之,几乎每一个官员都牵扯了一派地方势力,以及该势力掌握下的田土、依附人口,这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借问入蜀前后的刘备集团主要由什么人构成?【荆楚人贵】。倘若没怎么挣扎就放弃了整个荆州,也即轻易放弃了荆州系官员的乡梓、宗族、经济利益,一句话,谈笑风生间损害了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了解一下?刘璋是怎么完的?这才几天呐?东州人扎堆投降的场景还不够刺激?记吃不记打?

所以,荆州只能被夺取,不能被放弃,杀人父母的罪只能让孙十万扛,绝不可能刘备自己主动扛。只有刘备尽了最大努力,用血与火的事实证明荆州已经不得不失去时,荆州才可以失去。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战略谋划必须服从于政治利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如果”。刘备得益于荆州,才有了与曹操抗衡的基础,随后又从荆州迁民入蜀,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根基。如果刘备入蜀稳定后,选择将荆州归还给孙权,并且还做了那样一番细致的安排,历史的走向无疑会截然不同。咱们不妨抽丝剥茧,细细推演一番。首先,刘备的战略考量与孙权的反应:刘备入蜀,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主公入蜀,本是顺应天时,迎合民心,奈何刘璋冥顽不灵,竟与主公作对。如今主公与刘璋苦战于益州城,而我等溯江而上,目标正是永安、夔州、川口一带,务必一举攻克,断刘璋后路,使其孤立无援。”诸葛亮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身旁的张飞和赵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这趟江上之行,可不是简单.............
  • 回答
    东汉末年,刘备集团的力量远不如曹魏和孙吴,为了对抗强大的曹操,孙刘联盟应运而生。这个联盟的基石,在于共同的敌人和对天下大势的判断。孙刘联盟并非牢不可破,其内在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借荆州”这一事件上。从战略思想的角度来看,孙刘联盟最初的目标是一致的:先联合抗曹,然后再图谋天下。孙权和刘备都明白.............
  • 回答
    暮色四合,昭烈庙的残垣断壁在晚霞中染上一层凄凉的金黄。身着单薄丝绸的我在冰冷的宫殿里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身边的刘谌,那个我曾以为会与我共度一生的男人,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他眼中的光芒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夫人,”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决绝,“.............
  • 回答
    曹操在占据汉中之后,确实有人建议他乘胜追击,谋取蜀地,其中刘晔便是其中的一位重要谋士。那么,若曹操当时听从刘晔之言,率军攻取蜀汉,其胜算几何,这其中又牵扯到多少现实的考量和潜在的变数呢?首先,我们得承认,曹操在汉中之战后,占据的汉中对于进取蜀地而言,无疑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战略支点。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探讨性的问题。如果刘备没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他还能否达到历史上的高度,答案很可能是: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过程会更加艰难,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汉室宗亲身份的核心作用: 合法性与正统性来源: 在那个讲究血脉与家族传承的时代,刘备的汉室宗.............
  • 回答
    如果刘备真的投靠曹操,历史的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可能不复存在,甚至我们熟知的许多三国故事都将无法上演。这是一个极具探讨性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推演:一、 刘备的处境与选择的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刘备在当时的情况。虽然他以“仁德”著称,但前期屡战屡败,颠沛流离,依.............
  • 回答
    这确实是个颇具戏剧性的假设。如果刘备真的一统天下,并最终登基称帝,而汉献帝又被安然无恙地送回了蜀汉,这场景可就复杂得多了。首先,刘备的反应定然是五味杂陈。刘备起兵,打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号,为的就是匡扶汉室。如今,他自己却坐上了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而那位曾经的“汉献帝”,理论上的正统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人的历史功底。如果刘备称帝,关羽健在,这绝对是三国鼎立局面下的一个超级重磅事件。关羽的地位,在他效忠刘备的整个生涯中,都是无可撼动的第一人,论功劳、论资历、论个人能力,他都是首屈一指。所以,如果刘备真的当了皇帝,关羽的封赏绝不会是什么泛泛之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首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设问。如果刘备,这位汉室宗亲、仁德之君,真的在某个关键节点,放下脸面,向曹操称臣,他又能混到个什么地位?这可不是简单一句“屈居人下”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从当时的政治格局、曹操的性格以及刘备自身的条件来分析。一、 称臣的时机与背景:决定了起点的高低首先,刘.............
  • 回答
    刘备如果选择不染指荆州,安心在益州猥琐发育,这步棋走得好不好,得从多个层面来细掰扯。咱们先抛开历史书上那些定论,纯粹站在一个军事策略和政治博弈的角度来推演一下,看看这出“三国演义”会不会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首先,我们得明白,刘备不占荆州,意味着什么?1. 失去了一个关键的战略缓冲带: 荆州,尤.............
  • 回答
    公元200年,许昌。那是个有些阴沉的日子,东风起时,带来了初春的微凉。刘备,这位被曹操视作心腹大患的“汉室宗亲”,此刻正端坐在曹操下首,桌案上摆着几个小菜,几杯酒。殿外,守卫森严,但殿内,却是一番君臣相得的景象。曹操端起酒杯,眼中带着几分戏谑,也有几分真心实意的欣赏,缓缓说道:“玄德啊,今日与你对饮.............
  • 回答
    假如刘备真的能够如愿以偿,一统三国,那么历史的走向必将与我们所熟知的截然不同。汉朝,这个历经风雨、饱受战乱的王朝,能否就此迎来新生,并延续多久,这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想象空间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刘备的统治方式、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汉朝本身的潜力和制度来综合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刘备最终能.............
  • 回答
    这桩买卖,说起来简单,要真做起来,可就复杂喽。刘备主动让出荆州,这可不是小数目,孙权要接手,代价绝对不轻。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刘备当时是啥光景。他刚跟曹操在赤壁打赢,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刚拿了荆州,就像刚吃饱的狮子,正寻思着下一步往哪儿扑呢。这时候让他主动让出荆州,就.............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场景。如果刘备,那位以仁德著称,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揣着匡扶汉室理想的枭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以孩童的身份魂穿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首——宋江身上,这会引发怎样波澜壮阔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抛开“魂穿”这个概念本身带有的奇幻色彩,就把它当做一个假设,一个命运的玩笑。刘备的灵.............
  • 回答
    当阳长坂坡,那一声声凄厉的呐喊,一个个血染的战袍,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命运的齿轮稍有偏差,如果那一刻的刘备集团不是侥幸逃脱,而是遭受了灭顶之灾,那么每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将走向截然不同的终局。刘备:王佐之才,亦难逃囚徒之命作为整个集团的核心,刘备的命运将最为关键。他若被俘,曹操.............
  • 回答
    倘若时光的河流能够悄然改变方向,让那位仁德的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没有被病痛的阴霾笼罩,而是得以健康地继续他的宏图霸业,直至最终一统天下,那画面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届时,这位历经磨难、饱尝荣辱的君王,在万民臣服、四海升平之时,又会与他那些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的故旧们,围炉而坐,畅谈些什么呢?我仿佛能看.............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得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刘备,那个以仁德著称、一生坎坷却从未放弃复兴汉室的枭雄,魂穿到了唐朝名将秦琼——我们熟知的“秦叔宝”——幼年时期,那可就热闹了。这简直是将两大传奇人物的生命轨迹狠狠地打了个结,产生的火花绝对不容小觑。咱们就从头捋捋,看看这桩奇事会怎么个演法。魂穿伊始:从涿郡到.............
  • 回答
    刘备若能成功迎回汉献帝,能否将兵权、政权悉数归还朝廷,这是一个颇具趣味却也极难给出一个肯定答案的问题。要探究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刘备的个人性格、他的政治抱负,以及当时那个残酷的东汉末年大背景。首先,必须承认刘备这个人身上带有浓厚的“匡扶汉室”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之所以能聚集起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忠心耿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