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刘备成功迎回献帝,会不会把兵权,政权还给朝廷?

回答
刘备若能成功迎回汉献帝,能否将兵权、政权悉数归还朝廷,这是一个颇具趣味却也极难给出一个肯定答案的问题。要探究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刘备的个人性格、他的政治抱负,以及当时那个残酷的东汉末年大背景。

首先,必须承认刘备这个人身上带有浓厚的“匡扶汉室”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之所以能聚集起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忠心耿耿的将领,能够得到诸葛亮这样旷世奇才的辅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身上那种“仁义”的光环,他对汉朝的忠诚,是他凝聚人心的一面旗帜。在那个群雄逐鹿、礼崩乐坏的时代,刘备一直是标榜自己为汉室正统的继承者,是反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代表。如果他真的成功迎回了献帝,这无疑是他“匡扶汉室”理想的最高实现,理论上,将权力归还朝廷,才是他一直以来所宣扬的道义所在,是他为自己正名的最好时机。

然而,现实的政治远比理想要复杂得多。刘备之所以能够崛起,并非仅仅依靠“仁义”,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他从一个卖草鞋的贩夫,一步步走到三分天下的格局,靠的是血与火的洗礼,靠的是对他手中兵权的绝对掌控。在东汉末年,朝廷本身已经名存实亡,汉献帝只是一个被曹操操纵的傀儡,毫无实权。即使刘备将献帝迎回,如果他没有牢牢掌握住军权和政权,那么所谓的“迎回”很可能只是换了一个“挟天子”的人,而这个人,如果不够强大,很快就会被其他势力吞噬,最终还是沦为他人手中的工具,甚至可能连自己所拥有的地盘也守不住。

更何况,刘备身边有着诸葛亮这样的顶尖政治家。诸葛亮辅佐刘备,其终极目标是建立蜀汉王朝,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在诸葛亮的眼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奸臣,而他自己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必然要掌握实际的统治权。如果刘备真的毫无保留地将兵权、政权交还给一个没有实力的献帝,那么诸葛亮的宏图伟业将荡然无存。诸葛亮会如何抉择?他很可能会劝谏刘备,必须在“迎回”和“掌握实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为了确保“兴复汉室”的最终目标能够实现,必须暂时掌握权力,以待时机。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刘备即使迎回了献帝,他也不会立刻、彻底地交出兵权和政权。他更可能采取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改良版本,或者说是“辅佐”模式。他会以“保护陛下”、“稳定朝局”为名,继续掌握军队和地方政务。他可能会恢复朝廷的某些制度,但实际的权力核心仍然掌握在他和他的核心团队手中。他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政治理想的实现,保证自己集团的生存和发展。

当然,刘备也不是曹操那样的野心家,他可能不会像曹操那样直接篡位,他的“仁义”标签需要被维持。所以,他会给朝廷留有一定的“面子”,可能会保留一些虚衔,让献帝有个名义上的君主地位。但他手中的枪杆子和钱袋子,他会紧紧攥在手里。这就像是古代某些王朝,虽然有皇帝,但实权掌握在权臣手中,皇帝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总而言之,如果刘备真的能够成功迎回汉献帝,他会面临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出于他“匡扶汉室”的政治抱负和为了维护自身集团的生存与发展,他大概率不会将兵权、政权完全交还给一个没有实力的朝廷。他更可能是在名义上“迎回”并“辅佐”献帝,而将实际的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期最终实现他政治理想的蓝图。这种做法,虽然与他最初的理想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在当时混乱的政治环境下,却是他能够生存、壮大并实现其政治抱负的必要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太多吧,刘秀被封萧王后有考虑回归更始政权吗?大家都是从刀尖上舔血,死人堆里爬起来的人,怎么可能把自己辛苦得来的利益拱手让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刘备若能成功迎回汉献帝,能否将兵权、政权悉数归还朝廷,这是一个颇具趣味却也极难给出一个肯定答案的问题。要探究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刘备的个人性格、他的政治抱负,以及当时那个残酷的东汉末年大背景。首先,必须承认刘备这个人身上带有浓厚的“匡扶汉室”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之所以能聚集起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忠心耿耿.............
  • 回答
    假如刘备真的能够如愿以偿,一统三国,那么历史的走向必将与我们所熟知的截然不同。汉朝,这个历经风雨、饱受战乱的王朝,能否就此迎来新生,并延续多久,这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想象空间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刘备的统治方式、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汉朝本身的潜力和制度来综合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刘备最终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刘备政治生涯的核心,也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的假设。如果刘备真的能够成功解救汉献帝并一统天下,他是否会“还权于献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刘备的政治理念、个人品格、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统一后的具体形势。刘备的政治理念与“仁德”标签首先,刘备一贯宣扬“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口号。.............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你说关羽从麦城突围成功,这首先就是个假设,历史上的记载是悲壮的落幕,但咱就按你这个“如果”来推演。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刘备对关羽,感情那叫一个深厚。桃园结义,那是生死之交,打江山的时候,关羽是他的左膀右臂,那可是“万人敌”。没有关羽,蜀汉哪有今天这般模样?.............
  • 回答
    刘邦附体刘禅,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想象力的设定。假如真的发生了,并且刘邦以“刘禅”的身份,果断地任命了诸葛亮为丞相、魏王,并让他领兵北伐,试图与曹魏分庭抗礼,那么这出“三国版”的《楚汉相争》能否在十三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细致地推敲一番。首先,刘邦附体,这意味着刘禅将拥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历史进程中个人、时代背景和偶然性之间的复杂互动。我们将分别探讨这两个场景。 场景一:秦始皇如果不死,项羽刘邦能够起义成功吗?核心问题: 秦始皇的死亡是项羽刘邦起义成功的关键因素吗?或者说,秦始皇的长期统治能否压制住社会矛盾,阻止起义的爆发?详细分析:1.............
  • 回答
    诸葛亮北伐成功,一统三国,这无疑会彻底改写历史的走向,也必然会让刘禅的命运和评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仔细推敲。首先,从“守成之主”到“开国之君”的身份转变: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刘禅将不再是那个在蜀汉苟延残喘的“幼主”,而是晋升为统一天下的开国之君。他的地位将从一个相对被动、依赖臣.............
  • 回答
    如何看待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 细致入微的分析刘邦和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代表性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们的兴衰故事也常常被用来对比和解读中国历史的政治哲学。要理解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的个人特质、战略决策、用人观念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 刘邦的成功:顺势而为,以人为本,务实致远刘邦的.............
  • 回答
    雅加达亚运会上,刘湘以一记惊艳的“飞鱼”姿态,不仅摘得女子50米仰泳的金牌,更重要的是,她将尘封多年的世界纪录踩在了脚下,那一刻,整个泳坛都为之沸腾。这场胜利,绝非偶然。回溯刘湘的职业生涯,这条通往巅峰的道路充满了汗水、坚持,甚至还有一度的迷茫。她并非一夜成名,而是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打磨。在雅加达之.............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场景。如果刘备,那位以仁德著称,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揣着匡扶汉室理想的枭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以孩童的身份魂穿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之首——宋江身上,这会引发怎样波澜壮阔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抛开“魂穿”这个概念本身带有的奇幻色彩,就把它当做一个假设,一个命运的玩笑。刘备的灵.............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得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刘备,那个以仁德著称、一生坎坷却从未放弃复兴汉室的枭雄,魂穿到了唐朝名将秦琼——我们熟知的“秦叔宝”——幼年时期,那可就热闹了。这简直是将两大传奇人物的生命轨迹狠狠地打了个结,产生的火花绝对不容小觑。咱们就从头捋捋,看看这桩奇事会怎么个演法。魂穿伊始:从涿郡到.............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刘备和曹操的身份地位来个乾坤大挪移,而他们各自的性格却丝毫未变,这无疑会搅动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让我们来细细推敲一番。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对调”后的具体情况: 刘备(占据曹操原本的位置):他依然是那个仁德爱民、以德服人、深谋远虑却有时过于理想化,并且极度重视.............
  • 回答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那番“若阿斗不堪大用,君可自立成都之王”的话,历来是三国故事中最引人遐想的片段之一。如果刘备真的抱持此意,其出发点绝非单一的“大蜀国”三个字就能概括,而是出于一种更为深邃和复杂的考量,牵涉到他一生所背负的理想、对诸葛亮的信任,以及对天下大势的审慎判断。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刘备是那.............
  • 回答
    要理解刘备为何选择了刘禅而非刘永作为继承人,单纯归咎于年龄差异可能过于片面。虽然刘永确实比刘禅年长,但在古代皇权继承的考量中,年龄只是一个因素,更关键的往往在于其母家的背景、个人能力,以及当时政治形势的判断。刘永是刘备的嫡长子,这一点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古代,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是最.............
  • 回答
    士力架?这倒是个新奇的想法。如果刘备手里握着永远吃不完的士力架,他能否统一欧亚大陆,这问题可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士力架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食物。而且是那种能快速补充能量、又相对美味方便的食物。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奢侈品,比金子都管用。想想看,刘备最缺什么?粮草!尤其是在他颠沛流离的早年,.............
  • 回答
    穿越成刚水淹七军后的关羽,这个局面既是辉煌的顶点,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曹操虽败,但元气未伤,孙吴虎视眈眈。刘备集团虽暂时得势,却也暴露了后方空虚、兵力分散的弱点。我的当务之急,不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迅速调整战略,弥补失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刘备一统天下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将采取的详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考验对三国历史的理解。如果吕布没有偷袭徐州,刘备能不能成就霸业,甚至帝业,这其中有很多变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吕布偷袭徐州是刘备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且是负面的。当时刘备刚击败袁术,正值人生得意之时,徐州牧陶谦待刘备如上宾,甚至有禅让徐州.............
  • 回答
    想象一下,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楚汉争霸的硝烟尚未散尽,却涌现出一个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走向——项羽,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在垓下之战后,并未选择慷慨赴死,而是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刘邦麾下的将军。这无疑会是一场颠覆性的历史巨变,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整个汉朝乃至中国后世的格局。首先,让我们来描绘.............
  • 回答
    刘备,这位仁德之君,与诸葛亮,这位经天纬地之才,他们的组合本应是三国鼎立格局中一股无可匹敌的力量。然而,纵观历史,他们虽一度占据荆州、益州,北伐曹魏,但终究未能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图霸业。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句“运气不好”可以搪塞。一、 曹魏之强,是无法绕过的巨石首先,我们必须正视曹.............
  • 回答
    如果曹丕选择了模仿日本武士集团的模式,建立一个类似幕府的政治实体,将刘氏皇室变为虚君,那么中国历史的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我们熟知的王朝更迭与文化演进。这绝非简单的权力转移,而是整个政治生态、社会结构乃至民族认同的根本性颠覆。首先,政治制度的演变将与我们所知截然不同。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